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作者:郭十一YL      更新:2022-08-17 10:24      字數:4469
  第103章

    “主君可回來了?”送走了邵氏,王若弗便急著問劉媽媽。

    “似是還沒有呢。”

    “這個點兒也該回來了啊!算了算了,回回家裏有什麽事兒,總是指望不上他的!我還是先去找母親說吧!”

    說罷,王若弗便奔向了壽安堂。

    她過去的時候,如蘭和明蘭才剛從孔嬤嬤那裏出來,如蘭照例來老太太這裏蹭飯,此時祖孫三人便正在壽安堂說話呢。

    “母親?你今日也來祖母這裏用飯嗎?”如蘭問道。

    “嗯……”隨意敷衍了兩句,王若弗便將兩個孩子打發了出去,“明兒,你先帶著如兒去你房裏坐會兒,等會兒用飯的時候再過來吧。”

    兩個姑娘一聽便知,母親這是有事要和祖母商量。便都乖巧地行禮告退了。

    等兩人都出去了,老太太才放下手中的茶盞,“聽聞今日,邵大娘子過來了。可是她同你說了什麽事兒?”

    “母親可真真是料事如神呢!”王若弗照例先恭維了老太太一句,才說明了邵氏今天的來意,“邵家妹妹……哎呀,反正人家先是說,顧家二郎身邊兒的石頭已經出發去尋陽哥兒他們了。段姑爺也是識得他的,若是能碰見,想必不會再帶著孩子們躲開,應是很快就能將孩子們尋回來的。這第二樁事嘛……”

    說到這兒,她賣了個關子,想叫老太太也能急上一急,巴巴兒地來問她呢。誰承想,人家老太太仍是不動如山的樣子,款款兒喝了口茶,半點兒不好奇的樣子。

    唉,跟這樣的人分享八卦,可真真是無趣極了!

    可王若弗本就不是個憋得住的性子,此事又涉及到明蘭的親事,自然不可能不同老太太講。見老太太不肯如她所願好奇一下,王若弗隻得自行開了口:“這第二樁事嘛,便是同我打聽明兒可有婚配了。”

    老太太一聽明蘭的婚事,終於來了勁兒,身子微微傾向王若弗那邊,神情似是有些疑惑,“她家也就一個顧二郎正值適婚的年紀。可顧二,我記著比咱家明兒大著快十歲呢吧?”

    “是呢。可這婚事嘛,也不能隻看年紀啊!人家顧二雖然是長了明兒十歲,但也未曾婚配過,是因著家裏的事兒,還有後麵去投軍,這才耽擱了下來。而且,母親你不知道,人家顧二現在在汴京城可是炙手可熱的人物呢!人人都知道,他可是一箭射死了逆王的大功臣!這之後,可不是要青雲直上了?長柏前些日子還同我念叨,說是顧二在樊樓就叫人給堵上了,都想給他說親!要我說這些人也真是不講究,國喪期間呢……可人家顧二啊,誰都沒看上,就瞧上咱家明蘭了呢!”

    老太太聽了,轉動著手上的佛珠,一時間也沒有答話。王若弗有些瞧不出她對這門到底親事滿不滿意,便繼續勸道:“邵大娘子今日來啊,同我說,顧家二郎說是出征前唯有一樁心事,便是來咱家提親。可見他是將明兒放在心上的!而且,我同邵大娘子關係好,聽說顧二郎如今,竟連個通房都沒有呢!說是人家嫌麻煩。要我說,明兒若是嫁到他家,以後有夫婿疼著,上麵又沒有婆母管著,未來嫂嫂也是個好性子的,可不是掉進福窩窩裏了?”

    老太太這次,終於有些動搖了。她自己是吃過夫婿寵妾滅妻的苦的,可不想讓自己疼到心坎兒裏去的孫女兒再吃這樣的苦。“這事兒呢,終究還是得看明兒自己的意思的。若是她願意,這門親事倒是也確實不錯。”

    說來,前世老太太一開始不同意明蘭和顧廷燁的婚事,一方麵是覺得顧廷燁先提了如蘭,如蘭出了事兒,王若弗和盛紘才想著拿明蘭頂缸,怕以後明蘭加進去了被顧廷燁為難;另一方麵卻也是覺得顧家太亂,有個麵甜心苦的婆母,還有個對顧廷燁沒安好心的大哥,怕明蘭應付不了這麽複雜的人家。

    可今世,小秦氏已經被送到了家祠去,這一點老太太也是知曉的,沒了惡毒婆母,這心中的憂慮就已經去了一層。且今世,顧偃開可是還在的,他好歹也是顧廷燁和顧廷煜的親爹,隻要有他在,顧廷煜那頭也不至於做得太過分。

    “那便勞煩母親去探探明兒的意思。我先回去,同主君也商量一下這事兒。”走的時候,王若弗還順便讓劉媽媽也叫上如蘭同她一道回葳蕤軒。老太太可還要打探明蘭的心事呢,如蘭在多有不便。

    等到了葳蕤軒,王若弗吩咐如蘭說:“如兒,你回自己房裏去吧,我同你父親有話要講。”

    事情到了這兒,如蘭也看出了些門道。不叫她留在壽安堂用飯,想是祖母有話要和六妹妹說;現下母親和父親用飯也不帶上自己,說是有話要說……恐怕,是六妹妹的婚事要定下來了吧?

    心中了然,如蘭偷偷笑了一下,說了聲“知道啦”,便蹦蹦跳跳跑向了自個兒的屋子。

    王若弗瞧著她的神色,皺了皺眉頭,總覺得這孩子好像知道些什麽。

    不過,她心裏此時全是明蘭的婚事,顧不上管如蘭這點兒不對勁,也不急著叫人擺飯,便匆匆叫來了盛紘。

    “主君,今日邵大娘子上門來,說是顧家二郎想求娶明蘭。”

    “你說誰?”盛紘有些不敢相信。今日上值,同僚還閑談呢,說誰家能得了這位朝廷新貴為婿,那可真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誰承想,這個大便宜竟要被自家給占了?

    王若弗看他那傻樣,照例吐槽了幾句:“主君這是被正午的日頭給曬得昏了頭不成?話都聽不清楚了?邵大娘子家的,除了那位在咱家讀了好幾年書,一箭射死逆王的顧廷燁,還能有誰啊?”

    盛紘快要被這個天大的餡餅給砸昏了頭,也顧不上同她打嘴仗,著急問道:“可問過母親的意思了?”

    “母親已然同意了,說是要再問問明兒的意思呢。”

    “哎呀,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個小孩子家家的懂什麽?”

    這話王若弗可就不樂意聽了,“主君這說的是什麽話?日後要同人家過一輩子的,是明兒又不是你!你光瞧著顧二郎是有功之臣,得了他做女婿日後對家裏的好處,怎麽不想想,萬一明兒嫁過去,過得和華兒一般慘可怎麽是好?”

    雖然她覺著,這一世她已經將朱曼娘和小秦氏都解決了,明兒嫁到顧家,那是隻有好日子的。可這不影響她擠兌一下盛紘給華蘭挑了一門那樣的婚事。

    盛紘又不是第一天認識王若弗,自然明白妻子心中的結,湊過去攬著她的肩膀討好道:“我這不是知道,夫人為孩子們挑的親事,定是靠譜的,比我挑的靠譜多了,這才有此一言嗎?明兒這孩子自小懂事,定然是明白夫人的良苦用心的!”

    而明蘭這邊,她改了稱呼,稱顧廷燁為“顧二郎”,還說什麽“我等你回來”之類的話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預料到,他恐怕不日就會上門提親了。

    如今,聽祖母提起這樁事,她便垂下頭作出嬌羞狀,“孫女全憑祖母做主。”

    老太太仔細打量孫女的神色,輕輕笑了下,“你母親早些年還同我說過,看好顧二郎同你五姐姐,齊小公爺和你。原來,是她一直就瞧錯了啊!”

    原本,如蘭已經和小公爺定了親,老太太說這話其實是不大妥當的。可如今這屋裏頭隻有她們祖孫二人,又有什麽話不能說的?

    明蘭倒是從不知道母親還曾經存了這樣的心思,一時間有點懵,“啊?母親為什麽會這麽想?小公爺他明明從小就……”

    話沒說完,明蘭就注意到自家祖母打趣的眼神,有些不好意思再說下去了。老太太卻不肯放過她,“你五姐姐的事兒,你倒是敢說。你自己的事兒呢?這位顧二郎,是從什麽時候起,就把我家乖孫女給拐走了呀?”

    “哎呀~”明蘭害羞地捂住臉,俯身將頭埋在了老太太的膝頭。

    “唉……”老太太歎了口氣,伸手撫上孫女的頭發,“我明兒也長成大姑娘了,要成別人家的了……”

    聽出祖母這話裏的不舍,明蘭才匆忙將頭抬起來,拉著老太太的手討巧賣乖,“顧家和咱家又沒隔著多遠!日後祖母若是想我了,我套個車馬上就能回來看您了!”

    老太太用指頭輕輕點了下她的額頭,“我說我同意這門婚事了嗎?”

    “啊?”明蘭又愣住了。她自己或許都沒有意識到,聽到祖母可能並不同意這門婚事的時候,她麵上已然悄悄帶了些焦急之色。可老太太養了她這麽多年,一眼就能瞧出她的心事,伸手擰了擰她的鼻尖兒,“怪不得人家說女大不中留呢!我看我這孫女兒啊,是急著要嫁人嘍!”

    老太太那邊確認了明蘭的心意,便遣人去通知了王若弗,王若弗又給顧家遞了信。於是,第二日,顧偃開便帶著顧廷燁上門了。

    兩家已經都認可了的婚事,也就是走個流程罷了。

    盛紘拉著顧侯寒暄,王若弗則扯著顧廷燁沒口子的誇。又是說他少年英才,年紀輕輕就立下如此戰功,又是說他和明蘭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馬,日後定是個疼媳婦兒的。

    末了,王若弗才提了個要求:“這話呢,我本是不大好意思說的……可想了想,為著明兒,我又不能不說……”

    顧偃開既然應了兒子要上門提親,那自然是要盡心盡力將這門婚事促成的,當下便道:“您盡管說!”

    王若弗這才緩緩開口道:“我和我家大女兒,華蘭,都是十五六歲上就生了頭胎。我呢,虧的是身體底子好,沒落下什麽病。可我家華蘭卻是……唉,不提也罷。總之,我家同賀老太太有舊,聽她說啊,這女子沒到十八歲的時候,這身子骨兒還沒長好呢!若是過早生子,風險大不說,還可能落下病來。而且我家明兒打小兒身子骨就弱,您看這……”

    顧偃開還沒說話呢,顧廷燁先保證道:“您放心,既然這般是為著六姑娘的身子著想,我定然是照做的。”

    顧偃開張了張嘴,似是想說什麽。可想到他也是婚後快十年才得了顧廷煜這麽個兒子,也不好意思管教自己的兒子,隻得又把嘴巴閉上了。

    這事兒,便就這麽談定了。顧廷燁也終於可以安心出征了。

    說起來,要讓明蘭等到十八歲再生孩子這事兒吧,一方麵也確實是因為王若弗說的這個原因。可更多的,卻是顧廷燁前世觸怒聖上,被判流放,累得明蘭還沒出月子就為他奔走了一場。這對女子的身子可是損害極大的!

    前世,王若弗在莊子上待了十年,卻也不是半點兒得不到汴京的消息的。她就聽說,明蘭因著頭胎月子沒做好,後頭又接連生子,這身子就一直不大好。

    今世,雖說她不會放任她姐姐康王氏再在明蘭生產的時候去搗亂,使得顧廷燁為護妻兒不得不殺了她,給自己惹下禍端。可她後來也聽華蘭說起過,其實顧廷燁從來就沒有失了聖心,那一出不過是做給太後娘娘看的。

    也就是說,不論有沒有她姐姐企圖刺殺明蘭這回事兒,顧廷燁被流放這一遭恐怕都逃不掉。

    朝堂大事,她也不好妄議,沒辦法寬明蘭的心。可若是再叫她拖著剛剛生產的身子,為顧廷燁奔走那麽一遭,她這個做母親的又實在舍不得……

    如此,她才想出了這麽個說法來。

    好在,海氏嫁進來的時候,本就將近十八歲了;柳氏更是因著前頭退了一門婚事,嫁進來都十九了!倒不至於說讓顧家覺著她厚此薄彼。

    不過,如蘭那頭……

    為了讓自己這個說辭可信度更高那麽一些,王若弗特地上齊國公府去,把這套說辭照搬給了平寧郡主。

    平寧郡主正好好兒喝著茶呢,聽了她這話,險些沒把自己給嗆死!

    王若弗慌忙去給她拍背順氣,“郡主娘娘這是怎麽了?哎呀,我知道這樣可能有些為難您……但是……”

    “咳咳咳——”平寧郡主氣兒還沒喘勻呢,便急忙解釋說:“沒有沒有,不為難不為難!我家,咳咳,本就不大看中這個的。你瞧我和我家國公爺一輩子也就得了元若這麽一個孩子。隻要他們小夫妻兩個以後能琴瑟和鳴,我和國公爺啊,也就放心了!”

    天呀!作孽呦!要是叫王大娘子知道,她家元若,壓根就不能讓新婦有孩子……唉,她這輩子沒做過虧心事,沒想到臨到老了,要為了兒子這樣去誆騙未來親家……她實在是問心有愧啊!

    王若弗自然不會知道平寧郡主心裏在想什麽,隻覺得這位郡主娘娘,外表瞧著高傲不好相處,可相處久了,才發現人家可真真是好說話得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