第114章 淩總督
作者:陵玄薇      更新:2023-02-17 14:24      字數:2194
  第114章 淩總督

    “屬下參見陛下。”

    年輕男人穿著墨衣錦服,身姿硬朗挺拔,五官卻清雋眉眼溫和。

    特別是他那雙深邃的藍瞳,有一瞬間竟然和陵慎震重合。

    她在打量眼前人時,殿中跪拜行禮的淩總督同樣也在打量著這位女帝。

    他離開大昭十多年。

    腦海裏的記憶還停留在大昭誕下三公主,舉國同慶之時。

    從如莫那裏,他稍微得知了一些關於女帝的信息。

    大昭八公主。

    先帝駕崩。

    女帝登基。

    眼前的女帝穿著明黃色的龍袍,銀白長發如雪,頭戴冕冠,藍瞳清澈似水晶,神情無波無瀾,看不出喜怒。

    看清那容貌時,他眼底閃過一絲訝異,很快又消失不見。

    樣貌上和她的母妃更像一些吧。

    淩總督這般想著。

    思緒飛轉間,腦海裏突然浮現出白發及腰的玄甲男人。

    他神情含笑,眸光溫柔繾綣,眉目如畫,風雅而絕世。

    雖然性格上是兩個極端,卻也能看出幾分相似來。

    “淩總督。”隨後他聽到少女幽冷的嗓音傳來,冰涼如同雪山的珠玉,一下子將他拉回神。

    她問,“塢境裏有什麽?”

    十多年前淩總督離開大昭深入塢境,督監府不知深意,其中緣由隻有先帝才知。

    陵玄薇翻閱過督監府的卷宗,其上對塢境的記載寥寥無幾,關於淩總督去塢境的消息,也隻有簡單的一句。

    這讓她很好奇。

    淩總督和先帝在密謀什麽?這塢境裏又埋藏了什麽秘密?

    聽到這個問題,淩總督不意外,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他隻是沉默了幾息,隨後呈上用以記錄內容的記令。

    “這記令中記載著屬下在塢境中多年的所見所聞。”淩總督回答。

    “但屬下建議。”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陛下不如等晉升秋水境後再觀閱。”

    陵玄薇把玩著記令,察覺出記令上印刻的陣法紋路,又聽到淩總督的“建議”,眸光微轉。

    “淩總督言之有理。”

    記令上被刻印的幾道陣法,她能感覺的到至少需要秋水真元才能開啟陣法,這應該也是淩總督的手段。

    想起他的陣法手段,陵玄薇若有所思的開口:“正好有一事需要淩總督去辦。”

    “陛下請吩咐。”

    “重建皇城陣法。”

    淩總督領命離去。

    寂靜的乾坤殿中,陵玄薇垂著眸,視線在記令上的陣法掃過。

    秋水境。

    她必須盡快晉升到秋水境。

    可如今她在皇城裏,又能從哪裏吸收“生命力”呢?

    除非讓澹台霽再抓一些異族又或是他國的敵對將領。

    想到這裏,陵玄薇忽然一頓,她想到了一個地方。

    一個可以滿足妖劍“鎮天”的地方。

    深夜。

    少獄。

    禁衛軍統領葉霆躬身行禮,低聲道:“末將參見陛下!”

    陵玄薇淡淡道,“帶路。”

    少獄裏關押著眾多罪犯,不僅有朝廷大臣,權臣子弟,也有皇親國戚。

    少獄最深處裏關押著幾十年前犯下滔天大罪的重犯。

    又或是失敗的殘餘勢力。

    陵玄薇不在意對方的身份,她要的是境界越高越強的罪犯。

    三日後,陵玄薇從少獄返回乾坤殿。

    葉霆站在少獄最深處的門口,掃視著空蕩蕩的牢籠,沉默的抬手合上門。

    陣法自動觸發,關閉通往最深處牢籠的所有路口。

    ……

    兆映宮。

    白疏來到西昧殿尋暮燼,同往日一般,治療結束後,白疏朝著心不在焉的暮燼拱手。

    正準備離開,忽然聽到暮燼的聲音從她身後響起:“……留步。”

    白疏回眸,“不知少穀主有何吩咐?”

    “…聽聞督監府有舊案卷宗記載。”暮燼頓了頓,神色依舊淡漠,“我想谘詢一樁舊案。”

    “少穀主但說無妨。”白疏心中有了幾分猜測,果然聽到暮燼問起了秦國公府的世子,秦長蕭。

    “當年發生了何事,煩請白姑娘告知。”暮燼道。

    沉吟片刻,白疏開口:“和傳聞的消息一樣,秦世子戰敗身陷長柏山,如果不是秦國公及時趕到。”

    “世子敗在何人手下?”暮燼問。

    白疏微蹙了下眉頭,“敢問少穀主,究竟想知道些什麽?”

    暮燼:“我想知曉他心病的來由。”

    “少穀主認為秦世子…?”白疏神情頓了頓:“…是心病?”

    她印象中的秦長蕭,堅定自信,從容淡然,這樣的秦長蕭,會因為一時的失敗而產生心魔嗎?

    幾息之後,白疏道:“那一戰,大靖領兵之人是慕塵硯。”

    “大靖的東宮聖子。”白疏頓了頓,又說道,“也是如今的大靖君主。”

    暮燼眼底閃過一絲訝異。

    大靖君主慕塵硯是秦長蕭的心結?

    “少穀主。”白疏喚了他一聲,猶豫了下才開口:“我認識的秦長蕭,絕不會為他人他事而動搖,如果真有人能讓他心生心魔,那一定是他自己。”

    暮燼沒有給出回應。

    幾個小藥童見氣氛不對,縮著腦袋蹲到石柱後,睜著渾圓的大眼睛。

    白疏再次拱了拱手,道,“是我失言,還請少穀主見諒。隻是秦世子一直是我最敬佩之人,他胸襟豁達,不拘一格,是心懷天下的君子。”

    石柱後的小藥童探頭探腦。

    見白疏轉身離去,急忙小步跟了上去,有模有樣跑到前頭帶著路。

    良久。

    庭院裏站定不動的暮燼這才低下頭,看了看手中的書籍卷軸,被銀羽麵遮住的麵容,看不清神情。

    秦家世代為大昭效力。

    到了如今這一代,秦國公府隻剩下秦長蕭一個直係血脈。

    至於秦國公府的二公子秦長珩,他是秦國公從旁係宗族裏過繼的同宗子弟。

    或許連秦國公自己都認為,秦長蕭的身子撐不過多長時間,所以才提前收養同宗血脈,打算培養新的繼承人。

    暮燼又想起了當今女帝。

    她的母妃來自秦國公府,她的身上既有秦家的血脈,也有大昭最尊貴的皇族血脈。

    秦國公的孤擲一注,何嚐不是一場賭博?

    也許這當中也有秦長蕭的原因。

    不知過了多久。

    暮燼低著頭,思緒重新放到手裏的書籍卷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