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會發光的尖塔
作者:邇無連城      更新:2022-05-27 14:32      字數:2239
  第二十三章:不會發光的尖塔

  等到王筍腰間掛了三個左耳的時候,這段路程終於變得清淨了下來。有些沒頭沒腦的蒼蠅們雖然看不起王筍的身量,但是看到血跡未幹的左耳,多少也知道帶隊的鏢師是個硬茬子。

  正常人走十裏路大概需要一個時辰左右,但這裏是沙漠,十裏路隻是練氣士們眼中的直線距離,能夠飛天禦劍來去如風的他們自然不會考慮到,普通人們還需要繞道而行。

  王筍一開始還好奇為什麽十裏路也需要朝發暮至,走出大半天來,現在頂著碩大的太陽,不由得為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好在自己在家裏說不需要帶幹糧的時候王月隻是翻了個白眼,不由分說地把烤餅塞進他的包裹裏,否則即便另一個自己是堂堂天帝,在這茫茫風沙中也隻有勒緊褲腰帶,好好嚐嚐饑餓的滋味。

  商隊真正的領頭人老張此時對王筍的功夫已經是徹底的認可了——第二波匪盜竟然裝了手弩,那時候趁著風起,沙塵漫天的時候,羽箭冷不丁破風而至,這個看起來還不成年的“見習鏢師”,竟然能把拆了刀片的長棍揮舞如風,擋下那些奔著頭駝來的暗箭。

  如果頭駝被打死打傷,想要在傍晚之前趕到拜沙關就是天方夜譚。老張決定回去對東家替王筍美言幾句——在他看來王筍功夫高又好說話,比那個刀疤臉實在是好相處得多。

  “不過這一路走來,盜匪還是比以前多出來不少。”老張一邊嚼著烤餅,一邊狐疑地看了一眼頭駝邊上招搖的自家商隊的旗子,難不成……

  不必說,在散兵遊勇之外,從駝城到拜沙站這十裏路上,還是有一些成氣候的盜匪。它們的首領往往在城裏有另一幅姿態,做大生意的商隊往往也會讓一些蠅頭小利給這些首領,在剛出城的十裏路上,這些成氣候的盜匪不但不會來找麻煩,而且還會幫著驅散一些為了活命不擇手段的家夥。

  給拜沙站送祭品當然是小本生意,比起去絲都城交易葡萄酒的商隊來說油水不多,但是勝在是穩定的公家飯——他們畢竟是在協助城主府的工作——因此老張的東家也會給這些頭目一些酒錢。

  老張在這人跡罕至的沙漠裏豎起一麵旗子來,當然是希望那些盜匪高抬貴手。如果自己東家沒有和他們談妥,這一路上的麻煩可就多了。

  想到這裏,老張對王筍招招手,將自己壺裏的葡萄酒分給王筍一些。說不得這條命就要交給這個家夥看護了,容不得老張不把態度變一變。

  王筍喝了一口,但純粹是為了表示禮貌:且不說老張的葡萄酒是劣質的,就算是真的好葡萄酒,在這樣的溫度下變成溫熱的,實在稱不上是享受,就解暑而言,還不如清水好用。

  再度啟程之後,王筍走在商隊的最前麵。老張緊隨其後,低頭時發現這個少年的腳印有些古怪:一步深一步淺,就好像他身上的負重在不停改變。老張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也許這是武人的秘密,他搖搖頭就置之腦後。

  老張的猜測是正確的,王筍此時的體內,氣血正在轟隆隆運轉著。類比練氣士的吐納,武夫也有一套日常的修煉方式,就是不斷地將自己身上的氣血變換狀態,讓肌肉在張弛之間有節奏地變化。

  正常人隻消保持這種狀態半個時辰,必定會因為全身肌肉的酸痛不得不停下來。王筍已經保持這個狀態超過兩個時辰了,他在有意識地試探這具身軀的極限。武夫似乎必須要將自己的鍛煉進行到將斷未斷之際,才算得上是“開發潛力”,當然很少有人能夠真的做到這一點。

  有些僵硬地走出下一步,王筍的身體終於恢複正常狀態,氣血偃旗息鼓。他取出一顆養元丹送進體內,用老方法把藥力化開。

  兩天前剛剛降臨的時候,一顆養元丹足夠讓王筍的身體承受不住,溢出太多的氣血必須靠劈柴加上冬藏錄才能勉強容納。現在養元丹的氣血進入體內,王筍隻覺得像是一瓢清水潑在了燒紅的石頭上,快速蒸發的同時,已經接近枯竭的四肢百骸似乎在爆發歡呼的聲音。

  “哦——”

  王筍忍不住發出一聲銷魂的呻吟,緊跟在他身後的老張驚疑不定,在沙漠裏徒步還能發出這麽愉悅的聲音嗎?!

  盡管王筍是這支商隊裏唯一能夠給他帶來安全感的人,老張仍然默默拉開了和王筍的距離。

  ……

  一路上有驚無險,駝隊終於在日落之前到達了拜沙站。

  一個堡壘模樣的站點,約莫有百丈見方,據老張說可以同時容納三百人作為臨時休息的場所。堡壘有三層,每層高度大約有兩丈,在堡壘頂端還有突出來的棱形尖塔,王筍眯眼看過去,在夕陽的餘暉下可以看到塔身有幾筆線條。

  看到王筍站在堡壘前愣神,老張不由得開口道:“不用看了,拜沙站的尖塔是不會發光的。”

  “據說是北寧國的手筆,百年前維修工作交給沙國之後,就沒有再亮過了。你想看會發光的尖塔,要在八百裏席爾沙漠的中間一帶才能夠看到,那裏的尖塔還會亮起來。”

  當然不會亮。王筍冷笑一聲,把目光從尖塔處移開。本來就是極其拙劣的陣法,現在連靈石也不知道被誰拿去了,加上風沙的腐蝕,此時就算是把靈石續進去,恐怕這個簡單的“連光陣”也發動不了了。

  北寧國的練氣士們還是做了一些實事的,王筍可以想象百年前剛剛建成的時候,橫穿八百裏沙漠的補給線真的是一條亮線:尖塔上激發的光陣連接了相鄰的站點,即便是在能見度很低的風暴天氣,商人們也能夠看到頭頂上指向下一站的光柱。夜裏從高空看下來,那一條彎彎折折的亮線就是生活在這裏的普通人的生命線。

  最後兩隻肥碩的駱駝搖晃著走進留給牲畜的棚子裏,它們是懦弱的人類給“沙海之靈”的獻禮。

  百年來迷失在風暴中的商隊不知幾何,人們逐漸畏懼自然,並且願意捏造一個神明,通過祭祀來自我安慰。假如人們始終看得到那樣的光柱,即便是身在駝城,也會知道人族自己力量的強大,而不是向虛無縹緲的神明奉上敬意。

  王筍最後看了一眼再也無法亮起的塔尖,低頭走進拜沙站裏,低垂的眼瞼下,翻湧著磅礴的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