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常陽之陽
作者:手太陰肺經      更新:2021-02-27 18:12      字數:3374
  正在穩固自身境界的陳安似有所覺的側了側腦袋,仿佛王詡那句傳唱大千的話也在他耳邊響起。

  整件事情的經過在這一刻前所未有的清晰呈現在他的麵前。

  先是得王詡之助,承接了皓月的來世,使得他明白,皓月一開始是沒有超脫之心的,僅僅隻是天生強大,直到見證了白月、燧心炎與三清的結果。

  那個時候祂才意識到無量之途的存在。

  奈何先天神靈的身份,天然難以超脫。

  於是便有了天玄術士鄒衍,便有了末劫,便有了無數轉世的布局。

  皓月對無量之途的布局其實一開始都是默默進行,與人無幹,但身融末劫這一步實在是牽扯甚大,等於是對上了諸天萬界的所有生靈。

  事情也從此時開始變得不再可控。

  五方術士三者入滅,隻剩下一個天機王詡獨撐大局。

  可以說,整個過程除了皓月提前布局的大將軍王外,都是天機天玄之間的博弈。

  導致整個中古紀元結束的那一戰,所有人都認為天機入滅,天玄被鎮壓。

  可實際上卻是恰恰相反,入滅的是天玄鄒衍,被鎮壓的是天機王詡。

  一開始陳安以為這是鄒衍技高一籌,隱瞞了所有人,開始進行萬世布局。

  比如那他一開始碰到的天機印信、天機秘鑰,比如他這一生。

  可現在再看,事實似乎並非這樣。

  天機天玄的博弈看似在一個紀元之前暫緩,可實際上似乎在這一個紀元之中從未停止過。

  天機王詡被鎮壓,可祂實際未嚐不能直接破印而出,澄清一切,號召大家共抗末劫,對抗天玄。

  不過這種直來直去的方法顯然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反而為諸天萬界帶去負擔。

  於是祂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冷眼旁觀地看著天玄布局萬世,關鍵時候還幫扶一把。

  直到將之送走,此後破碎洪荒一戰,無論是誰成道離開,都與諸天萬界再無瓜葛。

  所以最後當他和天玄都進入破碎洪荒後,王詡直接宣布,末劫已除,長達一個紀元的博弈在這一刻有了結果。

  那到最後是誰贏了?

  或許應該都贏了吧,道途之爭竟然還有雙贏的說法。

  即便到了這個時候,即便已經徹底得獲清淨,陳安一時之間還是不太能夠理解屬於道主的爭鬥。

  不過他也沒有太過糾結這些,眼下天機是求仁得仁,功德圓滿,他還有一劫要曆。

  這成道之劫雖非他所願,卻也不得不接下。

  眼前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一如當初輾轉於破碎洪荒之時所見的景象。

  感受著身後追逐的大恐怖,陳安也沒什麽好猶豫的,按照之前已經計較定的,將手一揮,把整個破碎洪荒的時間長河攪渾,就隨便找了個方位一頭紮了進去。

  到了清淨天的層次,距離已經不再是問題,隻要有目標就是念動即達。

  陳安在一片荒山之中落足,身上的神異盡數斂去,如凡人無異。

  這也是到了清淨天才有的本事。

  清淨天之前,一切的根本都是金身,金身容納一切的概念,可虛可實,能大能小,神異非凡。

  但到了清淨天之後,真靈寄於一點,這才是道主的核心所在,是原點,也是元始。

  至於其他,都可舍棄,甚至連金身也並非那麽重要。

  到了道主的層次,即便是入滅,也可從過去未來複活重歸。古往今來,除了拿那原點合道無量之外,幾乎不存在徹底隕落的道主。

  即便一時隕落也可在未來甚至過去複活,是真正的不死不滅。

  近代,道主不顯,其數量少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卻是大多在避天玄鋒芒,短暫沉睡而已。

  祂們把這諸天萬界徹底讓了出來,給予天玄作為成道之所。

  這麽一來大家是相安無事了,卻是害苦了陳安。

  諸天萬界無論他躲到哪裏都像是黑夜裏的螢火蟲一般清晰,再加上他本就與天玄有著前世今生的糾纏,根本躲都躲不掉。

  好在,還有常陽之陽這個地方。

  常陽山自古就是洪荒中心,擁有洪荒大地的本質,即便是清淨天道主在這裏也會被鎮壓的神異全無,再加上神帝魔尊這大宇宙的兩大象征支柱倒塌在這裏,更讓這裏變得危險異常。

  陳安大羅天時都不敢深入這裏,深怕有來無回,即便現在已經證道清淨,心中也滿懷敬畏。

  不過這等險地卻正適合用來躲避鄒衍的追殺。

  在這裏,就算是清淨天道主也會被鎮壓的猶如凡人一般,比大羅天尊稍好的,也就是可以念動離開,不會深陷此地。

  在清淨天的層次境界,陳安顯然不會是鄒衍的對手,被迫合道,十成是做了祭品。

  在乾元到大羅的層次,也不如對方布局深遠,一生努力九成九也是為他人做嫁衣。

  到了天仙境界,陳安雖不如對方經驗豐富,博學多識,但總歸有了一分自保之力,真要正麵遇上,他自詡勝敗當分三七之數。

  而到了天仙以下的層次,陳安就更多了幾分把握,就算對方能將這個曾經境界玩出花來,陳安也自信能與之分庭抗禮。

  所以他不懼此地末法末運的本質,反倒心中希望其限製越大越多越好。

  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盡可能的拉近他和鄒衍之間天塹般的差距。

  雖不知黃泉可以連同常陽山陰陽兩地是誰的算計,總之陳安逃到這裏,算是有了一絲喘息之機。

  他與天玄爭道,雖是被迫,卻也不想束手待斃。就算性情再淡薄,好不容易得獲清淨也不想死的無聲無息。

  所以歸根結底,他還是想要爭上一爭。

  眼下他剛剛回溯時光承接上古,一應境界變化還來不及消化,此時若去應了那末劫,幾乎可以說是十死無生。

  總也得將境界穩固,大家分庭抗禮差距不大,才好做道途之爭。

  原本鄒衍為古老者,陳安隻是新晉,強弱之勢一目了然,道途之爭幾乎不存在任何的懸念。

  不過天機和大將軍王聯手,截取上古變化,奪了皓月的根基背景,嫁接到陳安身上。

  算是為陳安彌補了根基,直接躋身古老者之列,按照境界換算,當是第八重自在天,與化身末劫的鄒衍平齊。

  目前所差,不過三點,一是徹底消化境界,有著古老者的底蘊,當得起自在天的境界。

  二是,衍化一道,留下痕跡。

  三是,盤踞根基,形成命運閉環。

  第一點不過是水磨工夫,十分好過,眼下他攪渾整個常陽之陽的時間線路,鄒衍想要在億萬年的時光中找到他的所在絕非易事。

  他可以安心消化境界層次突飛猛進提升所帶來的變化。

  第二點麽也不算困難,凡走過必有痕跡,他又有欺天瞞地法傍身,隻要不斷的將自己存在的概念傳遞到天地之中,眾生靈的認知之中,就可以了。

  隻是痕跡留下,卻成為了天玄找尋他的線索,熟為不美。

  好在這一點未必要真正實現。

  對其他清淨天道主而言,這一點無法避免,是其必經之事。

  因為存在感越強,才越不容易消失,就算隕落也可以從過去現在未來,別人對其認知,世界對其認可中重生。

  留下的痕跡越多,道主越是不死不滅。

  眼下陳安被逼的合道在即,一旦合道無論成敗,留下的痕跡再多也會被無量之力衝刷洗去。

  所以對陳安來說,留下痕跡毫無意義。

  不,其實也不能這麽說,起碼在這常陽山上留下痕跡還是有用的。

  這卻是為了完成第三點,盤踞根基,形成命運閉環。

  一般來說,修士到了大羅天的層次就會開始修建自己的居所,也就是“諸天”,一如鄒衍的幽元天。

  這主要是為了衍道,留下痕跡,原本陳安是不用,但鄒衍可不止有幽元天,還化身了末劫,獲得了大宇宙的一道象征。

  陳安沒有一天在手,如何能與之爭鋒。

  遠處陳安的打算是徹底掌控幽元天,不知鄒衍當初是怎麽個打算,並未留下什麽後手阻止陳安這麽做。

  但陳安一來多疑,不曾相信會有這等好事,再加上幽元天後來之行,行事倉促,最終未能建此功。

  好在眼下還有機會,鄒衍能煉化常陽之陰而成幽元天,他未必不能煉化常陽之陽再成一天。

  到時踞常陽之陽而守,未嚐不能與鄒衍分庭抗禮。

  當然,這些其實都隻是他的臆想,他剛剛證道清淨,其實還並不清楚該怎樣在接下來的道途之爭中占據上風。

  除了一味躲避外,隻能拚命的增加自身底蘊,以圖縮小和鄒衍之間的距離。

  前麵三點設想,或有必要,或無必要他都準備先試上一試。

  他與鄒衍的道途之爭在王詡的眼中或許已經結束了,但對於他們本身而言,才剛剛開始。

  陳安計較一定,伸手往旁邊山壁一指,元氣湧動頓時按照他的意誌在山壁上開辟出一座洞府。

  見此情形,他眉頭一皺,不喜反憂。

  不是說常陽之陽是絕對末法之地麽,他竟然還有天仙之上的境界實力,莫非是傳言有誤,這裏其實還保持著上古氣象。

  那可就糟了,按他之前所想,這裏的限製越小,他和鄒衍的實力差距越大。

  即便隻是普通天仙的層次,他也輸對方甚遠,一旦被找到後果簡直不可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