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堂堂正正
作者:宛若戲子      更新:2022-05-27 13:30      字數:4958
  阿森納的進球來自於他們前場球員不懈的努力,曼聯在中場回傳的時候出現了失誤,本特納以外截住了卡裏克回傳給維迪奇的球,然後他沒有轉身直接交給了範佩西,接著反身向禁區內跑去。

  這時候費迪南德思想出現了偏差,他原本準備轉身卡住本特納的跑動路線,但是卻看到維迪奇逼了上去,於是他猶豫了零點零幾秒鍾,又調轉頭來逼向了範佩西。

  但是就在他猶豫的那零點零幾秒鍾內,範佩西已經抬起了他的左腳,勁射,破門。

  費迪南德和維迪奇一起叉著腰鬱悶的看著球網裏的皮球,而卡裏克則保住了後腦勺,顯然心裏懊悔不已。

  不過再怎麽懊悔和遺憾也是沒用的,兩支球隊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上,比分仍舊被扳成了1:1.

  對於上半場的這個比分,顯然兩家球會的球迷們都不會感到滿意,曼聯是主場,他們的球迷自然會有更高的要求,而阿森納則在上半場後半階段控製了局勢,他們的球迷顯然也很難對平局感到認同。

  就連場外的那些足球解說員們也在評論不休,紛紛猜測兩位主教練會在下半場做出怎樣的調整,尤其是弗格森,弗爵爺最善於在亂戰中找到對方的破綻,從而給予對手致命一擊,過去十幾二十年,他臨陣換將的經典案例層出不窮,最著名的當然屬於三冠王那個賽季的驚天大逆轉,索爾斯克亞和謝林漢姆,兩名最後12分鍾被換上的老將,聯手把原本已經屬於拜仁的歐冠冠軍獎杯奇跡般拽了回來,堪稱足球場上換人求勝的巔峰之作。

  可是當兩支球隊下半場出現在球迷們眼前時,所有人都感到了由衷的失望,因為無論是溫格還是弗格森,都沒有對場上的陣型進行任何調整,除了溫格按部就班的用笛卡爾換下本特納之外,兩支球隊的出場人員和上半場一模一樣。

  這時候當然又會有場外的所謂“專家”們開始展開討論了:

  “真是不可思議,曼聯在上半場落盡下風,弗格森居然沒有對陣型和人員進行任何調整,難道他對這場比賽根本沒有抱有希望嗎?”

  “其實我覺得這時候曼聯應該把弗萊徹換下,換上納尼,增加一個中場的控球點,你看他們上半場最後階段的表現,他們連通過中場都顯得很艱難。“

  “弗格森顯然太固執了,過去兩個賽季的成功讓他忘記了阿森納是一位怎樣的對手,他如果再不主動做出改變,曼聯在下半場肯定會陷入困境。”

  ……

  在這時候,這些“專家”們儼然已經超越了弗爵爺十幾二十年的江湖經驗,一個個變身成為了“叫獸”,仿佛老爵爺如果不按他們說的做出改變,曼聯這場比賽已經凶多吉少了。

  可是當比賽進行了十幾分鍾後,所有的“磚家叫獸”們都閉嘴了,因為曼聯在球場上人還是那些人,但卻再一次慢慢占據了上風。

  是的,你沒看錯,曼聯沒有換人,也沒有改變陣型,但他們已經奪回了優勢。

  說起來很簡單,弗格森也沒有變什麽魔術,他在中場做出的唯一調整,就是同樣加強了前場球員們的奔跑和反搶,阿森納用不成體係的高位逼搶,曼聯就以牙還牙,同樣使出了這一招。

  說到反搶,曼聯的球員們其實比阿森納更有經驗,過去幾個賽季甚至十幾年,阿森納在溫格手裏從來沒有過前場防守的概念,但是在曼聯,無論是吉格斯、斯科爾斯,甚至貝克漢姆和魯尼,都被弗爵爺灌輸了防守優先的理念,貝克漢姆去到皇馬後被無縫改造成後腰,魯尼經常出現在自家的禁區線甚至禁區裏,這都是證明,所以說起高位逼搶,弗格森其實比溫格更在行。

  隻是弗格森和溫格一樣,從來沒有把這種行為定義為一種戰術,之前我們已經說過,他的無球跑動體係是以進攻為目的,所以實際上,弗格森依然把中前場的職能定義到了進攻之上,防守隻是在完成本職工作之外額外的附加,他不像巴塞羅那的瓜迪奧拉,很明確的提出把防線建立在對方禁區之外這個理念,所以曼聯的“高位逼搶”,跟阿森納一樣不成體係。

  兩支同樣不把高位防守當做戰術體係的球隊,卻在對戰中不約而同的使出了高位防守,其結果當然就是經驗更多的那一支占據了上風。

  在曼聯的前場,無論是弗萊徹還是樸智星,都屬於積極勤奮的那種類型,他們兩人的覆蓋麵積相當大,比起法布雷加斯、納斯裏等人來說,跑動距離起碼多了三分之一,所以當兩隊同樣在前場展開反搶時,曼聯帶來的壓力自然也就比阿森納要多。

  這種情況下,曼聯在場上逐漸扳回劣勢,甚至一步步占據上風,當然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隻是可憐了那些“磚家”和“叫獸”們,他們剛剛說完自己的擔憂,轉身就被弗爵爺狠狠的抽了臉,現在一個個悶著頭都不敢說話了。

  其實這樣的情況也不難理解,因為曼聯和阿森納兩支球隊真的對彼此太過熟悉了,說句寫實點兒的話,埃弗拉可能不記得自己的母親生日是幾月幾號,但他一定會記得沃爾科特的百米速度是9秒7,而阿穆尼亞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身高是多少,但他肯定能一口說出吉格斯罰點球是喜歡射右邊還是左邊。

  當兩支球隊已經熟悉到這種地步的時候,他們之間無論做出任何改變其實都已經盡在對方的預料之中,弗格森手裏還有吉格斯和斯科爾斯,可是即使換上這兩名老將,溫格也不見得沒有辦法破解,比賽到了這種境界,雙方之間比拚的其實已經不再是戰術和智謀,而是球員的硬實力和狀態。

  狀態好,如2011年8月那場大屠殺,曼聯用8:2打得溫格的兵工廠潰不成軍,簡直連耶穌來了也擋不住,狀態不好,0:0,1:1也是常態,兩支球隊之間的交手,曼聯84勝46平79負,誰也說不上占了上風。

  這就好比兩軍交鋒,如果兩支軍隊彼此知根知底,人數一樣多,戰術一樣高明,那他們之間其實也就不存在什麽所謂的“奇謀妙計“了,剩下的就是真刀實槍的幹,誰先頂不住,誰就先奔潰。

  在軍事上,這叫做堂堂正正之師。

  滑鐵盧之役,拿破侖和聯軍實力相當,彼此相互忌憚,結果跛矮子非要出什麽陰招,派格魯希去追殺布呂歇爾,把自己的部隊分成了兩半,結果當他和威靈頓對決沙場的時候,他的格魯希部沒有出現在戰場上,反倒是布呂歇爾的殘兵敗將們突然從身後殺了出來,最終跛矮子飲恨滑鐵盧,法蘭西夢斷比利時。

  根據後世學者們的分析,如果當時拿破侖的軍隊中多了格魯希部那3萬3千名士兵的話,說不定還沒等到布呂歇爾部趕到戰場,他們已經突破了威靈頓的軍隊,奠定了這場戰鬥的勝局。

  因為雙方當時在比利時戰場上總共投入的兵力也隻有14萬人,這場著名的滑鐵盧戰役,隻打了12個小時。

  連拿破侖這樣戰無不勝的名將,也因為花招沒玩兒好,結果被威靈頓這樣的二流將領終結了稱霸歐洲的美夢,如阿森納和曼聯這樣勢均力敵的對手,當然更不會搞什麽多餘的動作,除非雙方有絕對的把握,否則這場對決最終還是會回到堂堂正正的比拚硬實力上來。

  所謂的硬實力,當然就是雙方球員的對位,主教練在戰術細節上的調整,明星球員的靈光一現,甚至包括運氣等等不確定的因素,可絕對不是那些“磚家叫獸”們口中的“做出改變”。

  做出改變容易,但做出什麽樣的改變才有用?這才是問題。

  弗格森選擇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他的球員們在上半場雖然出現了失誤,但問題並不在於球員的狀態,而在於戰術細節上的差距,所以他下半場沒有調整球員,也沒有調整陣型,他隻是加強了前場的逼搶,就輕易破解了阿森納球員們自發使出來的招數。

  接下來,就看兩隊的當家球星們的表演了。

  要說這幾年為什麽阿森納的球員賣的比曼聯好,就不得不表揚一下溫格教授的點睛妙筆,在他手下法布雷加斯、阿德巴約、納斯裏、笛卡爾等人都成了轉會市場上的香饃饃,被各家豪門反複爭搶,而反觀他們的對手曼聯陣中,除了魯尼,維迪奇,估計還沒有其他豪門會對剩下的球員有什麽興趣,吉格斯和斯科爾斯等人是肯定撬不動的,樸智星和安德森?遍數歐陸豪閥,他們估計也就隻能在曼聯打上比賽了。

  所以在球員素質上,溫格1:0取得了暫時的領先。

  不過在綜合實力上來看,溫格和弗格森卻還有一定的差距。弗格森為曼聯奠定了無球跑動體係,雖然中間經過一些挫折和彎路,但是他最終還是用這套體係把曼聯變成了磐石一樣的軍隊,和NBA的馬刺一樣,曼聯陣中,根本不在乎誰來誰走,隻要這套體係還在,他們始終都是各自聯盟中排的上號的強隊;而反觀溫格,他帶領的阿森納踢得眼花繚亂,但是迄今為止,也沒人能夠說明白溫格的戰術到底是屬於什麽體係,Tiki-Taka?控球戰術?防守反擊?全攻全守?拜托,442那隻是陣型,不是戰術。

  缺乏明確的戰術理念,這就是溫格最大的問題,他的球隊把足球傳得像拈花蝴蝶,但沒人敢說阿森納就是控球型的球隊,因為他們在控球率上不見得每場比賽都會領先對手,甚至創造巴塞羅那連續300場控球率超過對手的變態記錄;他們的攻擊行雲流水,進球數稱得上是獨步英超,可也沒人敢說他們是全攻全守的球隊,因為阿森納過去進攻靠前場,防守靠後衛,和其他普通的英超球隊也沒有任何區別……

  唯一敢說的就是,溫格的阿森納,總有不斷湧現的球星支撐他的進攻,就算球隊在最落魄的時候,他的球員依然可以在轉會市場上呼風喚雨。

  所以我們姑且可以這樣定義,弗爵爺主打體係,溫格主打球星。

  當兩支球隊到了要比拚球星靈光一現的時候,當然就輪到溫格的阿森納占據上風了。

  下半場比賽進行到21分鍾,當曼聯逐漸在球場上控製了局勢之時,進球卻突然來到了,不過不是他們,而是阿森納。

  這就是一次球星閃光的個人英雄主義表演。

  法布雷加斯中場分球,邊路的沃爾科特拿球後突然前插,盯防他的埃弗拉一時不察被他突破,不過埃弗拉反應很快,迅速回身靠住了沃爾科特的身體,讓他無法舒暢的啟動加速。

  沃爾科特無奈之下把球掃到了中路,笛卡爾在曼聯的左邊肋部得球,這時維迪奇和卡裏克同時緊張的逼了過去,因為在過去幾個賽季中,笛卡爾是帶給曼聯最大傷害的那個人,他的成名之戰就在阿森納和曼聯的比賽之中,過去3個賽季笛卡爾一共在6場比賽中對曼聯打進了6球,稱得上是“曼聯克星”了。

  不過笛卡爾這次沒有給他們包夾的機會,他得球之後直接把球又橫傳給了左路接應的範佩西,這腳球看起來平淡無奇,任何一個英超球員都可以隨隨便便的傳出來。

  範佩西拿球的時候盯防他的是費迪南德,這是英格蘭國家隊的隊長,也是曼聯隊員們最為信賴的後防支柱,所以當看到他貼上了範佩西之後,曼聯的其他球員都鬆了口氣,腳步不知不覺就緩了下來。

  這時笛卡爾突然像離弦之箭一樣衝了出去,目標正是曼聯的禁區,而範佩西腳下的皮球也好像有了靈性一樣,突然就從費迪南德的腳邊滑過,徑直滾向了笛卡爾。

  負責盯防笛卡爾的維迪奇吃了一驚,但好在他的反應也不慢,當笛卡爾啟動的時候,他迅速跟了上去,根據他的判斷,他絕對有機會在笛卡爾拿球的時候擋在他的身前,就算他不停球準備直接抽射,自己也有大把的時間倒地滑鏟,把這個球破壞出去。

  可是笛卡爾的反應大大出乎了他的預料,他衝著皮球直接跑了過去,在接觸皮球之前突然把右腳釘在了皮球旁邊,這是個很敏感的位置,如果維迪奇要滑鏟的話,他肯定會首先鏟到笛卡爾的腳,然後才會碰到皮球。

  他想騙點球?維迪奇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念頭就是笛卡爾準備使陰招,所以他猶豫了一下並沒有出腳鏟球,而是硬生生止住了步伐,攔在了笛卡爾身前。

  但是當維迪奇正準備靠向笛卡爾,通過身體擠壓逼迫他無法轉身之時,他卻聽到了現場數萬名觀眾傳來的驚呼聲,然後他看了看笛卡爾的腳下,球不見了!

  球呢?

  維迪奇吃了一驚,急忙四處張望,尋找足球的蹤跡,然後他終於看到了,皮球在曼聯的球網中不停的翻騰,而球門線上的範德薩和他同樣迷茫的眼光,兩人大眼對小眼,幾乎都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

  直到現場的大屏幕將整個過程通過慢動作重播了一遍,維迪奇才搞清楚,原來笛卡爾把支撐腳放在滾動的皮球旁邊,不僅是為了防止他破壞進攻,更是為了用左腳腳後跟射門。

  由於他自身慢了笛卡爾一步啟動,所以維迪奇衝得很猛,當他停住步伐時,他其實已經處在笛卡爾身前了。放在平時,如果笛卡爾準備拿球或者轉身,他這個位置剛好可以正麵對上對方,但是當笛卡爾決定用後腳跟射門之後,他的身後一大片空擋卻完全暴露出來,他甚至都不知道笛卡爾在腳下做了什麽動作。

  和他一樣被騙到的還有曼聯的門將範德薩,老範經驗豐富,可是如此近距離的腳後跟射門,就算連他也沒法反應過來,等他發現皮球的時候,皮球已經出現在了球門線上,這時候無論他做出什麽反應,都已經晚了。

  笛卡爾用這樣一記充滿想象力的射門,宣告了他真正是曼聯的克星,同時也幫助阿森納反超了比分,而這個球看得場邊的弗爵爺都連連搖頭,擋不住啊,擋不住啊,什麽辦法都用盡了,還是擋不住人家靈光一現,這又有什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