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作者:郭十一YL      更新:2022-08-17 10:24      字數:5493
  第89章

    吳大娘子一路疾跑到梁晗院兒裏,推門進屋,看見的便是曼娘正欲往昏睡不醒的梁晗床上躺。

    見狀,她厲聲吩咐道:“哪裏來的騷浪貨?我兒子的主意也敢打?把她給我拉開!”

    得了吩咐,她身邊的丫鬟、婆子便魚貫而入,撲上去拉扯曼娘。

    曼娘自知事情發展到了這裏,她原本的謀劃已然是不成了,隻得做出一副淚水漣漣的可憐樣兒,哀哀切切道:“我,我不過是聽梁公子嘴裏說著胡話,怕他有個什麽好歹,才想看看他是什麽情況,要不要去叫人來……您……您何出此言啊!”說著,微微垂下頭,原本在眼眶中打轉兒的淚水終於落了下來。端的是一副我見猶憐的嬌怯樣兒。

    “嗬——”吳大娘子冷哼一聲,“別裝了,你這種貨色,我見得多了。爺們兒吃你這一套,我可不吃!說,你是哪家的,如何進了我家的門?我勸你還是老實交代,不然便將你送到官府去,隻說你私闖伯爵府,意圖行竊,便有的你受的。”

    曼娘見吳大娘子實在不好對付,梁晗又昏著未醒,沒辦法為她說話,當下便選擇賣了梁大奶奶。橫豎,這位大奶奶也不是真的想幫她,不過是想拿她做筏子,或是毀了梁晗的名聲,或是有別的什麽籌謀,總歸沒存什麽好心。“大娘子,我真的不是私自進府的!是你家大奶奶叫我來送點心的!我是她家莊子上的,住了好幾年了,您盡可以去查問的呀!”

    吳大娘子聽了,心中也算有數了。她脾氣不算好,禦下也算嚴,沒有主人家的應允,門房基本不可能放來路不明的人進來。

    而整個梁家,盼著她的孩子們不好,且既有賊心又有賊膽的,也就梁大這一房了。

    此前,吳大娘子忙著大兒子的學業,以及同老伯爺鬥氣,難免有些忽略了梁晗,叫梁晗被他那大哥帶的不思進取。但這些畢竟是暗地裏的,吳大娘子縱然心中有數,卻也沒辦法拿到老伯爺跟前兒說事。

    現如今,梁大的媳婦兒卻是直接私放來路不明的女子進府,意圖沾染梁晗。看他們那一房這次還有什麽說頭。

    “來給大奶奶送點心,送到六公子院兒裏來了?真真是可笑!去叫老伯爺來!今日我非要同他說道說道這事兒不可!”說罷,吳大娘子轉身便走。她身邊的嬤嬤提醒道:“大娘子,那六公子……”

    吳大娘子瞅了眼這麽大的動靜都沒被鬧醒的梁晗,恨得牙癢癢,憤憤道:“把他給我弄醒,一並帶到正房去!掐人中、潑冷水,不拘什麽法子,隻要讓人清醒過來便盡管用上!”

    待梁晗暈暈乎乎被帶到正房,梁伯爺、梁大郎都已經到了。至於梁大奶奶,當時想著若是曼娘真的成了事兒,她不在家,也好脫身些,是以還是正常出門了,現在還沒回來。不過,也已經遣人去叫了。

    吳大娘子用餘光睨了跪在地上的曼娘一眼,不屑道:“說說吧,你姓甚名誰,今日又是如何進我家門的。”

    曼娘見梁晗終於來了,此刻便又演上了,做出一副被吳大娘子嚇到的樣子,身子都在微微打顫,“奴,奴家姓朱,名曼娘,是梁大奶奶莊子上的……廚,廚娘。今日,是得了大奶奶的話,來貴府送點心的。”

    吳大娘子瞧她還敢做出這幅姿態來惹男人憐惜,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聲音也愈發沉了幾分,“哦?來給大奶奶送點心的。那你再解釋解釋,你來給大奶奶送點心,又是怎麽送到了六公子的院兒裏的?”

    曼娘偏過頭去,柔柔的眼波同梁晗對上了一瞬,隨後才低聲答話:“六公子隨著大公子去大奶奶的莊子上跑馬的時候,吃過幾回我做的點心,十分喜歡。大奶奶記掛著六公子,才叫我送去的。”

    “嗬嗬,”她自以為十分周全的這一番說辭,聽在吳大娘子耳朵裏,卻是漏洞百出,冷笑兩聲之後,吳大娘子才去駁她的話,“若真是為了送點心,大奶奶何不將點心交給她院兒裏的丫鬟,反叫你個頭一回來梁家,路都不識得的外來人去?隻怕是存了什麽旁的心思吧。”

    瞅了一眼梁晗這個不成器的,吳大娘子才同梁伯爺說:“這些日子,六郎要養傷,吃了不少安神的藥,常常昏睡。我過去的時候,這女子正往他身上撲呢!若不是我去的及時,她是打量著我梁府愛惜羽翼,不得不納她進門嗎?我晗兒還未娶妻,就先納了個來路不明的女人進門,哪裏還有好人家的姑娘願意同咱家議親?”

    實則,梁晗是被下人匆匆弄醒帶過來的,身上的酒氣都還沒散,梁伯爺又哪裏不知,什麽吃了安神的藥日日昏睡,隻怕是日日醉死過去了吧?

    可這事兒,他也聽出些門道來,隻怕是老大家的,想著要壞了老六的名聲,同嫡房做對呢!

    是以,他也沒計較梁晗到底是吃了藥安睡還是吃了酒醉死過去這點子細枝末節,轉頭去問梁大,“大郎,既然這女子是你媳婦兒莊子上出來的,你可知道她的身世?”這話,就是懷疑曼娘並非良家女出身了。畢竟,哪個清白人家的女兒會往男人身上撲的?便是家裏的丫鬟惦記著哪位少爺,那也是要等主母進門,由大娘子或主母做主,過了明路,那才是正經妾室呢!

    梁伯爺這話問得溫和,梁大卻似乎有些難以啟齒的樣子。

    梁伯爺疑惑道:“怎麽?還有什麽不可以說的不成?”

    梁大這才斟酌著開口答道:“父親,這姑娘……她也並非我媳婦兒莊子上原本就有的下人。幾年前,六郎來尋我,說是他從一夥小混混手中,救下了這姑娘,自己又不知該如何安置,希望我能幫幫忙。我也沒多想,左右多一張吃飯的嘴而已,就跟我媳婦兒通過氣,把人安置在了她的陪嫁莊子上。後來……六弟吃醉了酒,才同我說,這姑娘賣過幾日唱……我這才知道當日沒問清楚就幫了他實在是大錯特錯,可又怕父親責罰,隻得繼續替他瞞著……”

    他這話,倒也沒有添油加醋。隻不過是隱去了他一開始就知道曼娘的真實身份。畢竟,梁伯爺還未老糊塗,且一直是希望家裏幾個兒子能和和睦睦的。他若是在梁伯爺麵前蓄意抹黑梁晗,反而不美。

    更何況這事兒,本就是梁晗處置得不妥。你救了一個姑娘家,對方若是有家人,便該好好兒講人家送回家;若是沒有家人,給些銀子,最多替她賃個屋子,找份工做,便算是仁至義盡了。將人安置在嫂嫂的莊子上,還偶爾會去看,在外人看來,怎麽都像是在養外室。且這外室還是養在了嫂子的莊子上,就更是顯得有些混不吝了。便是他不添油加醋,這事兒擺到梁伯爺麵前,那也是梁晗不占理。

    而梁晗那邊,縱然他母親好說歹說,他一直覺得他兄長是個善待弟弟的好哥哥,此時卻也意識到他這話有些不對,下意識就想反駁:“我分明……”。可卻被吳大娘子一句:“你快給我閉嘴吧!”給堵了回去。

    薑到底還是老的辣,她一聽梁大這話,就知道大事不妙。可此時再掰扯當年舊事,已經沒用了,也很難辯得清。且自己這個傻兒子隻怕是根本就玩不過他那狡猾的長兄呢!而今之際計,隻有盡快將這事兒含糊過去,好歹先把自家兒子從豢養一個賣唱女子為外室的破事兒中給摘出去再說。

    心中思量片刻,吳大娘子便猛然大步行至梁晗跟前,作勢在他背上狠狠抽打了幾下,嘴裏還斥道:“你個不爭氣的,慣是會爛好心!險些誤了自己的終身大事!”

    這話就有些學問了。雖然她也不知梁晗到底有沒有收用這女子,卻是當機立斷,矢口否定梁晗是見色起意,偷偷在哥哥莊子上養了外室,而是將他的行為歸為少年人同情心泛濫,見這姑娘可憐這才央著哥哥嫂嫂幫了她一把。

    梁伯爺也是個精明的,大兒子和妻子話裏的意思,他都聽明白了。可他卻選擇不追究此事。畢竟,梁晗是他的嫡幼子,人又生得是龍姿鳳章,他自然是寵愛的,也不願叫他被這麽個來路不明的壞了名聲,便選擇了默認妻子的說法。

    隻不過,在他心中,不占理的一方,就從梁大那一房,變成了吳大娘子和梁晗這一邊。

    說到底,便是這女子就是借口來給梁大奶奶送點心,上門來勾引梁晗的,那也是梁晗他自個兒惹出來的麻煩,梁大兩口子頂多算是給他行了個方便,根源還在梁晗自個兒身上。

    說到這兒,梁大奶奶回來了。

    她一進門,瞧見曼娘,還當她已然成事了,那臉上的喜色險些有些壓不住了,幸災樂禍道:“父親母親,這是怎的了?”

    吳大娘子瞧見她那樣兒就恨得咬牙切齒的,可她也知道,梁大精明,娶的這個媳婦兒卻是個糊塗蛋。她想扳回這一局,也隻能從梁大奶奶身上入手了。想到這裏,吳大娘子強自壓下心中的怒火,讓自己冷靜下來,麵無表情道:“無事,這女子說是你莊子上的,來給你送點心,卻送到了六郎院兒裏,我還當她是個賊,正在查問呢。”

    曼娘見梁大奶奶來著,想著自己或許馬上就可以脫身了,撲過去抱住梁大奶奶的腿,哭道:“大奶奶,您說句話呀!是您叫我來給您送點心我才上門來的呀,可不是什麽賊!您可別叫我被冤死了!”

    事已至此,曼娘已經不想著趁機入梁晗的後院的事兒了,隻想著趕緊脫身。她在一邊兒聽著,也聽出些門道來。在梁大郎說了她去到梁大奶奶莊子上的緣由後,吳大娘子那急切的樣子,顯然是不知道這事兒的。

    且因為是梁晗親自開口將她安置在了梁大奶奶的院子裏,吳大娘子此時有些理虧,不然也不會在梁大奶奶來了之後,絕口不提勾引梁晗的事兒,隻說懷疑她是個賊。

    可見到了這會兒,吳大娘子再追究她為何跑到了梁六郎的院子裏,已經不大占理了。隻要梁大奶奶為她澄清一句,是她叫她上門送點心的,她應該就可以離開了。

    熟料,那梁大奶奶竟來了一句:“誰說是我叫你來的?你不是來給六郎送點心的嗎?”

    她這話直接讓曼娘和梁大郎氣了個倒仰,卻令吳大娘子喜上眉梢。就知道這老大媳婦兒對於老大而言,是個拖後腿的啊!要說還是她當時給老大選的這個姑娘好,身世叫誰都挑不出毛病來說她虧待庶子,卻常常能讓梁大吃個意想不到的癟。

    就如同此刻,若是她順著曼娘的話說一句“是我叫她來送點心的”,此事隻怕吳大娘子還真就不好追究了。既然梁晗將曼娘安置在了她的莊子上,梁伯爺和吳大娘子本人又都不可能承認兒子婚前就疑似養了個外室這事兒,那麽曼娘在他們這裏就是梁大奶奶莊子上的一個住客。

    你既住了人家的屋子,叫你幹點兒活,當個廚娘換取住所和錢財也是十分合理的吧?既然名份上是廚娘,那來給主人家送些吃食,也是理所應當。

    至於為何曼娘後來去了梁晗的院兒裏,梁大奶奶盡可以用自己毫不知情,是曼娘胡亂走動。橫豎她也恰好是在要出門的時候遇到了曼娘,隻要吳大娘子不深究,她也頂多就落得個失察的錯處。

    如此,吳大娘子如願撇清了自個兒的兒子同曼娘的關係,梁大奶奶也可以順順當當洗脫了指使來路不明的女子引誘嫡出弟弟的罪名。

    可梁大奶奶偏偏否認了是自己叫曼娘來送點心的,非要抱著看好戲的態度,說曼娘是來給梁六郎送點心的。

    這事兒就有意思了。

    既然是來給梁六郎送點心的,以前又從未上過門,梁大奶奶為何不去梁晗或是吳大娘子那裏問一聲,便支使門房將人放了進來?吳大娘子查問了門房,聽說還是梁大奶奶親自給這曼娘指了梁晗的院子在何處,曼娘才找過去的。她都不知道梁晗的院門往哪裏開,又怎麽可能是梁晗叫來的?可見梁大奶奶就是存了心要讓梁晗著了這曼娘的道兒啊!

    於是,她此話一出,不隻是梁大郎,便是梁伯爺的臉也徹底黑了。

    他知道庶長子有些能耐,對於這個兒子暗地裏給嫡房使絆子的事兒,他也不是一點兒不知的。隻不過為著家庭和睦,一直裝聾作啞罷了。

    可現如今,引著未娶妻的弟弟去沾染賣唱的,傳揚出去,不隻是梁晗不好娶妻,整個梁家的名聲都要給帶累了的!不少高門嫡女,那都是有“絕不與娼婦同一屋簷”的家訓的,說的便是夫君可以納妾,卻隻能納良妾。似曼娘這般的,放在稍微講究點兒的人家,便算是被占了身子,也是決計沒有上主母跟前兒敬茶的機會的。

    想到這兒,梁伯爺也怒了,“老大媳婦兒,既然知道她是來尋六郎的,也知道她的出身,你作甚還要將她放進來?存心毀了六郎不成?”

    梁大奶奶到了這會兒,還不知道自己哪裏說錯了呢,一臉委屈道:“父親這說的又是哪裏的話?我不過是覺著她點心做得好,六郎也極喜歡她做的點心,又想著六郎這些時日心情不好,常常借酒澆愁,吃到心儀的點心許是能讓他好受些,才發了好心放她進來的呀!我的心是好的呀!”

    吳大娘子冷哼一聲,翻了個大大的白眼。都這會兒了,還想著給她兒子上眼藥呢,那不能夠!於是,她裝作沒注意到梁大奶奶口中“借酒澆愁”這一點,徑自說起了曼娘的事兒,“老大媳婦兒說,你很喜歡吃這位,叫什麽,曼娘的?做的點心?那不若,我將她給了你家官人,往後啊,你成了她的主母,還不是想吃多少點心就有多少點心,保管叫你吃到吐!”

    說罷,也不管梁大奶奶、梁大郎並曼娘三個倏然瞪大的雙眼,又提起了站在一邊兒的春珂:“說來,今日還要多謝春珂姑娘來報給我這曼娘的事兒,我才好及時趕到呢!我想著,她在咱家住了這麽久,和你又不是親姐妹,父母具在,卻在個遠房表姐家住了這許多年,傳揚出去隻怕她也不好嫁。又想著,你不是和她鎮日裏‘姐姐’‘妹妹’什麽的叫得親熱麽?可見是極喜歡她的,不若就兩門喜事一起辦,叫她和你做了真‘姐妹’,你看怎麽樣啊?”

    “這,這怎麽行?”梁大奶奶登時氣得話都說不大明白了。

    可吳大娘子顯然也並不關心她的意見,轉向梁伯爺,“伯爺覺著,我這處置可妥當?”

    梁伯爺沉思片刻,在心中權衡了一番利弊,深覺大兒子也是該敲打敲打了,想要他這個位置,就用正當的手段去爭去奪,別整日淨搞些歪門邪道去害自己的親弟弟。於是,他最終給這事兒下了定論:“夫人的安排十分合理,就按照夫人所說的做吧。”

    梁大郎不可置信地望向自己的父親,納了個賣唱的,他還有什麽前途可言?

    梁伯爺自然從兒子受傷的眼神中讀懂了他的意思,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這女子的身份,是低了些。幸而你已經娶了正室,也不影響什麽。更何況,她在你媳婦兒莊子上住了好幾年,對外便說,是你媳婦兒莊子上的丫鬟吧。”

    這下子,梁大奶奶可真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啊!

    ,,,,,,,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刪刪改改好久,還是覺得邏輯不太通順……但是我也沒想到什麽更好的點可以合理地把春珂和曼娘都安到梁大郎的院子裏,所以暫時就這樣啦~全文修訂的時候我再想想有沒有更好的寫法,大家先湊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