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撥亂反正
作者:鄒涅      更新:2022-10-13 08:37      字數:4683
  第64章 撥亂反正

    吳婕帶著陳皎趕到了皇陵前的空地上。

    這一趟出殯帶著的侍衛和太監都在皇陵後方緊急挖掘, 洪太後已經被救了出來,皇帝卻遲遲不見蹤影。

    隔著忙碌的人群,吳婕看到洪淑妃扶著女官的手站在山邊上, 唇色透著鐵灰樣的蒼白。

    大半日之後, 消息漸漸傳開。

    這謝仙師一夥兒果然是一群盜墓賊, 竟然在皇陵之內暗挖地道,妄圖偷盜先帝墳墓中的陪葬。被入內的侍衛發現了端倪,稟報到皇帝耳邊。

    皇上勃然大怒, 一時氣不過,親自帶著人前去查探。

    隻怕是這幫子盜墓賊狗急跳牆,鋌而走險,將地洞挖塌陷了。或者是他們挖掘的地洞本來就不安穩, 如今地宮西側垮塌了十幾間大殿, 皇帝還有上百名侍衛內監都被埋在裏頭。

    洪太後倒是及時逃出, 平安無恙。

    若不是之前遇到了謝仙師本人, 吳婕真的要相信這個圓滿的解釋了。

    到了夜間, 天公不作美, 又下起了雨。雨勢越來越大,衝刷著山林。

    藺德勝等將領帶著數千精銳,在地道中挖掘,太後的寢陵建在山脈深處, 廊道曲折, 土質堅硬, 挖掘進度緩慢。又遇上暴雨,更加艱難。

    數日之間, 眾妃嬪待在山腳下翹首以盼,從心急如焚, 到漸漸心如死灰。

    最糟糕的是,消息傳回京城,朝中人心浮動。逐漸開始有臣子請太後返回宮中,安撫人心。

    洪太後推拒了兩次,終於不得已點頭同意了。

    事發第三天的大清早,洪太後帶著部分人馬啟程返回京城。

    ***

    快馬奔馳在官道上,眼看著京城宏偉的城牆出現在視線盡頭。

    洪太後懸著的一顆心終於鬆懈下來。

    “娘娘,父親從京城傳來的消息。”洪崇月湊近了車架,雙手奉上一封信箋。是剛剛親信快馬從京城傳遞過來的。

    洪太後立刻接過打開,一目十行地掃過,她原本哀傷的神情多了一分寧靜。

    洪崇月在旁邊看著,便知道應該是好消息了。猶豫再三,還是忍不住問道:“太後,上麵說了什麽?”

    洪崇月的神情有些忐忑。也難怪他憂慮,其實他們這一次行事,並未通過洪丞相,甚至沒有動用洪家龐大的勢力。

    洪氏一族雖然有洪半朝的稱呼,但那是朝政攬權上,要是說弑君造反,隻怕大部分擁簇會立時作鳥獸散。

    別說洪丞相沒有這個念頭,甚至連洪太後,早先都沒有這個念頭。

    洪崇月至今都不明白,洪太後是為什麽,突然興起了要弄死皇帝的想法。她那一日,將自己召入殿中,開頭閑話家常般詢問了幾句軍中的事務,也許自己話語中對皇帝的怨懟之情不知不覺流露了出來。洪太後卻並未像往常那般安撫訓斥他,反而略一沉默,突然問了一句:“若是皇上天不假年,是否洪家的日子便能順暢了。”

    他和這位太後姑母從小親近,立時聞弦歌而知雅意,心中震驚之餘,卻突然想到,若是元璟意外駕崩,他膝下隻有一名皇子……

    這簡直是天大的誘惑,什麽三思而後行都拋到一邊了。

    他本來就是膽大包天之人,正巧太後這個轉死還生的大計,隱衣衛查明了謝仙師那夥人的跟腳,元璟下令由他設局,將這幫膽大妄為的家夥一網打盡。便是給了他趁機下手的機會。

    洪太後瞥了侄子一眼,“信上說,你父親安撫有功,朝中人心還算安寧,都等著哀家回去呢。”

    洪崇月連忙躬身道:“都是娘娘鳳儀隆重,父親如今安下人心隻是暫時,等娘娘返回宮中攝政,才可真正讓滿朝文武放下心來。”

    大魏朝廷,素來有太後攝政的習俗。

    洪太後麵上的神情卻懶懶的,“誰耐煩管這些事情,到時候還要你父親多操心了。”

    說罷,她似乎也沒有了談興,命女官將簾帳放下。

    洪崇月恭謹地退了下去,心頭納悶,看太後這模樣,似乎對朝政大權也無興趣,那她是為什麽突然要鐵了心對皇帝下毒手呢?

    總不會是嫌棄之前她和高皇後起爭執,皇帝偏向皇後一邊吧?

    又想到高皇後,菱北高氏可不是輕易能動的,返回朝廷,如何處置還要徐徐圖之。

    隻是想到無論這宮廷如何風雲動蕩,幾個月之後,坐到那個位置上的,就要變成自己的血脈了,洪崇月一陣熱血翻湧。

    寂靜的馬車內,洪太後突然歎了一口氣,

    皇帝的屍首至今都沒有挖出,想必已經魂歸西天了,她感覺一陣安心。

    擺脫了那個忘恩負義的兔崽子,那個預言,總不會再實現了吧。

    從福王身首異處的消息傳來,她就開始恐慌,而佛寺中的預言,又給了她重重一擊,食難下咽,睡不安寢。如今終於可以安心了。

    自己要死在她的兒子手上,哈,別癡心妄想了!

    靜妃,那個賤人,憑借那張妖豔的臉,將先帝一顆心帶走,從她來到後宮,自己的丈夫就再也看不見第二個人,甚至就算人死了多年,也夢縈魂牽。

    天知道她有多麽恨她!先帝也是可笑,竟然要自己給她養兒子。

    如今終於安心了,他們母子都消失了,再也不會出現了。

    車馬快速進了城門,抵達了皇宮。

    從車上下來,看著熟悉的宮室,洪太後感覺一陣心安,終於回來了。

    女官的扶持下,洪太後行走在廊道上,離開不過短短數日,宮中一切景致都如往昔,甚至在雨水的衝刷下,更顯蔥蘢鮮亮。

    洪太後慢慢走著,卻總覺得有哪裏不對勁兒,這種不對勁兒在走近自己慈寧宮大殿的時候,更明顯了。

    幾個得用的掌事女官都不見了蹤影,伺候在殿門口的隻有幾個小宮女。

    洪太後停下了腳步。

    “永福和陸遷安去了哪裏?”

    領頭的大宮女恭聲道:“回稟娘娘,福尚宮和陸管事在後殿為娘娘收拾房間。”

    洪太後狐疑地盯著他們,抬腳跨過了房門。

    去了後殿,卻並未見到自己幾個親信的身影,隻有空蕩蕩的廣闊大殿。

    她本能地察覺事情不對,轉過頭厲聲喝道:“人都去了哪裏?”

    目光掃過,卻見原本跟在自己身後的宮女太監都不見了蹤影,偌大殿堂,竟然隻餘下自己一個孤零零的身影。

    她驚恐地叫起來:“來人啊,崇月!崇月!去了哪裏?”

    “崇月已經下去歇息了,母後有何需求,不如兒臣來替您分憂。”

    熟悉的聲音從屏風後麵響起,旋即一個人影繞過墨色繡金鳳的蘇繡屏風,出現在殿中。

    洪太後看著他,如同見鬼一般驚恐萬狀,

    “你……你竟然……”初見這人,洪太後腳都軟了。隻以為他冤魂複生,前來索命,踉蹌後退的功夫,卻見他麵色如生,舉動自然。

    又低頭看著他的影子,恍然大悟:“你竟然沒死。”

    元璟笑了笑,“是啊,朕沒有死,母後很失望嗎?”

    洪太後步步後退,元璟步步緊逼。

    “朕究竟有什麽地方讓母後如此忌憚了?竟然恨不得殺之而後快。”元璟的聲音裏滿是憤懣,他實在難以接受,自己雖然早知道洪太後不是親生母親,對自己也多有不滿。但這十幾年來,至少明麵上也算是母慈子孝,相處和樂。

    “你還敢說什麽,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洪家幫了你多少,卻如此刻薄寡恩。”洪太後竭力辯駁著。

    “洪家的助益,朕並未忘記,但是請母後謹記,這天下是元氏一族的天下,而非洪氏一族的,朕可以給洪家永保富貴尊榮,卻不可能將天下拱手相讓。”

    “說是富貴,你卻苛待崇月他們……”

    元璟怒極反笑,“朕苛待洪家?之前母後為洪家求官,朕雖然惱火,但也依從了。之前崇月在邊疆壞了戰略大局,朕也不計較了。之後為了立功,他竟然膽敢將夜闌國的刺客放入京城,任憑他們在湖邊布下殺局,牽連宗室宮人喪命無數,朕也忍了,甚至滿足了他的心願,將他提拔晉封。連他染指後妃,與李氏私通,朕也沒有說什麽……”

    洪太後瞠目結舌,後麵的事情她真的不知道,尤其染指後妃,跟李氏私通這種事兒。如今後宮姓李的妃嬪隻有一個,就是剛剛生下皇長子的李瑾妃。

    難不成……

    元璟神情冷淡如冰。怒到、恨到極致,反而沒有了任何怒火,心頭隻剩下一片冰冷。

    他是真的將洪家當做母族來看待,處處忍讓,可這些忍讓不僅沒有換來體諒,如今竟然想要他的性命了。

    洪太後在這種逼人的壓力之下,滿麵驚慌,步步後退,“你想要弑母不成?”

    “太後不要汙蔑朕。”元璟沉聲說著,收斂了殺意。

    洪太後卻依然緊張,不管不顧喊起來是,“你要殺掉我,哀家早就知道了,你要殺我……”

    她原本就不是什麽心誌堅毅之人,如今被翻盤,輸得慘烈,立時近乎崩潰:“你果然要殺我,就像殺掉福王一樣。”她語調慌亂,“之前崇聖寺裏的神諭果然是真的。你這個忘恩負義的狼崽子。”

    元璟皺起眉頭,洪太後這顛三倒四的言語,意思是之前在崇聖寺的簽文,預示了自己將要殺她?

    元璟怒極反笑:“就因為一個不知所謂的簽文?母後便要置我於死地?或者母後認為,朕已經知曉了當年的舊事,生母靜妃的死因。”

    洪太後原本顫抖的身體突然一僵,她盯著元璟,滿是驚恐:“你果然已經知道了。哀家就知道,從你殺掉福王那一刻。”

    一邊說著,她踉蹌後退,摔倒在地上。她滿是驚懼地望著元璟,仿佛在看什麽吞噬人的猛獸。

    元璟望著慌亂失措的洪太後,突然感覺到一種無奈的悲涼。

    他確實早就知曉了,當年自己生母靜妃的身亡,是太後和福王聯手做局的結果。

    那一場宮宴,福王酒醉,誤入後宮,見到了天資絕色的靜妃。衝動之下竟然上前非禮。

    靜妃抗拒不從,兩人撕扯掙紮間,一起落入了殿後的水池中。

    寒冬臘月的天氣,落到水池裏的滋味可不好受。福王被冷水一激,頓時清醒過來,連忙爬上岸,偷偷溜走了。

    而靜妃原本就體弱,經過這樣一折騰,當晚就高熱不止,兩天後撒手人寰。

    一切發生的太快,宮人眾口一詞聲稱靜妃是路過水池,踩踏冰雪滑落進去。章和帝正病著,也沒有細查此事,隻是心痛愛妃之死,將服侍的宮人杖斃了幾十個。

    而元璟繼位之後,仔細查訪當年舊事,很快發現了蛛絲馬跡。

    為什麽福王會在宮宴中一路無驚無險走到後宮?為什麽出事的時候靜妃身邊的宮人都不見了蹤跡,為什麽這件事悄無聲息被壓了下去,連章和帝追查都沒有發現異常。

    當然是有人暗中出手,利用了福王的好色。

    而出手的正是洪貴妃,她出身尊貴,在靜妃入宮之前,曾是章和帝最寵愛的妃嬪。可自從靜妃入宮,她恩寵一落千丈不說,連自己兒子,生生病死,章和帝都沒有去探視過一次,一顆心全放在了靜妃身上。

    兒子病逝之後,一向柔弱的她狠下心腸,設了這個毒計,卻想不到,在靜妃身亡之後,她那個礙眼的孩子,被送到了她的膝下,成了她的兒子,後來又成了下一任的皇帝。

    元璟上位之後,福王就開始惴惴不安,雖然元璟沒有表露出任何查明當年真相的痕跡。福王還是緊鑼密鼓地開始籌備起造反大業。

    將一切都撕開,洪太後瑟縮成一團:“你不是已經殺了福王嗎,殺掉叔父,那麽再殺掉哀家……”

    福王之死,甚至連首級都不翼而飛,洪太後就開始病倒,疑心皇帝已經發現了當初的真相。緊接著崇聖寺中求來的簽文,又玄妙預示了自己的死亡。

    洪太後立時篤信了元璟對自己的殺意。所以才想著先下手為強。

    元璟沒有分辯什麽,這個時候任何言語都是無力的。福王之死,對他來說也是個意外,他並沒有想要殺他,甚至也沒有想過為母親報仇,但洪太後是不會相信的。

    他真的從來沒有想過殺她。

    “太後這些年來的養育之恩,朕牢記在心。”他低聲說著,“在朕的心中,生恩不及養恩,這些年在宮中,在洪家的日子,朕一直記著,也會永遠記得。”

    他抬頭望去,洪太後癲狂一般,似乎整個人都崩潰了。

    不管她是不是在聽著,元璟還是自顧自地說了下去。

    “為什麽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呢?是朕錯了,還是你們太貪得無厭?”元璟目光遙望著窗外,密集的雨點兒敲打著蔥綠的樹葉,聲音清冷入骨。

    他自詡對洪家仁至義盡,步步退讓,卻想不到換來的是這樣的結局。也許他天生親情單薄,就不該渴求這些命中注定不可得的東西。

    暮色漸漸籠罩下來,他低聲說著:“母後放心,朕不會殺你,也不會讓什麽亂七八糟的簽文成真。丞相年事已高,繼續為國操勞朕也不忍心,待事情平息,就準許他老人家告老還鄉,含飴弄孫。也希望太後將來的日子,多吃齋念佛,靜思先帝,不要再煩擾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

    “夜深了,母後好好歇息吧。”最終,他躬身行禮,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