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風光不再的美式炸雞
作者:神聖午睡      更新:2022-07-18 15:29      字數:4323
  第3章 風光不再的美式炸雞

    第二天一早,譚麗莎頂著晨曦去了會場。展位基本已經布置好了,但所有的東西還要最後檢查一遍。燈箱、展板、座位、圓珠筆、資料、紀念品……包括招待客人的礦泉水和熱茶。都不是什麽太難的事情,但需要有人靜下心來做。

    檢查完果然發現接線板帶少了,圓珠筆也不多。礦泉水隻有一箱,還全都是大瓶的。應該買更多小瓶的,顯得精致,客人也好拿。還好來得早,直接讓實習生小趙去超市買了帶過來。

    九點半展會正式開始,譚麗莎讓小趙和另一個實習生小吳發放材料,自己負責講解。轉眼就看見小趙正把一大疊傳單和手提袋、紀念品都遞給一個拖著買菜車的老太太。

    譚麗莎連忙走過去,攔住小趙,微笑著對老太太說:“阿姨,每人隻能領一份。”

    老太太說:“我自己就領了一份兒,其餘這些是給別人帶的。”

    譚麗莎賠笑道:“阿姨,我們一個團隊也就給一份兒。”

    “喲,這麽小氣啊。”

    “這不是國家號召環保嘛。能源有限,咱得省著點用。”

    老太太嘟嘟囔囔地走了。譚麗莎抱怨小趙:“你看不出她是起大早過來拿免費紙袋的嗎?”

    小趙懶洋洋地笑道:“莎莎姐,那麽認真幹嘛。又不是你的東西。早點發完咱們好收工。都什麽年代了,上網什麽信息都有,這種展會早就落伍了。我們待在這裏純屬浪費時間。”

    這小子獨生子,爹媽都是公務員,在不知道歐洲哪個旮旯留學回來,上班仿佛少爺出巡。

    譚麗莎知道說他也沒用。怕他把傳單都扔垃圾桶,就不讓他發了。小吳比他態度好點,但也沒法指望。讓她發傳單,她就找個角落縮起來,半天遞不出去一張。

    譚麗莎隻得自己站在離展位不遠的一個人多的路口發傳單,看到展位上人多了,再跑過來答疑。忙活了半天,水還沒來得及喝一口,小趙嬉皮笑臉地說:“莎莎姐,我申請一個小時的午休。”

    譚麗莎一看時間,已經12點了。倒也算合理要求,不好反駁。隻得盡量威嚴地說:“行,去吧,準時回來啊。”

    “沒問題。”小趙溜走了。

    五分鍾以後,小吳又過來了:“莎莎姐,你想吃什麽?我去買飯,順便幫你帶回來吧?”

    “展廳那邊有個小賣部,好像有些吃的。”

    “我剛才去看過了,都是些垃圾食品。沒法吃的。”

    “可是小趙已經出去了。你等他回來吧。就剩我一個人,支應不過來。”

    “哦,行。”小吳倒是沒反抗。沒一會兒就趴在座位上,捂著頭,皺著眉。

    譚麗莎隻得問她:“你怎麽了?”

    小吳做可憐狀:“我就是有點低血糖。沒事沒事。”

    譚麗莎拿出餅幹:“我這兒有餅幹,你先吃點兒?這餅幹很好吃。”

    小吳問:“你的餅幹裏麵有牛奶嗎?”

    “有。日本的,奶味挺濃的,好吃。”

    “那不行,我乳糖不耐受。”

    譚麗莎想了想:“我這兒還有燈影牛肉幹。”

    “我吃不了辣。”小吳有氣無力地說:“沒事的莎莎姐,你不用管我。”

    譚麗莎無奈:“那你先去吃東西吧。盡量早點回來。”

    “這裏隻剩你一個人,不好吧……”

    “沒事沒事!你去吧。”譚麗莎怕她一會兒真暈倒在座位上。

    “那,莎莎姐,我給你帶飯吧?你想吃什麽?”

    “門口有個肯德基,我正好還有幾張優惠券。你用不用?也給你幾張吧?”

    “肯德基?我可不吃那種垃圾食品!太發胖了!”小吳驚呼,但隨即意識到這話不妥,改口說:“不過沒關係,莎莎姐,我可以給你帶。”

    “就這個套餐。”譚麗莎把電子優惠券傳給小吳。

    小吳一看,好心提醒:“莎莎姐,這是雙人套餐吧?你是不是發錯了?”

    譚麗莎要買的是一個她很喜歡的套餐:一個香辣脆雞堡和一大塊吮指原味雞,外加薯條和飲料。每次進店,這兩樣都是她最想吃的,這個套餐可以兩全其美。

    譚麗莎無奈地說:“我飯量大,吃得多,行了吧?”

    小吳連忙撒嬌:“哎呀莎莎姐,我不是這個意思啦……”

    譚麗莎擺擺手:“行了,你去吧。”

    小吳一蹦一跳地走了,完全看不出低血糖的跡象。譚麗莎有點感慨:在她小時候,肯德基可不是什麽垃圾食品。能在肯德基過生日的小朋友就是全班羨慕的焦點。那裏有明亮的燈光,悅耳的音樂,五顏六色的兒童遊樂設施,空氣中飄蕩著炸雞的香氣。

    炸雞是多麽好吃的食物啊!雞皮是香脆的外殼,咬開,帶著一股油脂的香氣,裏麵是嫩滑多汁的雞肉。這樣的組合能征服所有人的味蕾,更何況又帶著來自美國的異域風情。美式炸雞瞬間風靡全國。

    炸雞哪裏都有,但美式炸雞有它自己的門道。不同於中式幹炸仔雞,美式炸雞必須外酥裏嫩。家裏很難做出這種口感和味道,但是老譚就可以。

    老譚是譚麗莎的父親。紡織廠車間技術工人,說話粗聲大氣,做事一板一眼,最大的愛好是燒菜。什麽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到了他手裏,就隻分清蒸紅燒或者油炸。老譚很快就試驗出了美式炸雞外酥裏嫩的訣竅:第一要用浸泡代替醃製。鹽水裏放了香料,把雞放進去泡上一晚上,才能既入味,又多汁。

    第二要嚴格控製油溫和雞塊的數量。想要外酥裏嫩,炸物必須在高溫下迅速定型。而家裏的油鍋容量小,炸雞塊如果太大,下鍋就會降低油溫。所以,家裏做美式炸雞,每塊要處理得小一點。

    譚麗莎的媽媽劉冬梅女士對炸雞配方亦有貢獻。她喜歡做麵點,早先是各種中式白案,後來又學了不少西式點心,領悟到了奶製品在西式食品中的重要性。她發現了兩個訣竅:第一,用生粉和麵粉混合製成麵衣。第二,麵糊裏除了有雞蛋,還有酸奶和牛奶的混合物。

    五歲那年,譚氏夫婦聯手打造的這份家庭版迷你美式炸雞,讓譚麗莎成為了小朋友中最令人羨慕的對象。那是譚麗莎的黃金歲月。她的家裏總有最美味的食物,所有的人都稱讚她的美貌。

    其實那時候的譚麗莎跟現在長得也差不多:圓臉圓眼睛,彎彎的眉毛,白皙的臉龐。

    不同的是,孩子胖一點是可愛的。有人說她像哪吒,有人說她像年畫娃娃。電視劇裏的兒童角色,也多半是這一類水靈富態的小姑娘。親友長輩們看電視時,常會指著熒幕念叨:莎莎要是生在北京,肯定能當個小童星!莎莎不比她長得好看?

    譚麗莎上小學時,也還算個好看的小孩兒,偶有人提醒,老譚並不著急,總是說:“小孩長大就抽條兒了!急啥。”

    可是“抽條兒”並沒有到來。譚麗莎順理成章地從一個胖小孩,長成了一個胖姑娘,進而成了胖女人。

    與此同時,炸雞也漸漸成了罪惡的垃圾食品。高油、高熱、吃了會發胖。閃著金光的高檔外國餐廳肯德基,原來是不上檔次的快餐店。而譚麗莎那愛吃炸雞的好胃口,也在小學三年級的一次春遊中,變成了招來嘲笑的致命缺陷。這轉變快得讓人猝不及防,讓童年的驕傲瞬間成了少年的自卑。

    那次春遊野餐時,譚麗莎的餐盒照例最豐盛:三層高的保溫飯盒裏,第一層是茶葉蛋,第二層是素菜包,第三層就是譚氏招牌炸雞。這套飯盒一層摞一層,可以用螺口嚴絲合縫地組裝成桶狀,拎起來很方便。外麵是塑料質地,裏麵是不鏽鋼,保溫性能極好,早上裝好飯,到了中午都是熱乎乎的。

    劉冬梅熱心腸,知道有的孩子家長忙,想著多準備點,可以分給小夥伴。一來是孩子們吃得高興,二來也讓譚麗莎在學校裏人緣好。這三層食物看似簡單,其實都滿是心思:茶葉蛋,素包子,炸雞,都是好吃好拿好分享的東西。

    劉冬梅的溫柔體貼,在食物上體現得尤其到位。

    除此之外,老譚夫婦還精心給譚麗莎準備了蛋糕和水果,零食若幹,以及一罐自製的酸梅湯。

    譚麗莎拿出食物時,照例引發小夥伴的一陣歡呼。但這次,歡呼聲中有個笑嘻嘻的聲音說:“莎莎的飯桶好大啊!難怪你這麽胖!”

    說話的人是一個瘦瘦的女孩,尖臉,朱美俏,家長們都說她長得小鼻子小眼的,不大氣。譚麗莎從小脾氣好,性格樂嗬,老師、同學、家長都喜歡她。這是她第一次被別人嘲笑胖,她感到不太舒服,可不知該如何反應。她看了看朱美俏。人家笑容滿麵,似乎並無惡意。她又看了看周圍的同學們,大家都在沒心沒肺地笑著。有人還一邊笑一邊重複著:“飯桶!哈哈!飯桶!”

    譚麗莎決定也跟著大家一起笑。這第一次的笑容,定格了她今後的人生角色。“能吃的胖子”這個標簽從此便牢牢地貼在了她的身上。她漸漸習慣了做一個好脾氣的小胖子。女孩子們一起玩遊戲的時候,她永遠是丫鬟,不是公主。沒有人對此有疑義,胖子天生就是跟班的命,誰會讓一個胖子當主角呢。

    譚麗莎說服自己,當丫鬟也挺好,反正都是玩。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譚麗莎接受了自己的喜劇配角身份。直到16歲那年,她遇到了姚望。

    姚望是插班生。進校的第一天,就成了全校的焦點。他身材高挑,動作敏捷,很快就成為了校籃球隊主力。削瘦的身形還帶著少年特有的單薄,卻已經擁有很多同齡男生還未發育出來的陽剛之氣。姚望家境不錯,書包,球鞋和單車都是最新款,本來具備跋扈的資格。可不知為何,他的笑容裏總帶點落寞和無奈,就更顯得迷人。

    姚望犯了錯,就是老師也要對他網開一麵。

    譚麗莎看到姚望的第一眼就被擊中了。她無師自通地明白了兩個詞:一見鍾情和卑微。以前模糊的孩童世界,在一瞬間變得清晰而殘酷。原來孩子們的遊戲就是人生的預演。隻有公主似的女孩才能吸引到王子的目光。

    更糟糕的是,譚麗莎發現,那些不美的女孩,比如她,並不會因為自己不美,就自動去喜歡相對平庸的男孩。她的目光總是不由自主地追尋著姚望。就像那些美麗出眾的女孩子一樣。隻是這番心思不能說出口——樂嗬嗬的胖丫頭居然有了野心,妄想得到眾人垂涎的王子。那麽,就會連“可愛”這個優點也失去了。

    可愛是她最大的優點。她不敢放棄。她在這個殼裏一住就是十幾年。一度認為這個殼已經與她融為一體。但最近,她好像越來越不喜歡這個殼了。

    展會裏人來人往。譚麗莎的目光無意中落在了隔壁展位的一塊不鏽鋼鏡麵上,上麵遠遠地映著她的身影。那是她身體的側麵,最顯胖的角度。她覺得自己近看其實還行,能找到一些優點,比如彎彎的眉毛,圓圓的眼睛,皮膚也比較好。

    可遠看,就隻有一個殘酷的“胖”字可以概括。

    路人匆匆走過,隻覺得那裏坐著一個平平無奇的胖姑娘。可沒有人知道,這個胖姑娘,也曾是個被人誇讚漂亮的小女孩。

    譚麗莎看了看表,已經三十分鍾了,兩個實習生一個都沒回來。她有點餓了,決定先吃點零食。正在手袋裏拿她的餅幹和牛肉幹,就聽見一個男聲叫她:“譚麗莎?”

    她抬起頭,那一瞬間,她懷疑自己精神分裂出現了幻覺——姚望居然笑眯眯地站在她的麵前,仿佛她剛才的回憶化成了人形,特意跑出來嚇她一跳。

    幾年不見,他還是那麽帥。不,他好像更帥了。曾經的少年氣並不曾失去,又添了幾分氣定神閑的神采,可眼裏那一點點的落寞還在。

    姚望看譚麗莎的樣子,失笑道:“你幹嘛這個表情?跟見了鬼似的!”

    譚麗莎這才確定他不是自己的幻覺,她掩飾說:“啊……不是,你不是在美國嗎?”

    “早回來了。你果然還在北京啊?行啊你!”

    這句“行啊你”,讓譚麗莎的心猛烈地跳動起來。天啊,他還記得。

    她鬆開手裏的零食,讓它們又落回到手袋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