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如來修真
作者:手太陰肺經      更新:2020-04-01 10:13      字數:3604
  無數拳影在陳安身前綻放,又化為掌刀指劍紛紛散落,最終化為虛無。

  他緩緩收功,睜開雙眼,眼中明滅不定。這次他將一身所學融入天象武學混元金焰功,但還是把握不到那絲隱隱的頭緒,索性果斷收功,不再一味地去鑽牛角尖,凡事過猶不及的道理,他還是明白的。

  閑下來的陳安開始思索自己下一步的行止,既然已經決定要直接找上鳶傑,那便要以其人為假想敵,準備一係列針對的措施。

  鳶傑其人,綽號西域雪梟,為無盡沙海四大悍匪之一。麾下沙盜團人數過萬,在無盡沙海中威名赫赫。這些不過是明麵上的數據,陳安暗司出身,習慣了每次行動前都要詳盡的推算,以此確保萬無一失,這其中對目標情報的收集更是到了一個苛刻的地步。

  在來上洛之前陳安就做好了一係列的準備工作,甚至混入鳶傑的沙盜團內部打探情報。得知鳶傑本身是屹人察木氏,這是草原上的一個小部族,被大部落排擠到草原的邊境,在西域大雪山下放牧。鳶傑在放牧的同時還在雲州邊城內做著私貨買賣,由於他為人信義,頗得邊城守備的信任,生意還算不錯,日子也過得去。

  隻是大雪山下能有什麽好牧場,一次寒流就帶走了他所有的財產,窮困潦倒之下,隻好去無盡沙海中做起了無本買賣。他草原狼性,狠辣非常,又有一身不俗的本事,很快就在無盡沙海中混的風生水起。

  鳶傑做人不忘本,飲水尚思源,經常回到大雪山下的部落接濟族民。而且他處世也很有頭腦,認為沙盜這條路不可長久,於是又拾起了邊城的人脈,重操舊業,一邊為盜,一邊為商,一度將生意做到了上洛城中,還得到了這上洛城中的某個貴人的看中,有過不少往來。

  至於這位貴人是誰,以陳安現在的能力還查不出,隻能確定是玄王後宮中的某位,這個身份就不得了了,他意味著在整個雲州鳶傑都有著一層保護傘,不是什麽人都能輕易撼動的。

  一開始陳安還不在意,因為他本就沒想與鳶傑對上,他隻是想找到小光的下落而已。但現在所有線索都斷了,導致他不得不去與鳶傑本人打交道了,因此他必須慎之又慎把這些情報逐字逐條的分析。

  這些年來,鳶傑已經漸漸開始洗白上岸,無盡沙海的沙盜團有其心腹打理,若不出什麽大事,他基本不會出現在那裏。他本人隻在部族,邊城和上洛三地徘徊。這倒是不用去擔心他身後的萬餘沙盜大軍了,縱然陳安已經練武至非人階段,也不敢直麵大軍衝鋒,這還是沙盜這種烏合之眾,若是麵對大乾精銳,宗師也是隕落之局絕無幸理。

  優劣對比拉近了不少,不過陳安還是不敢有絲毫怠慢,因為他在雲州城中也不能動手,牧府之城多有護城大陣,他一旦運使出需要調動元氣大海的力量必被察覺。一個陌生的絕世在雲州城中潛伏,不能不觸及玄王敏感的神經。即便刨除這些外界因素,對上鳶傑本人,也足夠讓陳安撓頭的。

  那是正當年的絕頂高手,天象巔峰,就算比不上高寒秘技手段多樣,也絕不容小覷。反正陳安自忖與之正麵放對,勝算不大。

  武道一途從內庭圓滿那一刻起,就開始變的不一樣了,陳安自暗司學來的技擊之法搏擊之術,在生死搏殺中,再難占到優勢,而共鳴了元氣,到了天象,這種優勢更是蕩然無存。

  如此多的掣肘,再加上鳶傑本身的實力,由不得陳安不皺眉。

  但他也不是絕無勝算,對上鳶傑,他還有一定的底氣,便是敵明我暗的出其不意,想到這裏,陳安抬起雙眼正看向此時推門而入的小六,他神情沮喪,垂頭喪氣,好似失去了莫大機遇的樣子,心如死灰。

  陳安嘴角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

  雲州西北角,距離上洛不知道有多遠的一處荒山上,蘇晗與方和並肩而立看著蒼茫大地一時間感慨萬分。

  “再看一眼吧,以後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了”,蘇晗嘴欠道。

  方和眼角微抽,咬牙道:“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蘇晗打了個哈哈,滿不在乎道:“開個玩笑而已,你底蘊深厚,證就法身乃應有之義,緊張個什麽勁?退一萬步說,證就法身又非金身煉魂,即便失敗也不定就死。這次不行,下次再來唄。”

  “哼,站著說話不腰疼,你以為證就法身是什麽?古往今來能走到這一步的又有幾個,多少前輩高賢倒在這一步下。況且以太一上宗如今的狀況,麵對日後幾乎可以預定的雲州大亂,若今日我不能突破……”方和沒有再說下去,但逐漸堅定的眼神已經表明了心誌。

  蘇晗聳了聳肩,完全不吃方和那套,嘻嘻哈哈道:“調節一下氣氛而已,不要這麽認真,你真的準備好了?”

  方和肅容道:“接下來拜托你了。”

  “放心吧”,蘇晗難得正經了起來:“不過我隻能堅持三十息,若三十息你還沒成功……”

  “三十息,足夠了。”方和語氣堅毅。

  “那開始吧。”蘇晗邊說邊虛握起了右手,自虛空中抽出一柄造型奇古的長刀,這把刀,光刀刃就有七尺長,若豎起來加上刀柄比蘇晗本人還高,但他運使此刀卻完全不顯滯澀。刀鋒在其身側帶起一抹彎虹,斬向麵前的空處,在那空處之上斬出了一道光。

  這光並不熾烈,卻將周圍白晝襯的一片黑暗,仿佛它才是天地間唯一的光源,它悠然而至,超脫萬物,讓人憧憬,使人向往。沒人能說出它的來曆,但凡是看到它的人都認定它的背後是天國之門,那裏美好、完滿、永恒,極盡人之所思,窮極人們對完美的詮釋。它又像是開天辟地之時,那最初的一抹光亮,造就了無限可能,帶來了無限希望。

  光芒蔓延,轉瞬吞噬了方和,同時一股特殊的道蘊自方和身上蕩漾開來,訴說起最初的奧義,詮釋著太初的真名:太一,即道也。道自虛無生一炁,便從一炁產陰陽,陰陽再合生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

  這一切有著那道光的阻攔,並未傳出多遠,唯一能感受到的便隻有卓然立於無限光芒之上的蘇晗。

  他看著方和雙手環抱成球,站成渾圓樁,從最初練武時的起手式開始,一步步的演練著自身武道,總結著過往,積累著信念。

  人練武到筋骨翼膜大成,便是已經達到了當前肉身的極限;然後是真氣自生,洞開天生九竅,這是一種開發身體潛力,達到人體巔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武者漸漸開始體悟天地自然,構建屬於自己的世界觀,這既是對自身武道的認知也是對天地自然的體悟。其過程就好像一個孩童漸漸長大成為少年,在身體成熟的同時,思想也開始變的成熟起來。

  當這份認知達到一個臨界值,這便是內庭圓滿的境界,此時便可以突破肉身的桎梏,共鳴元氣,以元氣大海為延伸的手腳,化虛為實,把自己的武道理念用天地元氣具現化於當前,這是證道之路,也是絕頂高手的本質。

  當然這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天象外景的說法便由此而來。

  天象外景並不是兩個境界,而是三個。就好像一個人在描繪一幅畫卷,先是打底的背景,這就是天象;畫卷全部完成便是天象巔峰。此時這幅畫雖然是畫完了,可是還需要讓別人知道他在畫什麽,他想要表達什麽,每個人看這幅畫都有屬於自己的理解,那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所以還須提上一篇跋文具體闡述作者的思想。這篇跋文才是外景的境界,他代表著一個武者真正的武道理念。

  當然天象到外景不是必然的步驟,而是一定幾率的突破,因為這兩者根本不是一種體係。九竅圓滿和天象巔峰都是對武功境界的闡述,對炁的修煉;而內庭圓滿對應外景大成都是對武道理念的修持感悟。

  就像一個人身體的成熟並不意味著思想上也成熟,非要經曆一些事情,獲得一些感悟才能夠達到。九竅圓滿在共鳴元氣後對應的是天象巔峰,而內庭圓滿在共鳴元氣後對應的是外景大成。

  所以一個人想要真正的成熟長大,身體上的成熟不夠,還要能夠有思想上的成熟,否則他就算身體長成成人,還是幼稚的。因此在武道修煉達至宗師之前有三個關隘,其一是九竅圓滿到內庭圓滿的過程;其二是元氣共鳴;其三便是天象巔峰到外景大成。

  內庭圓滿是自身武道理念的成熟,映射外景則是向別人闡述自己的武道理念,以此得到別人的認同。達到天象外景的境界與人對戰,便是一個讓對手認同自己武道理念的過程,當他認同了自己的武道理念時,他便輸了。這就是共鳴元氣後的戰鬥方式,不隻是以力壓人,也是思想上的征服。

  達到外景之後的修煉,就是對武道理念的修煉,他要求逐漸剝離外在的虛妄,看清自身的本質,找尋理念核心的所在,這便是宗師之路。升華法如,認清真正核心的東西,將之凝聚成獨屬於自己的相,真正明白一切有為法,天地自然都在法相之中。武功不過是法相的衍生,天地自然道理的表現。隻要了悟天地法理,就沒有條條框框的限製,一切武功可隨意創出,這個時候,才能被稱為一聲武道宗師。

  這是武道的巔峰,人所能達到的極限。而再之上,那是先天神靈的領域,以凡人之身修煉武道,觸摸先天神靈的領域,便是武道通神,

  武道通神的真意便是本命真如的顯現,直麵自身本心的過程。而所謂本心,可以是一種胸懷大誌問鼎天下的野心,可以是小富即安知足常樂的生活狀態,也可以是歸隱田園安貧樂道的悠然心境。當然也或許是“我是誰,誰是我”的人生思哲。

  那是生命的本源,思想的啟蒙,赤子的初心。

  而武道通神,本源顯現,麵見本命真如的過程,就是認清自己初心的過程。

  佛曰如來。

  道曰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