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作者:薛宜寧駱晉雲      更新:2023-01-02 17:50      字數:3404
  第91章

    薛宜寧到書房時,書房門關著,從門縫底下傳出一陣煙霧來。

    她心覺奇怪,在門外喊道:“父親?”

    薛諫在裏麵道:“何事?”

    薛宜寧頓了頓,問:“父親你在做什麽,我能進去嗎?”

    隔了一會兒,門被打開,薛諫站在門後道:“快進,別讓風進來。”

    薛宜寧進門去,他很快又將門關上。

    她看了屋中,這才發現父親在屋中炭盆裏燒東西。

    有書信,有詩詞,甚至還有一幅畫擺在炭盆旁正要扔進去,那畫卻是多年前出自前越宮庭畫師之手的一幅仙鶴圖,是父親的心愛之物。

    “父親,你燒這畫做什麽?”她驚訝道。

    薛諫眉頭緊鎖,臉上一副鬱鬱之態:“這是宮庭畫師為前越皇上賀壽的畫,不該留著。”說完,將那畫扔入碳盆中。

    薛宜寧覺得心疼,雖說當今改朝換代,但朝廷似乎也沒嚴苛到這個地步,連這種名家之畫都不能留。

    這時薛諫說道:“還有你房中那幅《萬裏山河圖》,也燒了。”

    薛宜寧忍不住問:“父親,您是不是有什麽心事?”

    薛諫沒回她,隻是問:“你找我何事?”

    薛宜寧遲疑一會兒才問:“駱晉雲前日已回京了,我寫好了和離書,父親何時出麵,幫我去找他簽字,並拿回那邊的嫁妝。”

    薛諫一邊燒著東西,一邊沉默,最後才歎息一聲道:“我的心事,便是你不該待在娘家。如果你不回京,或是回京後直接回了駱家,那興許就沒你什麽事了。”

    “父親在說什麽?”薛宜寧問。

    薛諫卻又沒回她,隻是說道:“和離的事,不急這幾天,財物就先在駱家放著吧。”

    “父親……”薛宜寧正要再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拍門聲。

    那拍門聲尤其不客氣,既急聲音又大,好似債主上門要債一樣。

    薛諫整個人一震,連忙將剩下的幾首詩詞全扔進了火中。

    沒一會兒,一名仆人急跑到書房外道:“老爺,外麵來了一群人,說是刑部的,要見您。”

    薛宜寧一聽,驚愕地看向薛諫:“父親……”

    薛諫臉上已是一片死灰,看她一眼,起身走出書房。

    薛宜寧不放心,連忙隨他一起走向外院。

    門外,共站著一行七八個刑部差役,個個佩著刀,神色肅穆,明顯是來者不善。

    待薛諫到門口,那為首一人便說道:“薛大人,上峰有令,讓小的們帶薛大人去刑部問問話,薛大人跟我們走吧。”

    “父親,到底是為什麽事?”薛宜寧擔心地拉了薛諫,連忙問。

    薛諫將胳膊從她手中抽出來,歎聲道:“回去吧,好好陪著你母親。”

    說完,走出大門,由刑部人帶著一起走了。

    薛宜寧又急又擔心,想了想,連忙叫來一名小廝,吩咐道:“你快去禮部衙門,找公子,告訴他老爺被刑部的人帶走了。”

    話音未落,一人從外麵急步跑過來,薛宜寧抬眼一看,正是家中小廝,名叫守一,平時跟在薛少棠身旁。

    看見他行色匆匆回來,薛宜寧心

    中突然湧起一陣不好的預感。

    果然,守一跑到她麵前,急道:“小姐,公子還在衙署辦公,一隊人過來,不由分說就將他帶走了,說是刑部查案!”

    薛宜寧隻覺頭暈目眩,一陣惡心感,好不容易忍住,她回道:“我知道了。”

    說完想了想,轉身去往後院。

    父親與哥哥同時被帶走,那一定不是小案子,而是大案。

    現在朝廷正在查的,便是事關南越的通敵叛國之案,南越如何能神不知鬼不覺潛行前去涼州,又與那多方勢力交涉,一定要有大周這邊官員的幫忙。

    莫非,父親和哥哥都是被扯進了這個案子?

    薛宜寧找到了嫂嫂方霓君。

    母親容易著急,聽了這消息一定是六神無主、傷心欲絕,她隻能去找方霓君商量。

    方霓君正和奶娘一起給快一歲的兒子小謹喂吃的,聽說這消息,幾乎將手上的碗打翻。

    薛宜寧提醒她道:“嫂嫂,如今家中出事,母親年紀大承受不住,你便成了家中的主心骨,你可不能亂了方寸。

    方霓君深深吸氣,喃喃道:“對,我不能亂……不能……”

    薛宜寧這時和她說自己的猜測,然後道:“若是與南越有關,便是了不得的大事,我們得趕緊想辦法。”

    方霓君點頭,然後道:“父親和你哥哥具體犯沒犯事,犯了什麽事,還得找人去刑部打探消息。”

    “嫂嫂家的六叔在吏部任職多年,交遊廣闊,應該能打聽出來。”薛宜寧說。

    方霓君道:“是,我這就回娘家去找我六叔,還有宜貞那裏,他們家應該也能幫上忙,阿寧你去找找宜貞,請她夫家幫忙打探。”

    薛宜寧心想正是如此,還有薛家幾房叔伯也可以去問問,正要出門,方霓君身邊丫鬟端了托盤進來道:“小謹的豬油疙瘩湯來了。”

    托盤端至薛宜寧身邊過,薛宜寧泛起一陣惡心感,不由掩唇幹嘔了一聲。

    那丫鬟連忙問:“大姑娘怎麽了,是我撞到大姑娘了?”

    方霓君也問:“阿寧不舒服?”

    薛宜寧搖搖頭:“不關你的事,是我最近休息不好,聞不了葷腥。”

    說完就朝方霓君道:“嫂嫂,我先去找宜貞了。”

    方霓君看著她若有所思,正要說話,她卻已著急地出了門去。

    方霓君自己也沒顧得上想這些了,連忙放下東西,收拾好往娘家而去。

    在姑嫂兩人走動下,當晚家中便得到了消息,薛家之事,的確與私通南越叛國之案有關,但多的消息,一般人再也打探不到。

    到第二天,薛家又來了浩浩蕩蕩數十名官兵,將薛家圍得嚴嚴實實,然後開始全宅上下查抄。

    蕭氏在院中看著那些官兵進進出出,幾乎將全府翻個底朝天,幾乎要哭暈過去。

    薛宜寧現在才知道父親之前那些話是什麽意思。

    薛家恐怕就完了,不隻是父親和哥哥幾天牢獄之災那麽簡單,說不定,就是斬首抄家的大罪。

    所以父親才會說,她不該回京,就算回京,也不該回薛家。

    如果她和駱晉雲一起回京,回來後直接去了駱家,那她就是駱家人,就像宜貞一樣,一般不

    會扯上薛家的罪。

    但她回了薛家,她與駱晉雲和離之事已傳出了風聲,所以很可能,她會和薛家一樣論罪。

    官兵在薛家上上下下翻了一遍,抬了十多個箱子出去。

    待刑部官兵離開,又安撫好蕭氏,方霓君私下找到薛宜寧。

    “阿寧,如今這般情勢,我們再也無能為力了,你有沒有想過,去找你夫君幫忙?”她問。

    薛宜寧臉色一白,偏過頭去,低聲回道:“嫂嫂,他不是我夫君了。”

    “可你們還沒和離不是嗎?”方霓君堅持道。

    薛宜寧默然。

    隔了一會兒,她說道:“嫂嫂,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和他確實不再有可能了,不隻是我要和離,他現在應該也對我恨之入骨。如今我家中出事,他不落井下石已是好的,絕不會來幫忙。”

    “可是……”

    薛宜寧又說道:“嫂嫂,宜貞說她公公今日會去求一位刑部官員問問案情,等得到消息,我馬上來和你說。”

    方霓君點點頭,卻並不抱希望。

    無論是方家還是紀家,或是薛家如今的力量,最多隻能打探出是什麽案子,薛家牽扯到哪一步,大概會判什麽罪,隻有駱晉雲那樣的身份,才能決定最後的結果。

    她如今誰也不想找,隻想找駱晉雲。

    但她與這位妹夫不熟,而薛宜寧,又堅持與他是和離的關係。

    人家都沒先寫和離書,薛家已是這關頭,她卻還在犯倔。

    出去時,方霓君在院內見到了澆著花的玉溪。

    她上前問:“玉溪,我看阿寧這些日子精神似乎不大好?”

    玉溪一聽便連連點頭:“是啊,最近是飯也不怎麽吃,覺也睡不好,以前還願意吃點雞湯魚羹之類,現在是碰也不碰了,說看見就惡心。”

    方霓君點點頭,問她:“她最近月事準麽?”

    玉溪一怔,似乎才想起來這事:“好像……自從離開孚良就沒有了?”

    “有機會,找個大夫給她看看吧。”方霓君說著,出了院子。

    玉溪站在原地愣了愣,突然好似想起什麽來,立刻就要跑進房中,跑了一半,又換了方向,去小廚房找子清。

    子清正在小廚房內看火,準備給薛宜寧燉一碗蓮子羹。

    玉溪到她身旁道:“子清,你說,夫人是不是有了?”

    子清看她一眼,不在意道:“你才想到?”

    玉溪一急,敲她道:“你早知道,怎麽沒和我說?”

    子清無奈:“我怎麽和你說,眼

    下是這個光景,萬一咱們自己還沒想好怎麽辦,卻傳出去了,那不是麻煩事?”

    “那也不能不說啊,夫人是怎麽打算的呢?”玉溪問。

    子清搖搖頭:“我不知道,上次我暗暗提了一下,問夫人月信是不是不準了,她就回我說大概是回京路上累的,我問要不要請大夫看,她說不要,我總覺得……”

    她想了想,才歎息道:“我總覺得夫人是刻意不想去理這事,因為,萬一是真的,她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玉溪聽不明白,隻是說道:“不行,我還是去讓夫人看看大夫,至少先弄明白是不是再說。”

    最終薛宜寧也沒找大夫。

    薛宜貞夫家傳來消息,刑部已查出薛諫的通敵罪證,紀家再也沒什麽能幫的了,讓他們自己作好準備。

    整個薛家陷入一片惶恐不安與愁雲慘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