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作者:南雍      更新:2022-07-11 14:31      字數:3726
  第三十一章

    南歡曾經在腦海中無數次的想象過自己大婚的樣子。

    從十歲起, 到數月前,她日思夜想, 所念所及也就是這一件事, 成為新娘,成為魏玉的新娘。

    曾經她距離成為他的新娘,隻差一步。

    但她未曾料到大婚會這樣突然的到來, 以這樣的盛大方式。

    長街十裏,紅錦為障。

    饒是如此,仍有百姓蜂擁而至,隔著一道紅帳旁觀這場盛事。

    她登上寶車, 雙手持玉節坐在其中,挺直了脊背。

    諸衛備儀仗, 鼓樂之聲使整個京城都好像沉浸在這場盛大的婚禮之中。

    “可看清楚了?寶車從哪一家迎得新娘?”

    “大人, 看清楚了。寶車從太廟迎的親!”

    南袤吃了一驚,“太廟?”

    柳夫人也有些傻眼,“從太廟走。咱們這添妝該往哪家送?”

    “備車!”南袤拉住柳夫人的手, “咱們現在去王府。”

    寶車初從太廟出。

    使者持節按禮等候在道路旁, 等著王妃寶車至此, 按照儀式流程依次奉上首飾, 玉寶, 冊書。

    這些使者大多是太常寺與禮部的官員。

    “真是奇了。一般不都是從王妃母家迎新娘嗎?怎麽今天從太廟出。”

    “因為儀式簡化了吧。按理來說要大辦三日, 第一日將王妃從母家迎出在太廟外的閣樓換衣,入太廟祭拜過先帝,第二日迎回王府,第三日入宮。時間倉促, 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已經是不易。我看今日聖人連內廷最得臉的幾個大太監都派來了。”

    “這位王妃可真是不一般, 竟能請動太後主婚。就連四年前端王大婚都未能請動太後呢。”

    “我賭十兩銀子, 這王妃能請動太後主婚,肯定是南琢府上的那位六小姐。南琢去年方才續弦太後的侄女。”

    “南琢不過一個徐州太守,又是旁支,哪裏值得聖人與太後這般費心。我賭是白馬公府的南小姐。”

    “哈哈哈哈。你賭的是白馬公府哪個南小姐?”

    “反正總不會是被趕出府的那個。”

    寶車在鼓樂之中行至,眾人噤聲紛紛上前,齊齊向寶車上看去。

    南穀隻望了一眼,便怔在原地。

    如今京中之人都知南嚴府上的南氏女最為貌美,卻鮮有人記得,當年白馬公府的南歡初長成便已經是名動京城的美人。

    南歡尚在宮中時,他入宮伴駕遠遠見過南歡一麵,對彼時皎皎若雲中月般的美人記憶深刻。

    可惜,這樣的風姿恐怕此生再難得見。

    沒想到卻會在此刻這樣一見。

    美人端坐於寶車之上,烏發如瀑,鳳冠翟服,腰佩白玉雙龍佩,那張本就出色的麵貌在珠玉點綴之下,愈發容光攝人,眉目豔皎月。

    若說昔年的美人眉眼尚有幾分稚氣未脫的青澀,如含苞初露芳華還未完全綻放的鮮花,此時的美人才算是正當盛時,美得灼目。

    四下一靜。

    沒有一個人想到這一日平北王所迎娶的南氏女竟會是曾經被引為笑談的南歡。

    一雙又一雙的眼睛寫滿驚愕,南歡唇角微勾,眉尾微挑,“諸位為何不拜?”

    跟在寶車之旁的讚者長喝一聲,“拜!”

    南穀最先反應過來,他如夢初醒般俯首跪拜。

    眾人連忙跟著一起跪拜。

    讚者又道:“再拜。”

    炎炎夏日,一眾人卻隻能跪在炙熱的地麵上,滿頭大汗的伏在寶車前,再叩首。

    一隻潔白如玉的手從寶車上伸出,“冊書。”

    南穀誠惶誠恐的雙手奉上冊書。

    待寶車行過,禮部侍郎還忍不住員外郎南穀問道:“你方才可看到了?”

    “我不會看錯了吧。當真那一位?”

    “天呐,怎麽會是那一位!她不是早都被逐出南府了嗎?”

    一旁的老太監咳嗽了一聲,目光掃過眼前的一眾文弱的禮部官員,高聲道:“王妃乃是聖人欽定的元妃,又自幼養在太後膝下,師從大儒名家,才富五車。更是得聖人親口讚譽品性高潔,堅貞不屈,不慕權貴,爾等豈敢冒犯!”

    禮部侍郎認出這太監是一向在聖人麵前頗為得臉的大太監敬康,慌忙擦了擦汗水,忙躬身告罪,“我等胡言亂語,胡言亂語,公公切莫放在心上。聖人欽定的平北王元妃,自然是處處都好的。”

    敬康冷冷看了他一眼,皮笑肉不笑,“這般胡言亂語讓咱家聽見倒是無妨,可若是傳進聖人與王爺的耳朵裏。諸位大人可仔細著自己的腦袋。”

    禮部侍郎登時嚇出一身冷汗。

    有機靈的人高聲道:“王妃一諾千金,甘為貧苦也不曾改其誌,不慕權貴,堅守諾言,此乃大義。王妃有古之越姬的風骨,堪為婦道所宜。今得嫁為平北王,依我之見實在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所謂越姬,便是越王勾踐的女兒,她嫁給了楚昭王。

    一次楚昭王帶著兩個妃子遊玩的時候,開玩笑說與她們相約同生共死,另一個妃子答應了,但越姬沒有做聲。

    在楚昭王病重的時候,越姬請求自己先死,去往地下為楚昭王驅趕狐狸。

    楚昭王製止她這樣做,她說‘昔者妾雖不言。心已許之矣。妾聞信者不負其心。義者不虛設其事。妾死王之義。不死王之好也。’遂自殺。【注1。

    此時用這個典故來類比這位平北王妃,從大義來看倒也算得上合適。

    聖人如今欽點了這位南氏女為王妃,今日離京去往泰山封禪。按照常理來說,這些內監全都該帶走隨行。

    他們卻被特意留下來幫著辦這場大婚,連太後都被請動前來主婚,足以見得聖人對這位王妃的滿意。

    這敬康是聖人親信,開口所言便與聖人親口所說也差不多。

    在場的都是人精,哪能聽不出來這麽一番話既是警告,又是為王妃正名。

    其餘人忙附聲稱是,將這貞烈守義之名定下,未有一人敢加妄言,一個個恨不得將南歡捧到天上去。

    “王妃賢至卓淑與殿下實在是珠聯璧合,天作之合啊。”

    “今日喜得佳緣,來日王妃與殿下必定能伉儷情深到百年。”

    敬康哼笑了一聲,眼裏總算有了一點笑意,“這話聽著倒還算順耳。”

    肅王府的車馬行至街口便被攔下,車夫掀開簾子小聲說道:“郡主,前麵好像有千牛衛,咱們讓不讓?”

    顧安掀開車簾,遠遠的望見鮮紅的錦障上繡龍飛鳳,一隊腰跨儀刀的千牛衛正在街口維持秩序。

    宋芸好奇的多看了兩眼,吩咐身邊的鬆香問道:“去,問問這是什麽。”

    顧安麵色淡淡,“我們得快些出城。”

    宋芸嘟起嘴,“就等一會兒又有什麽關係。”

    鬆香不一會兒便回來了,她麵上帶著興奮,“小姐。平北王今日大婚呢!”

    顧安的腦海中浮現出曾經山上宋暮為南歡簪花時的畫麵,心口沒來由多出一股煩躁。

    他麵上笑著,眼底卻透出幾分冷,“平北王大婚?這倒是聞所未聞。”

    鼓吹的樂聲從遠處飄蕩而來,人群一下喧囂起來,他的話語聲被淹沒在喜慶的樂聲之中。

    宋芸如同街邊的小民一般,興致勃勃的掀開車簾,伸長了脖子企圖隔著一層錦障一窺新娘的芳容。

    直至寶車行過,等著人群散去,車駕重新慢吞吞的走起來。

    宋芸仍舊興奮的拉扯著顧安的袖子,“你說,七皇叔的新娘是不是咱們在山上見過的那個美人?”

    顧安牽了牽唇角,話說得篤定,“不見得。”

    宋芸笑道:“怎麽不見得。七皇叔待她那樣好,都把臂同遊賞花了,還不夠明顯嗎?肯定那時便已經定下婚事了,怪不得小姑姑那樣護著她。”

    顧安唇邊笑意散去,冷眼凝住宋芸,“我說不見得。便是不見得。”

    宋芸被他這樣盯住,心下一慌,她不解的看著顧安,“顧郎。你怎麽又凶我?近日你的脾氣怎麽越來越差了?”

    沒入京的時候,顧安可以說對她百依百順,幾乎沒有一次說重話的時候,日日都陪在她的身側溫言軟語。

    但自從他被肅王推介當上禦史起,每日忙於公務甚少與她親近便也罷了,就連脾性也頗有改變。

    “你瞧瞧旁的官員有幾個的妻子願意吃這個苦頭同行。我就是為了你才跟你出城,受這奔波勞碌之苦。我們好不容易有一點相處的時間,你居然還凶我?!”

    顧安麵色稍有不自然,很快薄唇微勾,牽出一抹溫柔的淺笑,俯身靠近宋芸,摟住她的肩膀。

    他呼出的氣息軟綿綿的掃著她的麵頰,動聽的嗓音落入耳中,“阿芸,莫要生氣。方才全是我的不對。這些日子我忙於公務,辛苦你了。”

    宋芸本有滿心的不虞,一肚子的怨氣,但看著那張英俊的麵容,話到嘴邊卻變成了,“你可不許有下次了。”

    她的雙手搭在他的肩上,本是往外推,他卻摟住了她的腰身,沿著她的耳後落下細細密密的吻。

    宋芸癱軟了半邊身子,麵上浮上一層紅暈,低聲道:“討厭死了!這還是在車上呢!”

    寶車行至王府,南歡還未下車,便聽見遠處傳來的交談之聲。

    “聽說王妃是安州南氏的女兒?南氏的女兒果然各個鍾靈毓秀,不類凡俗。”

    聽到這話,蘇尚玉忍不住冷笑一聲,“嗬,那還真是不類凡俗。白馬公的女兒多傲,當年連我們蘇氏的婚都敢拒。”

    聖人未婚的子嗣隻剩下平北王,這個幼子又備受聖人寵愛,朝中盯上這塊肥肉的大員不少。

    早十年前宋暮尚且作為皇子在宮中讀書時,蘇尚玉就教導過這位皇子。

    他自持算是皇子的師長,有過師生之誼,平日對宋暮又多有教導指點,關係不同其他人,幾次旁敲側擊的在宋暮麵前提起自己未嫁的女兒。

    可這麽些年,王爺完全不接他的茬,轉身居然冷不丁娶了南氏的女兒。

    本來當年南氏拒婚那一次,就讓作為蘇氏族人的蘇尚玉對南氏心生不滿。

    加上這突如其來的賜婚,賜得又是南氏的女兒。

    蘇尚玉聽到消息便生了一肚子的氣,想看看到底是哪一家的女兒捷足先登,摘了他的桃子,這話說起來自然格外陰陽怪氣。

    倒是有心性善良的客人歎了口氣,“蘇大人,你一把年紀也留點口德吧。那位南氏女說來也是可憐,自幼身體就不好。蹉跎了這麽些年青春,等回來意中人卻是那麽個情形。聽說酒舍都開不下去了,病得很重呢。”

    蘇尚玉,“我要是她,哪還有臉活下去。自己弄到這般地步,誰會娶她,不如拿根繩子把自己吊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