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作者:起一聲羌笛      更新:2022-10-08 23:35      字數:3482
  第57章

    待到謝嘉儀重新有勇氣見人, 她的左腳都好透了。

    已經到了十一月中旬,謝嘉儀看著如意抱走最後一摞賬本子,感覺隨著那些賬本子被抱走, 她的心頭整個都鬆快了。好像曾經, 那些賬本子不是堆在桌子上, 而是堆在她心上。

    采月一邊幫郡主輕輕擦拭著手臉,一邊道:“昏天黑地的看賬本子, 可算都了了,旁人隻知道郡主修了南方河道,哪裏知道這河道再不修好,咱們郡主隻怕都要打自己嫁妝的主意了。”就這, 原先京裏還有那沒心肝的說起郡主就是撈錢,好像她們郡主府真的堆得金山銀山一樣。一個個說起來也都是官家誥命太太, 怎麽就不知道這樣大的河道工程郡主不到處張羅哪裏來的錢修, 以為修河道這樣大的事兒是她們往廟裏給菩薩塑金身呢, 幾千上萬兩銀子就夠?真真是可笑, 隻看見人家進的, 不見人家出的。

    采月原也是貧苦人家出來的,最見不得天災人禍, 也忍不住在心裏想著要不是這一場天災, 還不知郡主給那起子人編排成什麽樣子呢, 隻怕這一生一世都得頂著這些糊塗人的糊塗話。現在好了,一個個都轉了腔調, 阿彌陀佛, 可算都閉嘴了。

    謝嘉儀也露出了輕快的笑:“是呀, 可算過去了。”雖然還是遭了災, 可卻沒有真傷到大胤根基。救災銀子也是現成的, 雖然國庫還是艱難,總也撐過去了。前世天災人禍漸趨滅頂的永泰十二年,到底是有驚無險地過去了。

    想到這裏,謝嘉儀怎能不輕快歡喜呢。前兒才接到宮裏的信兒,雖然京城入了冬,但難得這個冬天,陛下竟然沒有病倒,說是胃口也並沒有變壞,還跟她說讓她撿著南方輕巧好吃的點心帶些回去呢。

    不管是救災還是河道,都已經上了正軌,他們也要返京了。

    這半個多月,謝嘉儀真就沒有再見陸辰安。他也隻是每天從堤上山間回來,每日過來請安。郡主要靜養,陸大人也隻是點頭就回去。但第二日,結束一天的工作還是一樣前來,站在南方的落日餘暉裏,給郡主請安問好,然後聽完采月明顯的托詞,認真點頭請郡主好生靜養。

    南方的冬天,是不同於北方的潮濕的冷。采月給郡主披上了鬥篷,把溫熱的手爐塞到郡主手中,跟著郡主出了門。

    在賬堆裏悶了半個月的謝嘉儀,終於走出院門。曾經荒涼的街頭又重新有了人,被洪水衝垮的房屋,也已重新修整拾掇起來,人們的臉上雖然還是苦著,但有了指望。大胤的百姓,隻要有了指望,就能埋頭幹下去,日子就會一天天好起來。

    謝嘉儀帶著采月,便裝的侍衛不遠不近綴著。她不覺又走到了堤壩,此時該是下工的時候,以工代賑的施行,讓不少沒有著落的災民重新獲得了養家糊口的生計,此時他們都已經去了西頭統一放飯的地方。

    堤壩上護欄加固了,也更密實了,重新上了漆,有專門的人看著,不再讓無關的人靠近。浩浩蕩蕩的河麵,重新又有了約束,此時在西沉的日光下,泛著溫柔的紅,朝著遠方靜靜流淌著。

    謝嘉儀抱著手爐,順著河麵往前方看去。她知道前麵有險灘,有嶙峋的巨石,再往下有寬闊的灘塗和變緩的河流,柔緩的河流兩邊有深山,深山裏有一陣陣她叫不上名字的鳥叫。

    她已經知道自己在本地人嘴裏是所謂的“福運護體”,不是福運,是有人於湍急亂石中始終護著她。

    謝嘉儀回身看去,河岸上已經沒幾個人了,所以那個一身藍袍的挺拔身影格外顯眼,他此時正撩起袍子蹲在一處,指著前方河道一角,正跟旁邊一個穿著綠色朝服的工部年輕人說著什麽,對方頻頻點頭,邊聽還邊忙著往手裏冊子上記著。

    隔著欄杆,有一個年輕的女孩往堤壩張望,大約是有自家人在這河道上做工,沒有找到人,卻看到了對麵兩個年輕的官員。女孩似乎看愣住了,回過神,飛紅了臉,羞得抬手捂著曬黑的蘋果臉扭身急急跑了。

    陸辰安把彎道測算出的角度該用的結構細細說了,這才起身朝河麵看去。

    仿佛若有所感,他緩緩轉頭,對上了遠處看過來的謝嘉儀澄澈明亮的眼。

    河風吹動了他的袍角,吹動了她垂落的鬥篷。

    謝嘉儀看到夕陽染上了陸辰安的臉,讓他的眉眼越發溫柔而沉靜。

    陸辰安看到傍晚河邊的風吹動了她鬢邊垂下的幾縷碎發,纏綿婉轉在她白皙小巧的下頜邊,都是依戀。

    此時,他們都覺得這好似是一個從未發生的夢。

    陸辰安想,我真的走到了她的身邊。

    謝嘉儀想,她的命運轉了道,她來到了陸大人身邊。

    也不知道到底是誰邁出的第一步,兩人最終來到一起,也並不言語,都默默看向靜默的河流,看著暮色中那細碎的金,在河波中晃蕩著,晃蕩著。

    “郡主,你要的最穩固的河道,這最後一段地方,到明年三月也會修好了。”陸辰安側了側身,幫她擋住大部分吹過來的風。

    謝嘉儀嗯了一聲,聲音裏都透著歡喜,讓聽得人跟著歡喜。

    “陸大人,三日後返京可準備好了?”謝嘉儀偏頭問他,陸辰安看到風把她細軟的發送到了她的唇邊,她抬手把發撩到了一邊。那一撮碎發在她下頜處飄著,讓人忍不住想幫她掛在耳後。陸辰安垂在身側的手蜷了蜷,背到身後,他把視線從她亮晶晶的眼睛,從她唇邊頜下的碎發移開。

    看向河邊,河邊的碎金好像她亮晶晶的眼睛。看河岸,河岸隨風蕩漾的垂柳好像她不乖的發,那柳條拂過河麵,又送回來,隻待再一次風過,它又將若有若無地從河麵拂過,拂動河水,撩起的水波,然後若無其事再次回到原來的位置。

    這柳條擾亂了平靜的河麵,可它卻全然不知。

    河水沒有辦法。

    返京,三日後,他們要一同返京。

    “臣準備好了,郡主可準備好了?”陸辰安問,轉頭重新看向謝嘉儀。也許是暮色又濃的關係,謝嘉儀覺得他的眼睛裏有她看不清的期待,連他的問話,她明明聽懂了卻又分明不懂,卻莫名覺得心跳快了一些。

    她摩挲著手爐,慢吞吞道:“自然準備好了。”

    謝嘉儀聽到陸辰安的輕笑,她抬頭看他安靜的側臉,看到他慢慢翹起的嘴角。他在落日下慢慢道,“臣身無長物,隻此一物贈郡主,謝郡主相贈海棠佩之情。”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你贈我海棠佩,我亦回你海棠佩。

    謝嘉儀抱著手爐笑了,伸出一隻白嫩的小手,偏著頭,等著他的“匪報也,永以為好也”。陸辰安看著郡主早早把手審出來,等他禮物的樣子,也忍不住笑了。

    當謝嘉儀看到陸辰安放到她掌心中物件的時候,整個人都愣住了。

    一塊溫潤的玉落在了她的手心。這是一塊連在帝王內庫都罕見的玉,確切點說她從郡主做到皇後,也從未再見過同樣材質的玉。溫潤得好似經人摩挲了無數世,不然實在讓人難以想象怎麽會有這樣潤的玉,明明至堅至貴,可一眼看上去卻偏偏好似要流動的水,最稀罕的是其中蘊著一滴流動的紅,好似海棠花蕊,給整塊海棠玉雕賦予了生命。

    曾經謝嘉儀第一眼看到就喜歡了,那是她二十歲的壽禮。大胤皇後二十歲的壽辰,收到無數名貴的禮物,可真正能讓皇後停下步子看上一眼的也就那麽幾樣。而來自當時的大理寺少卿陸辰安陸大人的禮物,這個最堅定的擁立太子和皇後的朝臣,謝嘉儀自然讓人把他的禮物呈上來。隻一眼,謝嘉儀就愛上了。

    這塊玉除了材質,另有一個奇異之處在雕刻,花是海棠花,但葉卻一邊是牡丹葉,一邊是芙蓉葉。

    此時十七歲的謝嘉儀提前三年得到了這件禮物,不是由人層層呈上,而是由陸大人手親自送到她的掌心。

    這塊玉好似是屬於她的宿命,她不覺握得緊緊的。

    於時間的荒崖中,看到這塊玉的一瞬間,謝嘉儀覺得自己好似一個迷路的孩子,重新迷失在宿命中。她甚至有一瞬,分不清這一切到底是真是幻,分不清自己到底身在前世還是今生。

    抑或前世根本是黃粱一夢,又或今生才是莊周夢蝶。

    而眼前這個青衫落落的人,又是誰?

    她驟然轉頭去看齊整的堤壩,去看那向遠處延伸的南方長河,它不是吞沒了一切的獸,而是如此溫順地臥在河道中。

    她又回轉頭看眼前的人,似乎這個世界都讓她困惑,但是這個人卻實實在在站在她麵前,親手贈她海棠血玉。

    她喃喃喚道:“陸大人?”聲音猶如迷途的孩子,被困了很久很久。

    又輕又困惑,聽得人的心都碎了。

    那一刻謝嘉儀的眼中似乎裝著這個世間所有的沉重,又似乎一無所有,她是迷途的孩子,是遊蕩的旅人。她好像找不到歸途,也找不到自己。看得人想擁她在懷,免她流離。

    陸辰安負在身後手陡然攥緊,隻道了一聲:“臣在。”

    他不敢再看眼前人的眼睛,隻低頭去看她那被北風吹動的滾著白毛的鬥篷角,輕聲問她:“郡主,可喜歡?”他問的是這塊海棠血玉,他問的又不止這塊玉。

    “喜歡。”謝嘉儀答的是這塊血玉,可她卻不知道是不是隻是這塊血玉。

    她的心裏有些難過。

    但是她不明白,明明一切都很好,為什麽她卻這樣難過。

    暮色又沉了一些,夜色降臨。大約是夜色的到來,讓人的神情都掩在淡淡的夜色中,陸辰安以無比輕鬆的語氣道:

    “郡主,這塊玉是我母親留給我的唯一的東西。”

    “她說,將來讓我贈給心悅的人。”

    他的聲音很輕,可聽在謝嘉儀耳中卻如同轟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