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茶藝
作者:夢裏長      更新:2022-07-18 16:54      字數:4116
  第37章 茶藝

    手機通知音一聲接一聲響起,屏幕上除了微信以外還有無數微博消息,有新粉絲關注提醒,也有微博私信。

    孟遲先是點開了微信,發消息的人各不相同,但內容卻是相差無幾,諸如【帥哥,你又火了】【沒想到小孟還是個模特呢】【照片拍得真好】……

    通過他們發來的微博截圖,孟遲已經知道為什麽他的微博會突然開始漲粉,私信更是紛至遝來了。

    佘山將他那組照片發在了微博上,雖然他沒有圈出孟遲的ID,但網友神通廣大,翻出孟遲先前走紅的那條泡茶視頻,找到了楊自樂弄的那個悠然茶館的微博號,從粉絲裏麵翻出了孟遲的微博。

    孟遲的微博用了很多年,平時都是用來看八卦看新聞,或者轉發一些茶藝相關的博文。他不怎麽喜歡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內容,隻有曾經在比賽獲獎時分享心情,配了幾張比賽時的照片。

    如陳彥所說,人有了一點熱度,曾經在互聯網的痕跡就會被網友們翻出來。

    給他發微信的那些人裏麵也有陳總,說話雖然沒像上次喝多了時那麽輕浮,卻也讓孟遲蹙了眉頭。

    “怎麽了?”鬱庭之采完了一排茶樹,來喝水的時候看到他神情不對,便問了一句。

    “沒什麽,”孟遲很輕地笑了一聲,“佘山把照片發了微博,網友們都來誇我了。”

    雖然他語氣輕鬆,但鬱庭之莫名覺得他並沒有在開心,甚至有一點反感。他掏出自己的手機登上微博看了一圈,的確在評論裏看到了很多誇讚之詞,有誇臉的,有誇身材的,還有誇畫的,但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刺耳的評論,諸如說照片低俗,侮辱茶藝的,甚至還有侮辱人格的,問他是鴨嗎。

    鬱庭之眉心輕蹙,截圖發給了佘山,讓他處理一下評論。

    孟遲仰頭灌了半瓶礦泉水,解了幹渴,餘光裏瞥見鬱庭之的手機屏幕,瞧見對話框上麵佘山的名字,以及他發出的綠色的框框裏的“刪除”兩字。

    “你在幹嗎?你讓佘山刪照片?”孟遲問。

    “不是,”鬱庭之頓了一秒,抬頭看他,“但如果你想刪的話,我可以讓他刪掉。”

    “為什麽要刪掉?他的微博不就是用來發布攝影作品的。”說完這話,孟遲轉念一想便明白鬱庭之這是什麽意思,他笑了一聲說,“留著吧,我沒覺得有什麽不妥。”

    鬱庭之注視著他,似乎要從他的表情看出他是不是在勉強自己。

    “真的,”孟遲對他笑了笑,“既然拍了不就是給人看的,展館裏能看,手機上自然也能看。”

    鬱庭之點了點頭,收起了手機,佘山回他的信息他也沒看。

    孟遲走到茶樹旁邊,繼續低頭采茶,鬱庭之也跟著走到他的對麵,過了一會兒,他忽然問:“你師父還在生你的氣嗎?”

    孟遲動作頓了一瞬,疑惑道:“你怎麽知道我師父生氣了?”

    鬱庭之:“佘山說的。”

    攝影展開展當天佘山其實給孟遲打過電話,不過當時孟遲隻是說他下鄉去收茶,沒說師父的事兒,不過不用問,他也能猜到佘山會知道,多半是因為楊自樂這個大嘴巴。

    孟遲歎道:“不知道,我師父氣性大,估計還得有十天半個月才能消氣。”

    其實孟遲覺得他師父本來應該已經消氣兒了,畢竟杜峰上次說他跟師父說讓自己去比賽的事兒,師父隻是沉默著沒說話,沒有發火。

    但現在微博照片一發,熱度上來,被那些老顧客問得煩了,他老人家八成又得別扭一陣。

    “抱歉。”鬱庭之忽然說。

    “你道什麽歉?”孟遲問。

    “或許我不應該讓佘山找你來拍照。”鬱庭之說。

    聞言孟遲采茶的動作頓時停住,他抬眸看向鬱庭之,更加不解:“什麽意思?是你讓佘山來找我的?”

    鬱庭之點頭,視線卻是越過孟遲看向了他身後。

    孟遲瞧見,便回了頭,然後就對上他師公冒精光的一雙眼睛,也不知道在這聽了多久的悄悄話。

    “師公你幹什麽呢?嚇我一跳。”孟遲無語道。

    師公直起佝僂的背脊,佯裝鎮定地清了清嗓子,反斥責道:“我還要問你倆呢,不好好采茶,一會兒玩手機,一會兒聊天,你倆又不談戀愛,老湊一塊幹什麽?!”

    孟遲:“……”

    鬱庭之:“……”

    趁他倆愣神,師公又板著臉,伸手將孟遲胯前的采茶簍撥過來瞥了兩眼,鄙夷道:“就采這麽一點兒?還沒我采得多,照你們這個速度,是不是得在這待一天?還不趕緊幹活,不然中午沒飯吃。”

    孟遲:“……好好好,幹活幹活。”

    遭了斥責的兩人自然不敢再懈怠,專心致誌地低頭采茶。

    剛從茶樹上采摘下來的茶葉翠綠鮮嫩,有著細微的青草香和茶葉特有的茶香,為了避免溫度過高使鮮葉質量受影響,剛采摘完的活葉不能堆在一起,要平鋪攤放在陰涼之處使其散熱。

    陽光越發熱烈,茶園沒有可供攤放茶葉的地方,所以三人沒有采多長時間,過了兩個小時左右,師公便來驗收了成果。

    憑借多年的經驗,師公稍微掂量兩下茶簍,便估算出三人一共采了約莫十斤左右的鮮葉。

    “可以了,差不多能做兩斤幹茶,你倆一人一半兒正好。”師公說。

    下山之後,孟遲將剛采下來的鮮葉拿到小院長廊一個通風的陰涼處進行攤晾,等到水分晾幹,茶葉變得柔軟之後再進行炒青。

    鬱庭之對茶葉製作過程了解甚少,孟遲便一邊幹活,一邊跟他科普。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製作工序大致可以分為攤晾、殺青、烘幹。不同品種的綠茶在製作工藝上會稍有不同。比如安吉白茶、太平猴魁就還有理條這一工序,製作出的茶葉為細長的條形狀。而黃山毛峰在殺青之後還需揉撚,之後再進行烘幹,最後再加一道複烘,方得成茶。

    “以前做茶基本都是手工,現在科技發達,茶廠裏做茶都換上了機器,很多古法都隨之流失。”孟遲有些遺憾地說,“也就隻有像師公這種老師傅還掌握著一些古法,偶爾做一做手工茶。”

    科技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它加速了經濟發展,解放了勞動人民的雙手,讓生活變得便利、高效,卻也讓人們養成了惰性,丟失了許許多多值得保留的智慧結晶,無數讓人讚歎的傳統文化被科技浪潮淹沒。人們隻會被推著向前,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回頭看一看。

    鬱庭之:“你會嗎?”

    “會啊。”孟遲說著舉起自己的手,“跟著學了好幾年,手都不知道燙掉了多少層皮。”

    孟遲的手其實不算醜,很寬很大,還生了不少老繭,顯得滄桑卻有力,在他手掌外側的地方的確有不少細微的燙傷痕跡,如果不仔細看,基本看不到。

    鬱庭之伸出手,指尖在他掌側的疤痕上輕撫:“辛苦了。”

    “學的時候覺得辛苦,現在想想,”孟遲嘖一聲,“其實還挺值得。”

    鬱庭之看著他眼中的笑意,隻覺得這樣的孟遲太過迷人。

    用完午餐,師公本來打算午睡的,但因為今天是周日,正好是寺裏的開放日,允許香客放炮。劈裏啪啦的,讓人睡也睡不著。

    三人便坐在院子的涼亭裏,一邊喝茶一邊納涼。孟遲手機上的消息還沒個消停,他挑挑揀揀就看了一些比較重要的信息,又聽了楊自樂給他發的語音,說店裏這兩天人超多,不過老楊頭卻還是不怎麽高興的樣子。

    孟遲很輕地歎了口氣兒,看著那些個紅點,把微信通知也給關閉了。

    “你闖什麽禍了?”師公側眸瞥了他一眼忽然問。

    “嗯?沒有啊。”孟BaN遲說。

    師公哼笑一聲:“還跟我裝,你沒闖禍你師父怎麽沒讓你去都城參加比賽,而是讓杜峰去了?”

    孟遲:“……”

    他師公怎麽什麽都知道。

    “沒闖禍,”孟遲端著品茗杯,避開了師公的視線,“就是閑暇之餘賺了點外快,茶藝上有所懈怠。”

    師公盯著他看了幾秒,拿手裏的扇子點他:“你可別覺得師公是個老古董,我也會上網好嗎?”

    不等孟遲說話,他又說:“你那照片樂樂發給我看了,露是露得多了一點,不過你小子長得不醜,拍出來還挺有藝術感。”

    孟遲:“……”

    楊自樂這個大喇叭,怎麽什麽都說。

    一旁的鬱庭之聞言,喝茶的動作都頓了一瞬。

    孟遲莫名有些尷尬,哎喲一聲,無奈喊道:“師公,您別磕磣我了好吧。”

    “哼,誇你還不樂意了是吧?”師公開玩笑地反問道,“非得我像你師父那樣給你臭罵一頓才高興?!”

    “沒有——”孟遲拖著調子,有幾分撒嬌的意味兒,想了想他又說,“其實師父也沒罵我,就是敲打我,叫我把心思放在正路上。”

    師公手裏搖著的扇子驀地停下了,他側眸看向孟遲,蒼老卻並不渾濁的眼裏閃過一絲微光。

    幾秒鍾後,他一邊低聲呢喃了一句“正路上”,一邊又繼續搖起了扇子,隻是速度放緩了很多。

    “小孟,你跟我說說你覺得茶是什麽?”師公忽然問。

    “嗯?”孟遲一愣,旋即答道,“茶不就是茶。”

    師公將目光轉向了對麵的鬱庭之,鬱庭之放下手裏的品茗杯,開口答:“嚴格來說是茶樹樹葉,或者是用經過製作之後的茶樹樹葉衝泡的一種飲品。”

    這官方得堪比百度百科的回答讓孟遲和師公都愣住了,靜默片刻,師公哈哈大笑起來,拿扇子點他:“說得一點兒沒錯。”

    孟遲無語地看了一眼鬱庭之:“你怎麽不說是植物呢?”

    師公笑了許久,緩過氣兒停下的時候,又問:“那你再來說說茶藝是什麽?”

    鬱庭之:“茶文化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

    師公還沒反應,孟遲無語道:“我現在覺得你是個大學老師了。”

    師公笑了兩聲,轉頭看向孟遲:“那你來說說。”

    孟遲卻是忽然陷入了沉思,他好像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於是他反問:“師公,您覺得茶藝是什麽呢?”

    “茶藝啊,”師公用一種悠然的語調緩聲說道,“大概就是故作高雅地泡一壺茶。”

    故作高雅。

    這個算不上褒義的詞,從師公嘴裏說出來,其實有些違和,但卻並沒有讓孟遲感到很錯愕。

    大概是因為師公一向都是嚴於律人,寬以待己。在茶藝教學裏,他嚴格按照茶藝師的行為準則教導學生,自己平時卻從來都是怎麽舒服怎麽來。

    “我以前也問你師父這個問題,他和你一樣答不上來。”師公說到這,忽然笑了一聲,“現在他應該能答得出來了。”

    孟遲下意識問道:“是什麽呢?”

    師公看了他一眼,毫不留情地反問:“和你有關係嗎?”

    孟遲被說得一愣,好像忽然明白了師公在說什麽。

    “就拿那些來這裏找我品茶論道的人來說,他們有些人覺得茶藝是娛樂消遣,有些人覺得是修行追求,還有人覺得這不過是一份職業。”師公望著山間繚繞的白霧緩緩說道,

    “我不會說他們說得對,也不會說他們說得錯。就像我教他們怎麽做茶,怎麽泡茶,隻是在傳授我所掌握的技藝。他們要怎麽利用,又會怎麽看待,將來走什麽樣的路,都是他們自己的事兒,和旁人無關。”

    說到這,他頓了頓,轉頭對孟遲說:“你也一樣。”

    腿長在你自己身上,你要走什麽路,隻和你想走什麽路有關。

    作者有話說:

    鬱老師:來走我的套路,三章以內進行下次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