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看走眼
作者:宛若戲子      更新:2022-05-27 13:30      字數:7661
  看走眼了看走眼了,最近在收看一出米蘭版的“宮心計”,實在是高潮迭起,峰回路轉,加總受壓迫了,加總辭職了,加總突然受到太上皇接見,加總又不辭職了,加總和公主從此兩權並立……這一幕幕簡直讓我等海外刁民目瞪口呆,米蘭內洛裏關於權勢轉換的勾心鬥角,簡直比TVB出品的連續劇還要精彩,諸君不可不看啊。

  不過唯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馬隊居然選在這個時候對加總開炮,立場鮮明的站在了公主芭芭拉一邊,實在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雖然我不知道馬隊和加禿27年的賓主情誼為何突然一夜之間就變得麵目全非了,不過我其實也可以試著分析一下馬隊在這個關鍵時刻反水的想法。

  要說是仇恨,那肯定是不對的,雖然當初加禿頂著馬隊等人的不滿趕走了皮爾洛,趕走了內斯塔,趕走了安布,但所有人都明白,驅逐這些功勳老將,甚至逼迫馬隊提前退役,這些行為並非出自加禿的本意,就連保守指責的阿萊格裏也不過是個傀儡而已,真正的原因還在於太上皇貝盧斯科尼不願意投錢了,他需要米蘭精簡財政,自力更生,於是薪水高又處於職業生涯末期的老將們自然成了首先要動刀的對象。

  就皮爾洛來說,將他賤賣到尤文,在競技上肯定是個天大的錯誤,但是在商業上來說卻並非一個無法理解的決策。

  所以要說馬隊是因為加禿趕走了那些當年和他並肩作戰的老隊友而心生不滿,那肯定低估了馬隊的心胸,也低估了加禿的智商。

  但為何馬隊明明還沒有在俱樂部擔任職位,就算有風聲說他將出任技術部經理,這也完全是在加利亞尼的管轄範圍之內,他還要冒著風險造加禿的反呢?

  我們從過去馬隊的言行中其實也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作為球隊的功勳老臣和過去近30年舉足輕重的成員,馬隊對米蘭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他也是第一個站出來批評貝禿收縮財政、不願繼續投資米蘭的名宿,當初無論是皮爾洛還是安布羅西尼的離去,馬隊都站出來進行了聲援,隻可惜他雖然德高望重,但卻手無實權,因此對於那支餘暉中的米蘭的分崩離析,他非常痛心,卻又無能為力。

  於是在這裏,我們姑且可以把馬隊劃分為激進派。

  而回過頭來看看加禿,我們也會發現,如果放在明朝,這丫絕對是錦衣衛都指揮使的不二人選,第一,他夠忠心;第二,他夠忠心;第三,他實在是太他媽忠心!加利亞尼和貝盧斯科尼並肩作戰30多年,甚至比米蘭現在大部分的球員年齡還長,論能力,他有;論手腕,他有;輪人脈,他更有,可是他留給人們最深印象的,還是他對貝盧斯科尼的惟命是從,不離不棄——貝總在意大利政壇幾經沉浮,最困難的時候,加禿甚至賣掉了自己的公司來支持他!

  遍數全世界的商業夥伴,我們可以堅定的斷定,如加禿這樣把斷臂作為一生的事業來對待的好基友,舍此之外再無其他。

  對於貝禿的決定,加禿從來都是舉雙手讚成:貝禿要造聲勢,聚名聲,他為米蘭帶來了維阿、巴斯滕、舍瓦、卡卡、魯伊,讓米蘭星光熠熠,萬眾矚目;貝禿要縮銀根,勤節儉,他為米蘭拋棄了皮爾洛,逼退了馬爾蒂尼,背負一身罵名,卻從不叫苦叫累。

  這世上的忠犬,夠忠心者絕無加禿的這份能力,有能力者又比不上他的忠心,其實連我都不敢想象,沒了加禿,米蘭到底還能撐幾天?我可以很肯定的說,等到加禿真的離開那天,貝盧斯科尼絕對已經打定了賣掉米蘭的主意。

  所以在這裏,我們絕對可以把加禿定義為保皇黨,或者又叫做保守黨。

  當激進派的馬爾蒂尼遇到保守黨的加禿,這才是雙方產生分歧的根本原因。

  馬爾蒂尼造反,為的不是把加禿逼下台,他的目的其實是想在俱樂部占有一定的話語權,從而為米蘭的複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但他同時也明白,加禿一天不走,他就會把貝禿的的財政理念貫徹到底,沒了錢,米蘭絕不可能在如今資本大舉入侵的世界足壇占有一席之地。

  而剛剛好這時候米蘭的公主芭芭拉初長成,想要一試權柄的滋味,身為貝家的長公主,芭芭拉當然是希望大權在握,一切都由自己來掌控,偏偏那個老管家又仗著資曆深厚,不肯放權,這簡直就是雀占鳩巢、尾大不掉,實在是一件讓她難以忍受的事情。

  所以長公主殿下向孤軍奮戰的馬隊遞出了橄欖枝,馬隊立刻就找到了強勢依附的對象,這時候他才不會管什麽27年的賓主情誼,也不會理睬加禿其實是在為太上皇背黑鍋,他要的隻是借長公主這個“勢”,奪大管家這個“權”。

  於是我們有幸看到了一向以忠臣麵目示人的馬隊另外的一麵,同時也有幸欣賞到了米蘭這出驚心動魄的“宮心計”。

  還是那句話,看走眼了,這次真是看走眼了,原來外國人玩權術,一點兒也不必我們的清宮戲差啊!

  說到看走眼,其實我們還得再提一提本書中的弗爵爺。

  在世界足壇過去的十多年裏,溫格和弗格森都是出了名的好眼色,兩人相中的球員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成了名角兒,這也為兩人在江湖上的地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可是到了21世紀之後,溫格的眼光猶在,老爵爺卻似乎因為年齡真的到了,看走眼的時候越來越多了。

  有很多人認為貝隆是弗爵爺手裏最大的引援水貨,但我卻有不同的看法。與其說貝隆是水貨,不如說他是弗格森戰術變革的犧牲品。

  弗爵爺當初依靠著四大中場和無球跑動體係稱霸英超,並且獲得了三冠王的殊榮,從而被皇家授爵,好不風光。可是風光背後,爵爺非常清醒,曼聯的這套戰術最多流行兩三年,遲早會被別人破解,因此他對球隊的未來充滿了危機感,他一直在想的都是如何不斷改善這套戰術體係,讓它不斷進步,不斷充實。

  於是老爵爺買來了貝隆,為的就是因為他比生薑頭更善於控球和梳理中場,斯科爾斯的長處在於跑動和後插上,貝隆的長處卻在於調度節奏和處理皮球,三冠王時期的曼聯強著強矣,但在節奏變幻這塊上,他們比起當時擁有齊禿的尤文和擁有埃芬博格等人的拜仁來說,還是差了一截的。

  所以老爵爺準備在這方麵下下功夫,讓球隊在猛打猛衝之餘,還能夠通過節奏的變幻來迷惑對手,從而讓球隊的進攻變得更加難以防範。

  但是他沒想到,貝隆習慣了在慢節奏的環境中處理皮球,而英超卻是以節奏緊湊而聞名的,曼聯更是高速傳球、高速跑動的代表,貝隆來到曼聯,踢著弗格森想讓他踢的足球,但曼聯的其他球員卻隻能快,不能慢,他們跟不上貝隆節奏的變化,也領會不了弗格森想快就快、想慢就慢的理念,於是雙方之間顯得格格不入,最終讓貝隆活生生變成了媒體們口中的“大水貨”。

  可是這些人卻不想一下,如果貝隆真是大水貨,弗格森又怎麽可能花了半個賽季的時間去努力把他培養成為核心,甚至在一年之後也沒有拋棄他?

  直到弗格森確定他的隊員們真的不適合踢那種通過節奏變幻調動對手的足球之後,他才遺憾的放走了貝隆,但無論在任何場合,他都從來沒說過貝隆是一筆“失敗”的引援。

  因為他心裏麵很明白,不是貝隆不好,而是自己的球隊和他不合拍,這就像把一個擁有九節變速能力的火箭推射器安裝在一部隻能以300公裏/小時恒速運行的賽車上一樣,快的時候賽車固然是風馳電掣,但是當推射器想慢的時候,賽車馬上就會因為失去了動力而栽跟頭。

  其實弗爵爺看走眼的真正的最大水貨,還應該是他們後衛韋斯.布朗。

  維斯.布朗的身體素質稱得上是令人驚豔,身高185,體重73KG,彈跳出色,百米速度跑進了11秒,反應極快,鏟斷準確,無論從任何一項數據來看,他都是一個頂級後衛的料。

  可是和他強壯的身體比起來,他的心理卻是異常脆弱,傷病無數次戰勝過他,97-98賽季,他為曼聯出戰2場;99-00賽季,他全年缺席;01-02賽季,他為曼聯打了17場,然後回到了傷病名單,他在曼聯出勤率最高的賽季,也就是在去年,他總共打了36場,除此之外,他在過去十個賽季最高的出勤率是22場。

  這樣一名擁有絕佳身體天賦的球員,卻幾乎成為了玻璃人的代表,除了心理原因之外,我實在找不出他如此脆弱的理由。

  但就是這樣一名後衛,卻被弗格森倚為肱骨,當初斯塔姆負氣出走,弗爵爺提拔他和大衛.梅搭檔後防線,結果僅僅半個賽季之後,弗爵爺就不得不購入費迪南德來救場;此後丹尼爾.埃文斯退役,弗爵爺又讓他和加裏.內維爾嚐試輪流鎮守右路,隨後內維爾成了曼聯的隊長,布朗則成為了醫務室的VIP級貴賓。

  弗爵爺曾公開說過:“他(布朗)無疑是俱樂部這麽多年來最好的後衛。”這句話是在2002年布朗入選國家隊之後說的,但馬上弗爵爺就被狠狠的打了臉,因為布朗隨後因為腳踝骨折整整在病床上躺到2004年才複出,為此他甚至失去了參加韓日世界杯的機會。

  弗爵爺無數次試圖把他扶起來,但他回報給老爵爺的卻是一次又一次嚴重的傷病,就連肌肉拉傷這樣的小病,年近不惑的吉格斯隻需要一個星期就能生龍活虎,他卻需要在病床上躺一個多月。

  水貨之名,絕對名符其實。

  而本場比賽也是一樣,事實上,布朗剛剛才從長達四個月的傷病中恢複過來,他本賽季到目前為止為曼聯出戰的次數是7,而在整個2008-2009賽季,布朗一共為曼聯打了11場比賽。

  本場比賽弗格森由於考慮到老隊長加裏.內維爾年數漸大,體能消耗也非常劇烈,因此他又把布朗安排成了右邊後衛,讓他幫助球隊防範阿森納在左邊路的攻擊。

  可是弗爵爺沒想到,這位讓他連續看走眼了十個賽季的右後衛,卻最終成為了這場比賽的勝負手。

  當溫格安排法布雷加斯把位置提到前腰線上來的時候,阿森納的進攻帶給曼聯隊的壓力驟然增大,雖然埃弗拉貌似控製住了笛卡爾,但法布雷加斯同樣擁有分配球權的能力,在他的組織調度下,原本亂作一團散沙的範佩西、納斯裏和沃爾科特等人又活躍起來,當這些人打開之後,曼聯就不得不分配更多的精力去照顧他們,於是他們為笛卡爾設下的牢籠也漸漸出現了縫隙。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當其他人如一潭死水一樣的時候,曼聯的球員就可以把大部分精力用來封堵笛卡爾的傳球,這讓他有力也無處使,但是當其他人打開之後,曼聯的球員們就會顧此失彼,於是留給笛卡爾的空隙更多,機會也就更多了。

  埃弗拉可以頂住他不讓他突進禁區,但卻無法防止他傳球給別人,之前有他的隊友們來卡住笛卡爾的傳球路線,但是當法布雷加斯變成傳球的核心之後,他的隊友們就必然以法布雷加斯為重心來選擇站位,對笛卡爾的盯防自然也不可能像開始一樣嚴絲合縫了。

  所以笛卡爾漸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機會,慢慢在埃弗拉的盯防下也變得活躍起來。

  雖然埃弗拉的防守一如既往的強硬,但是在不斷的試探和跑動中,笛卡爾還是慢慢發現了曼聯後防線上的漏洞,那就是他們的右後衛韋斯.布朗。

  之前已經說過,韋斯.布朗也是剛剛才從長達四個月的傷病中恢複過來,他本賽季受傷的部位是膝蓋韌帶,這是一個幾乎無法根治的病症,韌帶每拉傷一次,磨損就會加大一分,這個組織和皮膚可不一樣,皮膚可以再長出來,韌帶卻每天都在消耗,老年人筋骨不利索,其實就是因為韌帶的伸縮性逐漸老化的原因,迄今為止,也沒有任何一宗手術可以把韌帶完全修複,每個韌帶受傷的運動員,得到的最多的叮囑都是“慢慢休養”。

  除非退出體壇,從此不再進行任何劇烈運動,否則又怎麽談得上是“休養”呢?

  因此韌帶受傷的運動員,我們經常聽到他們的病情反複,同樣的傷勢,有些球員甚至會動上十幾次手術,最終因為韌帶徹底報廢而離開自己的職業生涯。

  布朗其實也在擔心這個問題,所以本場比賽雖然也在努力奔跑,但是下意識裏他還是對自己的膝蓋很保護的,每當有激烈的對抗特別是身體接觸時,他總是會下意識的退縮,為的就是不讓自己再傷勢複發,又一次回到傷病名單上去。

  而笛卡爾看中的,正是韋斯.布朗在身體接觸中的膽怯,要知道,作為一名後衛,如果他害怕身體接觸的話,那他的防守基本上也就等同於虛設了。

  不過之前無論是右邊前衛納尼還是右中衛費迪南德,對布朗這一點的保護都做的很好,想來也是弗格森賽前特意叮囑過他們的,所以在右後衛這個位置上,曼聯受到的衝擊並不大,布朗應付起來也還算輕鬆,沒有遭受太多的衝擊。

  可是當笛卡爾發現了他的弱點之後,笛卡爾就開始想辦法打擊曼聯的這個弱點了。

  如果是一般的球員,他們多半會在這時候嚐試通過突破布朗來製造機會,畢竟他的動作畏首畏尾,絕對是一個上佳的突破人選,但是笛卡爾並不這樣想,他身邊纏著一個陰魂不散的埃弗拉,如果他主動去衝擊布朗,埃弗拉肯定會順勢被他帶到右路,埃弗拉的防守能力比起布朗來還強,他們兩人同時擠到右邊,反而讓曼聯的右路防線更穩當,那是得不償失的行為。

  我們聰明的主角自然有他的辦法,他和納斯裏暗地裏打了一個顏色,然後就跑到了曼聯的左路,安安心心的當起他的“右邊鋒”來。

  根據阿森納的戰術,當笛卡爾頻繁在右邊路拿球的時候,他身後的沃爾科特需要看準時機插向中路,接應笛卡爾的傳球,而本場比賽到了這個時候,法布雷加斯也出現在了前腰的位置,他同樣喜歡中路插上,利用遠射或者直傳製造機會,再加上一個一直在禁區裏攪風攪雨的範佩西,刹那間,阿森納的禁區中路就堆積了三名阿森納球員,這讓曼聯的後衛們心頭一緊,不得不把重兵集中到了中路,防止阿森納的中路強突。

  而這時候在右邊路,笛卡爾也並不是一個人對上了曼聯的左後衛拉斐爾和一直防守他的埃弗拉,因為他身後還有插上來助攻的右邊後衛薩尼亞。

  說起來,拉斐爾並不是正牌的左後衛,事實上,在曼聯青年隊中,拉斐爾的弟弟法比奧才是正牌左後衛,拉斐爾更多時候出現在右邊後衛的位置上,不過拉斐爾比法比奧更加穩定,兩兄弟其實都是左右腳均衡的球員,因此弗格森本場比賽派上了拉斐爾填補埃弗拉的位置,法比奧則則沒有出現在大名單中。

  一個踢慣了右後衛的球員,突然被換到了左邊後衛的位置上,無論如何都是有一點點不適應的,盡管在前麵80幾分鍾的時間裏,拉斐爾表現一直稱得上是穩健,但是當笛卡爾鐵了心要從他這邊撕開缺口的時候,他的表現還是難免出現了一些紕漏。

  第83分鍾,笛卡爾和薩尼亞在邊路連續做出了短傳配合,埃弗拉在盯防笛卡爾時出現了一點遲緩,笛卡爾順勢從邊線突破到底線,這時候拉斐爾上來防守他,笛卡爾溜底線突破,拉斐爾的判斷在一瞬間出現了偏差,他沒有攔住皮球,也沒能攔住從底線外溜回來的笛卡爾,被笛卡爾突破到身後。

  雖然隨後趕到的埃弗拉奮力滑鏟,但笛卡爾還是搶在埃弗拉之前把球傳了出去,這時候曼聯的禁區裏擠作一團,範佩西、法布雷加斯等人和費迪南德、維迪奇等後衛全都堆積到了中路,卻不料這個球竟然直接從他們頭頂飛過,然後來到了球門的遠端。

  防守球門遠端的正是韋斯.布朗,看到這個傳得似乎有些偏高的過頂球,韋斯.布朗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站住自己的位置,讓皮球從頭頂劃過,沒有起跳來爭點。

  結果在布朗等待皮球自己飛出底線的時候,他身後突然傳來一陣風聲,布朗嚇了一跳,急忙回頭,一眼就看到了納斯裏從他身後跳起,把皮球頂回了禁區中央,皮球從布朗頭頂再次滑過,帶起一道風聲,嚇得布朗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

  幸好這個球中路的費迪南德反應很快,皮球被頂回來之後剛好落到他的控製範圍,他脖子一甩,把球頂出了禁區,禁區外的吉格斯拿到皮球,向阿森納的半場展開了突擊。

  由於這個球並沒有形成攻門,所以也沒給曼聯的球員們帶來太大的警覺,可是場邊的弗格森卻似乎從這次進攻中嗅到了什麽,他的眉頭不知不覺皺了起來。

  吉格斯的反擊在經過幾次傳遞之後由特維斯形成了射門,可惜阿根廷“野獸”這個球操之過急,明明魯尼站位比他要好,他卻選擇了單獨蠻幹,這讓魯尼有些不滿,兩人一邊後退一邊在場上開始爭論起來。

  就在這時,阿穆尼亞已經大腳把球開到了前場,法布雷加斯利用自己對落點的判斷爭到了這個頭球,然後把球頂給了身旁的沃爾科特,沃爾科特半轉身撩了一腳,皮球劃過拉斐爾的身邊,向他的後方滾去。

  拉斐爾急忙轉身去球求,卻不想耳旁傳來陣陣風聲,他回頭一看,正好看到笛卡爾從他身後凶猛的追擊過來,在笛卡爾身旁,已經盯防了他半場比賽的埃弗拉也沒有放鬆,同樣隨著他追了過來。

  拉斐爾對笛卡爾的速度有所了解,他相信笛卡爾這個球不可能追過自己,所以他也顯得比較放心,在拿到皮球的瞬間,他立刻選擇了張開雙臂護球,準備把笛卡爾攔在身後,然後再來處理皮球。

  可是這時候一個細微的習慣改變了整場比賽的結果,作為一名右後衛,他們在背身擋住對方球員的時候,通常會習慣把球放在自己的左腳邊上,因為這樣一但形勢不妙的時候可以隨時把球踢出邊線,更方便拖延時間;而相對的,如果是一名左邊後衛的話,他們則會把球放在右腳附近,這樣也可以在第一時間把球踢出邊線,防止對方從身後斷球。

  拉斐爾踢慣了右後衛,所以他的一些細微的習慣都和以前一樣,這一次,他也把球放在了自己的左腳邊。

  而笛卡爾在被他擋了一下之後,馬上從他的右手邊繞過去準備搶球,拉斐爾心頭暗喜,立刻從自己的左邊轉身,這樣不但可以繼續把笛卡爾背在身後,還可以順勢大腳把球開出去,化解這次進攻。

  但是拉斐爾沒有想到,他身後除了一個笛卡爾,還有他的隊友埃弗拉,當他轉身的時候,埃弗拉為了躲避他護球那個動作,正好從他的左手邊準備繞開。

  於是他這一轉身,直接就和埃弗拉來了個麵對麵,兩人同時一愣,皮球也不小心撞到了埃弗拉的腳,然後反彈向了底線。

  偏巧這個時候,笛卡爾剛好繞過拉斐爾,皮球莫名其妙出現在了他腳下,麵對這樣的大禮,笛卡爾當然不會客氣,他立刻拎了一腳,把皮球撥向順腳的位置,然後拉開了架勢再次傳中。

  由於這個球傳的太過突然,之前足球明明還在拉斐爾的控製之下,突然就落到了笛卡爾腳裏,因此曼聯的後衛們都沒有做出足夠的準備,等到皮球劃過天際,他們才紛紛如夢初醒般衝回禁區,準備頭球解圍。

  可是皮球和上次一樣,又在劃過一道彩虹般的弧線之後出現在了球門的遠端。

  這時候,正在往皮球落點方向衝刺的球員就隻剩下布朗和納斯裏了。

  布朗身高1米85,體重73KG,納斯裏身高1米78,體重卻達到了75KG,這個球,立刻就引起了所有人的屏息關注,因為他們兩人誰能爭到這個落點,還真不好說。

  但是球場上的一切都隻在轉瞬之間,當兩人同時跳起來之後,阿森納的球迷們都興奮地睜大了眼睛,曼聯的球迷們卻開始捏緊了拳頭,因為他們看到,身高比布朗足足矮了7公分的納斯裏,跳得卻比布朗更高!

  不是因為布朗跳不起來,而是因為他在空中似乎是突然害怕受傷,下意識的把身體縮了一下,如此一來,他的重心穩了,但是高度卻不夠了。

  而隨後納斯裏搶在布朗頭頂上,重重的把皮球頂向了曼聯的後門柱,這時候,範德薩還在前門柱拚命往後跑,而費迪南德等人正在小禁區中央和範佩西他們扭作一團。

  場邊的弗格森在這一瞬間突然就站了起來,他緊張地伸長脖子望著球門的方向,可是那裏人擠人擠作一團,他根本看不到結果,直到他聽到一聲清脆的哨響,然後看到裁判把手指指向中圈,他突然感到眼前一黑,差點直接摔倒在地上。

  球進了!

  弗格森隻覺得頭骨一陣陣的縮緊,他突然開始後悔把布朗派上場了,如果早知道他會在爭頂的時候退縮,當初就算讓加裏.內維爾咬著牙上場也不會給他機會,最起碼在麵對這樣的拚搶時,加裏.內維爾就算摔斷肋骨也不會退縮半步的。

  一失足成千古恨呐!

  弗爵爺這時也沒什麽辦法了,比分又變回了3:3,阿森納手握兩個客場進球的優勢,除非曼聯馬上再打進一球,否則他們就將以客場進球的劣勢被淘汰。

  無奈之下,弗格森大手一揮,也不用找機會偷襲了,還剩最後幾分鍾,都給我拚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