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作者:郭十一YL      更新:2022-08-17 10:24      字數:3841
  第110章

    雖然對齊衡口中那個溫柔賢惠的新嫁娘究竟是不是她家如蘭表示懷疑,但從喜鵲口中得知了嫁到齊家這幾日,齊國公夫婦及齊衡待如蘭的態度之後,王若弗還是終於放下了心。

    女兒出嫁之前,即便她十分看好齊家這門婚事,可這心裏一直擔心自家姑娘這皮猴兒一般的性子嫁去給一向講究規矩的平寧郡主當兒媳,怕是會遭人家嫌棄。又覺得如蘭這性子,怕是不會認真聆聽婆婆教誨,萬一跟婆婆杠上了可就麻煩了。

    沒成想,人家郡主娘娘卻遠比她想象得要好相處得多啊!便是她自己,哪怕是重來一遭,心中對兩個兒媳都是極滿意的,待她們也沒有郡主娘娘這樣寬和的。

    看來,外麵評價的什麽為人高傲、清高自持,那都是不了解人家郡主娘娘的揣測之言罷了。說來,前世郡主娘娘的後頭兩位兒媳,那也都是名門閨秀來著,出門說起自家婆婆,也都是說郡主十分寬和的。今世倒叫自家姑娘撿了個便宜!不僅得了個出息又長得好的夫君,還得了個好相處的婆婆!

    哎呀呀,自個兒重生一遭,到現在為止最大的成就,大抵就是不知怎麽的,就叫如蘭結了這麽一門好親吧!

    王若弗心裏正得意著,便聽劉媽媽來報:“大娘子,聽說,顧將軍不日就要回來了。”這顧將軍,指的自然就是顧廷燁了。

    “那正好。我正說自打如兒嫁了,明兒的課也停了,她近日無聊得很呢!顧二郎回來了,倒可以帶著明兒去馬球會上熱鬧熱鬧!”

    “大娘子想得周到!隻是……”劉媽媽頓了頓,“吳大娘子那邊,好像挺久都沒辦馬球會了。”

    “這樣嗎?”家裏沒了需要相看的女兒,王若弗也許久沒關注吳大娘子的馬球會了。之前似是每個休沐日都要辦的,如今許久沒辦,想來和自己不再關注馬球會的緣由也差不多。畢竟,梁六是她最小的兒子了。下頭沒有等著要定下親事的孩子,人家又何必費事費力操持這些。“那改日我去瞧瞧四丫頭吧,順帶腳打探打探吳大娘子的口風。”

    說幹就幹,顧廷燁那邊兒還未抵京呢,王若弗已經上了永昌伯爵府的門,想求著吳大娘子再辦幾場馬球會,好叫她家明兒能光明正大地在婚前和未婚夫婿親近親近呢。

    “快坐快坐,親家今日可是來瞧晗哥兒媳婦兒的?”一進屋,吳大娘子便熱情地迎了上來。瞧著倒比之前熱絡得多。

    或許,吳大娘子終於是發現了墨蘭的優點,覺著這門親事結得也還算不錯,這才態度大變?

    王若弗心中如此猜測著,麵兒上卻沒表露出來,笑說:“我是想著,墨蘭的胎也快五個月了,她年輕沒生養過,特來叮囑幾句。再者說,最近家裏事忙,也好久沒去你那馬球會上了,也是想來同你說說話呢。”

    她這話一出,吳大娘子便聽明白了,人家是來打探自家的馬球會怎麽好好兒地就停了,便答道:“唉,不瞞你說,這馬球會啊,我也許久沒辦了。原本,我就是個喜歡熱鬧的,馬球會上看看小年輕們在馬背上的英姿,仿佛自個兒也回到了年輕的時候呢!隻不過,近些時日……我也不知道這馬球會該不該辦了。”

    難道不是因著梁晗已經娶妻,吳大娘子才停了馬球會的嗎?王若弗感到有些疑惑,“這話從何說起?這馬球會,你家也辦了許多年了,怎的如今……”

    “唉……”吳大娘子又是歎了口氣,“有些話,我也是想著咱們兩家是通家之好,沒什麽不好說與你聽的。隻是,還望今日我的話,你可別往外說。”

    得了王若弗的保證之後,吳大娘子才緩緩開口,“先前,官家不是把隨他從禹州起家的功臣都派去打仗了嗎?如今大軍大勝歸來,官家便想著,給這些功臣賜婚呢。”

    說來,前世也是大軍剛得勝歸來,便傳出了沈國舅要續弦英國公獨女張桂芬的消息。隻不過,今世因著自己的提醒,人家張桂芬在今上登基之前,就已經嫁了鄭家,此時自然是不能再嫁給沈家了。“這事兒,我倒是也略有耳聞,隻是,此事與辦不辦馬球會又有何幹係?”

    吳大娘子是個交遊廣闊的,且她的身份地位擺在這兒,這得到消息的渠道又比同樣會經營人脈的徐琳琅廣了不少。許多王若弗不知道的事兒啊,她心中卻都門兒清。

    見王若弗沒想明白其中的關竅,吳大娘子便解釋道:“若隻是小段將軍還好說,他畢竟尚未婚配,便是為著在今上麵前討個好兒,也有不少伯爵人戶願意將姑娘下嫁的。隻是……沈國舅為著官家登基,沒了原配娘子,現如今也要擇個續弦呢。他的長子可都快十歲了!哪個好人家願意讓姑娘過去?是續弦也便罷了,生的孩子也沒了嫡長子的名分……這不,好多家裏有適齡女孩兒的,都急著要給姑娘挑個人家呢,我那馬球會啊,都快成了戰場了!況且,人家要是在我這馬球會上看中了哪家定了親,剛好官家也看中了人家,那我這……”

    她沒把話說全,卻也足夠王若弗聽明白了。吳大娘子是怕啊,官家看中的姑娘在她的馬球會上相看到了旁的合適的人家,壞了官家的安排,這不是平白叫官家記了永昌伯爵府一筆麽?“如此,你這馬球會啊,卻是暫時不宜再辦了,還是等到此事塵埃落定再說。”

    “誰說不是呢?不過啊……”吳大娘子抿唇笑了笑,“這事兒啊,應該很快也就該定下了。”

    這倒叫王若弗來了興致。這一世因著自己的幹涉,沈國舅是娶不得張桂芬了,不知今世是哪家貴女倒了血黴嫁到沈家啊?“親家這話,是你這兒有什麽內幕消息不成?快別賣關子了,說與我聽聽!”

    “聽說,原本官家是想在武將當中,選一戶人家的女兒匹配沈國舅的。沒成想啊,一聽到消息,家裏有適齡女孩兒家的,一個定下的比一個快!這是不惜得罪了官家,也不想叫自家姑娘嫁到沈家啊!聽聞許國公家的小孫女,才十二歲,他都急著給孩子定下了人家。我尋思著,官家就算再葷素不忌,也不至於叫人家姑娘配給個都能給她當爹的吧?這不,最後沒得可挑了,說是大概就要定下餘閣老家的了。”

    “餘閣老?”那不是嫣然家嗎?“可我聽聞,餘閣老養大的嫣然,那不是已經定了人家嗎?”這一世沒有顧廷燁同嫣然求親一事,嫣然自然也不至於匆匆遠嫁。如蘭出嫁前不久,剛剛定了戶部尚書家的小孫子來著。雖然是庶房的嫡出公子,身份上略微委屈了嫣然,可好歹嫁在了汴京,能常伴在祖父母身邊;且聽說那一房也隻有一位正房太太,人口也簡單,正適合嫣然這樣心思單純的小姑娘家了。

    “自然不是嫡長女,是繼室所出的那位嫣紅姑娘呢!”

    “她父親才幹一般,並不似餘閣老一般精明強幹,且她又並非原配所出嫡長女,官家怎就瞧上她了?”

    吳大娘子語帶譏誚,“那還不是實在沒得選了!原本也還能再挑一挑,誰承想,那鄒家非要來橫插一杠,說是鄒三姑娘要嫁進沈家做續弦,皇後娘娘都應允了的。官家知曉的時候,這消息已經有不少人都知道了。本就沒什麽好人家願意將女兒去填了這坑,鬧了這麽一出,官家可不是再沒得選了麽?”

    這位餘嫣紅,王若弗可是見識過的,不由感歎道:“若是這位鄒三姑娘去給沈國舅做了妾,對上這位嫣紅姑娘……那沈家可有的是熱鬧瞧了!”

    “不至於吧?”吳大娘子卻有些懷疑她這個說法,“鄒大娘子,那怎麽也是為著皇後娘娘才去的那麽慘……怎能叫她家的女孩兒去沈家做妾?”

    怎麽不至於呢?前世可不正是這樣麽?那小鄒氏還仗著自個兒有誥命,把出身高貴的正房大娘子張桂芬都險些擠得沒地方站,還想害了人家性命去呢!

    不過,這話自然是不能跟吳大娘子說的。“我也就是隨口一說,想來皇後娘娘也不至於這般不講究。”

    “大抵是的吧……親家在我這裏也坐得夠久了,晗哥兒媳婦兒想來還候著你呢。”

    “那我便先告辭了,有機會再來尋你喝茶。”

    說罷,便朝著墨蘭的院子去了。

    她過去的時候,墨蘭正拿了本書,邊看邊等。

    “四丫頭就是好學,這嫁了人還曉得讀書上進。哪兒像你五妹妹,我聽聞出了門子,沒我這個做母親的管著,便和放了風似的!日日睡到日曬三竿才起……”

    墨蘭靜靜聽著嫡母抱怨,實在是沒好意思說,若不是她今日上門來,自己隻怕也是要睡到日曬三竿的……唉,這有孕的身子,就是貪睡得緊。

    “母親安好。”說著,墨蘭就要起身行禮。

    “不必不必,你還有身子呢,快好好兒坐著吧!”王若弗一把將她按了回去,自顧自坐在了她邊上,“四姑爺呢?我瞧他一向黏你黏得緊,今日怎的不在?”

    墨蘭慣是個臉皮薄的,聞言輕咳兩聲,解釋說:“我家官人這些日子正努力溫書呢。原本聽說母親要過來,他是打算在屋裏候著的。是我同他說,母親從不在意這些虛禮,你好好讀書考個名次回來,母親定比什麽都高興的。”

    她這話說得好聽,王若弗也確實不會在意這些,她來這一趟本來也不是為了瞧梁晗的,便說:“很是呢!誒,說起來,今日你婆婆待我似乎分外熱絡!要我說啊,指不定就是你嫁進來之後敦促她兒子好好讀書的功勞!若他真能考個功名回來,你婆婆想來要把你供起來才是!”

    “母親說笑了。”墨蘭有些羞赧地將帕子撚到鼻尖兒,才問道:“說起來,母親今日來,可是有什麽事兒?”

    “本來是想央著你婆婆再辦幾場馬球會,好叫明兒同顧家二郎有個光明正大的機會一同玩鬧。但你婆婆近些時日無心操持這些,便之後再說吧。”

    墨蘭自是也聽出了些門道,隻是王若弗不細說,她也不會去問,隻說:“母親不必著急,待我婆婆有心力辦馬球會了,我保管第一個給家裏遞了帖子去。”

    “就知道你是個懂事兒的。對了,我給你帶了些補品,你可記得吃。不過補歸補,每日也要走動上半個時辰一個時辰的,免得到時候不好生。”

    墨蘭笑著謝過了王若弗的好意,王若弗便起身準備告辭了。墨蘭見狀,扶著桌子站直身子,打算親自送她出門。

    王若弗瞧她挺著個肚子,又怎麽好意思叫個大肚子的特地送自個兒出門?“很不必如此,你方才不是還說我最是不注重這些虛禮的麽?”

    “母親不是也說,我該多動動,免得生產時不好生?今日我恰好還沒出過自個兒的院子,送母親出門,也算是活動活動筋骨吧。”

    王若弗這才沒再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