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朝中議事
作者:手太陰肺經      更新:2020-04-01 10:15      字數:3209
  這確實挺符合他的性格,不過即便這麽做,還是不能完全消除外道的影響,在之後的修煉途中,時不時還會出現心魔之類的幹擾,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頂多自己日後突破境界時,多注意一點,或是服用一些清淨心神的藥物輔助。

  這總比前路煩亂,不能進階要好得多,相信等到天仙之後,這種外道侵染的隱患當可以慢慢消除。

  連續閉關兩個多月,總算將境界又提升到宗師層次,陳安才結束閉關,走了出來。

  這時已經到了繼聖七年的春天,前線戰局穩定,聶海峰的傷勢雖好了個七七八八,卻沒有再次組織進攻。

  據探子報,大乾朝堂上有不同聲音出現,導致乾軍補給出了嚴重問題。

  有些人認為東萊自古就不是中原王朝一部分,幹嘛費力還沒討的好的一味征伐。並且這種觀點隨著聶海峰在雲荒的進度受阻,更是甚囂塵上,哪怕帝雲庭持拿聖皇令都有點鎮壓不住的趨勢。

  這使得聶海峰不得不停下腳步應付來自朝中的扯皮。

  就這麽扯著扯著,時間就來到了盛夏,陳安不得不將觀望的目光收回放到了春種的收成上,相較於外侮,這才是真正決定大齊國祚存續的關鍵。

  “稟陛下,今年京畿十二郡,畝產都在十二石以上,舉國大豐收。”

  “稟陛下,今年古城邦往野性荒原地域懇田三萬頃,比去年足足多出八千,且畝產都在七石半以上。”

  “稟陛下,北域城邦編戶四萬,今年已經完成……”

  “稟陛下,京都附近各縣溺嬰之事已經全麵遏製住了。”

  “稟陛下,……”

  “……”

  坐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中,聽著一條條關於民生的報告,看著階下滿朝的文武,陳安不禁有些恍惚感,有一種我是誰,我在哪裏的感覺。

  階下文武大臣們的身上,大多是曾經的各氏族家主,現在搖身一變竟成了大齊的朝臣,在這太極殿上似模似樣的議事,這種視覺衝擊甚至讓陳安一度忘記了曾經的東荒到底是怎樣的。

  自從他當了東萊帝君,似乎就沒有幾天好好的上朝理事過。前兩年還好,和各家主事者有商有量,不過那時也沒這麽些規矩,大家窩在舊月壇裏,就某個事情認真討論,與氏族大會也沒什麽區別。

  那究竟是從什麽時候,上朝變成了這樣呢?

  想了半天沒想起來,陳安的神思不禁又飄到了其他地方,觀察起身處的這方大殿,感覺這裏的一切都是那麽的陌生。這大殿似乎是今年春二月才建成的,之後自己一直在閉關,出關後又忙於前線事務,還真沒有空關心這些。

  還有這座皇宮,從繼聖元年開始一直建到現在也差不多有五年時間了,到底建成了什麽樣似乎自己從未認真去看過,哪裏到哪裏心中也沒有個數。

  還記得曾經的自己似乎有個習慣,那就是每到一處,一定把那裏的風土人情,建築布局搞的清清楚楚,才能有安全感,那這個習慣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丟失的呢?

  “稟陛下……”

  忽然,陳安莫名地捕捉到了這三個,後麵的接續沒有聽清,卻已然明白了剛剛問題的答案,是啊,他現在已經是東萊帝君了,很多事情不需要親力親為,隻需要聽取這三個字後麵接續的報告就能知道很多很多的事情。

  可,為什麽感覺這麽不真實呢?

  就這麽渾渾噩噩地應付完朝議,陳安起身退朝,回到了自己居住的養心閣,原本的帝皇居處乾元殿正在翻修,他現在就住在這裏。

  在書桌前坐了良久,才約莫有些回過味來,自己現在是皇帝了,大齊的建製正在逐漸完善,可這心中的迷茫情緒是怎麽一回事?難道自己當了皇帝不應該開心嗎?

  正這麽漫無邊際的亂想著,忽有太監來報,溫良薑厲等人求見。

  “傳。”

  強行將這些莫名的情緒收起,陳安正了正衣襟就見溫良薑厲墨都等一行十餘人湧了進來。他也沒有太過驚訝,這是應有之義,朝議上那些都是給下麵的人看的,真正的國策決定還得是現在的小會。

  所以每當朝議過後,大家都要開個例會,互相溝通一下朝議上不會宣之於口,或者是需要事先先通個氣能讓大家取得共識的一些問題。

  “諸卿請坐。”

  “謝陛下!”

  在大齊,除了大朝議,一般沒那麽多規矩,大家議事都是有座的,甚至在以前連大朝議大家都是各自落座,對此溫良倒沒有太過糾結,隻是在其中加了一個推讓之禮而已。

  眾人各自落座,還是溫良先開口道:“陛下,古城邦已經整合完畢,按照先前所定,根據地貌地勢劃分為六域,分別為北岐、西河、昆洛、南夜、永定、許湯,以州為名,各設七郡到十二郡不等,共有大小城池四千座,十萬戶以上的大城二十三座,分別是……另有耕地四十萬頃,開辟河流道路十二條……有人口……”

  陳安安靜的聽著,心中卻是一點概念都沒有,反正隻要知道古城邦已經整合完了就行,至於究竟整成了啥樣,怎麽整的,他一點也不懂,甚至連其口中的一連串數字都沒能記住,隻是看著精神煥發的溫良唾沫橫飛地描述的很熱鬧。

  盡管心中很不耐煩,但還是秉持著一個上位者的操守,耐心地等待溫良說完才開口問出自己真正關心地問題道:“溫卿,今歲所出結餘,是否可以應付西線的突發事件?若是西線有個萬一,多久能調遣足夠物資給付前線?”

  溫良笑道:“陛下放心,今年是個大豐年足以應付前年那樣的突發戰事兩三場都綽綽有餘,因此臣建議,今年秋就開啟對濱海地域的吸納和接收。”

  你說好就好唄,陳安無可無不可地點頭道:“準。”

  反正隻要不耽擱西線戰事就行,盡管現在看起來大乾內部出了問題,戰事一時半會是打不響,但萬一呢?對上大乾這個龐然大物,怎麽小心都不過分。

  先前雖然看似聶海峰的突襲有點虎頭蛇尾,沒有自己預想中的雷霆大力,但那僅僅隻是帝雲庭的一意孤行,誰也不敢保證,一點帝雲庭掌控了朝局,集整個大乾之力全力東征,東萊還能不能抗的住。

  而對於帝雲庭能不能順利的掌控朝局,陳安從未懷疑過,那是大乾王朝的第一個達到天仙層次的皇帝,又得到了聖皇令的認可。

  去年的局麵僅僅隻是東萊突兀崛起,打亂了他的節奏而已,若他能夠沉下心來,一味投入對大乾局勢的掌控中,或許不需要三年,就能使得門派歸心,世家俯首。

  所以對大乾的警惕之心半刻也不能鬆懈。

  這一點溫良也是了解的,所以對陳安的問題,一點也沒有異樣的觀感,隻覺得理所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更急於吞下濱海,那樣大齊的國力還能再上升一個台階,對上大乾也就更有底氣,說起在這一點上,整個東萊所有臣民的觀點都是一樣的。

  之後,大家又紛紛談了一會古城邦變成六州之事,敲定了一些其他細節性的東西,規劃了一番大齊未來的走向,才結束這次會議提出告退之事。

  看著他們逐次退出,陳安忽地想起一事,之前忽略了,現在猛然記起,自己似乎有很久都沒有見過薑露寒了。

  於是心中念動,開口向走在最後的薑厲道:“薑卿慢走。”

  薑厲動作一頓,回首向陳安道:“陛下還有事情?”

  陳安直接開口問道:“最近怎麽不見龍淵侯?”

  龍淵侯就是薑露寒,溫良設定大齊的體製時參考的是大乾建製,公侯封爵也一起搬了過來。在陳安登上皇位的過程中薑露寒算是鼎力相助,有最大的從龍之功,因此獲封龍淵侯,就像是薑厲也得到了龍陽侯的冊封。

  這件事情問薑厲似乎也正合事宜,高陽青陽兩族本就居於一城,互相知根知底,大齊建立後,各家紛紛潛入永安京,兩家因為抱團的緣由又住在附近,因此薑厲不會不知道自己這位老兄弟的近況。

  之前陳安奔波於泰一關外,回來就是閉關,再之前又在幽元天中探索,與各氏族家主的交流不由少了很多,對於薑露寒自然也不例外。

  當然這裏麵也有他刻意為之的結果,因為自古皇權與世家之間的矛盾就不曾消失過,就算陳安是靠著各氏族支持得的皇位,但登上帝位後,也必須去打壓氏族的勢力,隻要把握好度,這其實是對於雙方都有好處的事情。

  不過仔細想來自己確實有很久沒見薑露寒了,這不對啊,按道理來說,再居功自持的大臣也得時刻在他這個皇帝麵前刷刷存在感,不然早晚被邊緣化,薑露寒這個老狐狸自當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才對,怎麽能在自己麵前消失這麽久呢?

  聽了陳安的問題,薑厲麵色一暗,輕咳一聲稍稍調整了一下自己的語音才道:“龍淵侯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