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作者:郭十一YL      更新:2022-08-17 10:24      字數:4603
  第78章

    元宵燈會上的那樁禍事惹出的亂子,讓汴京城著實是亂了幾日。現如今才好不容易平息下來,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榮府那頭,自然是不希望自家姑娘險些被人擄走這事兒傳出去的,哪怕最終那賊人沒有得手,可給人家知道了,到底對姑娘家的名聲是有些妨害的。是以,若非家中有些關係的,直到事情了卻,也不曉得那日停辦燈會究竟是何緣由。

    有些事發時恰好在鼇山附近,聽到了王若弗那一嗓子的,都以為是元宵燈會上有人拐孩子。雖然心裏犯嘀咕,這到底是丟了哪家的孩子,才惹出了這麽大的動靜,可卻也沒有門路去探聽這事兒。

    而王若弗這邊,她應該是沒有見過榮家姑娘的。論理,她不該知道那日險些被拐的便是榮家姑娘。榮家呢,大概一則是為了維護自家姑娘的名聲,二則也是怕給王若弗惹上麻煩,招來背後之人的報複,也並沒有上門來致謝。

    他們因著種種顧慮,不敢上門來道謝,可梁府那邊,王若弗卻是不得不上門的。

    待事態平定下來,王若弗便去了梁府,求見吳大娘子。

    卻說回那日,長柏親至永昌伯爵府交代梁晗的事兒,吳大娘子雖然憂心兒子,可梁晗傷的是腦袋不宜挪動,街上又亂,她在家中幹熬到第二日天蒙蒙亮,才套了車去接兒子。好在那時,梁晗雖然頭腦還有些昏沉,可聽到動靜兒,還是醒了過來同吳大娘子說了幾句話,她這心下的石頭才算放了下來。

    這幾日,梁晗也養好了一些,雖然還是不大方便下床,可起碼不再整日昏昏沉沉。吳大娘子這才有心力接待王若弗,不至於控製不住給她擺臉色看。

    “吳大娘子,你家六郎這孩子,實在是熱心腸!倒是我家長柏不當心,連累他受了傷……我帶了些藥材補品過來,還請您收下,不然啊,我這心裏實在是過意不去!”王若弗熱情地握著吳大娘子的手同她道謝,臉上神情十分真摯,就好似梁晗救的當真是她的親子一般。

    吳大娘子其實猜到了這裏麵定還有旁的事兒,她那個兒子她最是了解的,才不會去做這種“英雄救英雄”的事兒,英雄救美還差不多!可她心裏也很明白,她看中的是六姑娘明蘭,能讓她兒子舍命去救的,卻是四姑娘墨蘭。盛家這般說法,倒也避免了她娶進門個看不順眼的兒媳婦兒,自然也就順著王若弗的話往下說了,“王大娘子很不必這麽客氣呢!你家長柏我是知道的,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往後定是前途無量。能救他一回,是我家六郎的福氣!說不得經了這麽一遭,他倒能沾沾你家長柏的才氣呢!”

    兩人商業互吹了一番,王若弗又問起了梁晗的傷勢。

    “頭上的傷已經好些了。頭幾日啊,說是頭昏得根本坐不起來,隻能躺著。現如今已經可以自己坐起來吃飯了。隻是,不僅是腦袋,這左邊胳膊也被砸了一下,大夫說有些骨折,還得養些時日呢……”

    王若弗聞言,便又換上一副心疼極了的表情,好生關切了一番梁六郎的身子,這才起身告辭了。

    回到盛家,恰好盛紘也下值回來了。卻是一副臊眉耷眼的樣子。

    王若弗見他這樣,迎了上去,關切道:“官人這是怎麽了?”

    盛紘長長歎了口氣,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開始滔滔不絕地抱怨了起來:“……說什麽我做事不仔細,謄寫典籍時錄錯了,真真是空口白牙的汙蔑人!我這人夫人你是知道的呀,任上的事兒我哪件不是一絲不苟,檢查好幾遍才敢移交給上峰的?我看他就是找我茬兒!又說什麽下月外邦來朝,叫我負責一應事宜……這種活兒哪裏是我一個五品該管的事兒?再說我也沒幹過啊……”

    直抱怨得自個兒口幹舌燥,喝空了王若弗屋裏的茶水才將將停下。

    他不知道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隻以為自己哪裏得罪了上峰,末了,還補了一句:“難道是嫌我節禮送得太少了?下個月他家老泰山過壽,不若我備份厚禮去?”

    可王若弗卻是大概猜到了裏麵的官司的。

    隻怕,是她攪和了邕王家料理榮飛燕的事兒,邕王府,或是邕王手下想巴結主子的人,這才去找盛紘的茬兒。

    這典籍謄寫,也不是什麽要緊活兒,想來對方也是實在拿不住盛紘的錯處,才借著這事兒平白發落了他一頓。可這接待外邦……若是其中哪裏出了問題,那丟的可是皇家的顏麵,盛紘,甚至是自家,都難免要吃瓜落,討不了什麽好的。

    這可如何是好……

    說來,邕王家其實也蹦躂不了多久了。不若叫盛紘裝病,幹脆這幾個月都告假?橫豎他那也不是什麽要緊差事。等到邕王家落馬了,盛家自是一切平安的。

    不對……盛紘告假,那還有長柏呢……總不能父子兩個都告假吧?這也太明顯了……

    王若弗左思右想,也沒想出個好辦法來。隻得寬慰盛紘道:“許是人家家中有事,胸中鬱氣無處發泄,才拿官人你來出氣。你不是說,你與同僚一貫處得不錯麽?許是過幾日就好了。”

    寬慰盛紘的同時,卻在心裏暗自感歎:這小公爺也真是的,招惹了她家明蘭也就算了,這幾年她千防萬防,竟還是叫他被榮飛燕和嘉成縣主給看上了,還為了他鬧出了這麽大的動靜!都說紅顏禍水,依她看啊,她家明蘭那般出色的姿容,都沒惹出這麽大的亂子,該喚小公爺一聲藍顏禍水才是!

    夜裏,盛紘便留宿在了葳蕤軒。夫妻兩人這次倒是極有默契,皆是在床上翻來覆去大半夜,才勉強入睡。

    王若弗這頭還在擔憂,自己救了榮飛燕,是不是平白給盛家惹上了麻煩。雖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上一世榮飛燕又是因著那樣的緣由,憋屈的死去,自己救她這一遭,恐怕都不止七級浮屠呢!可是,這什麽功德不功德的,到底比不上自家的平安重要。是以,她還是有些後悔自己當日的莽撞的。

    而盛紘那邊,卻被一個天大的餡餅砸中了。

    上朝時,聖上處理完當日的政務,先是點了幾名今科新入朝的進士,將他們挨個兒讚了一遍,尤其是長柏,得了聖上一句“頗有昔日王老太師的風範”的評價。後又是同眾官員閑扯了一通“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得出了人才對國家十分重要,需要能幹實事的官員來負責人才的選備工作的結論。最後又點了幾名禮部官員,負責下一次科舉的籌備工作,其中,就有盛紘。

    回來同王若弗說起這事兒的時候,盛紘很是得意:“我就說我這些年矜矜業業,從不懈怠,與同僚也都處得好吧!這不,聖上果然就瞧出了我是個踏踏實實做事的,將我調去處理科考相關事宜。哎呀,這個差真不錯,換了那突然對我看不順眼起來的上司,也不用再去管那勞什子番邦來朝的麻煩事兒!妙極,妙極啊!”

    王若弗卻是心中有數的。什麽官家瞧出了他的才幹,他一個五品官,怕是天天做了什麽官家根本就不知道吧?這一出,隻怕是宮中的榮妃搞出來的呢!也算是全了她救榮飛燕一場的恩情了。

    這樣也好,雖然榮妃若是這一世還和兗王攪和在一起,意圖謀反,她的好日子不久後也就到頭了。可起碼,在官家還在的這段時間,盛家也算是有寵妃罩著的了。至於鬥法什麽的,就交給榮家和邕王家去做吧,她盛家一個小小的五品,就不去摻和了。而且,這樣一來,榮妃同她家有這樣的牽扯在,可除了官家和榮妃自個兒,卻是無人知曉的。等出了謀反那事兒,榮家落馬,那也是與盛家無甚關係的。

    思及此,王若弗也禁不住歎了幾句:“如此甚好!不若我叫凝秋溫一壺酒來,咱倆喝了好快活快活!”

    盛紘正得意著,自是無有不應的。

    盛家因著榮飛燕的事兒,先是平白陷入了巨大的危機,後又被官家巧妙化解。

    可小公爺那頭,卻是也攤上事兒了。

    “邕王府的帖子?他家和我家,一向是沒什麽交情的啊,這非年非節的,何以親下了帖子請我上門?”平寧郡主瞧著下人遞上來的帖子,感到十分奇怪。

    可邕王現如今,也算是儲位的熱門人選,官家眼看也沒有多少年活頭了,她不得不為自家的以後做打算,邕王家輕易是不能得罪的。

    在知道兒子的隱疾之前,她想要讓兒子娶個高門媳婦兒,其實也是知道,自家如今全靠她在官家和娘娘身邊兒養大,才得了幾分體麵。畢竟,齊衡尚未入仕,前程未知,齊國公領的又是個閑職。等官家去了,新皇上位,自家隻怕是日薄西山,誰都可以在她頭上踩一腳。體麵了大半輩子,她又哪裏受得了這份閑氣?

    是以,雖然心中十分疑惑,她還是迅速梳洗好,換了一身重要場合才會穿的衣裳,去了邕王府。

    到了邕王府,她直接被引到了邕王妃的院子。邕王妃如今,心中已認定,她會是未來的皇後,自然是沒必要同一個即將過氣的官家麵前的紅人客套太多,略略寒暄了幾句,便直奔主題:“你家齊小公爺,可有婚配?”

    平寧郡主心中咯噔一下。她這話問的是可有婚配,可實際上,便是在告訴自己,人家看上了齊衡,她不得再將齊衡配給旁人的意思。

    實則,平寧郡主心中是很看不上邕王一家的。雖然兗王的才幹算不得拔尖兒,可到底是有幾分小才的。邕王卻甚是平庸。除了占了個長,再加上妻妾成群,又給他生了一堆兒女,他還有什麽好處?而且,平庸些也便罷了,做個守成之君,也未嚐不可。可偏偏他為人還甚是霸道,手下人也有樣學樣,他手下的官員,沒少做欺壓底層小官和百姓的勾當。至於他的妻子邕王妃,此前在席上也見過幾回,這次又是用這樣高高在上的姿態同她談論兒女婚事,可見也是個邕王一般性子的。這兩人生出的女兒,又能是個什麽好貨色?

    可平寧郡主到底擔憂未來邕王上位,麵上不顯,心中卻想著拒絕的話。

    邕王妃似乎瞧出了她心中的思量,勾唇諷刺般的一笑,“聽聞前些時候,榮家請郡主上門了幾回,怕是榮家姑娘,也瞧中了你家小公爺吧?”

    其實,身為長輩,既然婚事未談定,平寧郡主本不該胡亂議論,以免損了榮家姑娘的名聲的。可既然邕王妃主動提起了榮家,她為著自己的兒子,也就順勢拿榮飛燕當了一回擋箭牌,“是呢!她家都與我說了好幾回這事兒了,隻不過我想著,我家那個不成器,上次科舉也未得中。還想叫他再考一回,得了功名再議婚事呢!”

    言下之意便是,一來,我兒子暫時不打算議親;二來,這議親也有個先來後到吧?榮家先提的這事兒,您啊,先同榮家商定商定,到底誰家姑娘嫁我家元若再說吧!

    邕王妃此時卻是笑意更甚,轉而提起了另一樁事兒,“前些日子,元宵燈會上的亂子,郡主定然也是知曉的吧?”

    平寧郡主不知她此時提起此事意欲為何,回了句:“自然是知曉的。”便靜待下文。

    熟料,邕王妃接下來的話,卻讓她如墜冰窖:“郡主大概不知其中的官司吧?那日,榮家姑娘啊,差點就被人擄走了!榮妃央著官家,封了元宵燈會,巡防營搜尋了整整一夜,都沒尋到那歹人呢!”

    平寧郡主也算是見多識廣,一下子就聽出了她的未盡之意,一下子就瞪大了眼。

    畢竟,榮家雖是泥瓦匠出身,可因著榮妃,在官家麵前也甚是有體麵的。他家的女兒差點兒丟了,竟引得官家封元宵燈會,其榮寵便可見一斑。可這樣的情況下,都沒找到那賊人,可見動手的人,權勢甚大。要麽,便是能在官家的眼皮子底下,藏住了人;要麽,便是權勢太甚,如今身體也大不如前的官家都不想摻和進這事兒裏。

    再結合邕王妃的話……

    隻怕,這動手之人,正是邕王府!

    她是在威脅自己,如果不把元若配給嘉成縣主,她家的下場,也不會比榮家姑娘要好!

    若是元若身子無恙,她被這樣威脅,隻怕已經低頭認了。可偏偏,兒子有那樣的毛病……若是婚後被發現,這不是結親,是結仇啊!恐怕更要得罪邕王一家了。

    饒是平寧郡主,此時都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

    思量許久,她終於還是對邕王妃說:“可否請您摒棄左右?我有話要對您說。”

    邕王妃一拂袖,示意身邊的人都退下。平寧郡主帶來的人自然也退了出去。

    屋裏便隻剩下了平寧郡主同邕王妃兩個人。

    平寧郡主這才湊到邕王妃耳邊,小聲耳語了幾句。

    邕王妃屏退左右之前,想著她也說不出個什麽名堂了,便端了一杯茶來喝。平寧郡主這話一出,她手上的茶碗一下子就被驚掉了,口中的茶也徑直噴了出來——

    “噗——你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