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有多少點球可以重來
作者:宛若戲子      更新:2022-05-27 13:29      字數:4780
  安德森臉上的笑容已經清晰可見了,可是下一秒,這些笑容全都像冰封一樣凍僵在了他的臉上。

  因為佩林竟然硬生生在空中頓了一下,然後用腳把他的勺子點球勾了出來。

  佩林的身高達到了1米81,在同齡的球員中,他應該是算身高比較高的球員,不然他也不會被**當做未來的主力門將培養。

  而在撲這個點球的過程中,當佩林撲出去的一瞬間其實就已經知道自己上當了,所以他盡量把力氣都卸了下來,然後半途就坐到了地上,接著他強行撐起身體,用一個類似於天蠍擺尾一樣的動作把足球擋在了空中。

  他神奇的撲出了安德森的勺子點球!

  在這一刻,意大利所有的球員們都興奮的圍在中場大吼大叫起來,就連場邊的主教練羅卡先生也狠狠揮了兩下手臂,然後和他的助教擁抱在了一起。

  而巴西隊這邊,球員們一片沉默,第二個點球雖然並不是互罰點球中最重要的那一個,但是5輪罰球,無論罰丟哪一個都是一件很傷士氣的事情。

  安德森羞愧的捂住了臉,慢慢地回到了自己球隊的陣中,他的目光幾度在球門線上打著轉,看他的樣子,似乎恨不得時光能夠倒流,讓上帝再給他一次站上罰球線的機會。

  可是潑出去的水,從來就沒有能夠收回來的時候。

  隊友們簡短的安慰了一下安德森,然後繼續緊張的注視著球門前,意大利第三名主罰點球的隊員帕勒莫站到了那裏。

  帕勒莫一直都是這支意大利國少隊預選賽中的主力中場,他和安東馬、格雷科為意大利隊預選賽出線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惜在羅卡先生將笛卡爾招入陣中之後,帕勒莫也失去了中前衛的主力位置,他在邊路的表現遠遠不及以前,連昔日的替補曼多裏尼都比他表現優異,所以在小組賽前兩場中,他也失去了在國少隊中首發的資格。

  直到第三場比賽,因為笛卡爾在下半場才有上場機會,所以他回到了主力陣容之中,但是那場比賽他的狀態同樣不好,要不是笛卡爾上場後重新回到了鋒線並且力挽狂瀾,意大利很有可能在小組賽就已經出局了,而他,西蒙尼.帕勒莫,則很有可能是球隊失敗的替罪羊之一。

  所以帕勒莫對笛卡爾的感情,摻雜著又愛又恨的情緒,同樣對自己失而複得的主力位置,也充滿了珍惜,他想要在這輪點球大戰中重新證明自己,讓羅卡先生看到自己的努力。

  於是他鄭重的把足球放到了點球點上,然後後退幾步,盯著巴西隊的門將費利佩一臉肅色。

  費利佩也感受到了帕勒莫灼熱的目光,他並沒有畏懼,在巴西國內和很多被稱為天才少年們的家夥交過手,費利佩早已經習慣了同齡人甚至是成年對手充滿殺氣的目光,他的神經早已經被鍛煉得粗大無比。

  帕勒莫助跑,然後高高的抬起了小腿,這是一腳擺動幅度不大,但力量卻很足的射門。這樣的射門從起腳到進球速度都很快,有些守門員根本就反應不過來。

  不過相應的,這種射門的角度也很難掌握,通常都是用作近距離攻門或者擺脫後的快速射門,打得就是守門員的反應差。而如果要論到打角度的話,這種射門其實精度並不高。

  帕勒莫的射門帶著一股呼嘯的風聲飛了出去,越過了巴西隊門將費利佩的指尖,但同時也越過了橫梁。

  打飛了。

  帕勒莫的臉色瞬間變得雪白,他難以置信地捂住了下巴,十根手指都快伸進自己的嘴裏去了。怎麽會打飛了?

  帕勒莫簡直對這次失誤難以理解,從助跑到射門,整個過程感覺都非常好,怎麽可能在關鍵時刻打飛了?

  不管他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這個球高出之後,巴西隊陣中傳來了一陣猛烈的歡呼聲,而意大利球員們則兩眼黯然。

  這就是點球,一球天堂,一球地獄。

  也許前一秒你還在歡喜,可是下一秒你就有可能開始哭泣。人世間悲喜交換最快最頻繁的場地,恐怕也就莫過於這裏了吧。

  隨著帕勒莫的黯然退場,巴西隊第三名隊員帶著緊張和微笑走了上來。

  為巴西隊主罰第三個球的是他們的隊長西德尼,這也是一名少年成名的球員,他後來一直在土耳其貝西克塔斯俱樂部效力,雖然名聲不顯,但是在FIFA2005中,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妖人”,起素質甚至不遜於巴西隊的第一後衛蒂亞戈.席爾瓦。

  西德尼最為教練看重的就是他的心理素質極佳,雖然他不是前鋒,但是他卻經常代表俱樂部和國家隊罰點球,在本菲卡、貝西克塔斯、巴西國少隊,他都曾有過點球得分的記錄,是球隊關鍵時刻值得信賴的支柱。

  帶著一點兒忐忑,西德尼順利的命中了這記點球,比分再次回到了平局,那把隻有一顆子彈的左輪槍又交回了意大利隊手中。

  意大利第四輪出場的球員同樣是他們的隊長比維奧,這位88年出生的小夥出道於亞特蘭大,後來輾轉到佛羅倫薩,他在佛羅倫薩是球隊重要的替補,可惜限於天賦原因,最終也沒能打出來。

  但是他同樣是一名性格沉穩的球員,就算不能踢上主力,也從來不會在球隊製造事端,當球隊需要的時候招之能戰,是所有主教練都非常喜歡的那種甘於奉獻的球員類型。

  出於對他的喜愛和信任,羅卡先生把他放在了第四個出場的位置之上。

  而西德尼也沒有辜負教練和隊友們的期望,他穩健的推出了一個地滾球,雖然球速不快,但角度很刁,幾乎是擦著門柱滾進了門線,巴西隊的守門員費利佩雖然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是他的身高隻有1米79,臂展也不過兩米多一點,對這個球隻能是望洋興歎。

  巴西隊的第四名球員被無可奈何地再一次推到了罰球線上。

  這名球員就是本場比賽表現非常出色,很好的防住了笛卡爾的馬塞洛。雖然笛卡爾在下半場攻入一球,但是坦白說,那個球和馬塞洛的確沒有太大的直接關係,他從左後衛的位置上跑回禁區幫兩名中後衛補位,這隻能算是幫忙,不能算是責任。

  不過馬塞洛仍然一直在為此事自責,他在下半場結束前曾處心積慮的抓住了一次極好的機會,原本以為可以為巴西隊製造絕殺,可是這個球竟然被笛卡爾長途飛奔的回防給破壞掉了!

  和安德森一樣,馬塞洛也帶著一股不甘心的情緒走上了罰球線。

  他在罰球之前沒有去看笛卡爾,而是仔細的觀察了一下意大利門將佩林的站位。由於身高體長的原因,佩林站在球門前幾乎足以覆蓋大半個球門的範圍,這給了罰點球的球員極大的壓力,因為這種時候,他們下意識的就想把足球提到守門員夠不到的地方,可是這需要極強的控製能力和極佳的腳法,還需要有一個很好的心態,那些心理素質不過硬的球員,基本上連站上罰球線的勇氣都沒有。

  可是馬塞洛並不害怕,他14歲出道於弗盧米嫩塞隊,一直都是巴西各級青少年隊的主力,今年已經在弗盧米嫩塞一線隊以主力的身份出場了,算得上是見多識廣,他對罰點球自然有自己的一套。

  助跑,晃動肩膀,突然放緩節奏,推一個反方向,馬塞洛的射門輕鬆的騙過了佩林,推入了球門的右下角。

  佩林對這個進球無能為力,隻能鬱悶的岔起了腰,然後把目光投向了意大利隊最後一名罰球隊員——笛卡爾。

  笛卡爾這時候其實也很緊張,94年世界杯決賽,巴喬和他一樣的位置出場,然後他罰丟了那粒讓世人惋惜不已的點球,也留下了那個永恒經典的憂鬱背影,那麽這一次,笛卡爾會成為下一個巴喬,還是重新改寫意大利隊的命運?

  盡管巴西隊還有一名罰球隊員,但是這時候,所有關注的目光都投到了笛卡爾身上,第5個罰球隊員,這樣的壓力有多重,相信全世界都會明白。

  據說當年荷蘭隊不但沒有球員願意主罰點球,在不得不進行的點球大戰中,他們甚至根本沒有人願意去踢第5個出場的位置,主教練裏傑卡爾德點了博格坎普的名,向來不願主罰點球的博格坎普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然後辮帥又讓戴維斯第五個出場,一向性格豪爽的小野豬把頭搖得比撥浪鼓還歡,最後無奈之下,荷蘭主帥隻好強行命令副隊長科庫出現在了名單的末尾。

  然後結果我們都知道了,科庫根本沒有出場,荷蘭隊直接在前四輪就被意大利人交代了。

  可能這也是荷蘭隊為什麽始終隻能是“無冕之王”的原因,他們的球員雖然各個才華橫溢,但卻始終缺少一顆“勇敢的心”,和德國人的百折不撓比起來,荷蘭人簡直就像是一尊漂亮的琉璃製的藝術品,美麗卻經不起摔打。

  我們說到荷蘭隊的點球,隻是為了告訴大家,點球並不是你在電視機外麵看到的那樣,一個人走上去,踢一腳,然後又走下來那麽簡單,他對主罰球員的心理考驗簡直不是你能夠想象的。

  我們平時踢野球的時候可能也主罰過點球,大家嘻嘻哈哈上去兜一腳就算是完成任務了,感覺簡直是輕鬆加愉快嘛!可是你要知道,在世界杯或者冠軍杯這樣的大型比賽中,一粒點球很有可能就將決定幾千萬美金的歸屬,一粒點球很有可能就將決定你是周薪22萬英鎊的高富帥,還是年薪50萬人民幣的窮矮醜。

  在這個戰場上,知識不能決定命運,點球卻可以。

  笛卡爾默默的走到點球點上,擺好皮球,然後做了一個深呼吸。

  這時候巴西隊的守門員費利佩還在整理他的手套,這當然不是因為他的手套除了什麽問題,而純粹是一種習慣,他喜歡在開球前用這樣的小動作幫助自己放鬆下來。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一些小習慣。

  然後費利佩就聽到了裁判吹響可以罰球的哨音。

  這時候他正在奇怪,笛卡爾怎麽站在原地沒動呢?突然見他看到笛卡爾原地抬起了腳,然後皮球就這樣直勾勾地飛向了球門。

  我艸,原地罰球?!費利佩差點兒被嚇尿了!原地不助跑進行罰球,這樣的先例不是沒有過,可是少之又少,通常隻有在不那麽重要的比賽中,球員們心理很放鬆的時候才會使用出來,可是誰會料到在這樣緊張的時刻,笛卡爾竟然采用了這樣一個非常規的罰球方式?

  要知道,不助跑雖然很有隱蔽性,可是同時也失去了力量,沒有力量就沒有速度,在前鋒和守門員一對一的十碼線決戰中,速度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速度快的罰球,就算守門員撲對了方向也很有可能鞭長莫及,但是速度慢的話,很有可能就會給守門員第二次反應的時間,對這些門線上的長人們來說,也許隻要零點零幾秒,他們就可以從球門的這一端撲到球門的另一端。

  所以原地罰球雖然有一定的優勢,卻並不會經常出現在罰點球的比賽中。

  可是笛卡爾偏偏采用了這樣一種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方法。

  就連巴西隊的守門費利佩也以為他會先後退幾步,然後在慢吞吞的和自己進行心理戰,哪知道他就像一個上門查水表的土匪,根本不和你講道理,直接硬生生的破門而入!

  然後可憐的費利佩隻做了一個往空中撈一下的姿勢,就眼睜睜的看著足球從他的右手側飛進了球門。

  意大利球員們陣中突然傳來了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聲,他們雖然也為笛卡爾的選擇而吃驚,可是無論如何,這個球踢進了,現在他們以4:3再次領先巴西隊了!

  所有的壓力全都在瞬間轉移到了巴西隊第5個出場的球員身上!

  巴西隊員們的目光也全都轉移到了他們的隊友——前鋒梅岑加身上。

  按理說,巴西隊的教練羅德裏格斯把梅岑加安排到了第5個出場的位置上,自然是對他非常有信心的。

  可是現在,真正到了一球決定生死的時刻。

  之前的什麽20年點球無敗績,之前的什麽“點球之王”的美譽,在這一刻統統都不管用了。

  他們需要關注的隻是這一球。

  球進了,巴西隊還有續命的機會,甚至有可能反敗為勝;球沒進,一切都結束了,巴西隊將成為這屆世少賽上的又一名過客。

  梅岑加的額頭上瞬間布滿了汗水。

  他從巴西隊的陣中走了出來,以往覺得轉瞬就能跑好幾個來回的半個足球場,這時候卻突然變得好漫長,好漫長。那扇寬闊的大門在他的視線中突然有些模糊了,原本自信的步伐也開始變得怎麽走怎麽別扭。

  如果有機會,相信他絕對不會介意告訴巴西隊主教練羅德裏格斯先生,請換個人來主罰這個點球吧!

  可惜時間不能重來,定好的出場名單也無法更改。

  梅岑加隻能強咽著口水站到了十碼線上。

  然後他觀察了半天,覺得踢左邊可能把握更大些,可是右邊似乎也不錯?該怎麽選呢,踢哪邊才能騙過意大利的門將呢?

  猶豫中,他聽到了裁判員的哨聲,然後他迷迷糊糊地衝了出去,準備兜一腳左上角,可是臨到要觸碰到皮球時,他發現意大利的門將好像正要往左邊撲,於是他決定改踢右上角。

  但是這時候腳已經觸碰到皮球了,臨時改變方向不但沒有讓他騙過佩林,反而使得皮球直挺挺地向中路飛了過去。

  然後佩林在不可思議的目光中,輕鬆的抱住了這個軟綿綿的射門。

  4:3,意大利人終於報了94年世界杯上的一箭之仇,他們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