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作者:圖南朵      更新:2022-10-16 09:55      字數:4071
  第83章

    天尚未亮, 朝臣們摸黑進了宮,午門城樓鼓響後,他們斂聲屏氣來到太和門前等待早朝。

    不知過了多久, 天子駕臨太和門,十二旒冠冕儼然, 玄黑赤紅袞服莊重,他緩步而來, 身側卻站著一個一臉驚慌的六歲孩童。

    朝臣們見怪不怪, 那孩童正是皇太弟趙瑜。

    先前皇太弟和嘉太嬪事發,朝臣本以為皇帝定會治罪,但黃河之行回來後不久, 皇帝竟然赦免了嘉太嬪和十皇子, 也沒有廢除皇太弟之位。

    皇帝對皇太弟稱不上喜歡, 反倒是十分的冷漠, 可是不管大朝小朝, 他總是將這稚子帶上, 是不是問皇太弟的想法,倒像是真的想要將天下盡早交給皇太弟。

    趙珣麵無表情看著底下站著的大臣, 對趙瑜問道:“趙瑜,你說說, 張大學士之策是否有道理?”

    趙瑜滿臉慌張,他一個六歲孩童,哪裏能明白透徹大學士所言。

    當下趙瑜支支吾吾不敢說話,他看著趙珣眉頭擰得深深, 更加戰戰兢兢。

    趙珣心中焦躁, 他知道自己所做無異於拔苗助長, 可他抑製不住急迫的心情。

    趙瑜太小了、太小了, 小到無法將朝政立刻交給他,還需要多少年,自己才能脫身去尋趙蘅玉。

    玄微道士說過,海上蓬萊窺見過仙蹤,他在心底不相信,但清醒太過痛苦,他情願去相信。

    蓬萊何處,隻怕是在天與海、生與死之間……

    “臣弟以為、以為……”

    趙瑜吞吞吐吐說不出話來,趙珣疲倦地一抬手製止了他。

    他望著趙瑜蒼白的小臉,心中漫不經心地想著,趙瑜定然是會恨他的。

    他一手操控著趙瑜的命運,看著趙瑜淪落宮外,將他接入宮中封王,將他封作皇太弟,又將他下獄,如今又強要他學會一切。

    趙珣忍不住想象,趙瑜長大後會怎樣對付他,或許在死後,他會被挫骨揚灰。

    但他已經不在乎了。

    趙珣站起身來,漠然說道:“退朝。”

    ,

    夜已經很深,延福殿內,狂風刮過,白色的帷幔隨風而動,殿外,雷雨交加。

    延福殿已經大變樣子,趙珣篤信道士,按照道士的招魂之法,將延福殿布置得宛若靈堂。

    但趙蘅玉一次都不曾入夢。

    趙珣躺在榻上,眉頭深深皺起,自趙蘅玉離開後,他從未睡過一個安穩覺。

    他的夢裏,是一片空洞慘白的荒蕪。

    他在夢中也在苦苦尋覓著趙蘅玉,可是趙蘅玉從不肯出現。

    趙珣忍不住想,趙蘅玉必定是恨他,不然為何她不肯與他相見?

    “蘅蘅!”

    趙珣閉著眼,緊緊擰眉。

    第一次,趙蘅玉出現在他的夢中。

    夢裏,他和趙蘅玉站在城樓之上,趙蘅玉大紅的嫁衣被寒風吹得獵獵作響,她表情模糊,看著趙珣:“阿珣,你始終不懂我……”

    趙珣心中一緊,他伸手去拉扯趙蘅玉的衣袖,但不知為何趙蘅玉輕飄飄地躲開了他,趙珣目眥盡裂,眼睜睜看著趙蘅玉落在了地上,眼前是一片可怕的紅,趙珣不知那究竟是趙蘅玉的嫁衣還是她的血。

    他追隨趙蘅玉而去,然而下一瞬間,眼前景象驟變。

    趙珣一愣,低頭怔怔看著懷裏的趙蘅玉。

    他用力抱住趙蘅玉,聲音有著細微的顫抖:“蘅蘅……太好了,原來是夢。”

    趙蘅玉從他的懷裏掙脫出來,趙珣不知為何沒能抓住她。

    兩人站在搖搖晃晃的船上,趙蘅玉戚哀地看著他:“你什麽都不懂……”

    趙蘅玉向後仰去,湍流很快吞沒了她。

    趙珣隻覺天崩地裂。

    他猛然醒來。

    “是夢……”趙珣舒了一口氣,他伸手往榻上摸去,“蘅蘅,我做了一個噩夢。”

    他摸索的動作戛然而止。

    原來不是夢。

    他已經永遠失去了趙蘅玉。

    一道慘白的閃電照入殿內,趙珣麵色森白,尤為可怖。

    ,

    大柳樹村。

    村頭有一間小小茅屋,那是王則父親留下的屋子,如今被他用來做了私塾。

    今日,他教了一段《孟子》,茅屋裏端坐的小孩卻有些心不在焉。下學後,小孩支支吾吾告訴王則,他家裏要他回家種地,以後再沒有時間過來上課了。

    王則怔忪,片刻後,他苦笑道:“去吧。”

    小孩端端正正給他行禮:“先生,學生告退。”

    天色尚早,王則無事可做,他轉悠著在村裏農婦手裏買了幾個雞蛋。

    婦人笑道:“王先生,我家的雞蛋最是養人,你家娘子才生產不久,就應該多吃這個。”

    王則略帶羞澀地笑笑,沒有多說什麽。

    一年前,他救了一個落水的女子,為了讓村裏醫婆救她的命,謊稱她是私奔尋他的姑娘,這本是權宜之計,可是沒想到兩人就這樣做了一年的假夫妻。

    那女子醒後自稱姓季名玉,問起從前之事一概想不起來,王則沒有辦法,憐惜她孤弱,隻得將她收留了下來。

    王則是讀書人,有禮有節,從未冒犯季玉分毫。

    他從季玉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斷定,她必然出身富貴之家,可輾轉打聽了許久,也找不到尋不到季玉的家人。

    王則挎著一籃子雞蛋,走回了家中,他才推開家門,竟然看到季玉在灶台邊上燒飯,王則嚇了個徹底,慌忙帶走了她:“娘子放下,我來就好。”

    季玉轉頭,看著王則,露出了一點委屈的神色。

    王則定定看著她,不由得愣了一下神。

    片刻後,他艱難避開眼睛:“娘子,你去看著獬兒就行,庖廚之事,不勞娘子親自動手。”

    季玉蹙眉看了灶台上洶洶的火焰半晌,終於露出了膽怯,她道:“好吧,王郎,辛苦你了。”

    王則一笑:“談何辛苦。”

    王則看著季玉轉身離開的背影,心中暗自唾棄自己見色起意,枉讀聖賢書。

    他將季玉撿回來的時候,一心救人,根本沒關心過她的美醜,但是當她一睜眼時,王則隻覺日月天地都失了顏色。

    這一年裏,他已經看慣了季玉的臉,卻依舊時不時地要恍惚一下。

    王則搖頭。

    真是有辱斯文啊。

    季玉打起簾子走進了屋裏,她抱起繈褓中的小嬰兒,溫柔笑道:“獬兒醒了?沒哭沒鬧,真乖。”

    季玉並非旁人,正是趙蘅玉。

    幾月前,她生下了趙珣的孩子,照著侄兒的名字,取了一個小名,季獬兒。

    看著小小的獬兒,她心中軟成一團。

    季獬兒是一個小男孩,趙蘅玉因此更加慶幸自己逃出了宮。

    要不然,她不知趙瑜是否能有一條活路。

    她安靜在大柳樹村待了一年,村民消息閉塞,對京中的事毫不關心,她還是前不久在知道了一些京裏的消息。

    大約大半年前,天子赦免了斐家和季家之罪,重新迎嘉太嬪進宮,複立趙瑜為皇太弟。

    自此之後,天子對皇太弟極為信賴,不管是上朝還是批閱奏折都要將皇太弟帶上。

    趙蘅玉得知了這些消息,更是放下了心來,她安安心心在大柳樹村住下,放下舊事,一心過著小日子。

    她不好意思全部吃用王則的,幸好她在宮裏曾勤加練習過刺繡,如今住在村子裏,做些針線,每月托王則帶到鎮子裏去賣,也能得些銀錢。

    趙蘅玉將季獬兒哄睡著了,剛放下,王則端著雞蛋麵餅走了進來:“娘子,吃飯。”

    吃完飯後,趙蘅玉在窗邊繡花,卻見王則久久沒有起身出去,王則滿臉憂愁,不知在想什麽。

    趙蘅玉略一思忖,開口問道:“王郎?有煩心事?”

    王則回過神來,連忙說道:“沒、沒有,我這就去私塾。”

    趙蘅玉在兩天之後發現了端倪。

    她在村醫婆婆的院中和村裏的嬸子嫂子們繡花的時候,聽到她們談起了家常。

    “王家娘子,我男人在鎮子裏做小買賣,若王先生要去,我回家和他說一聲就成。”

    趙蘅玉不解:“王郎去做買賣?那私塾怎麽辦?”

    嬸子們對視一眼:“你還不知道?村頭家的小孩要跟著家裏種地,不讀書了。”

    趙蘅玉呐呐道:“別的小孩……”

    嬸子們道:“哪還有小孩要讀書,咱們這裏怎麽也讀不出個秀才來,王娘子,莫怪我話說得直,就算是王先生,也沒考過鄉試,如今日子還不是過得緊巴巴的,不如早些種地。”

    夕陽西下,村醫婆婆家的女人散去了,趙蘅玉抱著籮筐回家,她走在路上,沒有防備被人看了去。

    村南頭家的姑娘回了門,她嫁給縣裏的富商做妾,卻因為新人來失了寵,她心頭鬱鬱,鬧著脾氣回了家,那富商真將她放了回來。

    她在村裏看見了趙蘅玉,一時間動了心思,她問家裏老娘:“這是誰家媳婦?”

    老娘說道:“教書的王則家裏媳婦。”

    ,

    趙蘅玉回到家中,王則卻還沒回。

    她心不在焉繼續刺繡,心中總惦念著下午聽到的事。

    王則是個讀書人,卻屢試不第,近些年來他仿佛心灰意冷,回到大柳樹村,一心教導孩童讀書。

    可如今已經沒有孩子要跟著他讀書了。

    沒了束脩,日子也很難過下去。

    趙蘅玉聽王則說過,他大伯家在京中,若是在大柳樹村住不下去,他恐怕是會回京投奔大伯的。

    那麽,她該如何?

    好不容易避開了京中的一切,若是回到那裏,被熟人撞見了……

    趙蘅玉手上針一偏,指腹冒出了血珠。

    她歎口氣,放下了布料。

    ,

    王則在鎮子裏擺攤,給人寫信念信,一整天隻遇見了一個客人。

    他歎口氣收拾了要回大柳樹村。

    他想著自己的境遇,不禁悲從中來。

    考試沒有前途,教書也沒了學生。

    他皺著眉想,不若繼續進京趕考?

    他搖搖頭打消了這個念頭。

    前幾年他一心科舉,曾在大伯家住過一段日子,可大伯家太過勢力,他受不住冷言冷語,加上考不出成績,這才頹然回村。

    回村這段時日,他心裏是從未有過的踏實。

    或許可以在鎮子裏做些小買賣,他不想再去考那永遠沒有結果的科舉了。

    王則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有同村的熟人攔住他,對他說道:“王先生,不好了,縣裏那張大官人的小妾看到了你家娘子,聽說是想要將你家娘子弄到縣裏給張大官人做小,那張大官人是當地一霸,你可要早些做著準備。”

    王則一愣,拔腿就往家裏跑。

    王則回到家中,看見趙蘅玉站在門口等他。

    王則說道:“娘子,我們進京吧。”

    趙蘅玉也同時說道:“王郎,我們進京吧。”

    趙蘅玉說出口來,心裏一陣鬆快。

    她見過京中的許多才子,雖然王則比不上他們,但王則的才華不應當困在著大柳樹村。

    王則一愣:“娘子,此話怎講?”

    趙蘅玉說道:“王郎,以你的學識,你不止於此。”

    王則怔怔,在大柳樹人,雖然人人尊稱他一句王先生,可他知道,沒人看得上他。

    沒人覺得讀書有用,人人都說他是個書呆子。

    時間久了,他也開始懷疑起自己來。

    現在,大戶人家出身的季玉卻如此篤定他不止於此。

    王則心中感動,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當天,王則和趙蘅玉就收拾了細軟,雇了牛車離開了大柳樹村。

    村南頭家的姑娘緊趕慢趕還是來遲了一步,她帶著幾大串吊錢的聘禮,帶著身強力壯的家丁,卻撲了個空。

    她恨恨跺腳道:“怎麽就跑得這樣快!”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