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發布會結束
作者:鴻塵逍遙      更新:2020-04-01 00:00      字數:2296
  我的老師是學霸最新章節

  第七百零一章

  最終接頭的重新對接!

  當在座的記者聽到鄭淳緩緩吐出這幾個字時,目光齊齊的一凝。

  眾人不遠千裏的跑來參加渤海隧道的竣工儀式,當然是在來之前做足了功課的。

  所以,明白‘最終接頭重新對接’這八個字代表了什麽,意味著什麽。

  於是。

  在鄭淳的話音落下後,就有一位記者亟不可待的站起來問道。

  “鄭總工,請問,您是說,我們渤海隧道的最終接頭,是進行了一次重新對接嗎?”

  “是的!”鄭淳點點頭,沒有否認。

  下麵的記者們咽了口唾沫。

  尤其是那些國外的記者,則是瞪大了眼睛,神色中有著濃濃的不可置信。

  在這群記者各自的國家,或多或少有著海底隧道的修建工程。

  但他們還從來沒聽過。

  隧道的最終接頭在下水安裝後,還可以進行一次重新接頭的逆向操作。

  也就是說。

  在這個方麵,國外是一片空白的。

  要渤海隧道的工程項目組真的實現了這項壯舉,那就是世界的首創。

  同時……

  在另一個層麵證明了,海底隧道的最終接頭安裝,具有工序可逆性。

  “鄭總工,那可以給我們講講事件的具體經過嗎?”又有另外一位記者站起來問道。

  鄭淳輕咳一聲,用早就組織好的語言不徐不慢的闡述,“事情的具體經過是這樣的,兩天前,隧道的最終接頭安裝工作順利完成,通過gps數據顯示偏差為四厘米,這個數據偏差是在我們預計的範圍內的。”

  “但,幾個小時後,我的手下跟我匯報,說貫通數據測量的偏差最大值為十七厘米,這個數字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但接口處止水帶正常,隧道並不漏水,說明渤海隧道是可以投入實際使用的。”

  說到這,記者們疑惑了。

  既然隧道並沒有出現漏水現象,那我們還要冒著那麽大的風險去重新對接呢!

  有人問出了這個問題,“鄭總工,既然這樣,那你們又是出於什麽目的,決定對最終接頭進行重新對接呢?”

  “為了不留遺憾!”鄭淳深吸一口氣,大聲說出這句話,“我們不想給工程、給國家、給曆史,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

  而台下的記者們被鄭淳的這句話說深深震撼。

  接下來。

  鄭淳聲情並茂的向台下的記者們講述了整個重新對接工作的具體經過。

  在鄭淳的講述下,記者們宛若是身臨其境似的。

  所有人的心情隨著鄭淳的講述而不斷地上下起伏。

  時而緊張,時而輕鬆。

  尤其是在鄭淳說道結合腔艙門漏水的時候,眾人緊張的小心髒幾乎要提到了嗓子眼。

  而隨著鄭淳的講述,眾人也明白了為什麽顧律這個技術顧問會坐在嘉賓席上。

  正如鄭淳所說的一般。

  在那樣緊急的情況下,要不是有著顧律站出來。

  最終接頭的重新對接工作是否還會成功,這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顧教授,這是救了整個渤海隧道項目啊!”

  一位記者一邊搖頭一邊感慨。

  “雖然有些誇張,但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這麽說!”另一位記者在旁邊附和。

  “顧大爺不愧是顧大爺,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是這麽的強勢!”

  “這位顧大爺,似乎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麽簡單呐!”

  議論在低聲進行著。

  而台上。

  鄭淳已經把最終接頭的重新對接過程講完。

  “……最終,經過將近十個小時的努力奮戰,我們成功實現了最終接頭的重新對接工作!”鄭淳聲音高昂的說出這句話。

  啪啪啪!

  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

  記者們都在一邊動容,一邊賣力的鼓掌。

  這時。

  一位金發的外國女記者舉手。

  鄭淳示意一下那位國外女記者。

  那位金發記者站起來,握著話筒問道,“鄭,我是《全球時報》的記者凱麗,我想請問一下,重新對接後,貴國渤海隧道最終接頭的貫通數據偏差是多少?”

  與此同時。

  下麵的不少記者都齊齊豎起耳朵。

  這位國外女記者的問題,不僅她好奇,在場的不少記者同樣很好奇。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

  重新對接後的貫通數據偏差肯定是要比第一次要小的。

  但究竟這個數據是多少。

  眾人可是好奇的很。

  “這個問題問的好。”鄭淳等的就是這個,於是哈哈笑了一下,便開口說道,“經過我們的重複測量,經過重新對接後的最終接頭貫通數據為,橫向偏差0.8毫米,縱向偏差2.5毫米!”

  0.8毫米,2.5毫米!

  果不其然。

  在鄭淳說出這兩個數字後,台下的記者們不出預料的沸騰了。

  那位金發女記者更是狠狠的咽了口唾沫,嗓音聽起來有些幹澀,“鄭,這個數據是真的嗎?”

  “當然!”鄭淳攤攤手,“這個數據是我們經過多次測量得出的,絕對不會出錯!”

  天哪!

  華國竟然將隧道的管道接口處偏差控製在了毫米級別!

  所有的國外記者都無一例外的陷入了深深的震撼當中。

  毫米級的貫通數據偏差。

  在國外的不少專家學者們對這個問題絞盡腦汁而毫無辦法時。

  沒想到。

  是華國,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麵,率先完成了這個幾乎不可能的壯舉。

  而國內的記者們,同樣是無比的激動。

  “大新聞,這是一個大新聞啊!”

  “毫米級的偏差,要是我記得不錯的話,這應該是全世界的獨一份吧!”

  “你沒有記錯,目前全世界海底隧道管道接口處的最小偏差,是1.2厘米,而渤海隧道這次,可是將這個記錄刷新到了0.8毫米!”

  “華國威武,鄭總工牛逼!”

  記者們一邊歡欣鼓舞著,一邊抓緊時間撰寫新聞稿,發表在各大媒體平台。

  接著。

  鄭淳又回答了記者們的幾個問題。

  比如說渤海隧道建成的意義,渤海隧道修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渤海隧道的使用年限等等。

  等回答完這些記者的問題後,時間已經快要來到了中午。

  鄭淳便宣布渤海隧道新聞發布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