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作者:圖南朵      更新:2022-10-16 09:55      字數:3591
  第84章

    秋高氣爽的時候, 趙蘅玉跟著王則來到了京郊。

    王則大伯家在京郊的桑子村,他是桑子村的莊頭,聽說是給侯爵府上料理田莊的。

    趙蘅玉來時就聽王則囑咐, 說王家大伯和伯母都是一雙勢利眼,慣會瞧不起人, 他們主家是侯府,自認是侯府中人, 視他們這些窮親戚宛若奴仆, 若是到了桑子村,怕是會受不少閑氣。

    趙蘅玉哂然一笑,她自小出身宮闈, 怎會在意這些。

    她搖頭說道:“無妨, 隻是你到了京中, 不要被惡言所動搖, 要專心讀書才好。”

    王則立刻既感動, 又羞愧。

    他還不如一個小小女子, 這般視錢財如糞土。

    趙蘅玉抱著季獬兒下了牛車,他們已經來到了王家大伯家裏, 村裏安靜,牛車動靜不小, 可是並沒有人來接應。

    王則毫不意外,帶著趙蘅玉走進了屋。

    王則的大伯外出去看莊子了,他大伯母和兩個嫂子都在炕上坐著,見了是王則來, 才下了炕。

    大伯母一眼就看到了邊上的趙蘅玉, 她“哎呦呦”了好幾聲, 問道:“澤哥兒不聲不響就娶妻生子了?”

    水靈靈的小媳婦俏生生站在那裏, 王大伯母竟覺得她比侯府裏的夫人小姐都要美上三分。

    王大伯母再低頭一看,趙蘅玉穿著青色的麻布衣裳,她才起的熱情一下子就消退了。

    王大伯母問道:“家住哪裏?父兄是做什麽的?”

    趙蘅玉說道:“從前的事都已經忘了,這一年裏和王郎住在大柳樹村。”

    王大伯母便更看輕了趙蘅玉幾分,她心中暗想,雖說是生的美貌,可是個孤女。

    王大伯母數落王則:“你父親當年若來我們莊子幫持,如今你也能娶上個地主家的女兒,雖比不得你兩個嫂嫂家中殷實,日子也能過下去,你現在……哎……”

    王則忐忑望向趙蘅玉,他知道女兒家沒有不臉麵薄的,雖然趙蘅玉來時說過,不會在意大伯母的閑言碎語。

    他望向了趙蘅玉,卻見趙蘅玉不卑不亢,雖穿著破舊的麻衣,隱約之間有種不容人輕視的端方儀態。

    王大伯母覷見趙蘅玉的神色,不知為何突然覺得有些發虛。

    她皺了皺眉,又笑著說道:“等你大伯回來,一起吃個飯,晚上就不留你了,可是不巧,我家西邊屋子塌了半麵牆。”

    王則聽了這話,一時間異常窘迫。

    這時候,王則的二嫂說道:“娘,後院兒那還有空屋子,小叔一家人能住得下。”

    大伯母瞪了二嫂一眼,不得不違心說道:“哎呀,差點忘了,隻是那屋子破落……”

    王則打蛇上棍,說道:“不打緊、不打緊。”

    大伯母一時進退維穀,隻得放他們二人去收拾後院住下了。

    這之後,趙蘅玉和王則就在桑子村住了下來,王則幫忙照看莊子,趙蘅玉做些繡活,每月的傭錢和租金一抵扣,剩下不了多少。

    京中文風盛行,王則在農閑的時候也進城裏去拜師學習,幾月以來仿佛有了點開悟。

    轉眼已經到了冬日,歲末莊子裏就要給侯府進貢,野雞野鴨、幹鹿幹兔在王大伯母屋裏堆了一堆,也許是為了讓趙蘅玉開開眼,王大伯母特意請了趙蘅玉和王則來吃飯。

    吃飯間,說起了侯府管家媳婦生日賀禮的事。

    大伯母預備將大兒子塞到侯府管事身邊,日後有機會接上管事的差事,這裏頭可是滾滾的錢財,就算當不上管事,在侯府當個差,也是一條好出路。

    大嫂說道:“除了雞鴨魚肉,媳婦預備著去熙春樓買五吊錢的糕點,能塞上滿滿當當一大盒子,體麵又好看。”

    大伯母正要點頭,忽然看見了趙蘅玉,她想要取笑鄉下來的趙蘅玉,隻怕趙蘅玉連京城有名的熙春樓都不知曉,她問道:“你說呢?”

    趙蘅玉說道:“那侯府的管事媳婦,見識廣,怕是熙春樓的糕點在她眼裏隻是尋常,大嫂不如用這五吊錢,去買一方紅玉坊的繡帕,紅玉坊的東西貴重,京中的千金小姐也要掂量著買,那管事媳婦應當舍不得花大價錢買這小玩意的。”

    大嫂嗤笑道:“一方帕子是金做的不成,要五吊錢?”

    趙蘅玉見她不聽,就不再言語。

    侯府管家媳婦生辰那日,大伯母大嫂和二嫂歡歡喜喜進了城,回來時卻是鬧了個雞飛狗跳。

    大伯母的大兒子偷雞摸狗沒個正當營生,大伯母費盡心思為他撈個管事身旁夥計的差事,卻被自家小兒子給截下了。

    大嫂給管事媳婦送了一大盒子點心,管事媳婦收下,神色如常。

    她沒想到,自己妯娌將趙蘅玉的話聽了進去,買了一方紅玉坊的帕子,這禮送到管事媳婦心頭去了。

    大嫂這才明白,京裏攀比之風盛行,紅玉坊的帕子,最能滿足這些媳婦姑娘們的虛榮心。

    進屋時,大嫂和二嫂還在吵吵嚷嚷。

    大伯母攏著手若有所思:“則哥兒這位還真有些見識,這一雙眼睛帶著富貴,怕不是尋常人家的閨女。”

    今日趙蘅玉來到主屋,莫名覺得大伯母和二嫂親切熱絡不少,大嫂卻躲在一旁,陰沉沉地看著她。

    趙蘅玉心中不解,坐下時,大伯母往趙蘅玉手心裏塞了一吊錢,她笑著說道:“都是一家人,前幾月收你們的租子,是怕則哥兒大手大腳,眼看年節就要到了,快置辦幾身新衣裳去。”

    趙蘅玉望著手裏的銅錢,不知大伯母今日的變臉是為何。

    她蹙眉想了一想,仿佛她和王則交的租子不止這一吊錢。

    大伯母和藹問道:“玉兒啊,這麽久了,你就沒想起來你家在哪裏?”

    趙蘅玉心中一緊,但仔細觀察大伯母的樣子,她似乎什麽都不知道。

    趙蘅玉搖了搖頭:“都不記得了。”

    大伯母笑容有些僵硬,她握著銅錢的手一時間沒有鬆開,像是有些肉疼的模樣。

    趙蘅玉知道大伯母心眼多,從她這裏得一分,怕是將來要還上十分,她便將銅錢推了出去:“大伯母,我們住在這裏本就是叨擾,這錢是應該交的。”

    大伯母略略推辭了一下,麵上帶著勉為其難地神色,將銅錢又收回了袖中。

    她行雲流水收了錢,忙招呼道:“這兔肉鹿肉都拿過去、拿過去。”

    二嫂子提了一盒糕點過來:“我親手做了點糕點,嚐嚐。”

    趙蘅玉受寵若驚,提著兔肉鹿肉和糕點,回到了後院。

    大伯母一家人忙完了管事媳婦的生辰,又接著開始忙著歲末的上貢。

    家裏男人們將年貨都清點完畢了,趕著年節進城去。

    大伯母帶著大嫂和二嫂也要進城,到了侯府她們這些人不光能領賞銀,說不準被貴人看中,能得個好差事呢。

    這次,大伯母竟然也叫上了趙蘅玉和王則。

    趙蘅玉同意了。

    冬日裏也許是風寒,季獾兒一直病著,雖看起來不算嚴重,可依舊讓人心焦不已,趙蘅玉想著,京中的大夫總比村裏要強上不少。

    趁著一個大晴天,王家人雇了牛車,塞滿了年貨,一同上了京。

    趙蘅玉跟著王家人走到侯府中,聽侯府裏的丫鬟媳婦們說了半晌的話,這才驚愕發現侯爺姓葉。

    趙蘅玉問二嫂:“葉?”

    二嫂道:“你不知道,葉將軍葉九郎如今是聖上麵前的大紅人,葉府也因此水漲船高,聽說老侯爺曾當著幾個兒子的麵,說幸而得了葉九這個兒子,別的兒子,不如不生。”

    二嫂見趙蘅玉驚詫,笑著說道:“嚇到了?可別以為隻有我們鄉下人說話直白。”

    趙蘅玉勉強笑笑,心中卻一直驚疑不定。

    這是斐苑娘的婆家。

    趙蘅玉猶豫片刻,決定連斐苑娘都不能見麵。

    她一晚上小心翼翼,但整個晚上都沒有機會見到斐苑娘,她不由得鬆了口氣。

    她一心躲著斐苑娘身邊的丫鬟,沒曾想到,一路上有許多人多看了她好幾眼。

    王家大嫂被侯府小廝叫住了,小廝問道:“那小媳婦是誰?”

    大嫂順著他的手指看到了趙蘅玉,她說道:“是我家弟弟的媳婦。”

    大嫂看著小廝問完走到一個瘦高男子身旁,大嫂似乎聽見旁人喚他五公子。

    就是被老侯爺怒斥不如不生的其中一個紈絝公子。

    大嫂又去看趙蘅玉。

    粗布衣裳卻好看得像天上仙女兒,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

    王家人趁著元宵節前趕回了桑子村。

    但趙蘅玉和王則卻留在了京中,過年的時候京中的醫館都沒有開門,大夫也尋不到,趙蘅玉心焦不已,好不容易打聽到今日有大夫在。

    大夫給季獾兒看了病,說是小風寒,悉心養著便是,因為季獾兒太小,不好開藥。

    趙蘅玉看完大夫出門,外麵已經是火樹銀花。

    她心中急迫又擔憂,抱著季獬兒,隻管低著頭走。

    走過宣德樓下之時,趙蘅玉更加膽戰心驚。

    人群中忽然爆發起一陣呼和,趙蘅玉忍不住抬頭望去,城樓之上人麵模糊,青衣的太監奉命向樓下撒下金錢銀錢。

    重重黃色帷幔背後,人影隱隱約約。

    趙蘅玉不敢多看,慌忙低下了眼睛。

    宣德樓上,趙珣平靜無波地看著萬民山呼萬歲。

    人人麵上是喜氣洋洋,隻有他心底一片沉寂。

    鼇山花架燈火熒煌,他隻盯著燈火之後的黑影去看。

    與民同樂,可他仿佛再也體會不到絲毫歡樂。

    他疲憊地閉上眼睛,李德海欠身道:“陛下,已經太晚了,且回宮歇息吧。”

    趙珣頷首:“回宮。”

    明黃簾幔微動,趙珣離開之前淡漠掃了一眼城樓下。

    他身體在慣性地往回走,卻忽然僵立在原地。

    他猛地轉過身來,人群之中,一張張模糊陌生的笑臉,可他方才明明看見了、看見了……

    趙珣努力去看,可是什麽都沒有。

    仿佛是他的想象。

    他愣愣站在原地,看了許久。

    李德海走上前來,疑惑問道:“陛下?”

    趙珣猛地握住了李德海的肩膀,用力搖晃:“你看見了沒有,她回來了,她帶著朕的孩子,回來了!”

    李德海仿佛見了鬼一般,他愕然道:“陛下……”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