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再次失敗
作者:李清書陸北辰      更新:2022-12-26 17:45      字數:2093
  第155章 再次失敗

    “媽媽這是嫌棄女兒回來的太勤,不想給女兒做飯了嗎?小飯館裏做的菜,哪有媽媽親手做的好吃?我啊,最喜歡媽媽給我做的青椒炒雞蛋,還有紅燒茄子了。最近就喜歡吃媽媽給我做的飯,還想陪著媽媽一起吃飯。”

    聽到女兒如此說,蔣母隻能無奈地笑笑。

    “你呀,都這麽大了,還愛撒嬌。給你和你爸做了這麽多年的飯,我要是不想做,早都不做了。媽媽就是心疼你,每天為了吃頓飯,這麽來來回回的折騰。”

    “隻要媽媽不是嫌棄我就好,為了陪媽媽吃飯,我不覺得折騰。就算折騰,我也願意。”

    “哈哈哈,你個皮猴子,行吧,隻要你高興,怎麽著都行。”

    聽到蔣雨佳說自己回家吃飯也是為了陪自己,蔣母內心除了感動,還是感動。於是,趁著還有時間,她又進了廚房,給蔣雨佳做了一盤紅燒肉。

    趁著蔣母進廚房的時間,蔣雨佳卻是在外麵考慮著自己該如何將話題不動聲色地、自然而然地引到李清書的身上去。

    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蔣母將紅燒肉端上桌的時候,蔣雨佳也已經想到了重新開始她想說的話題的辦法。看著盤子裏晶瑩剔透的紅燒肉,蔣雨佳很是自然地提到了蔣文。

    “哇,我和爸爸最愛吃的紅燒肉,謝謝媽媽。就是可惜,爸爸最近總忙著輔導李清書,就連吃飯時間也帶著她一起去食堂吃飯,沒時間和我一起回家來吃。爸爸可真是沒口福了。”

    蔣雨佳話說完後,便夾了一塊紅燒肉放進了嘴裏,一邊一一咀嚼,一邊仔細觀察蔣母聽到她這句話後的態度。

    媽媽或許會好奇,怎麽哪哪都有李清書?或許會疑惑,怎麽輔導這麽久,連吃飯時間都要用來做輔導嗎?或許會吃醋,自己的丈夫竟然天天和一個女學生一起吃飯?

    蔣雨佳在心裏想著蔣母可能會有的態度。她想,隻要自家母親對此事有疑問,那她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可惜,蔣母令她失望了。等了半天,蔣母都沒有任何問題問她,反倒是笑著安慰她。

    “就知道你孝順,會惦記你爸爸,我已經給他打包好了一份,一會兒你回學校,給他帶過去。”

    “那媽媽你裝的份量夠兩個人吃嗎?一會兒我回學校,李清書肯定又在爸爸辦公室待著,我隻帶爸爸的份,那可是不夠分啊。”

    得,即使蔣母不給力,蔣雨佳也有辦法把她想說的話說出來。

    果然,這一次,蔣雨佳的話說完後,蔣母終於有了疑問。

    “這是做什麽輔導啊?李清書天天去你爸辦公室。你爸爸那個人,你也知道,工作起來經常忘記了要勞逸結合,所以我才叮囑你,盡量和爸爸一起去吃飯,就是為了提醒他,別忘記吃飯。

    我裝的紅燒肉不少呢,夠吃。你等會帶了紅燒肉去你爸辦公室,可別忘了提醒你爸注意休息。”

    沒想到自己的媽媽竟然這麽大度,一點兒也不介意李清書天天與父親待在一起,蔣雨佳還想繼續添油加醋,又怕自家母親懷疑自己,於是隻能暫時偃旗息鼓。然後第二天、第三天繼續和自家母親說李清書和自家父親的日常。

    蔣雨佳日日重複在蔣母耳邊提起李清書去蔣文辦公室找蔣文,終於在第五天時,引起了蔣母的注意。

    於是,當天晚上,蔣母便和蔣文聊天時,提起了此事。

    “聽說最近李清書一直去你辦公司找你輔導她,是輔導哪方麵的內容啊?你不是說李清書很聰明的嘛,怎麽一個問題,還需要天天輔導呢?”

    蔣母試探地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聽到蔣母如此說,蔣文倒是沒有多想,實事求是地回答了她。

    “文學係要舉辦文學知識競賽,李清書是參賽選手之一,我最近在給他們輔導參加比賽時要運用的一些知識。

    她呢,比其他的參賽者更加勤勉上進,經常遇到課外的一些問題,不願意放過,便來找我請教。所以她啊,就天天往我辦公室跑。”

    蔣文如此解釋,蔣母倒是一下子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但想到自己的親生女兒都話裏話外在說李清書對蔣文有些別的心思,更不知道學校裏其他的學生會怎麽議論李清書和蔣文了。蔣母又本著關心的原則,叮囑起蔣文來。

    “你這麽說,李清書倒是好學。好學是好事,但她畢竟是女學生,而你,是男老師。所以,以後指導她時,還是得注意分寸,別讓有些人誤會了你和她。”

    沒想到蔣母竟然會說這樣的話,本來就特別討厭那種愛在別人背後議論人,總幹些捕風捉影的事兒的人的蔣文一下子氣憤不已,恨不得罵人。

    但因為麵對的是自己的妻子,蔣文卻是硬生生忍住了自己的脾氣。

    “我的為人,夫人最清楚不過。這麽多年來,我從來都沒有做過什麽不規矩的事情,現在,以後,也不會。”

    聽到蔣文如此說,蔣母也急忙表態。

    “這我自然是知道的,我相信你。”

    這邊,蔣文輕而易舉就化解了蔣夫人內心對李清書剛產生的一點點懷疑和不滿,那邊,等著好消息傳來的蔣雨佳,眼看著自己的目的沒有達成,便又打起了其他的主意。

    她想著,再怎麽說,蔣文都是她造謠的當事人,雖然她最想看到的,就是蔣文和蔣母對李清書產生厭惡,但蔣文的為人,蔣母卻是非常相信的。蔣文自己作為當事人,親口向蔣母解釋,造謠也是很容易就不攻自破的。但,如果沒有當事人解釋呢?

    如果她不再指望一步到位,和蔣母說些添油加醋的關於李清書和自家父親的事情,而是借助旁人的力量,借助悠悠眾口,製造輿論,那謠言不就會傳著傳著,就起作用了嗎?

    就是這麽做的話,蔣文的名聲,肯定會受到連累。甚至他的職位,或許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