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春祭
作者:鄒涅      更新:2022-10-13 08:37      字數:4046
  第42章 春祭

    春分一大早, 吳婕就起床梳洗打扮了,春分的祭祀並不需要穿戴貴嬪的正式朝服, 但也需要莊重素淨。

    吳婕選了一件秋香色的厚緞子長裙,披了深紫色哆羅呢的大氅,帶著幾個侍女來到了集合的小廣場。

    上了安排好的馬車, 很快駛出了宮廷。

    透過車簾子朝外望去, 天還黑蒙蒙的一片。前前後後都是披掛甲胄的精銳。

    禦駕出行,禁軍開道。吳婕這些妃嬪的車駕,都在很後麵。

    路上太過無聊,看書又晃眼睛, 吳婕差點兒在車上睡過去。一直走了兩個多時辰, 才終於抵達舉辦祭禮的崇聖寺。

    赤蕊扶著她下來, 站在山門前, 遙望著古拙的寺廟沿著山勢蔓延而上。

    崇聖寺作為皇家寺廟,其實是一座極大的宮殿,前後延綿數裏, 不僅有高僧主持, 裏麵還有欽天監等好幾個衙門在。

    從恢宏的大門進去, 是長長的漢白玉走道, 寬闊的院子古樸莊嚴,一直到祭天大殿。

    再往後則是祭壇, 包括祈穀壇, 祈勝壇等好幾座不同功能的祭壇。再後麵是占星宮, 皇極宮等。

    元璟先帶著眾人在祭天大殿行禮, 然後來到祈穀壇舉辦儀式。一整套流程下來,終於熬到了快中午。

    吳婕站得腿腳都發麻了,說是開春,其實天氣還冷得刺骨,尤其幾座祭壇都建在丘陵上,寒風颼颼的。

    終於能歇息了,吳婕扶著赤蕊的手往偏殿走,看到身邊的李充容不住地往後看。跟著轉頭看了一眼。

    就看到後麵的陸娉婷。

    這大冷的天氣,她並未穿什麽厚衣裳,隻一身淺薄的半新不舊的銀青色緞裙。

    在一眾服飾莊重典雅的妃嬪環繞中,隻有她透著一股子寒酸,尤其她身段窈窕纖細,如今立在寒風中,更加顯得楚楚可憐。

    吳婕眨了眨眼睛,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旁邊元璟目光掃過了這邊,經過陸娉婷的時候略作停留,但很快又移開。

    這樣的美人,沒有什麽憐惜之情嗎吳婕自問她看著都覺非常動人凍人呢。

    陸娉婷走得很慢,落在眾人的身後,小心翼翼蹭著邊兒進了偏殿。

    注意到她這一身做派的顯然不僅是吳婕。高皇後看了她一眼,沒有說什麽,去後殿歇息去了。

    洪淑妃卻不肯善罷甘休,盯著她問道“今年陸貴嬪宮中份例的衣裳莫不是沒有發下來”

    陸娉婷臉色一紅,垂首道“衣裳是有的,隻是湊巧昨日打翻了一爐子香灰在箱籠裏,隻好將十幾件新作的厚衣裳都送去漿洗了。”

    洪淑妃曼聲道“原來如此,我竟然是錯怪了。”

    她頓了頓,笑道“正好,本宮有兩盒子給太後親手製作的蜜餞點心落在了東頭小廣場的馬車上,就勞煩你帶著人過去幫我取來吧。外頭風沙大,姐妹們一個個穿金戴銀簇新衣裳,出門弄髒了就不好了,正好你這一身舊衣裳看著就是幹活兒的料。”

    說完,她也不看陸娉婷,徑直帶著幾個宮女往後殿走去。

    幾個小妃嬪幸災樂禍地看著麵色慘白的陸娉婷,低聲嬉笑。

    吳婕卻無語,洪淑妃也是個傻的,今日陸娉婷打的主意,便是示人以弱,以憐邀寵。你上來踩個兩三腳,不正是讓人圓滿了心意。

    陸娉婷眼圈兒發紅,臉色更是蒼白,但心頭卻暗暗喜悅。

    她帶著宮女出了偏殿,故意裝作茫然的模樣抬頭瞥了一眼,心中頓時大為失望,元璟此時已經不在院中了。

    隻好低頭快步往來時的方向走去。

    大殿的祭禮都完成了,突然有宮妃走出來,自然變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但也不敢無禮地亂看,還在前庭的侍衛禁軍們都瞟了一眼就趕緊低下頭去。

    倒是有兩個人,看得肆無忌憚。

    其中左邊那個,一身銀白甲胄,生得極好,鳳目薄唇,不笑的時候都帶著三分笑意,天然一抹俊美風流。他盯著陸娉婷背影看了兩眼,轉頭看向身邊跟他一樣肆無忌憚的同伴。

    “沈大人也覺得這位娘娘生得好”

    沈思書驟然回過神來,才意識到自己失禮了,笑著掩飾道“隻是想東西出了神。讓洪將軍見笑了。”

    洪崇月大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窈窕佳人,本就是人人可看的,這有什麽可避諱的。”

    在大庭廣眾之下隨意評說宮妃,極為無禮,洪崇月卻肆無忌憚。

    沈思書苦笑,趕緊轉過話題“我可不像洪將軍這般風流多情。”

    洪崇月雖然年輕,卻是京城裏出了名的花花公子,不僅歡場取樂,還有勾著好幾位名門淑女夢縈魂牽,甚至一度鬧出了好幾樁醜聞。隻是他親爹是丞相,姑姑是太後,皇帝還是他的親表弟,天大的事情,也能壓下去,何況隻是幾件桃色小事呢,不過是後宅添幾個美人。

    洪崇月哈哈大笑,露出一個我懂得的表情,“其實這宮中的娘娘”

    沈思書連忙舉手投降,他沒有那麽強硬的後台,可不想跟洪崇月在大庭廣眾之下談論後宮妃嬪。

    正好西羽衛的屬下前來稟報事情,洪崇月這才不再調侃了。

    沈思書趕緊溜之大吉。

    他本不會這樣失禮的,隻是認出了剛才那位,應該就是陸娉婷吧。

    看著一朵楚楚動人的小白花,沒想到卻是如此心狠手辣的主兒。用一個粗使丫環,一個不知從哪裏救上來的女孩,栽給了她繼母一個殺戮良家的名號。

    其實上一次他們不出手,光憑著陸娉婷這個將計就計的布局,也足夠讓楊氏吃不了兜著走的。

    前一陣子,卡著三天的界限,沈思書將調查來的結果送到了元璟的禦案上。

    這一次他吸取教訓,絕沒有賣弄自己貧瘠的智慧和推理能力,一切都是靠著事實說話的。

    總算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調查清楚,隻是,越是調查,越是讓沈思書驚詫。

    陸家也就算了,不過是內宅紛爭,那個饅頭姑娘,竟然真是離奇出現,又離奇消失了。全程沒有留下一絲痕跡。

    元璟緊接著又下了命令,查出那個人的下落。

    其實就算皇帝不下令,以沈思書追根究底的脾氣,也想著將這件事弄個水落石出。

    隻是這位陸貴嬪,隻怕在宮中是再無出頭之日了,以沈思書對元璟的了解,他不可能去寵愛這個類型的女孩。

    唉,皇帝看著冷傲,其實性格挺溫和的,也體貼下情,但接觸久了就知道,溫和之餘,卻又有種傲氣,對看不入眼的人,稍假詞色都不可能。

    偏偏自家那個不省事兒的妹妹,還整天嚷嚷著要進宮當妃子,就為了那張臉。

    沈思書搖搖頭,還是趕緊去辦差事吧。

    這些內情,陸娉婷當然不知道,她還野心勃勃想著上進。

    從馬車上取了蜜餞點心盒子,陸娉婷急匆匆返回了偏殿。

    善芳在旁邊小聲嘀咕著“這洪淑妃實在太過分了,如此侮辱娘娘您。”

    “日後不可背後議論妃嬪,否則我也保不住你。”陸娉婷訓斥道,又笑著,“不過黃口小兒罷了,這些口齒譏諷算什麽。”

    她入宮不久,就對洪淑妃的性格把握精準,這種人討好起來其實很容易。她之所以不想幹,是因為不想得罪高皇後。畢竟看皇帝返回宮中這段日子,還是留在鳳儀宮中居多,對洪淑妃這個親表妹,並不見多麽親熱。畢竟年紀小,身段兒都沒長開呢。

    她對自己的容貌才情都極有自信,若是宮中佳人眾多,她也不認為自己能獨樹一幟,但如今宮中,高皇後剛硬有餘,和婉不足,洪淑妃美貌多情,卻顯幼稚。林昭媛和李充容容貌上都遜了一籌,而一同入宮的吳貴嬪終究是異國女子,不足為慮。至於其餘幾個才人美人,空有美貌的花瓶罷了。

    若在這樣的環境中還無法出頭,她陸娉婷真枉費了上天賜予的花容月貌和滿腹詩書了。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陸娉婷返回偏殿不久,就連番咳嗽,顯然是被涼風嗆著了。

    高皇後聞訊後說了洪淑妃兩句,命宮女服侍著陸娉婷在偏廳休息,不必參加下午的祭禮了。

    把洪淑妃氣得點心盒子都給摔了。

    到了下午。元璟帶著幾位宗室王爺入皇莊耕田。

    皇後則帶著妃嬪則采集桑葉,然後送進了蠶室。

    吳婕也跟在眾人身後,喂了幾片葉子,聽著沙沙的聲音,眾人都不敢說話。

    據說蠶蟲非常嬌嫩,高聲喧嘩很容易驚嚇了它們,眾人入內之前也都洗去了脂粉香料。

    儀式結束後,立刻有專門的仆婦來接手,皇莊迎駕的仆婦跪地稟奏,等今天這間蠶室裏的蠶蟲吐絲結繭,之後會裁製成專門的布匹,獻給宮中。

    其實吳婕很懷疑這些蠶蟲能否真的活到結繭的那一天。今年的春分日子早,天氣還挺冷的。剛才采集桑葉的時候,那一大片桑樹都隻零星冒了點兒嫩芽呢。

    北地就是這點兒不便,南方的桑樹應該碧翠滿枝了。

    而蠶室裏麵的蠶蟲,據說也是為了幾天的祭禮,專門在暖室中提前催生出來的。

    當然這些話不可能說出來破壞氣氛。高皇後儀態完美地代表眾人接納了田莊的好意,又說了些準備好的場麵話。

    旁邊的史官和農官一絲不苟地記錄下來。今天的勸農儀式就結束了。

    眾人繼續往後殿去拜見太後。

    太後今日來了崇聖寺,先是去了佛前參拜祈福,又跟幾位高僧談論佛經,下午去求了兩根簽,如今剛剛送到後麵命人解釋。

    正在等待著,聽到高皇後帶領妃嬪拜見,便命傳了進來。

    眾人魚貫而入,齊齊跪拜了下去。

    聽到太後身邊的女官宣平身,才起身。

    這是吳婕這輩子第一次見到洪太後。

    洪太後才不過四十出頭的年紀,容貌依然能看出少女時候的豔麗嬌嫩來,跟洪淑妃有三四分像,卻比洪淑妃更多了一種成熟的風韻。

    隻是臉色帶著一種蒼白,精神看著也不好。

    她還是先帝貴妃的時候,就有心口痛的毛病,先帝也極為憐惜她。這兩年當了太後,更加孱弱,病情時好時壞。

    吳婕知道,再過一年多,這位太後就要病逝了。

    她的病逝,是洪家衰敗的開始。

    曾經顯赫無比,在朝中掌握風雲的洪氏一族,在吳婕身亡的那年,已經徹底離開了權利中樞。

    洪家如今的族長是太後的兄長,左丞相洪鶴亭,不僅朝中掌控大權,而且身為當世大儒,桃李滿天下,素有洪半朝的美譽,便是說朝中近半的文臣,都是出自他的門下。

    幾個兒子也個個爭氣,朝中擔任要職,甚至因為洪崇月入了西羽衛,在武將中也有了不小的聲望。

    再加上皇帝是洪家親外甥,眼看著洪家的富貴再延續個二三十年沒問題。誰知道就在一年多以後,洪太後急病身亡,連帶著洪淑妃因為侍奉太後過於勞累,也不久病逝。同年底,洪崇月又在南陳的戰場上戰死。

    洪鶴亭心痛愛子愛女和妹妹相繼離世,憂思成疾,身體每況愈下,兩三年之後也病逝了。

    沒有了洪鶴亭這個頂梁柱,洪家名聲雖然清貴依舊,卻不複往昔權傾天下的榮光。不過隻是有元璟在,也不至於太狼狽就是了。

    現在回想起來,洪家的衰落,未嚐沒有那個人背後推波助瀾的緣故。

    他少年繼位,野心勃勃,從來不肯受製於人的。如何能受得了這些老臣憑借資曆指手畫腳。隻是其中動了多少手腳,就不是吳婕能揣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