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曙光
作者:鄒涅      更新:2022-10-13 08:37      字數:3242
  第96章 曙光

    吳婕坐在馬車的角落裏, 靜默不語。

    她貼著車壁,讓自己離元璟遠一點兒。

    “之前是朕失態了,對不起。”元璟點亮了車窗上的青鸞燈, 低聲說著。

    第二次道歉, 吳婕看著他沉靜的眉眼, 確定這家夥應該不會發瘋了。她別開視線,“接下來你準備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打啊!”元璟簡單的說著, 露出一絲笑意。

    “要打多久?”吳婕急促地道,這一仗元璟憑著精妙的布局,絕地反擊,贏了一場, 但是南陳根本沒有傷筋動骨, 北方的蠻夷勢力, 還有高子墨的兵馬, 再加上南方的陳皎不死心。大魏的危急根本沒有解除。

    “你還在關心朕嗎?是了, 朕不可能放你離開了。讓你回去東越新韶城, 然後嫁去南陳,嫁給那個人,朕絕對不會允許的。”元璟將燈光調亮,轉過頭來, 平淡地說著。

    溫暖的火色躍動在他的眼眸裏, 衝淡了之前冰封般的寒意。

    “你……”吳婕氣結, 她之前就已經自動放棄了南下好不好。

    “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才能盡快挽回戰局。”

    “這些你不必操心,朕會一個個將他們打敗的, 南陳也罷,西北將軍府也罷, 北邊的蠻夷也罷,十年,二十年,哪怕耗上一輩子,朕也不會放棄。”

    耗上一輩子的戰爭嗎?吳婕長吸了一口氣。

    “之前他告訴我,南陳有一種新研製的水師巨艦,可以載兵數千,驚濤駭浪也能行駛。他曾經考慮過與西北將軍府聯手,這樣可以快速截斷北蠻的後路,平定戰事。”

    元璟望著她,沒有說話。

    吳婕繼續說了下去:“你可以與南陳議和,與南陳聯手,執行這個計劃。”

    之前陳皎向她說著自己將來的方略的時候,她就在動這個念頭了。天下紛爭的四股勢力,終究是南陳和北魏最為強大。高子墨那邊兵力有限,而北方蠻夷的兵力雖強,但並不得人心,中原軍民人人抗拒。

    “議和吧。他其實也不想看著蠻夷之輩屠戮中原。”吳婕抬起頭,滿是期盼地望著元璟。

    這是她所能想到的最快結束戰爭的唯一方法了。

    然而,對她的殷切期盼,元璟給予的,隻是微微偏頭。

    “我拒絕。”他笑著,帶點兒孩子氣的任性。他能跟很多人低頭,但是不能有他。

    “你……”吳婕急火攻心,差點兒被他氣死。

    “每拖延一天,北方戰亂肆虐,情勢越發敗壞。”

    “這是我們的事情,你不必考慮這麽多。”元璟打斷了她的話,突然欺身上前。

    吳婕被他嚇了一跳,本能地後退,卻發現身後就是馬車牆壁,根本退無可退。

    他湊到她耳邊,低聲道:“與其煩惱這個,不如想想將來怎麽服侍朕。”

    “出宮是別想出宮了,這輩子都別想了。”

    他笑著凝望她,目光帶著迫人的溫度。

    馬車很快返回了連安城內,一座江邊的南部小城,轉眼之間變成了兩軍交集的重鎮,對這座小城來說絕對是開天辟地頭一回了。

    吳婕重新回到了城主府後麵的廂房裏。看著分毫未動的擺設,她坐在窗邊,一陣氣悶。比起戰局來,她更有一重憂慮。雖然隻是短暫的接觸,她無比清晰的感覺到,元璟有些地方,跟以前不一樣了。仿佛是某一根繃緊的弦,突然之間斷裂了,一些無法言喻的東西崩潰下來。

    這種改變,讓吳婕緊張而惶恐。對未來的情勢也越發憂慮。

    接下來幾天她都沒有見到元璟,後續兵馬抵達城內,連帶著各方的軍報事務。元璟很快忙碌了起來。

    本以為自己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見不到他了,沒想到這天傍晚,他來到了廂房裏。

    吳婕正站在門廊外麵看著厚厚的積雪出神,聽見身後的動靜,轉頭看去。

    元璟的臉色深沉而憂鬱。吳婕立刻意識到:“前線有什麽不好的消息嗎?是蠻人繼續南下了?”

    元璟沉默著走過回廊,來到了涼亭中。他站在吳婕的身邊,望著庭院中皚皚積雪。

    “沒有蠻人的消息,元哲暫時還撐得住。是朕收到了一個噩耗。殷長青死了。”

    吳婕心神微顫,殷長青也是北魏大將了,雖然年輕但功勳卓著,戰場之上智勇雙全。沒想到這麽快就聽到了死訊。從另一個角度想,連這個級別的大將都隕落,北線的戰場一定非常殘酷激烈。

    元璟搖搖頭:“長青他不是死在了戰場上,而是在西北將軍府自刎身亡的。”

    吳婕愣住了。

    元璟眼中露出苦澀:“你還記得嗎?朕之前給你講述過那段故事,朕第一次上戰場,就是去了西北,在後勤軸重營中任職,跟著征發糧草的隊伍進了鄉間。”

    吳婕點點頭,元璟的這個故事,她印象深刻。尤其談起自己救下的那對母子的遭遇。

    隻是在這時候提起這件事,難不成……

    “是的,那個老婦人陣亡的兒子,就是殷長青,那一年他戰死的消息傳來,其實並未身亡,雖然淪落敵後,卻艱難地在蠻夷的圍剿中活了下來,不僅帶著十幾個同僚,硬生生闖出了一條活路,還配合著前線的攻略計劃,放火燒掉了北狄的糧草,立下大功。”

    吳婕也聽說過,殷長青這個人天生將才,屢次死中求生,在戰場上立下卓越的功勳。

    “因為這一戰,他一路晉升,返回了家中,聽聞了母親的事情。”

    “前幾年,在朕還是皇子的時候,他入京敘職,就暗中前來拜見過我,致謝此事。”

    “朕也沒想到,隻是偶爾的善舉,就能換來這般結果。”元璟低聲說著。

    “幾次交往之後,他投效了朕的麾下,成了埋在高檀宇身邊的棋子。”

    “他其實是個非常感恩的人,高檀宇對他也算知遇之恩,因為朕而背叛高檀宇,他一直心情壓抑。”

    “有一次朕跟他暢談未來,他說起,原意效忠朕,不僅是因為恩義,更是因為,他相信,朕能帶給天下更安寧的生活,比起高檀宇來說。”

    “這些戰亂迭起,家破人亡的悲劇,什麽時候才能停止。”

    吳婕安靜地聽著,她明白殷長青的選擇,元璟主政以來,安撫民生,興修水利,暢通商道,北魏民間頗有讚譽。而高檀宇本人軍略無敵,對抗蠻夷,從來不落下風,是天下難得的將帥之才,但並不表示他是個合適的主政之人。單看他扶持夜闌國,來劫掠西域商道謀利就可知道,這種行為,根本是殺雞取卵,雖然短時間內積蓄了重金,但將原本繁華富饒的商道禍害地商旅退避,一條可以源源不斷輸入養分的血脈被生生卡斷。

    元璟是一個極有氣度和才華的主君,更加符合殷長青這個人的理想和信念,所以雖然這些年裏,高檀宇對他的恩義不算少,甚至他本人也與高子墨和高皇後交好,都沒有動搖他的立場。因為對殷長青這種人來說,信念這種東西,本就是比私情更堅定的力量。

    “那麽……殷將軍自刎在西北將軍府,是為了緩頰皇上和高子墨之間的關係吧。”

    皇帝畢竟是名正言順的主君,而且之前對西北一脈的臣僚也多從寬處置。西北將軍府的死黨,對皇帝仇恨並沒有那麽深重。如今殷長青這個叛徒身亡,高子墨複仇的一股氣也平息了大半。

    “前天西北將軍府的使節前往了朝廷,同意了朕開出的條件。”

    他之前就派人將高皇後送回了西北。以此為條件,商請高子墨與北蠻斷絕關係,還允諾了他裂土封王的承諾。

    吳婕恍然大悟,元璟要同時對抗北蠻、南陳和西北將軍府,他也沒有那麽自大到認為自己可以以一當十。之前就已經開始布局分化高子墨和北蠻之間的關係了。

    “如今長青又用他的性命,為朕添了一記籌碼。”

    “真是重逾千斤的籌碼啊。”元璟遙望著虛空,長長歎了一口氣。

    靜默了片刻,他低聲道:“之前是朕錯了,議和吧,你說得對,將戰火平息下去,讓天下百姓盡快休養生息,才是朕這個皇帝的職責。”

    吳婕怔怔望著她,異樣的感覺湧上來。

    她之前有種恐懼,被俘虜一場,元璟的心態和精神狀況都有微妙的扭曲,似乎陳皎給他的刺激太大。如今因為殷長青這件事,他終於恢複了過來。

    目光中隱含的瘋狂徹底消失,整個人恢複了平靜而理智的姿態。

    吳婕錯開視線,強忍住鼻端湧起的酸楚。

    這些日子的迷惘恐懼,終於看到了一線曙光。

    元璟終於想通了,使節很快被派出。

    短短十幾天之後,南陳的回信到了。

    陳皎要親自北上來跟元璟談判。兩國帝王會麵,當然不可能在哪任意一國境內,最終,議和的地點,選擇在了東越的新韶城內。

    離別數年,吳婕終於能返回故鄉了。

    乘著船從鷺江口出發,揚帆而下,不過數日就抵達了新韶。

    站在熟悉的廳堂內。

    盧王妃抱著女兒淚水不停地往下掉,連德王吳誠祈都悄悄擦了擦眼角,趕緊假裝看窗外。吳婉則拉著姐姐的裙角,一刻也不舍得放開。

    吳婕也紅了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