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作者:紅葉似火      更新:2022-06-09 09:35      字數:9331
  第151章

    葉蔓從雲中大學回去就看到了龐勇,她驚訝地問:“這次這麽快?不到半個月就把所有的合同都簽了?”

    龐勇樂嗬嗬地說:“這不是亞運會開辦了嗎?姚老板他們不知從哪兒聽說了咱們給亞運會捐款兩百萬的事,特別好說話,條件都沒談,就直接簽約了,我跟建新各自帶人分開跑,一天能跑好幾家。”

    “還有這效果啊!”葉蔓笑了,“這可真是意外之喜。龐哥,你回來得正好,有個事我想跟你商量。”

    龐勇點頭道:“什麽事,你說。”

    “我剛去找溫主任了,他說鍾醫生年底就會回來,以後沒法給咱們買生產線了。因此我想讓你下個月去一趟沿海,找一家專門做這種進出口貿易的公司,代咱們采購生產線。”葉蔓說道。

    從國外采購生產線,不光是跟賣家簽訂合同,提貨的問題,還涉及關稅、運輸等等,需要很多道手續,因此這個事還是交給專業的公司來辦比較妥當。

    可惜鍾意不在國內,而且要聯係上他非常不方便,不然倒是可以問問他,他肯定有這方麵的門路,不然沒法幫他們采購生產線並順利運回國內。

    龐勇也很遺憾:“鍾醫生就要回來了啊。行,那我去找找,急嗎?要是急,我明天就去。”

    葉蔓搖頭:“暫時不著急,我委托溫主任轉告鍾醫生,幫忙再買一條彩電生產線,今年應該不需要采購生產線了。這個月是亞運會,咱們老師傅家電的生意肯定好,事情很多,先忙這邊的事吧。杜恒那邊不是準備要開業了,讓你去驗收嗎?你去看看,沒問題就將店開起來,再讓杜恒去下一個城市開店,今年務必要將咱們的直營門店遍布雲中省內主要的十幾座城市。”

    “好,我明白了,明天就過去。”龐勇也被杜恒催了好幾次了,隻是一直沒抽出時間。

    葉蔓笑道:“這陣子還要辛苦龐哥四處跑了。對了,我想將朱洪江他們派去日本學習,你看怎麽樣?”

    龐勇想到自己回來時聽鍾小琴說起新廠的情況,就明白了葉蔓的意圖:“也好,不然這生產設備買回來了,咱們不會用,或者說用得不好,也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讓他們去海外係統地學習這方麵的經驗,以後就不會有這些毛病了。”

    葉蔓頷首道:“沒錯,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還有個原因,咱們總不能一直向海外購買生產線吧?別人也不可能將核心技術賣給咱們,朱洪江他們都是大學生,知識儲備不錯,我想讓他們去學學,回來後,咱們試試能不能自己造生產線。”

    “自個兒造?”龐勇吃驚地看著葉蔓。

    葉蔓認真點頭:“對啊,要想不被別人卡住脖子,隻有自己造這條路。興許現在會花很多的錢,但從長遠來看,肯定是利大於弊的。”

    如今,關於技術這塊,社會上有一種思潮,造不如買,買不如租。

    直接購買或租賃國外的生產線、設備,短期來看,效益是最高的,買設備和租賃前期的投入肯定比研發生產便宜,而且能馬上投入生產,產生經濟效益。而自己研發製造設備,突破技術難關,在這中間,肯定要走不少彎路,還不一定能見成效。

    但從長遠來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工業想要發展,就必須提高研發能力,突破西方的技術封鎖,否則隻能成為原材料基地和廉價勞動力工廠,處於全球社會分工中的最底層,幹最髒最累的活,拿最少的一部分錢。

    西方發達經濟體為什麽能維持那麽高的社會福利,人民每周隻用工作四五天,早早下班喝咖啡運動健身享受生活,那是因為他們拿走了國際分工中最豐厚的那一塊蛋糕。

    我們想要站起來,想要不挨宰,想要從全球化中獲取更多的利潤,還得靠科學技術進步和發展。

    後世有無數的經驗證明了這點,當我們沒有技術,隻能從國外采購進口某個設備或零配件時,價格往往高昂,而且後續的維護等費用也不低,可一旦國內某個企業突破了該項核心技術,能夠大規模國產後,價格就會迅速降下來。進口幾萬,國產化後幾百上千塊就能搞定。不光在工業上是如此,在醫用器材等方麵也如此。

    因此,哪怕很難,需要長期投入不少資金,葉蔓也想去試試。她何其有幸,人生能夠重來一次,總要做點什麽,才不會留下遺憾。

    龐勇不是很懂這個,但他一向聽葉蔓的:“既然你這麽說,那咱們就試試。朱洪江那邊是你跟他們談,還是讓我去?”

    葉蔓說:“我來吧,杜恒那邊不是催得急嗎?你去忙這個,廠裏的事交給我。”

    龐勇搓了搓臉:“成,我是個大老粗,也不懂這些,你看著辦吧。這廠子是你的,沒人會比你更在意廠子的發展,我相信你。”

    “謝謝龐哥,有你這話那我就放開手幹了。”葉蔓笑著說道。

    等龐勇走後,她叫來鍾小琴:“把廠裏的技術員,包括朱洪江他們這批大學生的個人資料拿過來,我要看看。”

    鍾小琴點頭說:“好的廠長,不過有一部分技術員的資料在長永縣,也需要嗎?”

    “要的,你打電話給木科長,有車子送貨的時候,讓司機帶過來。”葉蔓肯定地說道。

    最後,鍾小琴將今年招聘的二十幾名大學生,還有以前廠裏的技術員的資料都拿了過來。葉蔓一一掃過,將四十歲以上或是文化水平比較低的技術員資料都排除在外,最後隻剩三十多人,大部分是大學生,隻有少部分是原廠的技術員。

    其中趙永安就被淘汰了,他已經四十多歲了,文化水平又不高,對新技術、新知識的學習和吸收能力遠遠不如年輕人,派他出去學習的性價比遠不如派大學生出去。

    剩下這三十多人,葉蔓覺得都可以試試,但廠裏顯然不可能一下子派出這麽多人去日本學習。不然這麽多技術員走了,廠裏的運轉都要出現問題,因此隻能派幾名出去,選哪些人呢?

    朱洪江肯定要選,他文化水平高,學習能力強,而且對老師傅家電的忠誠度很高,又孝順母親,友愛姐姐,葉蔓不怕他出去了不回來,但其他人就不好說了。

    現在中日兩國的經濟水平相差太遠了,同樣以人民幣計算,國內人均年收入一兩千,日本卻高達一二十萬,在日本端盤子、洗盤子都比在國內當教授、工程師賺得多,端一個月的盤子比在國內幹一年都掙得多。

    所以這一時期也有不少知識分子出國,有些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去華人餐廳打雜。三十年後看起來很荒謬,但在當下,其實也是一種能理解的選擇,誰不向往更富裕的生活呢?

    因此葉蔓重點還是傾向於選那種在國內牽掛比較大的技術人員,這樣回來的幾率比較大。

    篩選一遍後,葉蔓初步定了十個人,並通知他們過來談話。

    次日,朱洪江等技術人員準時到了葉蔓辦公室。

    葉蔓讓鍾小琴將擬定好的合同遞給他們:“你們邊看邊聽我說,廠裏計劃派出一部分技術人員去日本學習,來返的機票費,在日期間的生活費和住宿費,都由廠裏提供。你們的基本工資照常發,我隻有一個要求,大家盡可能地早日學成歸國。當然這件事采取自願原則,不願意去的廠裏也不勉強,具體的條款在你們手中,大家拿回去好好跟家裏人商量商量,三天後給我答複。”

    這是一份廠裏的培養合同。廠裏將他們派出去學習後,回國將為廠裏提供六年的服務,在此期間,不得辭職,如果要離職,那得付高昂的違約金,翻倍將培養他們的錢還回來。

    這其實跟後來的定向培養協議差不多,免學費,但畢業要服從分配,不服從分配就賠錢。

    被叫來的十個人裏有八個都是朱洪江他們這批剛入職的大學生。

    會來老師傅家電工作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家裏條件比較困難的,根本沒想過出國這個問題,沒想到剛上班,單位卻要送他們出國。大家都很詫異,朱洪江認真將協議看完之後,直接對葉蔓說:“廠長,我簽。”

    這協議對他們沒有壞處,出國學習半年到一年,回國之後為老師傅家電工作六年。他們就是不出國,短期內也不可能跳槽,肯定還是要在老師傅家電幹好幾年,甚至更久的。現在有這免費學習的機會,為什麽不去?提高了自己的水平,回國後,哪怕同樣是在老師傅家電幹,待遇什麽的肯定也會跟著長。

    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想出國,但礙於高昂的費用,隻能望而卻步,如今他們有了這種機會,怎麽能錯過?

    但還是有人猶豫,畢竟出國是大事。

    葉蔓讓他們回去想想。

    大學生們走後,溫主任那邊來了電話,說聯係上了鍾意,可以幫他們采購彩電生產線,並叫葉蔓過去一趟,有東西給她。

    掛了電話後,葉蔓特意叫上了朱洪江。

    溫主任看到她背後還跟了一條小尾巴,忍不住多看了一眼,但沒說什麽,而是從抽屜裏拿出一張紙,遞給了葉蔓:“鍾意讓我給你的。他有個朋友就是搞外貿的,以後有什麽需要你可以直接聯係對方。”

    葉蔓接過,很不好意思地說:“溫主任,真是太感謝你和鍾意同誌了。”

    他們還說下個月去沿海找外貿公司呢,這就有人送上門來了,能省他們不少功夫。回頭直接讓龐勇跑一趟,去見對方就是,以後有什麽采購也可以直接找這家公司。

    溫主任揮手:“行了,都是一些小事,其他的我也不了解,你要還有什麽問題自己寫信問鍾意吧。”

    “好,對了,溫主任,我們單位準備派小江他們去日本學習,你有什麽需要我們帶給鍾意同誌的嗎?”葉蔓故意指著朱洪江問道。帶東西是假,她其實是想讓鍾意稍微照顧一下朱洪江他們。

    因為這些年輕人第一次出國,又不會日語,肯定會有很多困難,有個認識的前輩帶一下路,會順利很多。正好鍾意還有幾個月才回國。

    溫主任的目光落到朱洪江身上:“這個年輕人啊?”

    朱洪江連忙說:“溫主任你好,我叫朱洪江,7月從雲中大學無線電專業畢業,目前在老師傅家電工作。”

    “原來是咱們學校的學生啊。”溫主任的目光明顯柔和了許多,他搖搖頭說,“沒什麽帶給鍾意的,說起來鍾意還是你們的師兄,要有什麽困難,你們盡管找他。”

    朱洪江也不蠢,連忙說道:“謝謝溫主任。”

    葉蔓見目的達到,也不多留:“好的,溫主任,今天太謝謝你了,我們還有點事要去無線電技術專業,就不打擾你工作了。”

    溫主任擺了擺手。

    出了醫學係,他們轉道去了不遠處的無線電技術專業找範主任。

    現在出國不容易,尤其是想將他們送到對口的學校或企業學習,就更不容易了。這塊還是找大學比較好,雲中大學每年都有一批出國留學的學生,在這方麵人脈比較廣。

    範主任聽完葉蔓的來意後,很是吃驚:“你要送小江他們幾個出國學習?”

    “對,不過範主任你知道的,在日本那邊我們單位沒什麽人脈,因此想勞煩一下您,看能不能給咱們牽個線,搭個橋。”葉蔓點頭說道。

    “這個,我想想啊……”範主任實在很意外,現在出國的費用很高,不說別的,光是機票錢普通人家都很難湊齊,發達國家的消費也高,吃飯都比國內貴好幾倍,學校裏每年的公派留學生都不多,因為實在是沒錢。

    老師傅家電能送他們的學生,哪怕是已經畢業的學生出國深造,對範主任這樣的教育者來說,都是一件很欣喜的事。

    他琢磨了一會兒說:“外語係那邊有老師和同學去過日本,每年也有幾個少量的名額,其他係很少。這樣吧,咱們安排個時間,我約他們那邊的老師跟你見麵談談,讓他們幫忙,你看怎麽樣?”

    葉蔓笑著說:“這當然好,謝謝範主任。你把時間確定下來,我讓秘書在萬洲飯店定個包間,咱們當麵聊聊。”

    萬洲飯店是奉河市一家很出名的飯店,消費很高,在那裏請客非常有麵子。範主任幫忙撮合拉線,葉蔓肯定不可能還讓他替老師傅家電掏錢,因此主動請客。

    範主任應好:“行,定好時間我打給你。”

    隨後,範主任又問了一下朱洪江在老師傅家電工作的情況。

    過了兩天,範主任那邊就有了消息。

    而老師傅這邊,要去日本的技術員也確定了下來,六名大學生,一名廠裏原先的技術員,其他三名同誌拒絕了,不願出國。

    葉蔓也不勉強,隻帶了朱洪江等七人去萬洲飯店赴約。

    範主任給葉蔓介紹的是一名在日本留過學的教授,姓的袁教授,四十來歲的樣子,看起來非常斯文儒雅。

    寒暄過後,葉蔓說明了來意,並道:“袁教授,還有一件事想委托你,能不能給朱洪江同學他們補補日語,這個急訓費用由我們公司出,一天兩百塊,你看怎麽樣?”

    這筆錢肯定不止是培訓費用,其中有一部分是給袁教授牽線搭橋的酬勞。知識分子,直白地給錢,又有範主任在這裏,對方不一定會收,葉蔓就換了個方法,這樣體麵許多,而且說起來,也是袁教授勞動所得,誰也沒法指摘。

    袁教授聽到這個價格就明白了,他含笑點頭答應。

    葉蔓就將朱洪江他們委托給了袁教授,同時讓朱洪江他們辦理出國的手續。等辦完,他們應該學會簡單的日語對話了,也差不多就到出國的時間了。

    ……

    安排完朱洪江他們出國的事,亞運會的也來了。

    9月22日,萬眾矚目的亞運會正式開始。

    這是建國後第一次承辦如此大規模的體育賽事。籌辦亞運會期間遇到了很多問題,資金不夠隻是一方麵,還有工程進度緩慢,曾經一度亞奧中心還質問咱們北京亞運會能不能如期舉辦,這屆亞運會遭受了諸多海內外的質疑。

    而今天,我們用實實在在成績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中國可以!

    這屆亞運會,光是誌願者就多達四十多萬人,可以說這是一屆全國萬眾一心共同參與體育盛世。

    而中國代表隊的頻頻奪金也極大地激勵和鼓舞了國人。

    每天大家見麵聊的都是“你看昨天的亞運了嗎?”、“xx奪金了”……

    媒體也掀起了一股亞運熱,這段時間大家最喜愛的就是《雲中日報》的亞運專欄這個版麵。該版每天都會總結前一天的戰績,還會報道一些精彩的比賽,非常受市民歡迎。有些沒法看比賽的,就隻能第二天從《雲中日報》的專欄上了解亞運的信息。

    老師傅家電也因此跟著沾了不少光,因為每一份亞運專欄上麵都有一行很明顯的黑體字“本欄目由老師傅家電讚助,看亞運首選老師傅彩電”。借著亞運的這股熱潮,老師傅家電也跟著狠狠地火了一把,提起亞運,很多時候都不可避免地會提及老師傅家電。

    亞運的火熱也帶動了老師傅家電,尤其是彩電的銷售。

    不少人為了看亞運,特意買了電視。

    如此一來,老師傅家電的彩電銷量節節攀升,到九月底,各大商場和經銷商處都出現了斷貨的情況,尤其是18寸彩電,庫存全部賣光了。

    不光百貨公司那邊打電話來催貨,就連經銷商們也經常打電話過來催貨。

    這對葉蔓他們而言,可真是幸福的煩惱。

    經過亞運,老師傅家電18寸彩電是徹底打開了全省的市場,而且還在向周邊省份擴張,其速度真是讓同行看了羨慕嫉妒恨。

    孫廠長聽說了這事,在辦公室裏唉聲歎氣了許久。

    他已經意識到,他們奉河市電視機廠是沒法阻止老師傅家電的強勢崛起了。

    隻是一山不容二虎,雲中省電視機的市場隻有這麽大,隨著老師傅家電市場份額的不斷增加,他們廠的市場肯定會越來越小。這不存在共贏的說法。

    好在目前老師傅家電在中高端領域的產能不足,他們還可以爭一爭。

    放下報紙,孫廠長給蕭舒陽去了一個電話:“中高端彩電也搞促銷活動吧,趁著這股電視機的銷售熱潮,盡量出貨。”

    蕭舒陽一口答應:“好的,姐夫。姐夫,你看咱們有沒有跟老師傅家電合作的可能?”

    “合作?”孫廠長皺眉,“恐怕很難。”

    大家是做同類產品的,市場就這麽大,此消彼長,怎麽合作?

    蕭舒陽認真地說:“對啊,姐夫,我聽說飛雪空調廠要轉型,以後咱們和老師傅家電都將麵臨一個強有力的敵人。”

    關於飛雪空調廠轉型這個事,孫廠長也聽說了,想起他就煩。電視機市場本來就不好做了,這飛雪空調廠空調搞得好好的,卻非要到彩電、洗衣機這類產品上插一腳,腦子在想什麽呢?

    “先觀望吧,飛雪空調廠的老廠長沒糊塗就不會讓姓言的這麽亂搞。”孫廠長惱火地說。

    進入九月後,天氣轉涼,空調的銷量逐漸下滑,商家拿貨量急劇減少。這本來沒什麽,因為每年都這樣,空調廠已經習慣了。

    但言副廠長表示,他們可以轉型,增加產品類別,進入洗衣機、彩電等使用更頻繁,銷量更高的家電產品,為飛雪空調廠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使工人們在冬天也有活幹,也為廠裏分擔了風險。

    他的這個提議得到了富友那邊的代表章總的支持,飛雪空調廠裏也有一部分領導表示讚同。他們現在有錢,完全可以殺入其他家電領域的競爭,尤其是洗衣機這塊,奉河市洗衣機廠實在是拉胯,今年的銷量比去年又下滑了不少,現在省內低端洗衣機這塊基本上被老師傅家電霸占了。

    中高端這塊,進口貨、外地廠商和奉河市洗衣機廠三分天下。在本地,奉河市洗衣機廠都不占優勢,就更別提外地了,這麽下去,估計要不了幾年,奉河市的市場份額都要拱手讓人。與其讓給外省的廠子,還不如他們自己上。

    老廠長和秦副廠長這一派自然是不同意的,他們飛雪空調業績突出,做的好好的,為什麽要去生產洗衣機,雙方一直在爭,目前還沒結果。

    孫廠長特別希望老廠長能贏。

    彩電市場別又殺出一匹黑馬,不然奉河市電視機廠的日子更難過。

    蕭舒陽說:“那個言副廠長明顯是跟高橋他們一夥的,我看這是遲早的事。”

    孫廠長又何嚐不擔心這點呢:“再看看吧。”

    到了十月初,壞消息再度傳來。

    在一次會議上,大家吵得不可開交,老廠長當場暈倒,被送去醫院,醫生檢查後發現他這是突發腦溢血,雖然送醫及時,搶救了回來,但這是很嚴重的疾病,必須得住院治療,而且也不能再受刺激了。

    因為這場病,老廠長不得不提前從廠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這樣,廠長的位置就空缺了下來,幾千人的大廠不能沒有一把手,經過全廠表決,由言副廠長擔任代理廠長,主持廠裏的工作。

    要是沒出意外的話,明年他頭上這個代字就會去掉。

    老廠長這一倒下,秦副廠長孤木難支,再也沒辦法跟言副廠長抗衡。因此飛雪空調廠迅速通過了轉型表決,決定向洗衣機和彩電領域進軍,從日本引進先進的生產線,生產富友牌彩電和洗衣機,開啟了富友這個洋品牌國產化的第一步。

    葉蔓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十月五號,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了。

    聽向科長說完這事,她久久沒作聲。

    向科長擔憂地看著她:“你沒事吧?葉廠長,其實你也不用太擔心,你們老師傅家電的洗衣機和彩電那麽便宜,富友就是國產化,肯定也比你們貴多了,搶不走你們的市場。”

    富友畢竟是個洋品牌,為了維持在中國人心目中優質、高端的形象,也不可能將價格降到幾百元,跟老師傅死磕。他們應該會更專注中高端市場。

    葉蔓含笑點頭:“我知道。隻是……這雲中省家電市場這塊的天要變了,可惜了飛雪空調啊。”

    所謂的轉型應該隻是第一步。一旦生產洗衣機和彩電後,將極大地擠占空調原來有的資源,沒了大量的資源支撐,又自斷尾巴砍掉了低端空調這塊的生產,明年飛雪空調的市場份額肯定會較之今年巨幅下滑。

    銷量不好,為廠裏提供的利潤就更少,不賺錢了,豈不是又有借口砍掉飛雪空調的生產線,如此循環,要不了幾年,飛雪這個牌子就會徹底淡出市場。

    以後提起來,對外的說辭還都是飛雪空調不受市場歡迎,不賺錢了,沒辦法,隻能砍掉這塊的生產,廠裏也盡力了,實在是虧損太多,總不能一直虧錢養著飛雪這個牌子吧。說出去,言副廠長、富友這個日方都沒有什麽指摘的地方。

    這一招可真夠陰險的。

    葉蔓很慶幸,當初抗住了壓力,沒接受富友資本,不然今天飛雪空調的命運就是老師傅的命運,搞不好還會比飛雪淪陷得更快。

    向科長沒想那麽多,他歎氣:“飛雪空調廠不管怎麽說,職工都有口飯吃,最慘的還是咱們這幾家啊,尤其是洗衣機廠和電視機廠,本來效益就不好,這富友牌一進入,咱們哪爭得過啊。一旦被淘汰,廠裏幾千工人都得下崗。”

    富友這個牌子國產化後,價格肯定會大幅度降低,到時候奉河市電視機廠和洗衣機廠的市場中高端市場也會被吞掉。

    “爭不過也得爭,不爭就等著死吧。”葉蔓冷靜地說道。

    向科長一噎,摸了摸鼻子說:“哎,很難爭啊,同樣款式的彩電,就是富友的價格高個幾百塊,很多人還是會買他們家的,因為國人就認準了日本的牌子,覺得值。”

    洋品牌就是高端、優質的代名詞,尤其是這會兒還很多人鼓吹什麽日本的工匠精神。

    這其中不乏吹噓的成分,但國內外產品在質量上和技術上也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是一段艱難的時期,但挺過去之後就是晴空萬裏。

    “向科長你歎什麽氣,這會兒不是該我和孫廠長、徐廠長愁嗎?”葉蔓笑問道。

    胡廠長被撤職後,上麵又調了個人去管理洗衣機廠,此人姓徐。

    向科長摸了摸鼻子說:“我這不是擔心他們哪天又做冰箱嗎?富友在日本可是幾乎所有的家電都做,冰箱也是其一,這是遲早的事。”

    “那還有時間,你們廠完全可以現在加快改革,降低成本,大力宣傳,增加產品的知名度,擴建渠道。”葉蔓笑著說道。

    向科長點頭:“廠裏也在研究這塊,具體怎麽搞,還得開會決議。”

    居安思危,電視機廠和洗衣機廠的今天很可能就是他們廠的明天,冰箱廠其實也挺緊張的。

    葉蔓微笑道:“你們廠至少已經提前做準備了,沒什麽好擔心的,真到了那一天,總會有辦法的。而且就算富友不做冰箱,外省的牌子也會進來的。”

    家電這一行業,最終會形成幾個巨頭共存的模式,誰也沒辦法完全吞掉誰。

    “倒也是。葉廠長,我還有點事,先走了。”向科長打了個哈欠,站了起來。

    葉蔓也跟著起身:“我送你,謝謝向科長特意來告訴我這個消息。”

    送走向科長後,葉蔓回到辦公室,發了好一會兒呆,想起飛雪空調,還是很遺憾,多好的一個牌子,本來有機會成為空調巨頭的,就這樣夭折了。

    她沒多少時間替飛雪空調惋惜。因為富友下一步就要進軍彩電和洗衣機這塊的中高端市場了,老師傅家電想從中分一杯羹更難,但再難也得做,中高端產品才能帶來豐厚的利潤,隻是低價競爭,打價格戰,利潤太薄了,賺不了多少錢,就沒辦法進一步提高技術,以後在競爭中又將處於不利地位,惡性循環。

    所以他們得想辦法,盡快占領市場。

    好在,等了一個多月,奉河市的工廠裏總算傳來了好消息,全自動洗衣機的技術難題總算解決了,雖然還有點噪音,但已經很低,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了。

    聽來這個消息,葉蔓欣喜若狂,當即去工廠,檢驗了一遍產品,確認如電話裏所說之後,大大地鬆了口氣。

    她吩咐何雯:“兩條生產線馬上全力投入生產,同時質檢這塊要抓緊,必須保證產品的質量。我會聯係各商家,盡快將全自動洗衣機推出市場。”

    他們必須趕在富友洗衣機麵市前,先占領一部分市場,保持先發優勢,這樣才能跟富友有一爭之力。

    何雯連忙應下:“好的。”

    回到辦公室,葉蔓又叫來鍾小琴說:“你聯係一下省體育中心的人,就說咱們想獎勵咱們省的優秀運動員,看他們能不能幫忙組織一下。”

    這屆亞運會,中國運動員大獲全勝,取得了183枚金牌,總獎牌341名的好成績,遠超第二棒子國。這極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雲中省運動員獲得了十多枚獎牌,總共有三十多名運動員參加亞運會。

    亞運會開始前,葉蔓就對外放過話要獎勵運動員,當時雲中日報還在亞運專欄裏報道了此事。

    但這種事,他們企業做總歸不是那麽正式,而且影響力也比較低,最好的辦法還是有相關單位組織,這樣召開一個發布會什麽的,老師傅出錢,他們出力。

    老師傅全自動洗衣機沒趕上亞運會的開幕,但可以趕上這個獎勵儀式也很不錯。到時候全省的報紙、電視台肯定都會播,老師傅家電正好趁此機會推出全自動洗衣機。

    而且葉蔓都想好了,這款洗衣機就命名為亞運特別款,在洗衣機的外殼上做一個亞運的標誌,後麵寫著兩個數字183—341,標誌著中國獲得金牌和獎牌的數目,回頭廣告語都可以打成“跟冠軍用同樣的洗衣機”,勢必要將亞運這股東風蹭到底。

    送錢送東西,而且是堂堂正正送,名正言順,沒有人會拒絕。而且這對體育中心來說,也是一件非常有麵子的事。

    體育中心那邊很快就給了老師傅家電答複,說可以幫忙組織,場地也可以提供,就在省工人體育場。如此一來,老師傅家電隻需要提供獎金和家電產品就行了。

    葉蔓立即讓鍾小琴跟那邊對接,並派出了一部分職工去辦這事,等運動員們從北京回來,表彰獎勵儀式就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