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作者:夢溪石      更新:2022-09-01 10:01      字數:3442
  第138章

    一千多年前,諸葛亮北伐未定,自感壽命將至,於是請七星燈續命,卻被魏延進來撲滅火苗,導致功敗垂成,最後含恨命隕五丈原,這段傳說被口口相傳,又被後世小說家放入演義,成為經典,但許多人並不知道,諸葛亮逆天續命,單靠七星燈是做不到的。

    “他還需要一件法器。”

    彼時武侯神魂離開何疏身體,去往不知名處,又或者是消散於天地間,何疏還沉浸在兩人的神念交流對話中,久久沒有回神,直到下巴再度被捏起來。

    他懵懵懂懂被覆上嘴唇,莫名其妙被廣寒渡了口氣過來。

    事後何疏回想了一下,這口氣的持續時間大概有五秒左右,但何疏當時整個人都傻了,一方麵還在神遊太虛,另一方麵又被廣寒行為鎮住,五秒之內竟興不起半點反抗的念頭。

    “武侯神念已經走了,我才給你渡氣的。”

    從他唇上離開時,廣寒還特意解釋了一句,好像怕被他怪罪。

    何疏:……

    他已經忘記那口氣是什麽感覺,但是嘴唇相觸時那種柔軟感卻該死的清晰。

    為什麽廣寒不是個妹子?!

    何疏在內心哀嚎,麵上還要裝成若無其事的大度。

    “我沒事了,你下回不用——嗯,沒有下回了,我緩緩就行。”

    他目光遊移,忍不住望向不遠處的蔣思因和小田兩人。

    蔣思因反應很快,見他看過來,趕在何疏開口前就搶話:“我什麽也沒看見,你們繼續!”

    何疏:???

    “繼續什麽?”

    何疏衝蔣思因露出和藹微笑。

    蔣思因:“繼續劫後餘生的慶祝?”

    何疏嘴角抽搐:“我剛才氣息不繼,他在給我渡氣。”

    蔣思因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嘴裏哦的一聲拖長了調子。

    何疏:……

    他很想過去用力搖晃蔣思因,看看對方腦子裏到底裝了些什麽,都不看看自己身處何處,還能想些亂七八糟的。

    但何疏自己卻忘了,早在陰間時,蔣思因看見他跟廣寒兩人牽手,思路就已經不知道歪哪裏去了,再也無法扭轉過來,雖然蔣思因回到陽間之後,對陰間經曆已經忘記許多,但與陰間有關的其它事情,卻記得異常清楚。

    偏偏廣寒還在一邊添亂。

    “你臉色怎麽那麽難看?還需要渡氣嗎?”

    “不需要了!”何疏磨牙,“我真是謝謝你!”

    廣寒:“不客氣,你需要就說,我隨時都可以。”

    何疏懷疑他在故意抬杠調侃,但是看廣寒的表情又真誠且無辜,實在找不出半點破綻。

    自從離開陰間之後,廣寒似乎有點兒不一樣了。

    但到底什麽地方不一樣,何疏卻很難具體描述出來。

    非要說的話,大概就是廣寒變得更有人味兒了吧。

    何疏還記得剛認識他的時候,對方端著張冷漠冰霜的臉,開口第一句話就是:你死期將近了。

    當時又何曾想到,之後兩人會有這樣的交集,會……

    腦子裏各種念頭紛湧而過,何疏不知怎的,又想到剛才那個眾目睽睽下的“渡氣”,不由老臉一熱。

    “何哥,你快繼續說說,那件法器到底是什麽!”

    小田稍微緩過精神,就禁不住催促他繼續剛才沒說完的事情。

    在場幾個人裏,小田因為佤族的身份,對諸葛武侯天然比其他人更為親近尊崇,自然也迫切想要知道武侯的神念到底留下什訊息。

    何疏點點頭,整理一下亂哄哄的思路,繼續說下去。

    事情還要從諸葛年輕時說起。

    諸葛其師學究天人,精通陰陽術數,諸葛青出於藍,少年時就曾隻身離魂,到陰間遊曆,也見到了當時的法鏡、神鏡、業鏡,他有感於三鏡神奇,回到陽間之後,就一直想要仿造三鏡,為此更是踏遍三山五嶽,遍尋精石奇花,終於在蜀漢定國的第二年,鏡子功成,此鏡無名,後世僅見零星記載,都以“諸葛鏡”稱之。

    據說諸葛鏡雖然是仿陰間三鏡,但是同樣也有勾魂攝魄,貫通陰陽之效,所以後來武侯續命時,不僅點七星燈代表命魂,還用了諸葛鏡護法,可惜功虧一簣,所有努力全部付諸東流,諸葛鏡再是寶物,對他來說也失去作用。

    “武侯臨終前,原本想把諸葛鏡留給劉後主,以延蜀漢國運,但他也預見到,蜀漢國祚如流星驟現,自己死後更加難以為繼,劉後主非但守不住諸葛鏡,還可能令寶物落入心懷叵測之人手裏,思來想去,他終於想到了一個地方,那就是他生前平定過的西南,那裏雖是中原人眼中的蠻荒部落,但那裏的人心,卻更為淳樸,加上西南地處偏遠,一般人也很難找到那裏去。”

    “所以,在他去世之後,身邊人遵照他的遺命,將丞相衣冠與諸葛鏡送到西南,留給當地人,以佑西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難怪……”小田喃喃道,“難怪我們那邊有丞相祠堂,據說祠堂後麵供奉的就是諸葛武侯的衣冠塚,旁邊還有一座寶鏡山,原來是這麽來的!那諸葛鏡,難道就在寶鏡山嗎?”

    何疏搖搖頭:“到了近代,也不知道是誰把諸葛鏡的傳說泄露出去,正好英國人吞並緬甸之後,覬覦雲南礦產,就派人幾次三番過來尋釁找事,用劃定邊界的借口,暗中尋找諸葛鏡。英國人堅信,當年陪同武侯下葬的,除了諸葛鏡之外,肯定還有無數珍寶,這些珍寶哪怕帶回去一件,就像英國人從印度搶走的‘光之山’,後來變成英女王皇冠上的寶石一樣,這些殖民者覺得最後搜尋到的寶物,說不定也能成為他們的晉身之階。”

    饒是知道自己所“夢見”的經曆,都是遙遠前世的事情了,前世的債怎麽都算不到今世頭上,蔣思因還是忍不住雙頰一陣陣臊熱。

    他忍不住去看何疏,後者好像根本沒留意到他的心理掙紮,兀自在講述。

    “為了找到諸葛鏡,英國人甚至想出離間佤族與中央的關係,想以收買或利誘的方式,讓當地人放他們自由搜尋,英國人以為,雲南當地少數民族,也跟印度一樣,各地多民族離心,利益各有訴求,很容易就達到目的,但他們沒想到,當地人的身份認同感居然很強,他們不僅承認中央政府,還不肯讓他們進山,雙方甚至發生武力衝突。”

    “因為我們佤人最念恩情,武侯爺爺一千多年前給我們帶來的恩德,我們一直記著,武侯爺爺是漢人,是中原正統,佤人也就心向中央。”小田忍不住插口。

    她對武侯的感情,也許是在場任何人都比不上的。

    這來源於世世代代的血脈傳承,也來源於一千年前,那場武侯與佤族首領之間歃血為盟的誓約。

    從此往後,風雨無阻,初心如故。

    “所以英國人很焦慮,他們隻能偷摸潛入,為此還差點被發現,不得不挾持人質一路穿行,最終,他們找到深山裏的武侯祠,也找到了諸葛鏡,驚動武侯留存在石像上的神魂。”

    “這時他們團隊起了內訌,有人主張將諸葛鏡和一幹珍寶都就地瓜分,大家離開雲南之後就解散,有人則提出把所有東西都帶回去上交給大英政府,這期間,有人被打傷,帶著諸葛鏡連夜逃跑。”

    說到這裏,何疏看了蔣思因一眼,意味深長。

    蔣思因心頭一跳。

    他感覺何疏這一眼,似乎看穿了自己的前世今生,甚至也看穿了連自己都無法預見的,冥冥之中某種命運的牽係。

    “你知道你的名字,為什麽叫蔣思因嗎?”何疏忽然問道。

    “我就是那個帶著諸葛鏡逃跑的人……”蔣思因沒有回答何疏的問題,反倒喃喃說道,“我被他們開槍打傷,落下懸崖,被一個女孩所救,與她相處幾天,我已經愛上她了,可我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隻能寄托於來世。我想贖罪,我想當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不需要背負罪孽與愧疚,可以與她重新邂逅——”

    蔣思因望向小田,後者若有所感,也對上他的視線。

    “且思後事,謹記前因,所以我叫,蔣思因。”

    何疏微微一笑。

    “看來你們自己記起來了,這也算是你們的機緣。諸葛鏡被你藏起來之後,一百多年間都沒有人能找到,就連那幫英國人也無功而返。直到幾年前,約翰和你一樣,覺醒前世記憶,他在英國找了不少靈媒,都沒法解決他的問題,最後經人介紹,找到緬甸的查哈法師,而畢舍遮通過查哈法師得知他的事情,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鳩占鵲巢,霸占了約翰的軀殼,這才有了後麵一係列的事情。”

    小田訥訥道:“那個畢舍遮,要諸葛鏡幹什麽?”

    何疏:“他真正想要的是陰間業鏡,但那東西就算是他,也很難得到,除非有人從陰間偷出來給他。我懷疑周判官對外勾結的對象裏,也有畢舍遮,但是周判官陰謀落敗,畢舍遮拿到業鏡的希望就更加渺茫,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仿造陰間三鏡的諸葛鏡。畢竟武侯驚才絕豔,諸葛鏡的威力絕不會小。”

    “畢舍遮被封印數千年,剛剛接觸逃脫,力量不及原來的一半,諸葛鏡攝魂奪魄,有助於他盡快恢複力量。”廣寒也幫忙補充了問題答案。

    至此,眾人許多疑惑,算是得到解答了。

    何疏覺得自己休息夠了,勉強爬起身。

    “接下來,就該把諸葛鏡找出來了。”

    他與武侯神念交流,早就得到答案,此時毫不猶豫,繞向神像後麵。

    誰知氣力不濟,腳下一軟,何疏直接往前摔去,剛剛才營造起來的淡定高人形象頃刻瓦解。

    前腰被某人的手臂橫生過來攔住,差點五體投地的姿勢及時被阻止。

    廣寒:“我抱你?”

    何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