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作者:南雍      更新:2022-07-11 14:31      字數:3477
  第六十三章

    南歡沉默了片刻, “殿下對我這般信任,簡直讓我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宋暮放開她, 他抬手用袖子替她擦了擦額上的汗水。

    “你是我的妻子。我沒有什麽事情是不能讓你知道的。不過現在我覺得這裏並不是一個談話的好地方。”

    南歡仰頭看了一眼雖然臨近黃昏, 但仍舊頗具熱度的太陽。

    “的確。外麵太熱了,殿下今晚想吃點什麽?還是說現在入宮?”

    宋暮,“宮門已關, 不論什麽事情明日再說也不遲。現在我隻是一個奔忙了一天的丈夫,回到家隻想陪妻子吃飯。無論誰來也叫不走我。”

    ·

    另一邊的肅王府,卻遠遠沒有王府這般平靜。

    肅王伴駕離京,隻帶了幾位寵妾。

    肅王妃年紀不輕了, 懶得再灰頭土臉的來回奔波這一趟,便留守在王府掌管著府中的大小事務。

    這離京的官員大多如此, 長途跋涉帶的都是貌美年輕的妾室, 正房夫人留在家中教養子嗣,孝敬公婆,沒幾位願意跟著去受那個奔波的苦楚。

    嬤嬤一麵為肅王妃拆頭發, 一麵說道:“夫人, 您一早說芸姑娘這成了婚還留在府中遲早出事, 還真是半點沒錯。

    現在消息是還沒傳回來, 再等上幾日消息傳回來。咱們府中定然要成了其他人的笑話了, 一個郡主竟然敢在聖人眼皮子底下打自己做禦史的丈夫, 這都什麽事啊。”

    肅王妃本姓蘇,一早讓聖人欽點嫁進王府,隻生了三個孩子,兩女一男, 兩個女兒一個嫁了鶴州的豪族, 一個嫁到了京城的高門, 都是遠嫁,幾年才能見上一次麵。

    生完最後一個男孩,肅王便自覺完成了任務一般,很少再往王妃房中來,與之相對的是連著幾年不斷進門的良妾。

    蘇王妃隻能寬慰自己,相比較端王,睿王後院數十位姬妾,肅王的妾室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根本算不上好色。

    這麽些年,妾室一個孩子接著一個孩子的生。

    如今肅王膝下女兒一共八位,但請封了郡主之位的也就三位,兩位嫡出的小姐封了郡主是情理之中,這庶出的小女兒卻是肅王特意向聖人討了一個恩典。

    封郡主的折子批下來,府中又是好一番慶祝,原本宋芸的母親側妃玉氏就很有幾分輕狂,這宋芸的郡主一封,更是輕狂得沒邊了。

    蘇王妃麵上不見得如何,她倒不至於跟一個教坊出身的伶人爭寵,也不至於與一個小女孩為難,左右女兒養大了都要嫁出去。

    誰能想到眼看宋芸到了年紀,肅王竟給她挑了這樣一位夫婿,又將她留在家中。

    明麵上是招婿入贅,實際上宋芸嫁的又哪裏是什麽寒門小戶。

    若不是她的兩個女兒早都出嫁了,這麽好的一個婚配人選哪裏輪得到宋芸。

    一想到宋芸,鏡子中映出的麵容便沉了臉色,卻還要牽出一抹笑來,皮笑肉不笑的拖慢了聲音說道:“這小娘養出來的女兒到底還是缺了幾分家教。”

    嬤嬤跟了王妃多年,最懂王妃的心思。

    她輕輕的替王妃梳理著長發,“可不是嗎,咱們大郡主那才是真真的金枝玉葉,性子更是再好不過,誰見了不說一聲溫柔似水。”

    提到大女兒,蘇王妃的麵色這才稍微好了一些,“環兒的性子到底是軟和了些,我就生怕她在外麵吃虧。若是她有宋芸這丫頭三分,我也不至於擔心了。”

    “王妃您今日勞累了一天,等會兒您好好洗個腳,休息一晚上。明天您估計還有的忙。天底下啊,再找不出您這樣和善的嫡母了。”

    蘇王妃將一縷發攥在掌心,用玉梳細細梳理著,“可不是有的忙嗎?明日若是咱們那位姑爺還放不出來,隻能讓我豁出老臉,走一趟去求平北王高抬貴手。”

    嬤嬤忍不住為王妃叫屈,“真不知道王爺怎麽想的。宋芸將自己的丈夫打了,他讓姑爺回京便也就罷了,怎麽還叫人去平北王府呢?

    這姑爺也真是的,不知道先跟咱們通個氣就往人家府中闖,鬧出這麽大的動靜。”

    蘇王妃瞥了她一眼,“王爺怎麽想的,哪裏是我們能猜得到的。”

    這嬤嬤是她從蘇家帶來的陪嫁,跟著她久了,知道的事情不少,但到底也就是個下人。

    王爺傳信回來說什麽是他讓顧安回京去平北王府見宋暮,才引出了這樣的誤會。

    可蘇王妃才不信事情有這樣簡單,有腦子的人都不會信這個籍口。

    宋暮這個弟弟年紀比他們的兒子還要小上幾歲,長兄與幼弟之間年紀差的都超過一輪去,兄弟二人平時也少有交集,哪裏就值得讓肅王專門派姑爺回京來見了。

    她抬眸看著鏡中的人,“不管王爺什麽意思,他說什麽咱們做什麽便是了。”

    不就是要把魏玉撈出來嗎?

    盡管宋芸這姑娘,她稱不上喜歡,但這姑爺可事關重大,說什麽都得撈。

    ·

    第二天一早,蘇王妃便登了平北王府的門。

    馬車停在王府門外,派了個小廝去叩門。

    很快小廝便回來了,立在馬車下,貼著簾子說道:“娘娘,門房說您來的不巧,他們王爺一早上朝去了。這會兒不在府中呢,讓咱們要不等下了朝再來?”

    這倒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

    簾子內傳來一道聲音,“他們王爺不在,王妃總是在的吧?去跟他們說,我來是見他們王妃的。”

    嬤嬤替蘇王妃揉著腿,悄聲道:“這平北王府好大的架子,聽到您來,也沒個人迎一迎。”

    小廝的聲音又傳回來,“娘娘,他們允了。不過咱們的車不讓進府呢。而且這個點大門不能開,說按例讓咱們從側門進。”

    嬤嬤陰陽怪氣的哼了一聲,小聲嘟囔道:“這麽些年咱們哪家沒去過,倒還沒見過這麽難進的門呢。”

    蘇王妃沉默了片刻,隔著簾子揚聲道:“走吧,去側門。”

    馬車繞了一圈,行到了側門,人下了車方才是進了王府。

    進了門,迎上來的男人,打眼一瞧便是宮中出來的太監。

    一個老太監帶著幾個小太監笑嗬嗬向她行禮,“奴才見過王妃。我是府中的管事,您跟我來吧。”

    蘇王妃瞧在眼中,心神微動。

    雖然按例規定親王府中是可以使用太監二十五人,但他們一家常年在封地,遠離京城,府中並無太監。

    不是養不起,隻是討不來。這種人幾乎隻有宮廷中才能看見,每一個都是登記在冊的,調人都要內廷經手。

    她壓下心頭的驚訝,“勞煩了。”

    五十年前,禮官就對親王的府邸建造做出各種條框約束,稍有不慎就是僭越的大罪。

    可這座王府仍修的恢弘雄偉,最重要的是觸目所及的一切幾乎都是嶄新的,鋪地的磚石平滑不見裂痕,雕木畫梁上的漆彩鮮亮無比,就連府中隨處可見的雙喜紅字也都是簇新的。

    盡管一早就知道聖人偏愛幼子,但親眼見著這座王府卻是第一次。

    蘇王妃這一路上將王府的布景看在眼中,頭一次覺得自家京中那座繼承了前代某位絕嗣的親王府是太陳舊破敗了一些。

    全安態度客客氣氣的將人請到了待客的花廳,奉上茶點,讓蘇王妃等一等。

    蘇王妃盡管心知自己這登門也沒有提前給個帖子多少有些冒昧,但等了片刻,還是忍不住疑心起這位新王妃怕不是要給她一個下馬威?

    平北王這位新王妃的事情,近日她倒是沒少從他人口中裏聽到。

    說來她第一次從旁人口中聽到這位姑娘還是數年前一次酒宴遇上堂姐,談到有一位堂侄正準備議親,準備定下白馬公府的女兒。

    那時旁人談起這位聲名遠播的貴女都是說不完的讚歎,雖然四姓之間彼此通婚已經是尋常事,但娶這麽一位貴女進門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那日的光景在她心中隱約刻下個才華橫溢,出身高貴的女子形象。

    後來這位南氏女絕食拒婚行為太過於離經叛道,自然引來了不少口誅筆伐。

    落在她耳中,便也隻是貴婦閑談的又一個話趣兒罷了,在她的生活中興不起什麽波瀾,很快便忘在了腦後。

    當年的光景,多少人都料定這位南氏女再翻不了身。

    定下魏玉與宋芸的婚事時,她連想都沒想到過這位遠在天邊的南氏女。

    宋芸再怎麽說都是堂堂郡主,被趕出家門的南氏女再忠貞不二,有眼睛有腦子的人都知道該如何選擇。

    誰又能想到今日這位南氏女搖身一變竟能與她平起平坐,不,眼下的情形倒還是她這個做嫂嫂的有求於人。

    正當蘇王妃這樣想著的時候,便見到從門外款款走來的美人。

    眼見著這位美人,蘇王妃有一瞬的恍惚,好像回到了年少時,依稀從來人身上窺見了昔日故人的身姿。

    美人笑顏如花,“讓嫂嫂久等了。”

    蘇王妃連忙起身迎了上去,伸手去握南歡的手,“咱們一家人,哪裏用說這樣兩家的話。”

    南歡不動聲色的垂下手,恰好躲過了蘇王妃的動作,嘴上話說得親昵又自然。

    “不知怎麽回事今日第一次見嫂嫂,我便覺得您舊時光整理,歡迎加入我們,曆史小說上萬部免費看。很麵善呢。嫂嫂來得這般早,可要坐下與我一起吃早飯?”

    蘇王妃湧到嘴邊的話被南歡這個吃早飯的提議打斷了,“早飯?”

    南歡自然的在桌邊坐下,示意一旁的婢女倒茶,“讓嫂嫂見笑了。我身體不太好,一向起得晚。全安,讓廚房的人把菜送到花廳,再添一雙碗筷來。”

    沒有讓主人家餓著肚子陪客的道理,蘇王妃隻能坐下來跟著南歡一起等著吃飯,想著飯桌上說不定更好開口。

    可等菜上來,她一開口,還沒出聲。

    南歡便溫柔的一笑,“嫂嫂,食不言寢不語。有什麽話,咱們吃完飯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