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挑明
作者:荔簫      更新:2022-07-19 16:47      字數:6470
  第112章 挑明

    皇帝的腳步陡然一頓, 看向她,神色有些恍惚。

    外殿燈火昏暗, 內殿一片輝煌。她站在明暗交界之間, 一身珠光寶氣,仿佛九天之上下凡的神女。

    他怔了怔,望著她吃吃地笑出來, 伸出手:“阿婉。”

    徐思婉走上前去,朱唇亦勾起一弧笑意,眉目間帶著他所熟悉的妖豔,抬眸迎上他的視線:“臣妾睡不著, 過來陪陛下待一會兒。”

    “好, 好!”他連連答應,心照不宣地不提亂兵入京的事。

    她便在側旁的椅子上落了座, 風輕雲淡地命宮人上了茶, 還尋了一本書來讀。

    齊軒看看她,亦坐回禦案前, 隨手翻過一本奏章來看,卻還是遮掩不住那股煩亂。

    徐思婉心下玩味地想,過了今日,那奏章就再也不必看了吧。

    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他近來的不安。一分分急奏送進京裏, 卻鮮有哪本是捷報。衛川這一戰打得摧枯拉朽, 本就已千瘡百孔的朝廷根本無力應對, 他一次次地排兵布陣、一次次地兵敗如山,那種無力感……看著讓她著迷。

    如今,終於到了最後一日了。

    叛軍雖入了城, 但城中尚有將領帶兵抵抗, 大概還能撐上幾個時辰。是以整個皇宮現下都還很安靜, 安靜得與平日沒有什麽分別,隻是誰都知道,大魏的氣數已然盡了。

    趁著翻書,徐思婉不動聲色地掃了皇帝一眼。

    她幾是到此時才真正明白,原來昏君和昏君也是不一樣的。人們最熟悉的昏君,大概便是極盡奢靡又貪戀美色的那一種,他們就像個紈絝子弟,總有辦法敗盡萬貫家財,又全無憐憫之心,便可置百姓的水深火熱於不顧。

    而齊軒,是另一種。

    他並無多麽窮奢極欲,對於美色也猶有克製。所以哪怕到了最後,朝臣們對他也並無太多怨言,甚至心甘情願地將他的日漸暴戾視為家國動蕩之下的情有可原。

    唯獨徐思婉知道他是什麽樣的人。

    他看起來再道貌岸然,也不過就是個偽君子。他骨子裏透著狹隘、陰暗、多疑,一些心思猶如陰溝裏的蛆蟲一樣見不得光。同時他也並無什麽堅持,一顆心總會被輕易動搖,又極會自欺欺人,總能為自己找些開脫的由頭,讓自己覺得,他從未做錯過什麽。

    這樣一個人坐在皇位上,實在是天下的不幸。

    她也曾設想過,若他不是這樣的人呢?

    若他不是這樣的人,她複仇大概就不會這樣簡單了,因為一個心思堅定的人不會輕易地被她蠱惑,若骨子裏沒有那麽陰暗,也就不會被她輕輕一挑唆,就對先皇後、對宗親下手。

    可再深一步想,倘若他不是這樣的人,秦家滿門大抵也就不會覆滅了,以她現下的年紀,大概也正在京中當一個養尊處優的官眷,何必費心複什麽仇?

    徐思婉一頁頁讀著書,心下思緒百轉。

    過了約莫一刻,外麵傳來了哭聲。是女子的聲音,似是被人阻著進不來,便在殿外苦苦哀求道:“陛下!放臣妾一條生路吧!”

    徐思婉眼底眸光一凜:到底還是有嬪妃想法子出來了。

    他屏息看向皇帝,果見他故作平靜的臉上怒色頓顯,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地喝道:“誰?誰這樣坐不住!朕還在這裏,她便想另尋出路了?”

    言畢他又焦躁地踱起來,途經一名宦官身側,驟然伸手,雙手拎起那宦官的衣領:“去,殺了她!賜死!”

    那宦官被嚇住,應話都打了結巴。徐思婉趁機睇了眼小林子,聲音不輕不重地道:“你去辦。”

    “諾。”小林子心領神會,垂眸退到外頭,一捂那宮妃的嘴,不由她掙紮,直接拖遠。

    蠢貨。

    徐思婉遙望著那嬪妃的身影,雖沒看出是誰,心裏卻了起來。

    她聽聞大軍破城便命宮人們將嬪妃都看起來,怕的就是這一出。

    以齊軒近來的性子根本容不得她們這樣來求什麽活路,敢求到他麵前的,無非都是冤死而已。

    反倒是衛川那邊,既從一開始就打出了“隻誅昏君,不擾百姓”的名頭,便也未見得會將宮中嬪妃趕盡殺絕。誠然,她們的後半生或許都不會太好過,卻也總好過在這裏死了強。

    好在她還能讓小林子去辦,若沒有禦前宮人非得在這會兒橫插一腳,那人的命便也還能保住。

    小林子在一刻後回到了內殿,徐思婉不作聲地望過去,他垂眸,做了個示意她安心的眼色。

    自此之後,殿中便又是漫長的安靜。徐思婉的書讀完了,便讓人置了案幾、又捧了琴來。

    她的琴技算不上好,就像許多官家小姐那樣,會而不精。宮中多才多藝者眾多,更有像瑩妃那樣技藝絕佳之人,因此自入宮以來她就沒怎麽撫過琴,更不曾在皇帝麵前彈過。

    於是這倒令皇帝一怔,他露出訝色,眼中一派驚喜:“阿婉會彈琴?”

    “琴藝粗陋,陛下隨意聽聽吧。”她低眉輕言,纖纖十指撫下去,空靈的聲音在殿中響起。

    他一時看得她入了迷,視線流連於她的容貌間,久久難以移開。

    待她一曲終了,他的笑意已像是失了魂,望著她,迷醉道:“阿婉今日,似乎格外貌美。”

    徐思婉莞然而笑,側首望著他,抬手碰了碰頭上釵飾:“陛下看,臣妾這副釵子,好看麽?”

    “好看,好看。”他連忙道,接著頓了頓,又說,“等把叛軍趕出去,朕……朕搜羅天下黃金,盡為你打成釵子!”

    “好。”她悠悠應下,心底升起一縷嘲弄:他終於怕了。

    越是怕到極致,越會做這樣不切實際的夢。其實,他哪還有機會將叛軍趕出去呢?隻是現下這樣,若不騙一騙自己,他便也沒什麽可做的了。

    這麽一想,他倒也還有些值得稱道之處。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他哪怕在自欺欺人,也至少維持住了最後的體麵,好歹沒有落荒而逃。

    她無聲地笑笑,手再度落下去,又撫起曲子來。

    琴音不似箏那樣激烈狂放,奏出的曲音清幽,最為修身養性。她也是因此才選了琴來,若是彈箏,她此時愉悅的心思隻怕要遮掩不住,戲都不能做到最後一刻了。

    重新蔓延的安靜持續了兩曲的光景,在她再度彈完一曲時,他無聲地睇了眼王敬忠,王敬忠低眉斂目地退向側殿,不過多時又折回來,雙手捧著一隻金盞。

    徐思婉注意到他手上的輕顫,眸光微凝,笑問:“這是什麽?”

    “阿婉。”皇帝靠在椅背上,眸色沉沉,“大軍已然破城,朕知你對衛川無心,衛川卻未必對你無意。你……”他頓了頓,眼中劃過一縷淩光,“可還願意隨朕走嗎?”

    原是鴆酒。

    徐思婉心下了然,望著那隻金盞嫣然一笑:“放下吧。”

    王敬忠上前,將金盞放到她的手邊。

    繼而她側首,笑吟吟地望著皇帝:“若叛軍已然入宮,臣妾為保全體麵自當一死。但現下尚未到那一步,臣妾身為皇後,要陪伴陛下到最後一刻!”

    她話音堅定,不容置喙。他長舒了口氣,眉目鬆動,多有慨歎:“朕沒看錯你。”

    徐思婉的笑音幾乎要藏不住,好歹垂眸遮掩了下去,複又撫起琴來。

    她一曲又一曲地彈下去,心如止水地等待。終於,外麵在一刹間忽而亂了,宮人侍衛們驚慌失措地尖叫起來,她撫琴的手未停,側首望去,依稀可見火光漸近,當是攻進來的將士們手中的火把照亮了夜色,直奔紫宸殿而來。

    於是隻又過了幾息,殿門倏然被撞開,外殿的宮人們禁不住地驚叫一聲,繼而又陡然墜入死寂。

    領兵而入的男子一身銀甲,好似仍是她記憶中的樣子,隻是身形更挺拔了些,額角也多了一道傷,讓他顯得有些凶悍。

    徐思婉抬手,按住琴弦。曲聲倏爾熄滅,她站起身,一步步地向他走去。

    “……阿婉!”齊軒在身後喚她,她置若罔聞,仍自向前。

    齊軒又喚了一聲:“皇後!”

    徐思婉不做理會,與衛川還有兩步遠時,她定住了腳。

    她抬起頭,二人四目相對,她才恍惚驚覺他們已有數年未見。他望著她,眼底有些慌,怔忪了半天才道:“思婉。”

    話音未落,她突然伸手,一把抽出他腰間佩劍!

    下一瞬,周圍唰聲齊響,四周圍的將士刀劍齊出,直指徐思婉頸間!

    徐思婉隻得頓住手,美眸仍一眨不眨地望著衛川。衛川抬了抬手,示意手下們不可妄動。

    數尺之外,皇帝露出一弧笑,他看著徐思婉,端然在等她給衛川致命一擊。

    徐思婉啟唇:“川哥哥,我有話與你說。”

    衛川頷首:“你說。”

    她不作聲,目光瞟向他左右的兵士們。

    他頷了頷首:“此處諸位都是與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你說便是,不必避著他們。”

    她略作沉吟,點了點頭,一字一頓地告訴他:“我有事騙了你。”

    齊軒的笑意更深了一重。

    衛川屏息:“何事?”

    “很多事。”她道,“譬如……他從未說過容不下你,是我在你們麵前做戲,讓你去了邊關,也在你心中埋下了種子,賭你有朝一日會起兵造反,推翻這大魏的江山。”

    她終於戳穿了這編織已久的謊言。越說到後麵聲音越輕,像是個在認錯的小孩子。

    皇帝驀然起身:“什麽?!”

    “可這還不是最大的一件事。”她低下頭,凝視著衛川鎧甲上的一縷銀光,輕聲細語地又告訴他,“最大的一件事是,我並不是徐家的女兒。我叫秦菀,是秦老丞相的孫女,徐家爹爹當年冒死救了我出來,我才三歲,他以為我什麽都不知道,但我都記得。”

    “秦家?!”衛川眸中顫栗,用力倒吸了口氣,不敢信她說的話。

    皇帝更顯錯愕,急切上前,卻被周遭兵士的刀劍擋住去路。

    “阿婉?阿婉!”他不敢強自前行,驚慌失措地問她,“你說什麽?”

    “所以,我這一路走來,隻為報仇。”秦菀再度抬手,碰了碰頭上的釵飾,“川哥哥,你看這些釵子,是我自己找人打的。我入宮時帶了一筒金簽,數量與秦家家眷相同。我每殺一個嬪妃或者宗親,就取一支簽子來打首飾。我……我殺過很多人,我手上沾滿了血,我連你也算計了進去。我賭你會贏,可我也從一開始就知道沙場無情,你或許會一去不返,可我還是那樣做了,所以……”

    她提起手上的劍,將劍柄遞到他麵前:“你若恨我,就殺了我吧。我想過很多次,死在你手裏是最不讓我難受的死法,我隻還有一件事要求你。”

    衛川的眸色沉如寒潭,睇了眼她手中的長劍,沒接,隻問她:“什麽事?”

    秦菀道:“我秦家上下一百二十七條人命,如今還欠七十一條沒有還回來。你幫我殺夠七十個宗親,再讓齊軒不得好死,我下輩子當牛做馬報答你。”

    “阿婉!”齊軒終於忍不住了,他目眥欲裂,連橫在麵前的刀劍也不顧了,拚命地想衝向她,“秦菀……秦菀你個蛇蠍心腸的毒婦!朕待你不薄!竟是你……是你毀了朕的江山!”

    “我蛇蠍心腸?!”秦菀猛地轉身,眼中恨意迸發。

    那是掩藏了二十餘年的恨意,所過之處,見著無不心底生寒。

    她死死地盯著齊軒,盯著這個滅他滿門的仇人,說出的每一個字都森冷可怖:“你的太子之位,是我祖父為你力排眾議才得來的!可隻因我祖父顧念父子人倫不肯先帝誅殺先太子,你就布局構陷他有不臣之心,借著他對你的信任做下重重偽證,害我秦家被滿門問斬!如今你說我蛇蠍心腸?好啊……我從不怕為這份蛇蠍心腸而死,但你敢不敢為你做下的惡事償命!我秦家一百二十七條人命在天上看著呢!冥冥之中剩了我一個,就是為向你索命!”

    “不是那樣!”齊軒歇斯底裏地駁斥,“不是那樣!朝堂鬥爭,你……你懂什麽!若不趕盡殺絕,朕如何高枕無憂!”

    “呸!你誆得了別人誆不了我!”秦菀齒間打顫,“你這個……陰險狹隘、自私自利的卑鄙小人!枉我祖父一世英明卻瞎眼看錯了你!”

    “不!”齊軒還在爭辯,“你祖父……你祖父若真無二心,何故為廢太子說話!他、他在朝為官數年,步步為營,誰知他存的是什麽心思!”

    秦菀聽到此處,忽地不氣了,反倒笑了一聲。

    狹隘如他,自不會明白許多人就算身居高位、日日與陰謀為伴也還會心存三分善念,他更不會明白,有些人一生都是伴著正直與清正過活的。

    陰險小人,一輩子都不會懂君子風骨!

    秦菀兀自搖搖頭,又笑了聲,這一聲帶著十足的譏誚。

    接著她不再理會他,回首再度望向衛川,手裏的劍又遞了一遞。

    這回,衛川接過了那柄劍。

    秦菀緩了一息,風輕雲淡地低下眼簾,心中前所未有的平靜。

    她想,她終於要死了。

    在疲憊了這麽多年之後,她終於可以死了。

    秦家的長輩們應該在等她吧,還有唐榆,也不知道他們九泉之下的日子是怎麽樣的。

    衛川提著劍,悠哉地從她身側走過,踱到齊軒麵前,他端詳了一番齊軒麵上的怒色,忽地笑了:“你剛才說,她毀了你的江山?”

    齊軒怒得說不出話,衛川自顧搖了搖頭:“昏君的錯處有很多,我最看不上的一點,就是自己坐不住江山,卻怪到一個女人頭上。好像沒有她你就能當個明君了似的,我告訴你,從秦家那事便可知道,有沒有她,你都不是什麽好東西。”

    不知是不是因為在軍中待得久了,他口吻中有了些曾經沒有的痞氣。

    “同樣的。”他回首,目不轉睛地望向秦菀的背影,“你說我起兵是你挑唆的,這是什麽意思?我這一路險象環生,費盡力氣打進來,難不成竟成了你的戰功?這不合適吧?”

    秦菀愕然:“我哪有那個意思?”

    “沒有就好。”衛川頷首,回劍入鞘,目光看向麵前的數位兄弟,“廢帝的皇後叫什麽,你們知道吧?”

    一群魁梧大漢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問得一愣,好生反應了一下,才有人答道:“知道!薑……薑什麽雅來著?雲還是月?”

    衛川無奈地皺眉:“後麵那個。”

    “啊,徐思婉!”這回那人答得很快。

    衛川又一指秦菀:“那她叫什麽?”

    眾人麵麵相覷了一陣,其中泰半沒能反應過來他的意思,但跟隨他多年的副將很快就悟了:“這位是秦姑娘,秦家遺孤,單名一個菀字,和皇後徐氏沒什麽關係。”

    衛川滿意地點頭:“不錯。”繼而語中一頓,“放出消息去,就說……徐皇後在咱們入宮前,就讓這昏君給殺了。這昏君還大肆屠戮宗親,咱們也管不住。”

    言畢,他舒了口氣,擺手:“先關起來吧,別讓他死了。”

    “諾。”兩名兵士上前押解齊軒,怔了片刻的齊軒忽而還魂,不管不顧地又罵起來,“徐思婉!秦菀!你……你不得好死!”

    衛川抿著笑,氣定神閑地目送他離開。等那罵聲遠去,他的笑意終是淡了,揮手示意旁人退下。

    眾人會意,便將餘下的幾名禦前宮人也都帶了出去,又關好了殿門。他定了定神,一步步走向秦菀,一股複雜的情緒蔓延開來。

    她於是不敢看他,死死低著頭,心裏在想,若他還是打算取她性命也沒什麽。

    原本就是她對他虧欠太多,他若想借她在弟兄們麵前充個豁達大度而後再讓她死得悄無聲息,她也不怪他。

    她會配合他死得悄無聲息。譬如將那杯鴆酒飲下去,做出自盡的樣子。

    衛川走到她麵前,抬手探向她的鬢發,卻在最後一刹停住,沒有貿然碰她,攏住手咳嗽了聲。

    接著他抱臂,好似在有意管著自己的手,隻是目光猶定在她麵上,帶著幾分不安問道:“我隻想問問你,你對齊軒的萬分討好都是假的,那……對我呢?在你進宮之前,那些情分是不是真的?”

    秦菀淺怔,沉吟半晌,沒有騙他:“亦真亦假吧。我……我曾說我想嫁給你,那是真的。若沒有血海深仇非報不可,我真的想嫁給你。但我……其實那時早就做好了入宮的打算,早便知道自己不能嫁你。”

    話音未落,一股巨大的力道令她身子向前一傾。她輕聲一呼,彈指已被他擁入懷裏。

    他的懷抱並不大溫暖,鎧甲冷硬,還帶著鐵腥氣。

    他低笑說:“這就夠了。”

    “什麽夠了!”秦菀忽而局促,頓時掙紮起來,雙手一並推他,“過了這麽多年了!況況……況且我給齊軒做過皇後,如何還能與你……”

    衛川搖頭晃腦:“齊軒的皇後叫徐思婉,是戶部侍郎徐文良的女兒,和你秦菀有什麽關係?”

    “你先放開我!”她咬牙在他胸口錘了一拳,直錘得自己骨頭疼,不覺間吸了口涼氣,衛川聞聲嗤笑,到底把她放開了。

    秦菀退開一步,帶著三分疏遠,目不轉睛地盯著他,認真道:“衛川,我是騙了你很多事,可我還沒有那麽混賬。自從入宮以來,我便再也沒動過嫁你的念頭了,你……你皇位初定,該挑個身份合宜的貴女當皇後,亦或選個有功之臣的女兒,此事草率不得,你莫犯糊塗!”

    衛川渾不在意地嘖聲:“秦家遺孤的身份還不合宜麽?”

    “可天下人不是傻子!”秦菀生硬道,忽而心念一動,垂眸想想,又言,“況且我……我心裏也有別人了。”

    衛川這才笑不出來了,麵色驟然冷下來:“誰?”

    “唐榆,你可記得?”她問。

    他略作回憶,啞了啞:“是你身邊的那個宦官?”

    “是。”秦菀頷首,緩緩言道,“他是唐家的兒子,他的父親是我祖父的門生,因為我家的事才落罪的。他……他一直待我很好,最後更是因為我而死的。我不是在拿他搪塞敷衍你,是真的忘不了他。”

    衛川擰眉,仔仔細細地端詳著她,忽而感覺她像一隻受驚的小獸,每一根神經都對他提起的事情充滿抗拒。

    那便先不提了。

    他沉了沉,直截了當地改口:“近來還有許多事要忙。齊軒……”他遲疑地睇了她一眼,“交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