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掌摑
作者:荔簫      更新:2022-07-19 16:47      字數:6801
  第109章 掌摑

    徐思婉再醒來時已是此日清晨, 窗外天光正亮。

    徐思婉睜眼猶覺頭腦發沉,扶著額頭坐起身。花晨連忙上前, 彎腰扶她:“娘娘……”

    花晨滿目的關切, 亦有幾分小心,見她隻是淡淡的,輕聲告訴她:“陛下一直守著娘娘, 適才兵部的幾位大人入宮議事,才剛回了紫宸殿。”

    徐思婉麵無波瀾,聽罷不置一詞,隻問:“唐榆呢?”

    “唐榆……”花晨眼眶一紅, “若按著規矩, 無非是拉出去草葬。”

    “去取百兩黃金,給六尚局, 讓他們厚葬他。”她道。

    花晨神情一緊, 欲勸:“娘娘,唐榆這事在外人看來可是……”

    “厚葬他!”徐思婉怒吼。

    她上一句還平淡如水, 這一句突然變得歇斯底裏,花晨嚇了一跳,不及勸上一句,徐思婉已下了床。

    她的姿態有些瘋癲, 失了平日的溫柔妖嬈, 赤著足在殿裏急急地踱著:“你去告訴他們, 若要逼死本宮,就將他草席一裹拉出去埋了!本宮早晚要他們六尚局都殉了他!”

    “娘娘……”花晨嚇壞了,忙上前將她扶住, 輕聲言道, “這事六尚局也做不了主, 還得……得看陛下的意思,再不然,還有長秋宮呢。”

    徐思婉足下一滯,似乎這才回了些魂。

    是啊,六尚局能做什麽主?

    她啞笑一聲,失神地望向窗外。

    窗外白蒙蒙地落著雪。

    這是今載的初雪,因為天還不夠冷,雪花積不住,落在地上不久就融了。就像許多無足輕重的人那樣,死得悄無聲息,在這世間積不起一分一毫的波瀾。

    她的視線穿過半透的窗紙凝望那些雪花,詔獄裏的情境重現眼前,她恍惚間又聽到唐榆一遍遍地跟她說,要她好好活下去。

    她自會好好活著,可她要換個活法了。

    “為本宮梳妝更衣。”徐思婉垂眸,眼底一片冷意。這副樣子反倒是花晨熟悉的,見她這樣,花晨就安了心,隻是顧慮她的身子才又問了句:“娘娘要出去?”

    “去長秋宮。”她道。說罷便幾步走向妝台,麵無表情地坐下身。花晨忙喚了宮女們進來幫忙,這廂花晨為她梳著頭,月夕就從衣櫃中取了幾身衣裳出來,問她穿哪身,徐思婉瞟了一眼:“都不好,取那身橘紅繡金紋的來。”

    幾人都不由一愣。

    那身衣裳是尚服局前陣子剛製好送來的,繡紋精致繁複,尤其是外頭大袖衫上的朱雀,從後頸一直垂到拖尾。

    這樣的風格,慣是徐思婉喜歡的,隻是的確過於隆重,一時也沒得著機會穿它。

    於是花晨月夕交換了一下神色,見花晨頷首,月夕才敢去取。花晨因而對該梳的妝也有了數——衣裙既然隆重,妝容便也要濃烈才好,不然頭輕腳重,便鎮不住那樣的衣裳。

    如此忙了近半個時辰,徐思婉才走出拈玫殿的殿門。一襲橘紅與金在冬日的蕭瑟裏透出莫名的肅殺,眼位暈染開同樣的橘色讓她像個修為深厚的女妖,正要去為禍人間。

    雪還未停,花晨為她備來暖轎,在宮人們的前呼後擁下向長秋宮走去。

    徐思婉坐在暖轎中,神思一分一分地平靜下來。再度回顧詔獄中的一言一語,喉中發出一聲滋味難辨的笑。

    那時她在賭,現下,卻說不清自己究竟是賭贏了還是賭輸了。

    昨日引她入詔獄的隻有王敬忠,到了牢室裏,也隻有王敬忠立在身邊。她那時想,四下裏或許真的沒有別人了,因為那些事總歸也不是什麽體麵的事,一個宦官對貴妃存了私心,縱使貴妃並不知情,傳出去也還是讓人笑話。

    所以她才敢在支走王敬忠後對唐榆說那些話。但她其實也不是沒想過,或許隔牆有耳。

    她原是在這樣的事上吃過虧的,此番如此,是因為為了唐榆值得。她在他臨死之前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了卻了一份遺憾,也讓他走得舒服了些,避免了更多痛苦。

    可現下,她還是高興不起來。她這般仔細回憶,才逃無可逃地捕捉到了自己當時的另一份心思。

    ——她當時有那麽一閃念想過,若是賭輸了,那便輸了吧。

    她從未想過放棄複仇,可那一閃念裏她覺得,若就這樣東窗事發,和唐榆一起走了,也很好。這樣的死去,秦家長輩們想來不會怪她,她在奈何橋上也有人陪,就此了卻了一生的孤寂。

    她真的累了,十幾年的血海深仇都壓在她一個人身上,她連一呼一吸都帶著恨。有時候她甚至會羨慕已然離世的太後,重病能讓一切信念都化為烏有,讓人毫無還手之力,死了便就死了。

    隻可惜,饒是這樣,她還是賭贏了。

    詔獄裏真的沒有其他耳目,她安安穩穩地送走了唐榆,自己卻不得不繼續孤零零地活在這世上。

    過了約莫一刻,暖轎停在了長秋宮門口。

    花晨揭開轎簾扶她下轎,徐思婉站定腳,瞟了一眼牌匾上那三個金光璀璨的大字,存著滿心的恨意,氣勢洶洶地入了宮門。

    她走得又急又快,門邊的宮人不及見禮她就已步入院中,他們悚然一驚,覺出不對,連忙跟上:“貴妃娘娘……”

    雖是想勸,一時卻沒人敢橫加阻攔。近來誰都聽說了,倩貴妃先後急火攻心了兩回,陛下昨日為了她熬了一夜沒睡。若她在長秋宮有什麽閃失,他們都得人頭落地。

    於是待她走到殿門口,守在殿門處的宮人也隻得眼睜睜看她入殿。徐思婉麵色鐵青,見正殿無人,腳步就無半分停留,向東側一拐,徑直轉入寢殿。

    寢殿中,皇後正服著藥,耳聞門邊宮女驚呼“倩貴妃?!”,她驀地抬眼,便見徐思婉正繞過門前影壁,風風火火地朝她殺來。

    “貴妃娘娘……”聽琴忙放下藥碗迎上前,徐思婉仍不停留,聽琴隻覺耳邊風聲一過,貴妃已過去了。

    徐思婉行至皇後床前,左手一拽皇後衣領,右手悍然揮下!

    但聞“啪”的一聲脆響,聽琴驚叫:“貴妃!”

    皇後一時懵住,緩了一息才被臉頰上的劇痛驚醒,又驚又怒:“倩貴妃,你怎麽敢!”

    “打便打了,有何不敢!”徐思婉冷笑出喉,睇著她,再無分毫遮掩,“本宮今日來便是告訴你,在你咽氣之前都不會再有好日子過,你準備著,等死吧!”

    說完,她幹脆利落地轉身便走。又是那樣風風火火地從聽琴跟前經過,聽琴已驚得做不出絲毫反應。

    皇後亦滯在那裏,俄而隻覺胸中一悶,一股腥甜湧上來,伴著一聲輕咳,血色從嘴角滲出來。

    “娘娘!”聽琴忙去扶她,徐思婉聽到這些動靜倒駐了駐足,回眸睇了皇後一眼。

    ——她氣得吐血了,真漂亮。唐榆死前也曾有過,每一聲咳嗽都有血點嗆出來。

    做完了這驚天動地的一場,徐思婉就回了霜華宮,屏退旁人,獨自進了唐榆的臥房。

    若從他入詔獄開始算起,他其實已離開很久了,但她一直沒讓人動他的房間,每日隻有底下的小宦官進來簡單清掃,也就是做做擦擦桌子掃掃床一類的事情,其餘的一應物件都還保持著原貌。

    因為她一直心存僥幸地相信,他或許還能回來。

    可他終是回不來了。

    她緩緩地環顧四周,便看到桌上攤著的書還沒看完,書旁還有幾頁紙,草草地寫了些什麽,應是讀書時記下的。

    原來他讀書時是這個樣子。並非潦草地打發時間,而是認真在讀,就像許多讀書人那樣,會去斟酌思索。

    她於是忍不住地想,若是唐家還在該多好呢?那樣在他這個年紀,應該正忙於科舉,亦或已然考取了功名,這會兒正外放做官吧。

    倘是那樣,他們應該也會認識。因為他的父親是她祖父的門生,他們之間總會有走動的,那大約就是青梅竹馬的情分,他便不用妒忌衛川了。

    接著,她又注意到他放在案頭的九連環。

    那副九連環在他身邊已很久了,許多地方都在一次次地拆解過程中被磨出了痕跡,亦或變得鏽跡斑斑。徐思婉沉吟了良久,將它拿起來,收進腰間的荷包中。繼而轉過身,滿處找水。

    他案頭放著硯台,硯台裏的墨經了這麽多日已經幹了。她想將它們再釋開,想寫些東西給他。雖然還沒想好寫些什麽,倒不妨礙先調好墨。

    她就這樣在他房裏待了很久,漫無目的的味道。她將每一個角落都看遍了,用那些墨胡亂寫了很多東西,又扔進炭盆盡數燒了。

    厚厚的一遝紙,燒也要燒上一陣子。她蹲在炭盆前凝望著火苗,暗想自己現下應該接受了,接受她再也不會回來。然而下一瞬她被飄開的煙霧嗆到,習慣性地就想說:太嗆了,唐榆,開窗通一通風。

    她便又意識到,她根本沒適應他的離開。

    不知不覺間,陽光已然西斜。徐思婉一整日沒用膳,卻也不覺得餓,花晨來問了幾次都被她敷衍了過去。

    她燒完了寫的那些東西,就坐回了桌前,無所事事地擺弄那副九連環。但這東西她是不大會玩的,折騰半天也解不下來一個,倒惹得自己心頭生惱。

    這般又過去不知多久,外頭響起遲疑的一喚:“姐姐?”

    徐思婉抬眸,思嫣立在門邊。

    自從思嫣帶發修行以來,她們姐妹就沒再見過。現下冷不丁地見了,都有點不自在。

    思嫣穿了一身寬大的海清,頭發簡單卻規整地挽上去,又用布帽遮住。

    徐思婉打量她兩眼,淡聲啟唇:“你怎麽來了?”

    思嫣下意識地睇了眼側旁,花晨心虛地低下頭,思嫣解釋道:“花晨怕姐姐出事,去找了我。”

    徐思婉猶自坐在書案前,垂眸沒說什麽,思嫣邁進門檻,走到她身邊:“姐姐,唐榆走了,我知道你難過,可你不能把自己也搭進去。我……我欠你的,你若想拿皇後出氣,不如讓我去辦。”

    徐思婉一聽,便知花晨將白日裏的事盡跟她說了。

    這沒什麽不對,因為那樣的大事本也瞞不住人。她便隻笑了笑,搖起頭來:“我不會把自己搭進去的。我答應了唐榆,要好好活著。”

    “那姐姐還那樣去欺辱皇後?”思嫣黛眉緊蹙,“她到底是一國之母,何曾受過這樣的委屈?此事隻怕不能善罷甘休,姐姐太心急了。”

    “我知道我在做什麽。”徐思婉靠向椅背,闔上眼睛,“你放心,我從來不是意氣用事的人。如今多了唐榆的仇,我就更加不是。”

    思嫣無法理解:“可是姐姐……”

    “你不要問了。”徐思婉輕笑,“我現在沒什麽心力解釋。等日後有力氣了,再慢慢跟你說吧。”

    思嫣擰著眉一味地看她。

    她的舉動讓人心驚,便是她這個當妹妹的,都不禁懷疑她是不是被唐榆之事所傷,有些瘋了。可她這副氣定神閑的模樣又看起來很平靜,似乎運籌帷幄,一切都是她的算計。

    思嫣一時不知該怎麽勸,隻得有氣無力地又說了一句:“那姐姐若有什麽用得上的地方,便去找我。我……知道咱們姐妹之間已沒有多少信任可言,姐姐隻說自己想告訴我的便是了。”

    “好,那你這就幫我個忙。”徐思婉笑笑,美眸睜開,視線落在她清素的臉上,“出去的時候幫我跟霜華宮門口的宮人傳個話,告訴他們這就關了宮門,我誰也不見。”

    “誰也不見?”思嫣凝神一想,“那若陛下……”

    “自然包括他。”徐思婉抿唇,“去吧。”

    這話反倒令徐思嫣徹底安心了。事關皇帝,可見她真的在算計。既還有心算計,那就不必擔心太多。

    徐思嫣於是幫她沏了盞茶就安安靜靜地告了辭,徐思婉不緊不慢地品完了那盞茶,便也回了前頭的寢殿,命人將唐榆的臥房落了鎖,什麽也不許動。

    回到寢殿,她就讓花晨去傳了話,命張慶頂上唐榆的位子,為霜華宮掌事宦官。這原本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在唐榆之下最得力的就隻有張慶。

    但張慶卻是個老實人,又被她白日裏的舉動驚著,進來謝恩時大氣都不敢喘地道:“下奴自知比不了唐榆,不如將掌事的位子空著,下奴……做副掌事也是一樣的。”

    徐思婉聽得好笑,睇了他兩眼:“你怕什麽,本宮又不吃人。日後好好辦你的差,唐榆沒了,本宮還需你好好替本宮撐著呢。”

    張慶聽她這樣說才稍稍安心,徐思婉剛要擺手讓他退下,小林子進了殿:“娘娘,陛下……在霜華宮外。”

    “不見。”徐思婉下頜輕抬,“不必另尋說辭替我遮掩,你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就說我不想見人。”

    “諾。”小林子告退,張慶剛退開半步的腳頓住,想了想,壯起膽子道:“下奴鬥膽,娘娘既要下奴掌事,下奴想知道娘娘心裏是什麽打算。”

    徐思婉勾起笑:“有長進。”

    她就等著張慶問呢。她身邊的掌事若對她的事漠不關心,亦或膽子太小什麽都不敢聽,那就形同虛設了。

    她便悠悠道:“他必須在本宮和皇後之間做個抉擇了。”

    自打出冷宮以來,她就在逼他一次次地選,讓他的心一點點地倒向她這邊。

    但現下看來,她還是逼得不夠。

    他還是對她不夠依賴,也對皇後不夠絕情,總懷著一種可笑的天真,還想在她們之間粉飾太平。

    所以她隻能把他逼到死角裏,逼他不得不二選一。而經了詔獄一事,這也正是逼他抉擇的最好時機。

    他對她存了更多的愧疚和心疼,也對皇後存了更多的怨氣。這份怨氣可是唐榆用命換的,是唐榆一字字讓王敬忠聽見,是因皇後已有人手可以仿造她和衛川的字,所以他才沒識出來。這份算計背後意味著什麽,他自然要記到皇後頭上。

    那現下讓他做一次選擇……她也不算逼他太狠嘛。

    是以一連數日,皇帝都被她拒在門外。若放在往常,他大抵會強闖,現下顧忌她的急火攻心,卻也不敢。

    徐思婉對此甚感欣慰,想他總算在她麵前瞻前顧後起來。她就是要他這樣,要他徹底將她的喜怒視為自己的喜怒,才能徹底拿捏住他的心。

    而她打皇後的那一耳光,亦是搏贏了。

    國母橫遭羞辱,她合該在當日就被賜死才是。然而這件事卻沒了下文,如煙雲般悄無聲息地散去,這背後是誰在壓著,不言而喻。

    隻可憐皇後在這樣的不公之下又氣得吐了好幾次的血,嘖,真是可憐。

    日子就這樣入了臘月,臘月初一,六宮妃嬪照例來向她問安。

    瑩妃著意到得早了些,入殿見她氣色尚好,顯而易見地鬆了口氣,她睇著瑩妃直笑:“姐姐這是什麽表情?”

    “你說是什麽表情?”瑩妃瞥她,“我一連好幾日沒睡好了,想來看看你,又怕自己說錯了話,反倒火上澆油。你既走出來便好了,唐榆的事……”

    她頓了頓:“我私下打聽了,六尚局給他置了口薄棺,有在京郊挑了塊風水尚可的地方,安葬得還算體麵。”

    “是麽?”徐思婉語調上揚。

    那日花晨勸住了她,打消了她為唐榆大操大辦的念頭,但後來她還是讓花晨送了些銀兩給六尚局,銀兩卻被六尚局退了回來,帶了話說為她辦差是應當的,讓她不必這樣客氣。

    彼時她以為,這隻是六尚局的場麵話,六尚局實則對這些事避之不及。現下看來,他們到底知道要看她的臉色辦事了。

    瑩妃一喟:“我也著人去給唐榆燒過紙了。哦……對了,思嫣還著意讓人尋了兩塊尚好的金絲楠木,說你若用得著,就讓尚工局給唐榆打個牌位,料子在我那兒放著呢。”

    “……好。”徐思婉有些動容,對思嫣的怨也少了些,不覺間外頭傳來聲響,是有旁的嬪妃來問安了。瑩妃攥了攥她的手:“你可得撐住了,你若出了什麽事,後宮不知多少人要看笑話呢。”

    “謝謝姐姐。”徐思婉抿唇,理好心緒,就讓花晨請了嬪妃們進來。

    這樣的大事之下,嬪妃們反倒都會察言觀色了,哪怕一些腦子蠢笨的也知道不能觸黴頭,眾人在她殿裏喝茶,隻挑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來說,說話間還要不住地看她的臉色。

    小坐約莫一刻,外頭忽而稍稍亂了一陣,宮人們惶恐的問安聲將眾人的神思也拉過去,徐思外黛眉微挑,剛抬眸,就見皇帝已然入殿。

    六宮妃嬪都連忙離席問安,徐思婉亦起身,沒精打采地施禮深福。

    皇帝隻看著她,語聲雖冷,卻不是同她說的:“都退下。”

    嬪妃與宮人們忙不迭地告退,殿中倏然安靜下來。徐思婉不必他扶,自顧立起身,他幾步上前:“阿婉。”

    她並不客氣:“臣妾無心見人,隻是為了維持六宮和睦不得不準允她們按禮數前來見禮,陛下倒學會趁火打劫了?”

    她始終沒有看他,眉目冷淡地垂著,他沉沉地一歎:“為了一個心懷不軌的宦官,你便要這樣跟朕賭氣嗎?”

    她譏嘲一笑,別開臉,不欲作答。

    他睇了她半晌,終是退讓,語氣放緩:“你告訴朕,讓朕如何做,才能彌補你?”

    彌補?

    她定定地看向他,心裏在想:我隻想讓唐榆活過來。

    隻是現下不是鬥氣的時候。

    “厚葬唐榆。”她吐出四個字,他皺眉:“他對你存有企圖,朕不能容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讓六尚局好好葬了他,已是朕大度了。”

    “他有什麽企圖?”徐思婉毫不客氣地反問,“動心算得錯處麽?他雖動了心,卻發乎情止乎禮,多年來不曾讓臣妾察覺半分,若不然,豈輪得到長秋宮那個賤婦來做文章?”

    她語中已對皇後沒有半分尊重,他卻無暇顧及,隻想說唐榆的事:“但他……”

    “花晨,本宮累了,送客。”徐思婉幹脆道。

    花晨低眉順目地上前,在他身側福了福:“陛下,太醫說娘娘得靜養,動不得氣。”

    他的話一下子噎住,薄唇緊抿半晌,再度退讓:“朕會吩咐下去,就按……”他斟酌了一下,“按伯爵之禮葬他。”

    說完,他到底還是有幾許不滿:“他對你便這樣要緊?”

    “主仆之情,說重也重,說輕也輕。”徐思婉風輕雲淡,“臣妾本不想為了他傷及和陛下的情分,是陛下非讓臣妾難過。”

    皇帝顏色稍霽,沉了沉:“還要朕做什麽?”

    她微微仰起臉:“廢了皇後,立臣妾做皇後。”

    “這不可能。”他斷然。

    “那便沒什麽好說的了。”她不再理他,提步走向床榻。他連忙跟上她,語中並無對皇後的留戀,隻有無盡的懊惱:“朕知道皇後傷了你,可她到底是一國之母,豈能說廢就廢?況且……她身子已是那個樣子,後位早晚都是你的,你又何必爭這一時之氣?”

    徐思婉腳下一頓,側過臉,視線再度盯在他麵上:“人活著,有時爭的便是一時之氣。皇後將臣妾逼到這個份上,次次都欲取臣妾性命而後快,臣妾憑什麽還要在這裏不急不惱地等他善終?”

    皇帝搖頭:“但朕……”

    “好了,臣妾知道陛下為難。”徐思婉垂眸,話鋒陡轉,“那臣妾隻再求陛下兩件事,陛下若準了,別的就都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