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作者:紀煬      更新:2022-12-19 18:56      字數:4867
  第55章

    “王伯?”紀煬放下手裏公務, 下意識站起來,“快去請。”

    “算了, 還是我親自去迎。”

    紀煬來這裏這樣久, 自然知道有個忠仆會多順利。

    他問好友們要香料,反而是這位被原身驅趕的忠仆搜集,他試探性發了信件過去, 立刻送了不知道多少東西過來。

    原身的記憶裏,這位王伯總是嚴肅得很。

    所謂忠言逆耳,可能就是這種情況。

    他在扶江縣那麽久, 汴京生意都是王伯打理,這自然要親自迎接。

    王伯在衙門門口隻等了片刻, 便看到少爺親自出來迎接, 立刻潸然淚下, 所有的話都不用說, 他都明白。

    少爺終於長大了, 這身官服可真好看。

    兩人敘舊自不用說,平時嚴肅的王伯也忍不住在接風宴上多喝了些酒。

    等安排他睡下, 紀煬則看著王伯專門換來的銀子歎氣。

    潞州那邊給他銀錢, 都是給的銀票, 也是因為銀子不好取, 更不好送。

    王伯卻專門兌換現銀拿過來,可見用心。

    這些銀子全都是賣茉莉香粉掙來的。

    可這香粉進價是一兩三斤,給他們扶江縣兩千三百兩即可。

    但王伯卻按照賣價送來, 賣出的價格為一兩銀子買兩斤茉莉香粉,直接帶了三千五百兩銀子。

    估計王伯把茉莉香粉生意當成他的。

    把鋪子應得的一千二百兩利潤都給帶了過來。

    香粉利潤豐厚,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所以一單買賣掙這樣多很正常。

    倒也不是紀煬偏心自己鋪子, 要在自己鋪子裏買賣,隻是要打出扶江縣香粉名頭,自家鋪子更好做事。

    以後汴京也好,各地各家要來進貨,他都是不反對的。

    隻是想著王伯的心思,這是盡量多帶銀錢給他了。

    紀煬心裏收下這份好意,但還是把兩者銀子分開,利潤帶回去,香粉作坊該得多少還是多少。

    否則以後不好經營。

    這些事就不必跟玉娘子他們說了,否則再多生事端。

    不過紀煬怎麽看這利潤怎麽不順眼。

    倒不是他不喜歡銀子,喜歡歸喜歡,怎麽那麽別扭呢?

    在紀煬想要揮手用掉的時候,平安趕緊按住他的手:“少爺,買賣本就天經地義。不是您鋪路,不是您的人脈,茉莉香粉就算做出來了,也不一定有鋪子肯收,更不會在一個月內就賣個精光。”

    “您就算不用,那鋪子裏的人工,王伯辛苦從汴京跑過來,都是有本錢的。”

    紀煬聽平安一勸,這才覺得自己想岔了,不過還是道:“如今扶江縣香粉名氣已出,咱家鋪子要跟其他進貨的貨商公平競爭才是。”

    畢竟瓜田李下,他自己的產業不要跟扶江縣有太多牽扯。

    紀煬還在想著怎麽撇清關係,玉娘子她們則看著賬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七月初送到汴京的香粉,七月中旬就賣完了?

    現在銀錢都送過來了!

    要知道她們自從香粉送出之後,心裏一直很忐忑,晚上做夢都能夢到香粉賣不出。

    現在卻告訴他們,扶江縣的香粉在汴京十分有名氣?

    從汴京來的小廝們自然事無巨細把香粉的火熱說出去,還問他們當地的茉莉花曲是誰寫的,怎麽那麽好聽?

    茉莉花曲?

    這曲子知縣教的啊,不管是官學還是香粉作坊都會唱。

    還以為這曲子,大家很喜歡茉莉香粉?

    小廝們也傻眼了,兩邊消息一對,他們再看向紀煬時那神情完全變了。

    高,還是他們少爺,知縣高!

    硬生生讓扶江縣香粉跟其他地方香粉區別開啊。

    他們扶江縣的香粉作坊,他們的官方花田,被證明是絕對可行的。

    這些銀錢,還夠她們繼續開耕的了!

    現在外麵可都在誇女子們種出來的茉莉就是好呢!

    “你們不知道,多少人排著隊去店裏買香粉,就衝著這首曲子呢。”

    “對啊,汴京幾乎人人都會唱。”

    “原來都是我們少爺弄的啊,他對這些最是精通。”

    玉娘子聽到這話,下意識道:“知縣大人為什麽對這些最是精通?”

    小廝們麵麵相覷,這種時候,還是不回答比較好!

    他們少爺在這的名聲那樣好,肯定不能說。

    被王伯帶來的小廝,自然不會亂說話,直接打哈哈過去了。

    可他們在扶江縣多待一天,就多一份震撼。

    這真是少爺弄出來的,這也是少爺規劃的?

    即將修好的運河,還是少爺的功勞?

    他們之前認識的紀煬少爺,是假的吧?

    若老侯爺在世,若夫人在世,估計會很欣慰。

    紀煬最近確實很忙,但王伯還是跟隨身邊,兩人有空便聊聊汴京的事,沒事就跟著紀煬處理公務。

    王伯看得很是感慨,而且不管做什麽,他都是願意看的。

    當年夫人去世,老侯爺去世,連少爺的外祖父也去世,隻留下年幼的少爺。

    其實他早說過,少爺沒別人說的那麽惡劣,都是伯爵府側室跟她兒子造謠。

    現在看看,誰有他們少爺這麽厲害?

    紀煬處理手頭最後一件緊急的事。

    那就是給開耕官方荒地的十六位娘子發獎金。

    這是早就說好的事。

    隻要香粉賣得好,她們這十六位領頭人,肯定會有獎賞的。

    之前賣零散的鮮花的錢先不算。

    現在直接盈利兩千三百兩銀子,這肯定是有功的,有功就賞,下麵人會更努力!

    紀煬先是把香粉作坊的帳都給算了下。

    開耕官田隻有體力成本,當時十六位娘子開耕時每日二十文,之後伺候花朵分工不同,銀錢也不同。

    到之後摘花製花粉的時候又招了不少女子過來。

    這些工錢都是提前預支,算到七月底之前。

    合計一共一百一十三兩。

    肥料種子農具運費是大頭,這些成本在五百六十兩左右。

    種花使用的肥料確實很可觀。

    去掉這些,最後的盈利一千七百三十兩五錢。

    按理說,因為是官方田地,這些銀錢完全算扶江縣的私賬。

    但既然紀煬做主,肯定要拿出一部分出來給到做工的娘子們。

    不僅如此,以後來香粉作坊做工,同樣要提銀錢。

    畢竟他的目的是讓本地百姓,本地女子荷包鼓起來,可並非想讓扶江縣衙門賬目充盈起來。

    估計玉縣丞聽到他這話能當場哭出來。

    您怎麽不早說!

    早說的話我也不用總盯著賬目吧!

    如果直接給她們發銀子,直接是直接,但也容易引起心存不良的人多想。

    所以先按照職位高低,以後每個月固定拿月錢,領頭的玉娘子跟水淑敏,每月都是五兩月錢,另有福利無數。

    這福利都是白紙黑字寫下來,官府跟這些娘子們簽訂契約。

    縱然有一天紀煬不在這,也要按時發放,否則便是官府違約。

    後麵十四位娘子也是如此。

    以後再雇女子過來幫忙,一天薪酬給到六十文,這銀錢既高,也不會太高。

    這次香粉盈利到手,紀煬算是把香粉作坊的福利製度全都完善一遍。

    員工生日,給紅包給福利。

    員工家小孩生日,給紅包。

    逢年過節,發東西。

    一年裏隻要在這裏做夠多少天,就能享受上麵的東西。

    估計這些條條框框一出,扶江縣想去香粉鋪子做事的女子會大大增加,而且還有一條,識字的每個月還有額外的筆墨費。

    這不是簡簡單單直接給錢,更是保障了許多人以後的路。

    衝著每個月的筆墨費,扶江縣識字的女子隻會多不會少。

    也算完成當初他請戲班子過來的心願了。

    玉娘子跟水淑敏自不用說,自從她們兩個撐起香粉鋪子,其實並不隻做種花這件事。

    作坊的事情很多,知縣大人又是愛放權的,但也不會對她們不管不問。

    所以兩人在這裏麵成長太多。

    自然明白現在簽的契約,是張長長久久的飯票。

    以後作坊十六位娘子,都會有保障。

    當然也是有要求的,隻有作坊好好的,她們的飯票也會好好的。

    外邊人隻知道她們香粉作坊大獲成功,卻不知道她們內裏得到的好處有多少。

    等她們兩個出去,迫不及待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大家,跟剛告訴過來幫工的女子們,大家每日的銀錢漲了!

    漲了好多呢!

    讀書識字的話,會漲更多!

    從汴京來的小廝們,也把汴京香粉受歡迎的事說出來,讓大家信心更足。

    更知道扶江縣香粉受歡迎,更因為都是女子製成,這麽一說打消不少想進香粉作坊男人的想法。

    不出意外的話,這個作坊都會由女子來管,更是獨一無二女子賺錢的地方。

    看著扶江縣因為少爺激動起來,王伯又真切感受到他們少爺的能力。

    不過眼看香粉鋪子的銀錢交過來,給少爺帶來的東西也送到,王伯準備帶著人回去。

    那邊的生意雖然有人照看,但還是自己回去最放心。

    看到少爺這裏,他就放心了。

    紀煬知道王伯的想法,並未阻攔,隻是兩人都知道,在王伯離開之前,兩人隻怕要深談一次。

    聊的內容,自然是汴京那邊的情況。

    具體來說,便是伯爵府的事情。

    不管紀煬願不願意認伯爵府,那都是繞不開的存在。

    而且明顯能到手的爵位,他為什麽要放棄?

    紀煬不是個把爵位推開的人。

    王伯臨走前的一天,兩人談到深夜。

    雖說伯爵府很排斥王伯,但他好歹是紀煬生母留下來的大管家,縱然已經出了伯爵府,專門給紀煬看生意,那裏麵依舊有他的人脈。

    如今伯爵府的情況,約莫是這樣的。

    伯爵老爺依舊貪圖享樂,隻要有銀子花,有美婢享用,他就不煩惱。

    誰能讓他日子過得更好,他便看重誰。

    伯爵府二公子母子自然在其中,兩人經過年初的挫敗,現在已經沉下心,紀煬庶弟繼續讀書參加各種詩會博名聲。

    側室則跟著娘家,讓娘家地位更穩。

    至於他們對紀煬的態度?

    伯爵老爺倒是無所謂,但確實不喜紀煬。

    那兩位已經不是不喜歡,而是恨。

    “他們多次在家中說要害您,可不知為何遲遲沒有動手。”王伯提起此事,自然一臉嚴肅。

    紀煬笑:“現在還不是好時候,扶江縣都是我的人,他們總不能大張旗鼓派人來殺。”

    “就算殺了,也不可能毫無馬腳,所以不是最好的時候。”

    “既然他們一潭死水,那便沒事了。”

    “林家呢?我隻覺得林家是不是有變?”

    旁的不說,林家大公子林啟,已經許久沒來過信了。

    “少爺您猜得很對,年初林大學士的人彈劾宗室子弟不成,隻有自己出來,這才讓琨王受罰。”

    “這事原本平靜一陣,但六月左右梁王發難,抓到林家大學士的學生寫逆反詩,說什麽諷刺皇室雲雲。”

    “接連又出了幾件事,讓皇上不罰都不行。”

    “林家跟宗室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

    “朝中大臣們也在站隊了,站林家,又想著那些好歹是皇親國戚,陛下心慈,不會趕盡殺絕。”

    “站宗室,可那些宗室行為愈發過分。”

    說到這,王伯低聲道:“陛下身體康健的時候還好,如今身體不算好,那些什麽什麽王便冒頭了。”

    竟是這樣。

    雖短短幾句話,汴京那邊看著平靜,隻怕風起雲湧。

    其實還有更深一層,估計很多人都沒看到。

    以林家對陛下的效忠,估計並非是林家跟宗室的對抗,而是陛下給林家撐腰作為對抗。

    看似林家最近吃癟,其實不見得會敗。

    但這段時間,日子肯定難熬就對了。

    “還有退親的事,少爺您真的不介意?”

    問到這事,紀煬笑:“不介意,以前本就是我行為無狀,怪不得林家。”

    王伯本想反駁,卻還是沒說話。

    “跟林家來往還如往常,親事本就是私下說說,私下解決,不要妨礙來往。”紀煬繼續道,“汴京那邊的生意,守成即可,在我回汴京之前,不要妄動。”

    “咱們來往,伯爵府肯定知道,以免故意尋你的錯。”

    王伯心知這是少爺在保護他,自然感動,不過話都說到這了,王伯問出心中疑問。

    “少爺,您打算什麽時候回汴京?過了今年的十一月十二,您就滿十八了,您要不回去那伯爵府?”

    “算著您到這已經兩年半時間,再有半年,任期便滿了吧?”

    紀煬微微點頭:“昌盛三十二年五月到此,到明年的三十五年五月便滿,任期滿了之後是留在扶江縣,還是升到潞州城,也要看潞州知州跟通判的意思。”

    “至於伯爵府,還不及,反正那位還在,也到不了傳位的時候。”

    話雖如此,王伯還是擔心,下意識道:“若活動活動吏部,您說不定能回去。”

    憑少爺的功績跟能力,調回汴京不算難。

    他走走路子還是可行的。

    誰料紀煬卻笑:“可別,本就是買的官,再買通路子回去,我可真說不清了。”

    “明年任期才滿,那就明年再說。”

    留在扶江縣,那他能把扶江縣發展得更好。

    被調到潞州,他也還有才能可施。

    不過依照知州跟通判的意思,他約莫是要走的,所以扶江縣的事才一件接一件,趕在自己走之前,把扶江縣料理得明明白白。

    不辜負信任他的百姓。

    扶江縣的百姓也值得更好地生活。

    王伯見紀煬少爺早有打算,這顆心徹底放下,看來不用他畫蛇添足多操心了。

    他也能回汴京,繼續當少爺汴京耳目,繼續打理生意。

    至少讓少爺不缺錢花。

    想少爺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功績,以後,以後必然更厲害!

    汴京那邊,是要請著少爺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