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考場
作者:海船果心      更新:2022-09-09 14:16      字數:10904
  第60章 考場

    華國的代表隊一行十餘人從飛機上魚貫而下。

    因為經費有限, 代表隊買的都是經濟艙,中途還要轉機,十幾個小時的長途飛行, 再加上座位間距十分狹窄,下飛機的時候每個人看起來都很疲憊, 唯一的想法隻有躺在大床上,好好睡一覺再說。

    唯一的例外, 是隊伍裏的絕對明星, 那個看上去年紀最小的隊員, 慕之雲。

    仗著滿點的體力,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以後,慕之雲一點都不覺得累,反而更加精神奕奕, 她好奇的看著這個充滿了異域風情的飛機場, 這時候, 她看起來終於更像一個孩子, 而不是什麽特立獨行的天才。

    當地地接的是羅馬裏亞大使館的工作人員, 對於這群來自祖國的天才小子, 使館的態度也是親切而熱情的,當然,最小的那個慕之雲, 毫無疑問得到了最多的關注和好奇。

    慕之雲年紀本來就小,才十四歲,而且, 她甚至看起來比同齡人顯得更幼態一點——對這個問題, 慕之雲也時常為之煩惱不已, 明明這輩子她已經比上一世抽高了一截, 偏偏身高全長在了腿上,臉看起來比上輩子還顯得小。

    老是被人當小孩子,她也覺得很不爽!

    羅馬尼亞是一個傳統的數學強國,也是一個不那麽出名的老牌歐洲國家,其首都布加勒斯特有小巴黎之稱,這裏到處都是拜占庭式風格的建築,高大的圓形穹頂,燦爛奪目的外立麵裝飾,讓這裏簡直就像一個童話王國。

    毫無疑問,這種獨特的風格也深深吸引住了這群來自遙遠東方的旅客。

    當地的辦事員一邊跟這群人講解這邊的曆史風情,一邊先帶眾人吃了一場充滿當地風情的菜肴,簡單修整一會兒,又把他們領去了停在附近的大巴。

    “我們還要去布拉索夫,那邊才是這次比賽的舉辦地,”辦事員說,“距離布加勒斯特大概有140多公裏左右。”

    聽到還要坐三個小時的車,幾乎所有人都忍不住發出一聲歎息。

    開車的是個當地人,一位非常英俊的羅馬尼亞小夥子,個子很高,手腳纖細,五官漂亮得就像博物館裏的大理石雕像。

    他不會說中文,但是英語很流利,熱情的一個個向乘客們揮手問好,於是,隊員們也壯著膽子,用磕磕巴巴的口語向他問好。

    大巴很快就啟動了,辦事員也繼續向隊員們介紹布拉索夫的曆史。

    “那裏是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舉辦地,也是一個非常古老而優美的城市,”辦事員說,“不過那時候參賽人員還很少,隻有幾個國家的52個選手,不像這一屆,已經有來自81個國家的450名選手參賽。”

    雖然在來之前就已經聽說了這些數字,但是當坐著大巴車走在充滿異域風情的大路上,眾人還是有一種更加身臨其境的緊迫感和真實感。

    六名國家隊參賽選手,除了慕之雲和莫蟬,還有四個人,分別是祖偉,畢江南,童鵬和陽原,其中祖偉和畢江南已經是第二次參加這個比賽了,上一屆,他們兩人一個獲得了金牌,另一個獲得了銀牌。

    因為這份經驗,他們看起來也比其他人更鎮定一些,一路上都在跟其他人傳授比賽經驗和注意事項,而且特別斬釘截鐵的說:“不用擔心,國際大賽的題目比國內容易多了!”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大賽名義上並不設團體獎,而是主張這是一場個人的競賽,分金銀銅牌,也並不向團體優勝者頒獎。

    但實際上,所有隊員的總得分依然經常被看做國家隊成績,按照往年的經驗,華國絕大多數參賽選手——實際上是超過80%的選手都得到了金牌,華國前幾年也連續多次獲得總冠軍,難怪被稱為奧數強國。

    自然,他們也是會場裏最受矚目的一群人。

    81個國家,450名選手濟濟一堂,讓這場盛會顯得更加隆重,而且熱鬧。

    慕之雲兩輩子都沒看見這麽多外國人,同時出現在一個地方。

    而且,與其說是比賽,倒不如更像一場熱鬧的盛宴。

    一場關於數學的盛宴。

    於此同時,很多人也在好奇的打量慕之雲——這個本屆比賽最小的選手。

    “今年華國的參賽隊員裏怎麽有個小女孩子?”華國代表的隊員一進大廳,D國代表隊的成員就開始低聲議論起來,“看起來比我12歲的妹妹都小,難道他們今年試圖挑戰最小年齡金牌得主的記錄?”

    “Tao留下的記錄可沒那麽容易被人打破,不過數學不就是這樣,年紀越小的越妖孽。”另一個隊員無奈笑。

    領隊倒是早就做過功課:“那女孩已經14歲,超過Tao拿金牌的年紀了,不過,她的實力同樣非同凡響——這女孩已經成功解出了三道世界級難題。”

    “三道?世界級難題?一個十四歲的東方人?”D國隊員臉上全是不可思議。

    “數學年刊上已經收錄了她的多篇論文,”領隊苦笑著說,“你們應該知道,每年數學年刊收錄的論文不過百篇,但是這個人,一口氣就占了其中的六篇。”

    雖然隻解開了三道世界級難題,但是因為有大量的前置條件和論證,所以數學論文的篇幅都比較長,也經常分成多篇發。

    其他人低低的抽了一口氣。

    數學從來就是一個天才輩出的領域,如果和這種天才很不幸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對其他同行來說,也說不清是幸運還是不幸。

    “那她說不定有希望拿到菲爾茨?”另一個人問。

    “誰知道呢,她現在畢竟才14歲。”領隊搖搖頭。

    菲爾茨獎毫無疑問是數學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也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就算2003年以後,為了補充諾貝爾獎在數學類獎項上的不足,挪威政府又弄出來一個阿貝爾獎,依然絲毫沒有撼動菲爾茨獎在數學家心目中的地位。

    這跟獎金數額沒什麽關係:阿貝爾獎的獎金高達80萬美元,而菲爾茨獎的獎金數額,隻有阿貝爾獎的1/200——1500美元。

    所以說了,數學家就是一幫地地道道的窮鬼。

    菲爾茨獎的影響力之所以更大,一則是因為它設立的時間更早,而且四年才頒發一次,而阿貝爾獎一年一次,更重要的是,菲爾茨獎隻頒發給40歲以下的數學天才。

    目前最年輕的菲爾茲獎得主記錄保持者,是27歲的法國數學家塞爾。

    “在數學界就是這樣,年紀越小的越妖孽,”領隊搖搖頭,“誰知道她以後能走到哪一步呢!”

    按理來說,十幾歲就有這樣的數學水平,基本沒有意外會在這個領域深入發展了,不過這幾年金融和計算機領域那群有錢的教授,揮舞金錢這個最有利的武器大肆搶奪人才,還真被他們搶去了不少好苗子,也實在是一件叫人十分扼腕的事情。

    “聽說好幾所大學的教授都看中這個苗子了,”領隊繼續說八卦,“還給了很高的獎學金,就是不知道她會選擇哪所學校。”

    在領隊心裏,那些華國學生壓根就不可能拒絕來自D國的邀請——畢竟,即便是在華國頂級大學畢業的本科生,一樣對來D國留學趨之若鶩。

    他這次甚至都是帶著任務來的,一位普林斯頓的教授專門請他遞一封邀請函給那個學生,以示誠意。

    不過現在還要比賽,領隊都想好了,等賽比完了,他再去接觸一下那個學生。

    比賽分兩天進行,每天都有4,5個小時的考試時間,每天做三道題,一共六道,競賽題目都是從各國提供的預選題中選出來的,出題靈活新穎,變化非常多。①

    競賽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點:IMO雖然有它的官方用語,但是因為參賽國家眾多,所以拿到試題以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由各代表團的領隊把試題翻譯為本國語言,再交給各國的隊員去做。

    因為名義上並不是國家與國家間的競賽,所以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會場裏,其實氣氛是相當和諧的,大家會為了一道吸引有趣的題目而激動,也會因為一種精妙充滿獨創性的解法而讚歎,甚至組委會對此還設置了特別獎,獎勵這些天才的思路。

    因為很少有人能拿到特別獎,這個獎項有時候比金牌還要吸引人。①

    事實上,慕之雲一拿到試卷,眼睛就不由一亮。

    就像她隊友說的那樣,IMO的難度的確不如國內,或者說,他們更在意的不是試題的難度和深度,而是有趣和新穎程度,也更強調做題者對數學本質的洞察力。

    更重要的是,各國的數學傳統其實是有微妙差別的,出題的風格也是。

    慕之雲做著這些題目,感覺像是在數學上也完成了一次周遊列國的體驗,感覺非常新穎。

    當然,題目也確實不難。

    或許是因為領隊事前的溝通起了效果,慕之雲難得老老實實坐到了比賽結束,但因為實在太無聊了,她順手又在試卷空白的地方多寫了好幾種解法——據說在IMO比賽裏,這種行為不但不會扣分,反而有可能加分。

    不過反正都是滿分試卷了,慕之雲也不知道人家能加到哪裏去,但是管他的,反正時間充足得很。

    第一天的考試考完,參賽者依次回到組織方準備的酒店裏,這是一間很有年代感的酒店,房間狹小,床鋪高而窄,床墊也是老歐洲一貫喜歡的又高又厚風格,國內這些學生們還真有些睡不慣這種床。

    “我昨天晚上都從床上掉下來了,摔得現在還一身疼,你可千萬要當心點。”莫蟬跟慕之雲抱怨道。

    慕之雲忍不住笑,昨晚上那聲巨響直接把她從睡夢裏拽出來,還真叫她嚇了一跳,可轉頭一看,莫蟬裹著被子,繼續在地上睡得呼呼正香,一動不動。

    慕之雲好心把她搬回床上,結果一個小時都沒到,莫蟬又重新滾到地上去了。

    慕之雲無奈,好人做到底又搬了一回,沒想到第二天醒來,發現莫蟬繼續躺在地上,睡得很香。

    也難怪她第二天老喊身上到處痛了:一個晚上就摔了三次,不痛才怪。

    所以第二天晚上,莫蟬幹脆直接睡到了地下——他們睡的房間樓層高,地麵很幹爽,再加上如今是是6月底,天氣已經熱起來了,跟酒店方要了幾個墊子鋪在地上,睡起來反而舒服的多。

    “你也來睡地上嘛,”莫蟬很熱情的邀請道,“地上多舒服,你那張窄床躺起來舒坦多了。”

    慕之雲雖然不至於掉下床,但也確實覺得這個床墊不太舒服,她受不住誘惑,幹脆也跟著莫蟬一起移到了地上,兩個女孩兒的墊子緊緊靠在一起,一抬頭就能看見窄窄小窗外的星空,不遠處還有高高矮矮的穹頂建築,在樹影的映襯一下,真好像在童話故事裏過了一晚。

    慕之雲忽然就能體會到,某些文學作品裏,那種淡淡的夢幻感。

    夜晚,星空,遙遠的家鄉,那種原來她壓根就品味不出的悵然,也好像忽然就懂了。

    慕之雲覺得,她或許確實需要多出去看看才對。

    幾個隊員都睡了一個很沉的好覺,第二天一大早起來,繼續準備考試。

    可能是因為當地這種悠閑而緩慢的節奏,也可能是因為考場的氣氛確實沒有那麽凝重,再加上題目確實就像預料之中的那麽簡單,所有參賽隊員的神情都很輕鬆。

    他們似乎真正全身心的放鬆下來,認真享受比賽的樂趣,也享受著數學的樂趣。

    第二天的比賽,依然是三道題,四個半小時,最後那道題目尤其有趣,仿佛有一個數學老頑童藏在題目後麵,對著參賽者吐舌微笑。

    慕之雲也盡情的享受著這次比賽的樂趣。

    說起來也奇怪,一個又一個滿分,永遠的第一名,甚至那些看上去更加高大上的保送資格,甚至留學邀請,對慕之雲來說,反而不如這一刻,做著幾道數學題來得輕鬆有趣。

    也更容易讓她體會到數學的魅力。

    這是單純的腦力激蕩,是對純粹和簡潔的最高追求,甚至是對世界底層邏輯的直觀感受——之前那個勸她學數學的老頭兒的話,再一次浮現在慕之雲的腦海裏。

    而這一次,她也真真切切感受到,老頭兒的話究竟是什麽意思了。

    慕之雲覺得那老頭說的還挺有道理的——不過她依然沒有改變學文的打算。

    就像之前那些人建議的,反正隻要進了學校,要是還想學什麽,直接去上課就是,人家總不至於直接把她趕出來。

    比賽結束,慕之雲從考場裏走出來,出乎意料第一個迎上來並不是本國的領隊,而是一個棕色頭發的高大外國人。

    那個外國人非常自來熟的和慕之雲打了一個招呼,還好慕之雲的口語水平還不錯,勉強和他回應了幾句。

    然後,那個外國人直接遞上來一封邀請書:“就是因為非常棒的數學教授親筆寫給你的邀請信,特地托我帶過來的,他非常希望你能成為他的學生,在他看來,你必將成為某一屆菲爾茨獎的有力競爭者。”

    單純解開幾個數學難題——而且是名氣不算太大的數學難題,確實不可能一步登天獲得菲爾茨獎,但是,一個十四歲就做到這一步的人,誰都不會否認她在數學上的驚人潛力。

    自從那幾封投稿信寄出去以後,慕之雲其實已經接到過好幾回國外的信件了,有些是想跟她討論數學問題的,同樣也有熱情邀請她過去留學的。

    不過像這種親手寫的邀請信,還專門托人帶過來,慕之雲確實是第一次收到。

    她甚至有些愣,猶豫了一下才接過信,說了一聲謝謝。

    正在她考慮是不是也要寫一封回信,婉拒這個邀請的時候,那個外國領隊好奇問:“接下來你有什麽具體打算了嗎?是留在國內繼續讀書,然後再出國讀研究生,還是直接出國留學?我個人覺得直接出國有很多好處,尤其在學術這一塊,我相信你在D國能得到非常大的助益。”

    這個人話說得熱情洋溢,但不知道為什麽,慕之雲總覺得他的態度裏透著一種些微的傲慢。

    慕之雲:“我暫時不考慮出國——我的年紀還太小了,或許等幾年,會考慮這個問題的。”

    那個外國人連連搖頭:“華國的數學確實很厲害,但是說實話,你們實在不太擅長培養天才,而我們D國對此有著非常多的經驗,相信我,隻要你出來,肯定能發現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慕之雲的態度依然十分堅決,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這個看起來十分貼心的建議。

    這個外國領隊看起來失望極了,甚至還有些不解。

    午餐時間,他甚至還和華國的領隊直接抱怨起這件事情來。

    兩個國家的領隊打過很多次交道,早就是老熟人了,聽到D國領隊的抱怨,華國領隊忍不住苦笑。

    他也知道這個老朋友的德性:說話不太討喜,總覺得他們D國世界第一,不太看得起其他國家。

    不過這人說到底也不算一個壞人,甚至單論私下交往,還是一個不錯的朋友。

    所以他也懶得藏著掖著了,直接問D國領隊:“你猜那個女學生,就是你們國家教授看中的那位,大學準備學哪個專業?”

    D國領隊不太明白他這個問題的緣由:“應該還是數學吧……難不成你們國家的金融和計算機也開始搶人了?”

    “都不是,”華國領隊好笑,“她準備學文科。”

    D國領隊:???

    “她準備輔修一門文科?”D國領隊問。

    “不是,”華國領隊無奈搖頭,“她就是準備主修文科,她甚至還準備參加我們國家的高考——就類似於你們的SAT——選的也是文科類考試。”

    ???

    這實在讓人更加難以理解了。

    D國同樣也有類似於保送的政策,他們那邊叫特招,最有名的就是各種體育生了,尤其是奧運金牌得主,向來是他們非常樂於招攬的對象,而奧數金牌也是一樣的,有了這塊獎牌,誰還會再去走SAT?

    而且……文科?

    曆史,哲學,文學,還是更無聊的政治?上帝保佑,他剛才聽見了什麽?!

    D國領隊當然也不是鄙視這些文科類專業,甚至在他們的大學裏,哲學也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科,對學生的資質要求同樣很高。

    但是,一個奧數競賽的金牌選手,選修文學哲學並不出奇,可是把文科類轉成主修科目?那個小姑娘到底在想些什麽?

    D國領隊覺得整個人都不太好了。

    “這簡直是浪費天賦!”他忍不住提高聲音,“你們怎麽能放任這麽一個天才做出錯誤的選擇呢?這實在是太可惜了!我甚至都想不明白,她為什麽要這麽做?”

    “我們也沒想明白。”華國領隊聳聳肩,“不過老實說,她可能是覺得本科數學實在太無聊了吧,所以才幹脆選了其他學科。”

    “那也可以直接授予本科學曆,進入研究生階段,”D國領隊還是無法想象,要是他手底下的學生這麽任性,自己應該怎麽辦,“或者直接出國,這麽多優秀的教授都想收她作為弟子,怎麽會感覺到無聊?”

    “你以為我們國家的教授不是這樣?”華國領隊一個白眼翻過去,“但是誰都沒辦法改變她的主意。”

    “這個學生的父母呢?你們沒有試著跟他們溝通過嗎?”D國領隊繼續追問。

    “當然溝通過,”華國領隊苦笑,“不過,她母親的意思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決定,我們也沒有辦法。”

    慕之雲的母親顯然是一位相當特立獨行的女士,和一般傳統理解上的媽媽完全不一樣。

    不過不管還有多少不解,這時候也顧不上了,這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成績很快就公布了,然後就是發獎環節。

    比賽方並不會特意公布哪個國家獲得了勝利,但依然有大批的有心人仔細統計分數,排出名次。

    理科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而數學則是理科的基石,所以暗地裏的較勁,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這一屆華國依然以領先第二名D國五分的成績,再次獲得了勝利。

    “不過你們國家培養出來的人才,很多最後還是到了我們國家,所以就算這次又輸了,我也不覺得是一件壞事。”那個D國領隊說,語氣一如既往十分欠扁。

    華國領隊白了他一眼,不過因為今天勝利心情好,也就懶得和這家夥計較了。

    但是D國領隊還是不罷休,繼續在慕之雲身上糾纏:“那個女孩子果真以滿分得了金牌,我還是覺得她留在你們國家實在太可惜了,就算想讀文科類,也完全可以來D國,我們大學的實力比你們國內要高得多。”

    這話華國領隊實在不想理睬,但內心裏也不得不承認,這家夥說的雖然難聽,但也確實沒錯。

    就算是國內最頂尖的兩所大學,在國際上的排名依然不太高,更加比不了D國頂級名校眾多的學術環境。

    “不過,我們遲早有一天能追上去的,”華國領隊信心滿滿,“我們的經濟現在已經追趕上來了很多,遲早有一天,我們的大學也能超過你們。”

    D國領隊嗬嗬直樂:”等經濟真正追上來再說吧,我覺得我有生之年反正是肯定看不到了,當然你也一樣。”

    華國領隊倒是無所謂:“就算我沒親眼看到也沒關係,隻要我的子孫後輩生活在一個更強大的國家,我這輩子的追趕就值了。”

    而那些外國人,是根本理解不了華國人對下一代的殷勤期待的——對他們來說,隻要自己瀟瀟灑灑的活完一輩子,就足夠了。

    毫不意外,D國領隊對此的反應是不明所以的聳聳肩:“未來,未來當然是應該更好的,不過那是下一代的事情,我們隻要做好自己就足夠了。”

    所以說了,三觀都不一樣,也實在沒什麽好談的。

    華國領隊懶得再跟他多說,搖搖頭,又心滿意足的看向了領獎台。

    這時候,正好是慕之雲上台領獎。

    她不單單拿到了金牌,還因為好幾種獨辟蹊徑的解題方法,獲得了這一屆的特別獎,頒獎的是個禿頂小老頭,臉上樂嗬嗬的,似乎試圖說些什麽,隻可惜慕之雲隻懂英語,這老頭的英語口音又太重,隻能雞同鴨講一陣,然後遺憾結束這段短暫的對話。

    這個14歲的女生,身形纖細,皮膚雪白,站在台上仿佛熠熠生光,她邊上站著莫蟬,是這屆華國代表隊的另一個金牌得主——事實上,這屆華國六名選手全都是金牌。

    但是兩個女孩站在一起的模樣格外叫人賞心悅目,直接把邊上那一群五大三粗,或者骨架已經發育成熟,但是全身上下依然沒幾兩肉的男選手徹底比了下去。

    領隊忍不住笑起來,又搖搖頭:“這一屆這幾個小夥子喲,算是被兩個小姑娘給徹底比下去了。”

    那幾個小夥子可不知道領隊的想法,一直到上了大巴車,還在高興的捧著金牌啃呢,其中有個選手哪怕都拿第二枚金牌了,還是一樣的高興。

    莫蟬則拉著慕之雲,兩個姑娘坐在大巴車最後,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麽悄悄話,臉上笑意盎然的,看起來開心極了。

    華國領隊看著這一眾興高采烈的孩子,卻不由又歎了一口氣。

    “老張你怎麽了?咱們又得了第一,你歎氣做什麽?”副領隊問。

    領隊隻是忍不住想起D國領隊那些大放厥詞的話,雖然聽著特別難聽,道理卻沒錯。

    這裏麵這幾個孩子,以後十有八九會出國留學,而能回來的……又有幾個?

    “操這些心做什麽?”副領隊倒是一個很豁達的人,“兒孫自有兒孫福,再說了,隻要以後國家強大了,也不怕人才不回來。”

    “誒你聽到沒,”他又興致勃勃聊起了八卦,“我這是出國,被別人問得最多的還是咱們國家那個新藥,好像叫蕤複康?還有人問要怎麽樣才能去咱們國家治病呢,這不就證明,咱們醫藥水平越來越發達,也越來越容易吸引人才了嘛。”

    他也眯著眼睛開始遐想:“真等以後咱們國家強大了,哪還要擔心孩子們出國不願意回來的事,到時候肯定就跟D國一樣,成為全世界人才向往的地方,那才帶勁兒呢!”

    領隊也眯著眼睛笑了一會兒,又歎氣:“也不知道我們還有沒有機會看到那一刻。”

    “看不到又有什麽關係?咱們兒子女兒能看到,孫子孫女也肯定能看到,那就夠了。”副領隊擲地有聲的說。

    所以說了,那些大願景大期望,跟那幫子外國人說壓根沒用——他們也聽不懂。

    領隊和副領隊對視一眼,都高興的笑了起來。

    然後又是一輪艱難又漫長的轉機,先是到了羅馬尼亞首都,然後從首都機場飛到另一個國家,再從這個國家坐直航回國,期間兜兜轉轉,又是十幾個小時沒了,所有人的精力也徹底被壓榨一空,就連得勝的喜悅,金牌的成就感,都在旅途中被消磨的差不多了,隻剩下沉甸甸的疲倦,唯一想的事情就是盡快回家,然後倒在自家熟悉的床鋪上,美美睡上一覺。

    那就是人世間最好的事情了。

    隻可惜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他們下飛機的第一件事不是解散回家,而是先接受記者的采訪。

    事實上采訪從一下飛機的時候就開始了,一行人走下飛機懸梯的時候,停機坪裏就已經圍上了一堆人,有國內組委會的同事,領導,當然也有記者。

    鮮花和掌聲肯定是必備的,甚至還領來了幾個周邊學校的小學生,穿著漂亮的小裙子小短褲,臉上甚至還帶了點妝,一臉笑容的把手裏的花束送給凱旋回國的隊員——然後這一幕就被鏡頭記錄下來,成為不少報刊第二天的頭條新聞。

    即便是體質強悍如慕之雲,在經曆了這段時間的旅程和比賽以後,也一樣覺得有些疲乏了,等她走下舷梯的時候,是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負責送花,小女孩子打扮得精致漂亮,發辮也梳得很精神,就是看著有些緊張,她快步走到慕之雲身前,猛的一下把花送上去,因為動作太大不小心撞到了慕之雲身上,又連忙後退兩步,小嘴抿得緊緊的,看上去有點慌。

    慕之雲笑起來,主動伸手接過了小姑娘手上花束,甚至摸了摸她頭上的羊角小辮:“你的頭發梳得真漂亮。”

    小姑娘終於笑起來:“謝謝姐姐,是我媽給我梳的。”

    慕之雲認真點頭:“嗯,我媽也特別會給我梳頭發,梳得可漂亮了。”

    兩個人對視笑起來,攝影師借機又抓拍到了這一幕。

    總覺得這一張比之前那張照片看起來,要生動活潑多了——攝影師想。

    然而在記者采訪慕之雲——這一屆年級最小的代表隊成員的時候,又被嚇了一跳。

    “你說你馬上要準備參加今年的高考——確定不是中考?”那個記者謹慎的問道。

    “是的,高考,”慕之雲點點頭,“我現在已經在高三班讀了一段時間。”

    記者忍不住奇怪的問:“可是我記得進入國家集訓隊的成員,都是能直接保送進大學的,你為什麽會放棄這次保送機會?”

    “因為我準備考文科。”慕之雲還是雲淡風輕的,卻直接拋出了一枚重磅炸彈。

    記者:……完全無法理解。

    “你……是這一屆奧林匹克金牌得主吧?我記得還獲得了滿分,你們幾個領隊對你也是讚不絕口,”記者就像是抓住了一個驚天大新聞,開始滔滔不絕問了起來,“這說明你在數學上應該有非常強的天賦,為什麽你又要轉學文科呢?”

    幾天之後的高考,毋庸置疑將成為這個國家最受關注的大事件,而一個奧數金牌得主放棄保送資格,轉而學文科——毫無疑問,這絕對是一個爆炸性的消息,甚至有可能引起全國範圍內的大討論。

    任何有足夠新聞敏感度的記者,都不可能隨便放過這樣一個大新聞。

    “可能是因為……我覺得文科也很有趣。”慕之雲的回答卻非常任性,甚至任性到記者都難以理解的程度。

    記者努力壓下疑惑,繼續問:“可是你剛剛才參加完奧數比賽,現在離高考隻剩下幾天時間,你確定還來得及複習嗎?如果這次高考沒有發揮好,不是浪費了這次機會?這就實在太可惜了。”

    慕之雲依然一派輕鬆:“沒有問題,我相信自己能發揮得不錯。”

    第二天,當名為《奧數金牌得主轉學文科,是跨界天才還是浪費天賦?》這篇新聞登上報紙的時候,果不其然,瞬間就引起了極高的關注。

    那時候網絡還沒有成為最主要的媒體渠道,報紙雜誌依然還是媒體主流,電視台也漸漸搶過了話語權,也因此,除了不少讀者寫信去報紙雜誌社參與討論,或者電視台采訪幾個路邊群眾的觀點以外,討論還是被控製在了一個很有節製的範圍內。

    不過網絡剛剛引入國內,論壇——雖然隻在極其有限的範圍內流行——也漸漸熱鬧起來。

    某論壇就搬運了那篇新聞的標題和內容。

    “奧數金牌轉文科?這怕是個傻子吧。”

    “可能就是讀書讀傻了。”

    “樓上是不是不知道這枚奧數金牌的分量?能得奧數金牌的有傻子?說不定就是人家覺得學習太容易,幹脆給自己來點挑戰。”

    “這不叫挑戰,叫任性,可能是不傻,就是太傲慢了,壓根沒把國內的高考放在眼裏。”

    “對奧數生來說,高考本來就不算什麽。”

    “呸!這個是理轉文!而且說是才參加完比賽就準備高考,這不是傲慢是什麽!”

    “等著看那個考生的好戲。”

    “等看好戲+1”

    其實在傳統報刊收到的讀者來信,意見也都是差不多的。

    要麽覺得這個孩子太任性,浪費天賦,要麽覺得她肯定會考試失敗,到時候一樣又灰溜溜轉回理科去。

    尤其以當前社會上的風氣,文科本來也是不如理科的,而一個理科的保送生忽然轉回來參加文科高考——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都是一件很難想象的事情。

    但是這時候,外頭那些風風雨雨,和慕之雲沒有一點關係。

    高考前這幾天,考生是可以選擇留在學校複習,或者回家的,留在學校的好處是可以向老師請教問題,學生間的學習氣氛也比較好,而回家,相對能休息得更好,對某些人來說,也更能放鬆心情,準備迎接決定命運的大考。

    高三一班的學生,一半選擇留校,一半選擇回家——慕之雲是後者,她甚至隻是回了一趟學校,領了考試前需要的幾樣東西以後,就直接回家了。

    附中倒是把門口那個紅條幅換成恭喜本校學生代表國家拿下金牌,為國爭光之類的話,又得意了好久。

    慕之雲從國外回來以後,還去了一趟初中部。

    王老虎捧著她帶回來的獎牌,高興的笑了很久,臉上每一根皺紋都寫著得意,又問她:“這次考試有什麽收獲?”

    慕之雲想了想:“我覺得數學還是挺有趣的。”

    “那就好!”王老虎更加眉開眼笑,仿佛慕之雲這句話,比金牌都更叫他歡喜。

    閆新月和周敏看到慕之雲也高興極了,同樣圍著那塊金牌看了好久,好奇不已。

    “這就是國際大獎的金牌呀!”閆新月眼睛發亮,“真好。”

    周敏對國外的古堡和帥哥更感興趣:“那個外國帥哥有多帥呀?有沒有照片?真想親眼去看一看。”

    她甚至可以直接腦補出一本發生在異域的愛情小說,浪漫,唯美,還有一種淡淡的哀怨。

    慕之雲:……

    她覺得周敏跟柳木木應該挺有共同話題的——這兩個家夥實在都不太著調。

    王老虎把慕之雲送出校門的時候,還碰到了顧恒亮。

    這個曾經後進班的大哥大,夢想成為街上一條龍的男人,如今卻已經進了初中的集訓營,準備初三衝一下初中數學聯賽,而且王老虎對他的成績還頗為看好。

    “這孩子挺機靈的——當然肯定比不上你,不過要是好好衝一衝,高中或許有希望進省隊甚至國家隊。”

    王老虎說話的時候,顧恒亮撓著腦袋,一直在不好意思的笑,他那一頭黃毛早就被剃幹淨了,換成一頭短短的青色發茬,整個人看起來精神了不少,也年輕了不少。

    就是在送慕之雲離開的時候,這小子忍不住又規規矩矩鞠了個躬,喊了一聲老大加油,才稍微顯出當初那副憊懶模樣。

    慕之雲忍不住對他笑,揮揮手:“你也加油。”

    然後,她又一次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戰場。

    作者有話說:

    ①參考自百科詞條,國際數學奧林匹克

    感謝在2022,06,25 23:46:07~2022,06,26 23:43:5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不歸的如果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