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作者:蔣牧童      更新:2022-09-05 18:19      字數:5660
  第73章

    到了上海的時候,已經是晚上是十二點,他們是乘坐最後一班高鐵回來。

    早上程令時是開車來高鐵站,所以兩人在地下車庫取了車子,很快車子駛上了高架。隻是相較於白日裏的車水馬龍,此刻顯得尤其安靜。

    從高架上看著兩旁的燈光,明亮閃爍,猶如映在夜空中的銀色光帶。

    鄔喬想了許久,還是低聲問道:“你之前說,資金的問題我們來解決?”

    原本這件事他們隻是受委托的一方,鄔喬已經以免設計費的公益性質,接下了這個建築設計,但她沒想到程令時居然決定承擔建造的資金。

    “一般來說,這樣的項目都是公益性質,要是想要建成,就要找到願意出錢的讚助商,”程令時手握著方向盤,語氣挺輕鬆的說道。

    鄔喬說:“我們是要自己去找讚助商?”

    “木結構建築最大的成本其實就是木材,之前國家為了響應全球氣候,是嚴禁對再生資源過度砍伐,但其實樹木長到一定的樹齡,特別是三十年到四十年的樹木是適合砍伐的。因為對於這樣的樹林來說,樹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差不多的。”

    鄔喬對於木材並沒有太多的研究,沒想到程令時隨口就能說出這樣的話,於是她說:“就像一灘水一樣,流動的水是活水,若是長年不動,就會成為死水。”

    森林也是同樣的道理,隻有不斷的栽種培育新樹木,才能提高對森林的利用。

    “要是我們使用裝配式建築方式,是不是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鄔喬問道。

    這幾天她也並非什麽功課都沒做,自從準備接下這個設計後,她就開始收集資料。好在她一貫喜歡在網上看全世界各地的建築,因此很快就找到了國外木結構的主要案例。

    程令時點頭:“對,其實裝配式建築方式在國外很流行,特別是木結構裝配建築,很多設計師對於木結構的設計方式,都是裝配為主,就像傳統的搭積木一樣,通過結構將原本獨立的部件連接在一起。這樣的話,不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也可以大大縮減施工時間。”

    “或許這可以成為我們設計最大的噱頭。”鄔喬說道。

    她說道:“我之前看過一個新聞,是高架橋的更換,當時的噱頭就是一夜之間將整座高架橋完成改造。其實就是利用裝配式建築的特點,將所有獨立部件都在工廠中生產完成,利用現在的高科技電腦技術,將每個部分都打造的嚴絲合縫,到了最後的組裝部分,反而是最快的。”

    其實那座橋哪裏是一夜之間平地而起,而是前期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

    正好趕上紅綠燈,程令時將車子停在紅燈前,放鬆般的扭頭看向她,淺褐色眼底喊著淡淡的笑意,低聲說:“看來你已經有了想法。”

    “有了一點點。”鄔喬伸手比了下。

    在外奔波了一整天,鄔喬雖然身體很疲倦,但是頭腦好像被依舊很興奮,一路上在說自己的構想,一直到小區的地下車庫,車子停下來,她才跟著停下來。

    鄔喬下車後,駕駛座上的男人卻沒動彈。

    她伸手敲了敲車窗,玻璃緩緩降下,她問道:“怎麽不下車?”

    總算這人才算給麵子一般,懶散的從車上下來,他們雖然出去了一趟,但因為計劃好晚上回上海,所以也沒帶什麽行李。

    就是車子上的相機還有測量設備。

    鄔喬走到後備箱,準備把東西拿出來,就見他走過來,伸手打開後備箱,身上的白襯衫袖子被卷了幾道,露出一截修長白皙的手臂,或許是他手臂很白,小臂上分布著的青筋有些明顯,一道道,更顯得清瘦有力。

    程令時彎腰將後備箱裏的設備拎了起來,衝著她懶散的一抬下巴:“你知道剛才你說話的樣子有多……”

    他故意一頓,果然鄔喬禁不住他勾引一樣,問道:“多什麽?”

    程令時上前輕輕抱住她,嘴唇貼著她的耳畔低聲說:“迷人。”

    都說這個年代最沒用的就是理想,可是那些沉溺於物欲的人,永遠都不知道,擁有理想並且願意為之努力的人,到底有多閃閃發光。

    最起碼在程令時的眼中,那樣自信而侃侃而談的鄔喬,如披星光,奪目耀眼。

    *

    因為找讚助商這事兒,鄔喬實在幫不上忙,所以她現在能做的就是將柳老師的筆記本吃透,然後準備設計方麵的事情。

    好在她一向擅長讀書,柳老師這些年的心血,她迅速的整理,居然不到半個月,就整理了一大半。連程令時看著她電腦裏的資料,都忍不住感慨。

    “厲害了,這已經是我這一周在朋友圈刷到的第三個去打卡的,看來老大設計的這個博物館,真的要火了呀。”顧青瓷舉著手機忍不住感慨。

    旁邊的高嶺一聽這個,立即來了個精神,椅子一轉:“我朋友圈也有,還有人專門來打聽,問我這是不是我們公司設計的。”

    “這個博物館離上海挺近的,要不咱們周末也去打個卡?”顧青瓷問道。

    檀啟:“那還是算了,我覺得我還是跟老大打卡吧,我感覺他快紅了。”

    “對對,我大學的直係學妹,居然來問我,我們公司還招不招實習生,”燕千帆無奈的搖頭,他說:“我本來以為她是衝著我們公司來的,結果居然一直問我關於老大的事情。”

    “之前那次直播,老大就不少人關注了,畢竟這麽帥的建築師,堪比史前生物,誰會不好奇呢。”顧青瓷慢悠悠說道。

    倒是鄔喬看著博物館的照片,卻有了新的打算。

    周末原本說好,程令時帶她出去約會。兩人在一起之後,正經的約會好像就那次吃飯,之後都是忙的腳不沾地。

    “你想去看看那個博物館?”程令時在聽到她想去的地方,有些驚訝。

    鄔喬點頭:“其實我對圖書館、博物館這類的人文類建築,一直都很感興趣,之前設計的美術館也是。”

    大概是這樣的建築,不會設計到太多的利益糾結,反而是更純粹專注在設計。

    既然她想去,程令時也沒意見,於是兩人直接開車過去。

    從上海到H城挺近的,兩個小時的車程,兩人九點多開車過去,十一點到那邊,先吃了個午飯,這才前往博物館。

    跟繁華快節奏的上海不同,H城是個上千年的古城,整個城市就有一種安定淡然的氣質。

    兩人到了博物館,這才發現居然很多人。

    跟一般冷清的博物館還不同,光是門口就有不少人。

    鄔喬這才發現程令時在博物館所設計的門口,造型奇特而充滿未來感,特別是外立麵玻璃幕牆,仿佛一隻來自未來時空的眼睛。

    當人站在幕牆前麵時,猶如隨時都能被吸入進去。

    鄔喬站在原地看了好一會兒,突然說:“你設計這個博物館的時候,有想過自己的建築,可能會變成別人打卡的地方嗎?”

    或許是當今社交媒體太過發達,打卡成了一個時髦的詞匯,好吃的餐廳需要打卡,好玩的地方要打卡,就連好看的建築都會拍照打卡。

    應運而生的就是很多網紅產品,自然建築界也沒能逃出這股浪潮。

    這些年來的網紅建築,層出不窮,特別是涉及到商業領域,比如商場或者酒店這樣的地方,很多甲方開發商甚至會拿著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建築圖,要求設計師參考設計。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外國知名建築師的設計,會被抄襲的原因。

    “沒想過,”程令時搖了搖頭。

    前麵正好兩個高中模樣的小女孩嘻嘻哈哈的在拍照,兩人都穿著現下女高中特別愛穿的JK製服,一個人在幕牆前比著姿勢,另外一個則給對方拍照。

    終於兩人輪流拍完,鄔喬以為她們要結束了,就見一個小女孩走過來,輕聲問道:“姐姐,你可以幫我們拍照嗎?”

    “當然可以。”鄔喬笑了下。

    兩個小女孩站在玻璃幕牆下,兩人站在那隻玻璃造型的眼睛前,開心的用手臂比了個愛心的造型。

    “謝謝你,姐姐。”小女孩接過相機,滿意的看著鄔喬替她們拍的照片。

    鄔喬搖搖頭,就聽小丫頭突然望著她和程令時,問道:“姐姐,需要我幫你和哥哥也拍一張照片嗎?”

    “不用……”鄔喬正要拒絕。

    突然程令時伸手攬住她的肩膀,語氣淡然道:“謝了。”

    程令時直接把自己的手機遞過去,本來他打算攬著鄔喬走過去,誰知就聽小姑娘嘀嘀咕咕說:“怎麽也沒有美顏相機啊?這個原相機拍出來很難看的。”

    程令時:“……”

    鄔喬知道他這個直男性格,手機裏必然不可能有美顏相機這種東西。

    趕緊把自己的手機遞了過去。

    小姑娘心滿意足的拿著,替他們拍了好幾張還不滿,說道:“姐姐,你跟哥哥也比一下我們剛才那個姿勢嘛,用手臂比愛心,那個姿勢比較親密嘛。”

    “……”

    “……”

    兩人同時看向對方,眼底都有一種無奈,但是好像又拗不過小姑娘的好意。

    就在鄔喬認命的抬手時,身側的男人突然伸手將她抱住,彎腰吻在她的額頭上,對麵的小丫頭愣住,緊接著手忙腳亂拍了一張照片。

    “你嚇到小孩子了,”鄔喬仰頭,無奈的輕笑。

    程令時低頭看著她,眸光如水,低聲道:“我隻是覺得,這樣才比較親密。”

    鄔喬沒想到,他跟一個小孩都要計較,趕緊去把小朋友的手機拿回來,連忙說了幾聲謝謝,拉著他就走了。

    兩人在博物館逛了一圈後,快要出去的時候,正好看到有個休閑吧。

    據說裏麵還有一款網紅飲料,也是很受歡迎。

    程令時去買飲料時,鄔喬就聽到兩個嘰嘰喳喳的聲音,抬頭一看,就是之前在門口遇到的那兩個小姑娘。

    因為周圍沒位置,鄔喬邀請她們一起坐。

    兩個小女孩果然是高中女生,而且是高二學生,是學美術的,其中有一個未來的目標就是想當建築師。

    鄔喬聽著她的理想,不由笑了起來,說道:“那你要加油,建築師可不是好當。”

    “姐姐我能問你一個事情嗎?”

    鄔喬:“你說。”

    “姐姐,你是怎麽找到哥哥那麽帥的男朋友的啊?”紮著馬尾辮的小姑娘,一臉認真且好奇的問道。

    雖然鄔喬知道程令時確實長相太過優越,但是她以為這種高中小女孩,不會欣賞他這種清冷又成熟的類型,畢竟現在在小女生群裏紅的都是小偶像,都是那種看起來又奶狗又聽話的模樣。

    鄔喬故意問道:“你覺得那個哥哥帥?”

    旁邊披著長發的女孩驚呼:“姐姐,你覺得哥哥不帥嗎?”

    “姐姐,你眼光太高了吧。”馬尾辮同樣點頭。

    鄔喬:“……”

    馬尾辮感慨說:“姐姐,你都不知道我剛才看見哥哥的時候,差點兒呼吸都停止了,我都沒在現實中看過這麽帥的人。”

    她的同伴也點頭:“我也是,我也是,我本來還想偷拍他的呢,但是怕被發現。”

    “對,這個哥哥看起來不太好說話的樣子。”

    程令時一貫是這樣,不笑的時候,整個人看起來冷傲又疏遠,讓人輕易無法靠近。

    反而是鄔喬,不管是長相還是氣質都是那種帶有親和力的,要不然兩個剛認識她的小姑娘,就這麽嘰嘰喳喳對她的男朋友評頭論足,也絲毫不怕她介意。

    不過她們也隻是單純的在誇程令時。

    “其實呢,這個哥哥不止是長得帥哦,”鄔喬看著不遠處的男人,那種從心底冒起,被稱之為炫耀的情緒,好像怎麽都壓不住,她輕聲說:“他還是個很優秀很有才華的建築師。”

    “哥哥他也是建築師?”馬尾辮驚訝的瞪大雙眼。

    剛才就是她說,自己未來的目標是成為建築師。

    鄔喬輕笑說:“對呀,哥哥還是很厲害的建築師呢。”

    本來鄔喬想說他就是這個博物館的設計師,可是好像在小朋友麵前顯得太過炫耀,她還是忍不住按下了這樣的心情。

    但是看著麵前小姑娘驚訝而崇拜的眼神,鄔喬仿佛看到了從前的自己。

    那時候她也是這樣望著程令時的吧。

    “姐姐,你可真是太厲害了,居然能找到哥哥這樣的男朋友。”小姑娘到最後居然說出這樣一句感慨。

    正巧程令時回來,他直接端回來四杯飲料。

    兩個小姑娘驚訝了下,沒想到他會給自己買飲料,兩人趕緊說了謝謝。

    “聊什麽呢,這麽開心?”程令時睨了兩個小姑娘一眼,眉眼中掛著懶散笑意,他手臂搭在鄔喬的椅背上,臉頰微偏,有些好笑道:“隔那麽遠,就聽見你笑了。”

    鄔喬故意道:“我不告訴你。”

    “哥哥,我們是在聊你,我在問姐姐,怎麽樣才能找到你這麽優秀的男朋友。”

    鄔喬瞬間瞪大眼睛,現在的小姑娘呀都不得了,大概是喝了人的嘴短,毫不猶豫的轉頭討好起的程令時。

    簡直是又機靈又可愛。

    “是這樣呀,”程令時扭頭,看著在自己手臂之間的姑娘,臉上笑意就沒淡下去,他直勾勾的望著鄔喬,末了,淡笑道:“那我也允許你們問我一個問題。”

    兩個小姑娘同時‘啊’了一聲。

    “你們可以問我,”就聽程令時微拖著腔調,語氣慢悠悠說:“為什麽會找到姐姐這樣漂亮又優秀的女朋友。”

    聽到這句話時,鄔喬瞬間就被自己砰砰砰的心跳聲淹沒。

    *

    轉眼,到了十一月。

    一篇中國最美建築的文章,將H城博物館徹底送上了熱搜,這個從落地使用就一直引起路人打卡的地方,最終終於在山風海嘯般的流量下,徹底爆紅。

    各大社交媒體上,關於博物館的打卡教程,就有幾千上萬篇。

    而各大短視頻平台上,各路網紅爭相前往打卡,曬出來的視頻點讚就超過千萬。

    而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這樣的關注,更大的原因是,它拿了大半篇幅講了關於這個博物館設計師程令時的設計這個博物館的幕後故事。

    當然要是不配上程令時那張在辦公室裏拍攝的照片,想必也不會引起這樣大的關注。

    隻用一張照片,就將他再次送上熱搜。

    照片上的男人安靜站在充滿設計感的辦公室,陽光灑落在他身上,這張臉的輪廓幹淨而利落,眉宇間透著清冷淡然,眉骨優越,淺褐色的眼眸比窗外的陽光還要耀眼奪目。

    這樣一張臉,紅的透透徹徹。

    原本程令時在建築界名氣就很大,隻不過他之前是紅在圈子裏。

    這一次在大眾層麵,他算是徹底紅出了圈子。

    網上鋪天蓋地都是關於他的新聞,就連前段時間,他參加建築高峰論壇的直播視頻都被翻了出來。

    那次直播就有點兒小出圈,結果這次徹底成了他的出圈利器。

    因為有視頻為證,他確實就長這樣,而並非照騙。

    一時間,連網友都驚呼:乖乖,現在建築屆都已經內卷成這樣,是不是不長成這樣,都不好意思自稱知名建築師。

    而遠在H城,一個高中校園裏。

    兩個小姑娘一臉興奮的頭靠頭的看著手機上的新文,半晌,紮著馬尾辮的女孩說:“原來姐姐真的沒騙我,這個哥哥真的是個厲害的建築師。”

    隨後馬尾辮女孩肯定道:“但我覺得,那個姐姐肯定也很厲害,我相信她以後也一定會出名的。”

    網上鋪天蓋地都是程令時的新聞。

    連時恒建築所的員工,都激動了好久。

    反而是鄔喬卻反而更沉靜了,她不再因為程令時的優秀而忐忑不安,也沒再像以前那樣惴惴不安,思考自己到底配不配的上他。

    她好像一下子從以前的那種桎梏中解脫了出來。

    曾經惶惶不安,仰望著他和自己之間的差距。

    如今這一切都不再是她的困擾了。

    她永遠會記得,那天博物館裏他說的那句話。

    “因為不會再有比她更好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