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作者:紀煬      更新:2022-12-19 18:56      字數:6845
  第126章

    紀煬站在報紙小院的門口, 如今的報紙小院格外冷清,跟前幾日加班加點印刷完全不同。

    從小院出來的, 還有負責辦報紙的晁盛輝, 苗書傑,大著肚子的映月郡主。

    他們三人表情不一,拿出來的東西也被禦林軍多番搜查, 確定沒有帶出去一個字,這才放心。

    紀煬眼神帶著愧疚,等三人到了跟前, 紀煬剛要開口,晁盛輝便搖頭:“報紙本就出自你手, 而且你也多次提醒過, 肯定會出事。”

    所以沒了就沒了。

    比之心疼, 他們更多是震驚。

    震驚紀煬有點瘋?

    但紀煬的表情冷靜無比, 哪有半點瘋的意思。

    這話當然是背著人講, 隻有他們四人能聽到。

    但再多的話是說不成了,禦林軍已經走過來, 三隊人馬送他們各自回家休息。

    說是休息, 其實是禁足。

    晁盛輝跟映月郡主自然是回家, 苗書傑也回王伯給他租的院子。

    隻有紀煬還不能回。

    禦林軍首領客氣道:“紀大人, 還請上車。”

    上車去皇宮。

    從昨日那個袖子有補丁的書生振臂高呼,再到書生被捕,再到連夜查封京都趣聞的報紙小院。

    昨日京都趣聞的瘋狂像是一場夢境, 更是結束之餘的狂歡。

    三期報紙,一期比一期危險。

    紀煬讓京都趣聞穩了三年多的時間, 在最後的時間, 變得極為不穩, 變得妄議朝政,變得是其他人看不懂的模樣。

    最後的瘋狂果然有用。

    如今京都內外,都在討論這件事,縱然報紙被禁,但私下流通依舊盛行。

    用不了多久,就會傳到京都之外。

    民意如江河山海之水,已然匯聚到一起。

    隻等著宗室奢靡莊園,還索要關市稅的事塵埃落定。

    若結果讓人滿意,這水便會柔和四散。

    倘若結果讓人憤怒,那便是滔天巨浪,吞噬一切。

    到時候首當其中的,就是他紀煬。

    作為一手發起這件事的人,作為控製一向穩健京都趣聞的背後之人。

    在長久的平靜下,狠狠來了一刀。

    他確實是最鋒利的刀。

    也是最兵不血刃的刀。

    隻是如今的禍事太大,整個朝堂都被架起來。

    這已經不是宗室的事情,而是整個朝堂需要注意的問題。

    如果處置不好宗室這次的罪過,滔滔民意,會永遠留個症結。

    會如同那個書生一般思考。

    會讓邊關將士對比自己的生活跟皇室的奢靡。

    到時候會發生什麽,紀煬全都明白。

    紀煬明白,皇上也不會想不到。

    但這會在勤政殿裏,紀煬順從跪下,聲音帶了些不知所措:“皇上,臣也沒想到,會激起民怨。”

    “臣隻是想園子空著也是空著,扒掉又太可惜,不如給戶部當營收。”

    “更沒想到園子奢靡的景象會讓百姓跟書生們震怒。”

    “至於京都趣聞,臣更不知道,一份報紙的影響力有這樣大。”

    “在意識到這個問題時,臣已經停了報紙。”

    雖說停了報紙的半個時辰後,禦林軍便來接手,那也是停了。

    皇上臉色不愉,目光都在跪在地上的青年官吏身上。

    他是拿紀煬當刀,但這把刀絕對不會是這樣用,更不是將宗室皇家紮個血淋淋。

    如今別說宗室被萬民指責,他這個皇上何嚐不是。

    說他縱容包庇,還說他私心甚多。

    雖說矛頭都對準了長公主梁王等人,但身為徐家人,他怎麽會不受波及。

    紀煬這是把天捅了個窟窿。

    如此翻雲覆雨的本事。

    饒是皇上也有些忌憚。

    今日可以操控百姓,操控報紙威逼宗室。

    那有一天,會不會威逼皇上?

    年邁的皇帝經曆過許多事,見過許多官員。

    可從來沒有一個像紀煬這般。

    外麵民意滔滔,皆是要皇上處置宗室。

    處置好了,他的名聲更上一層,處置不好,連帶著朝廷都會被指責。

    紀煬這一手,竟然把他也逼到無可退避的局麵。

    如今他說,他不是有意的。

    紀煬自然咬死了自己是無意促成。

    他如此年輕,如此莽撞,正是一個青年官員該有的。

    不管皇上信了幾分,紀煬都有些信自己的話了,重重磕頭,似乎有些害怕如今的局麵。

    “查抄園子,清理賬目,重整收繳的贓物,都是按照規定來的。”

    “幾方之下湊成這個局麵,實在,實在是臣一人的責任。”

    “跟京都趣聞,下麵官吏,都沒有關係。”

    “臣隻是想讓這件事趕緊促成。”

    說跟報紙,跟下麵官吏沒關係,既是擔責任,也說明這不是他有意為之。

    他隻是想辦差,所以動用手裏所有東西。

    誰能想到事情竟然做得太過,連皇上都影響到。

    更不用說外麵叫嚷著更改律法,更改關市稅用於宗室。

    這完全不是皇上想看到的。

    他隻想小懲大誡,打壓自己那些親戚們。

    關市稅也想用到其他地方。

    可直接改律法?

    皇上並沒有這個打算。

    現在局麵變成這樣,不說完全收繳園子財產,徹查侵吞民田之事。

    連律法都要擺到台麵上討論。

    一切都“失控”了。

    在這個青年能臣手裏失控。

    皇上目光晦暗不明,讓紀煬走的時候,才淡淡道:“真的,不在你掌控之中?”

    紀煬拱手,明顯否認。

    皇上的這個問句,確實是他心中疑問。

    一方麵,紀煬確實年輕,即使到現在,也才二十四歲。

    另一方麵感覺他又有這個膽子。

    在灌江府的時候,他也是踩著對方底線做事,刀劍跳舞。

    這次又是如此。

    但這次他踩的邊緣是宗室跟自己的底線。

    等紀煬離開,皇上沉默不語。

    而紀煬已經鬆口氣,抬頭看看身後。

    人不能什麽都要。

    皇上想要宗室扶持皇子,就要忍受他們的貪婪。

    想要自己扶持皇子,便要忍受自己的奪利。

    誠然,做一個中間者,紀煬也做得到。

    可若不搏一搏,豈不是浪費這次機會。

    如此收拾宗室的大好時機,如此要回關市稅的好機會,他怎麽會錯過。

    即使早早知道會損失一個京都趣聞,那也是值得的。

    報紙沒了可以再辦。

    更改律法的時機可是稍縱即逝。

    他確實在逼。

    逼迫宗室交還貪汙銀錢,逼迫關市稅的律法更改。

    甚至逼皇上做決定。

    可若不這樣做。

    又有什麽時候是好時機?

    等新皇上任再說?

    先不說那會是又一輪的利益洗牌。

    隻說對權勢的掌控上,還是現在的皇帝更勝一籌。

    他主持下改律法,宗室反彈是不是那麽過分。

    但這些東西全都壓在心頭。

    麵上的紀煬,仍然是全然不知情的模樣。

    現在這一切,不是他有意為之。

    他是“維護”皇權的,他隻是“能力不夠”,讓一切失控。

    不管別人信不信這話。

    反正紀煬信。

    紀煬說得言辭鑿鑿。

    皇上那邊也沒表現出信不信,隻以失職的罪名讓他禁足家中。

    汴京府尹的職位暫時有副職擔任。

    這罪名有些微妙。

    若隻是失職,就說明沒有什麽陰謀陽謀,隻是紀煬辦事不力而已,沒有絲毫異心。

    辦事不力,跟另有圖謀相比。

    肯定是前者罪責更輕。

    但又給禁足家中,府尹的差事讓副職去辦,就連宗室一幹事情也卸任,說是讓其他官員去處理。

    等於宗室那邊無論怎麽處置,都跟紀煬沒有關係。

    無功無過,有好事不是他的,有壞事也不是他的。

    宗室那邊肯定不服。

    紀煬幾招下來,讓他們如今人人喊打,連汴京以外的百姓都在抗議,書生們更是連連寫詩,變著法地罵他們。

    就給禁足家中了?

    這麽簡單?

    可他們也沒工夫管紀煬,如今這差事的長官紀煬被禁足,那肯定要換人來處置。

    宗室正想辦法找自己人當這個新長官。

    至少要偏向他們一些,不能真因這件事損失慘重。

    明明到年節了,整個汴京朝堂卻異常忙碌,都在為嘩然的輿論忙碌。

    引起風暴的紀煬本人則因為禁足家中,顯得有些悠閑。

    院子裏,紀煬,林婉芸,江白鶴三人正在下棋,主要是紀煬跟林婉芸下,小白鶴在旁邊托腮看著。

    說起來,作為紀煬收養的弟弟江雲中,如今還在皇子身邊。

    不對,現在是太子了。

    上個月冬祭的時候,已經立為太子。

    江雲中還在太子身邊做事,皇上也沒有讓他回去的意思。

    不論從哪方麵看,皇上對紀煬的態度都堪稱微妙。

    總結下來便是。

    想用他,但又怕他生事。

    處罰他?先不說民意同不同意,便是皇上本身,就不太願意。

    這種渾身帶刺的刀,實在是難用。

    可他又如此鋒利。

    隻好暫時擱置。

    等這次的亂子平了,再來商議對他的處罰。

    皇上放著他冷一冷,自然也是處罰之一。

    紀煬引起的這個亂子,甚至蓋過了灌江府關市稅到汴京的事。

    現在沒人敢問這筆錢如何分。

    但如今的情形已經沒有第二個選擇。

    園子是查了。

    關市稅的律法也要重新拿上來研究。

    而這些事要誰來牽頭?

    文家?

    林家?

    宗室?

    紀煬天天在家中看熱鬧。

    在任地的時候,一般是他惹亂子他收拾。

    這次不同。

    這次的熱鬧他可以完全旁觀。

    不過也讓他知道,為什麽汴京這邊什麽決定都下得那麽艱難,反正不管什麽事,肯定要先吵一輪再說。

    紀煬跟林婉芸還在說:“總感覺今年過得最清閑了。”

    林婉芸好笑道:“連國子監都因為這件事在忙,隻有你最閑。”

    紀煬甚至有空去看看青黴素的情況。

    到了汴京之後,婉芸自然還在研究這個東西,如今已經可以穩定做出青黴素出來。

    隻是這藥效還是不穩定,用於治療的話,隻有五六成的幾率。

    紀煬翻了半天娘子的記錄,更發覺其中辛苦。

    之後抽時間又見了外鄉人卡裏,還有在他身邊跟著的小吏俞達。

    知道卡裏在汴京適應得非常好,也就放心了。

    俞達更是已經可以用卡裏的家鄉話交流,交流得非常通暢,可見下了功夫。

    這些事忙完之後,紀煬罕見沒事做了。

    卷生卷死那麽久,竟然沒事了?

    紀煬是閑下來,外麵鬧得不可開交,連這個年節裏各處都在爭吵。

    甚至連年後的科舉都給蓋過去。

    還有些傳言說,如果這件事不解決,隻怕科舉都要推遲。

    紀煬聽此隻是挑眉,半點沒有被禁足的苦悶,要是有人看他,也不會想到這個風輕雲淡的俊朗年輕人,就是引起外麵風波的“罪魁禍首”。

    這期間除了好友跟林家來看望之外。

    他那位庶弟也過來看過。

    紀馳過來,自然冷嘲熱諷,而且越看紀煬越覺得生氣。

    明明他都被禁足了,他舅舅還是不讓他踩一腳,說紀煬還未落敗,皇上讓他禁足,其實讓他遠離風暴,對他反而是好事。

    紀馳不明白,紀煬都把外麵攪得天翻地覆了,踩著皇室的臉麵。

    怎麽皇上還沒有厭棄他。

    還說還說什麽,等著事情塵埃落定再說。

    現在還不是最好的時候。

    自從紀煬回汴京,他舅舅就讓他夾著尾巴做人,還說明年科舉才最重要。

    讓他不要生事,等著紀煬自己露出破綻。

    紀煬得罪的人可太多了,說不定不用他們動手,他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原本以為這次是會讓他落敗,誰能想到皇上還是懸而未決,根本不處置紀煬。

    說什麽先把宗室惹的亂子解決了再說。

    聽聽這話。

    宗室惹的亂子。

    半個字都沒提紀煬。

    這些消息,紀煬自然從林家那得知,知道的還比這位庶弟快。

    從報紙小院到皇宮,再到出宮。

    那會紀煬便察覺到皇上的意思。

    皇上也煩他。

    但相比起來,還是更煩宗室。

    收拾完宗室才是他。

    挨打也是要排隊的。

    紀煬靜下心,還安撫了外麵的屬下,讓大家不要著急,不管誰帶著他們處理宗室的事,都不會牽連到他們。

    跟著紀煬的官吏們漸漸明白,為什麽他手下天天忙進忙出沒有怨言。

    有這樣的長官,確實不會有怨言的。

    他們更知道,出事之後,紀大人直接把事情攬到自己一個人身上,就連報紙小院的人也隻是禁足,誰都沒有真正受處罰。

    見他們紀大人並不慌張,汴京府衙的官吏們也冷靜下來。

    他們確實做了件大事。

    但不要慌。

    紀大人都不慌!

    等著朝廷給解決方法就行。

    等到年後,事情終於有了進展,任命林大學士的孫兒林啟來做主事。

    從園子到關市稅,全都一一清查。

    林啟本就應該在年後到京,這件事出來,讓他回京的腳步又快了些。

    正月初八,林啟快馬加鞭回了汴京,家眷都隻能隨後再來。

    當晚林啟秘密進入伯爵府。

    紀煬看到林家大公子林啟的時候,也覺得恍如隔世。

    雖然跟這位大舅哥常年通信,但到底是五六年沒見。

    這五六年裏發生太多變故。

    林啟氣質看著也更穩重。

    隻是林啟看向紀煬的時候,眼中帶了不敢置信跟探究,甚至還有點敬佩。

    這些眼神太過複雜,讓林婉芸都輕咳了聲:“哥,時間不多。”

    林啟見紀煬甚至悠閑地在畫畫,忍不住道:“你就不擔心,外麵多亂你知道嗎?”

    紀煬自然知道,笑道:“這不是你過來主事了。”

    皇上到底不放心他,所以讓最信賴的林大學士孫兒召過來。

    宗室的事情由林家來處置。

    最後的結果肯定很體麵。

    也能讓各方損失降到最低。

    林啟下意識道:“你早知道皇上會選我?”

    紀煬這才抬頭,極為認真道:“我不在乎對宗室的處置。”

    “他們始終是皇室,沒有他們,還有別人。”

    林啟沉默片刻,才交了實底:“關市稅這次必改無疑。”

    紀煬除了在民間引起的風浪之外,之前可是拿關市稅“引誘過”兵部,工部,戶部。

    雖然這件事被藏在外麵滔天巨浪背後。

    可朝中明眼人都知道,紀煬惹出來的亂子,讓百姓們高喊改律法,改關市稅,實則讓三家有機可乘。

    他們豈會放棄這個機會。

    看似隻有民間在逼迫宗室放棄關市稅。

    實際上兵部工部戶部何嚐沒有出力。

    紀煬算無遺策,沒有一個動作是多餘的。

    這麽多方麵在努力搞掉宗室的關市稅,所以林啟作為林家大公子,可以肯定說一句。

    關市稅必改無疑。

    紀煬這才笑了,眼神微眯:“那我對不起宗室,無意間竟讓他們的關市稅沒了。”

    嘴上對不起,心裏怎麽想,那是另一回事。

    林啟搖頭:“以前隻能說你跟宗室結怨。”

    “這事過後,就是血海深仇了。”

    奪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

    關市稅那麽多銀錢,宗室必然恨他入骨。

    如同紀煬說的。

    宗室始終會存在,不是他們也是旁人。

    紀煬的敵人會一直都在,一直都想著怎麽弄死他。

    更別說這次的事,讓皇上都起了忌憚。

    最後得益的人是誰?

    絕對不是紀煬。

    這也是皇上暫時容忍的原因。

    園子清查出來之後,沒建好的園子土地還給百姓,給到勞役賠償。

    建好的園子給到戶部,營收補貼戶部用度。

    關市稅重新劃分,也沒到他京兆府尹,沒到他紀煬手裏一分。

    他為不是自己的錢財惹怒了宗室,引起皇上戒心。

    為什麽呢。

    為什麽要這麽做。

    林啟心裏是有答案的,隻是這個答案讓他微微歎氣。

    十年前在潞州扶江縣,親自下地給芥菜稱重的紀煬從未變過。

    當時紀煬帶給他震撼,如今仍然震撼。

    林啟深夜離去,第二日一早便入宮接了皇上的旨意。

    有林啟接任宗室一案,徹查宗室園子貪汙。

    再有林大學士主持商議關市稅歸屬。

    務必在三月之前有結果。

    聽到這個期限。

    紀煬橫在心頭的事情終於落下。

    消息傳到仍被禁足,被卸掉職務的紀煬的耳朵裏,他便知道,自己又一次賭對了。

    從今日之後,前麵的貪汙侵占民田可以徹底清查,後麵的關市稅也會重新劃分。

    現在再來看,犧牲掉一個京都趣聞便能換來這些,可太值得了。

    紀煬笑眯眯繼續畫畫,外麵風雨飄搖,或哭泣,或悲痛,或欣喜,或怨恨。

    跟他毫無關係。

    賦閑在家,未嚐不是件好事。

    外麵清查宗室的時候,林婉芸跟小白鶴也沒出門,三人每日下棋畫畫,時不時還親自做吃食,還有葫蘆秀才滕顯送過來新奇的動畫片。

    偶爾回家一趟的江雲中顯得格外羨慕,他跟著太子殿下天天跑來跑去,紀大哥林姐姐還有妹妹倒是輕快。

    時間從冰雪一月漸漸回暖。

    一月底,汴京府衙早就收集好的宗室罪證被一一擺出,其罪行,其金額,令朝野嘩然。

    二月上旬,皇上震怒,重罰長公主,琨王,梁王,餘下宗室處罰不一,徒刑流放大有人在。

    二月下旬,林啟依照紀煬去年整理出來的名冊,開始發放被侵占土地的農戶賠償,以及被逼死人命家裏的補償。

    三月。

    林大學士那邊也有了進展。

    在宗正寺怒罵當中,關市稅的歸屬重新有了劃分,明文規定,要有多少比例給到軍隊補給,以及工部研究。

    隻是分下去之後,要經過戶部跟皇上批準。

    餘下一小部分,依舊給到宗室,那數額絕對不算少,但也撐不了他們奢靡的生活。

    宗室大罵紀煬,大罵林家。

    事情已成定局,皇上那邊對他們避而不見,說是至今還在震怒他們侵吞民田,逼死那麽多人命的事。

    憤怒至極的宗室找不到紀煬,竟然下黑棍把在國子監讀書的紀煬庶弟紀馳暴打一頓。

    紀煬看著牙都被打掉的紀馳,下意識護了護婉芸跟小白鶴。

    幸好沒讓她們出門啊。

    這些人沒理智的時候,是一點腦子都不帶的。

    紀煬忍笑:“確實是我的過錯,但你也別生氣,氣大傷身。還有一個月便要科舉,不要氣壞身體,到時候科舉都不成了。”

    在紀煬麵前,紀馳哪裏是對手,連口舌之爭也是全然落敗。

    別氣了,再氣科考還是不行哦。

    紀煬的護衛“恭恭敬敬”送紀馳離開。

    沒想到紀馳走之後,又出現一個不可能出現的人。

    紀伯爵。

    也就是紀煬的便宜爹。

    那個心裏沒有雜念,一心隻有享樂的伯爵老爺。

    伯爵老爺眼神更是複雜。

    他最近都不能出門,出門便被勳貴宗室罵。

    他可真生了個好兒子。

    紀煬跟這位伯爵老爺對視,見他沒什麽話說,同樣懶得開口。

    他曾試圖在紀伯爵臉上找到原身想要的後悔,可到如今,這位是沒有後悔的,還真是心無雜念啊。

    送走這兩位,小院重回平靜。

    任由外麵狂風驟雨,他們的院子裏依舊平和安穩。

    冬去春來。

    雨過天晴。

    這場由紀煬引起的風暴,想必很快就會平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