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英雄當然要有不一樣的出場
作者:宛若戲子      更新:2022-05-27 13:29      字數:4400
  秘魯當地時間9月26日下午18點15分,意大利和巴西隊這場備受世人矚目的比賽終於在萬眾期待的情況下,於秘魯小城伊奇多拉開了戰幕。

  在之前的比賽中,哥斯達黎加加時賽1:3不敵墨西哥,土耳其5:1狂屠中國,美國隊則以0:2負於荷蘭。

  所以這場比賽之後,4強的名單將全部出爐,巴西和意大利的勝者將與歐少賽冠軍土耳其對陣,歐少賽亞軍荷蘭迎戰墨西哥。

  足球又在這時候恢複了它原本的秩序——歐洲VS南美,其他各大洲的球隊依然沒能挑戰這固有的世界足壇舊版圖。

  在這場比賽開始前,各大媒體紛紛對比賽的結果做出了預測。巴西隊在比賽前24小時就放出了他們的主力陣容名單,守門員費利佩,後衛利列爾頓,西德尼,薩穆埃爾,馬塞洛,中場羅伯特,德尼爾森,雷蒙,前鋒安德森,伊戈爾,梅岑加。

  這和媒體們賽前的預測一致,也是巴西隊本次世少賽的核心陣容,和意大利一樣,他們踢的也是現在全世界最流行的433.

  在這份名單裏,有FIFA2005的“四小妖”西德尼,馬塞洛,安德森,梅岑加,簡直可以說是星光熠熠,而媒體們也把這支巴西隊視為奪冠大熱門。

  所以大家紛紛預測,巴西隊將在這場比賽中戰勝意大利,順利的挺進4強賽。

  而意大利給出的首發陣容名單就讓人有些非議了。

  守門員依然是佩林,後防線比維奧,西爾維斯特裏,安格魯齊,克雷莫內西4人組沒有疑問,但是他們的中場卻變成了4個人,格雷科,帕勒莫,曼多裏尼,次奧(Cia,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名字,很神奇吧?就像你沒有想到秘魯的國獸竟然是羊駝一樣,這個世界總是這麽充滿了奇妙和不可思議),減少了一名前鋒,增加了一名防守型中場,由此也可以看出意大利隊主教練弗朗西斯科.羅卡先生對巴西隊強大火力的忌憚。

  而出現在鋒線上的,則是他們本次世少賽表現最好的兩名前鋒,蒂博尼和福蒂。賽前一致被媒體看好的剛剛恢複狀態的笛卡爾,本場比賽沒有出現在首發陣容之中。

  意大利的臨場變陣讓他們本國的媒體也感到有些不妙,因為這代表了他們對巴西隊有所示弱,簡直就是自亂陣腳的典型案例。

  可是他們卻不明白,羅卡先生排出這樣的陣容,自有他的打算。

  他準備效仿曼卡爾德先生對笛卡爾的使用,在上半場全力防守,消磨巴西隊的鬥誌,然後在下半場派上笛卡爾,放出他的勝負手,做最後的決一死戰。

  因為羅卡先生很明白,意大利隊雖然貴為歐少賽U17組季軍,但是他們和巴西隊的實力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他們在歐少賽半決賽中被土耳其4:1狂宰,巴西隊卻在之前的熱身賽中3:1完勝土耳其。

  如果沒有笛卡爾這個變數,羅卡先生甚至會將密不透風的防守一直延續到加時賽,然後博一個和巴西隊賭輪盤的機會。

  這才是杯賽中應該有的戰術,無論場麵如何難堪,如何讓外界失望,隻要有任何取勝的機會,主教練們就絕不會放棄半點希望。

  而笛卡爾在上場比賽中的狀態複蘇則讓羅卡先生看到了這個機會——他是意大利隊陣中唯一有能力依靠個人能力改變戰局的球星,隻要為他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剩下的就隻需要坐看他的表演了。

  因此羅卡先生的計劃是這樣的:上半場使用442的陣型進行嚴密的防守,爭取盡量消磨巴西隊的體力和鬥誌,然後下半場讓笛卡爾實施致命一擊,為巴西人送上本屆比賽最後的挽歌。

  算盤是打得挺好,可惜足球場上的局勢往往並不會根據人們的意願而按照劇本演出。

  巴西隊在意大利人有意的後退示弱之下,展開了疾風驟雨般的進攻,他們的3名前鋒配合默契,跑動非常積極,尤其是安德森,這名小球員在本屆杯賽中表現讓人眼前一亮。

  事實上,在這屆世少賽之後,安德森就被大名鼎鼎的弗爵爺帶到了曼聯,期望把他培養成為斯科爾斯的接班人。

  雖然最後證明這隻是弗爵爺看走眼的案例之一,可是在本屆世少賽,尤其是在本場巴西對陣意大利的比賽中,他的表現的確是讓所有人都為之讚歎。

  比賽第27分鍾,安德森中路接到隊友的傳球,連續晃過了意大利兩名防守隊員的堵截,然後在大禁區角上踢出了一記美妙的弧線球,足球越過守門員佩林的十指關,直掛球門左上角,巴西隊首開紀錄。

  這個球也讓現場觀戰的近4萬名觀眾情緒達到了極點。相較於遠道而來的意大利,巴西隊是秘魯的鄰居,他們的球員顯然在這裏更受歡迎,所以安德森的一腳遠射點燃了整座球場的熱情,歡呼聲和吼叫聲瞬間衝破了雲層,連現場的解說員們都不得不戴上了耳機。

  這粒進球也讓巴西隊士氣如虹,他們再接再厲繼續對意大利隊的球門展開了圍攻。

  短短五分鍾之內,巴西隊就形成了3腳射門,兩腳在禁區外,一腳在小禁區邊緣,要不是意大利隊的後防線和守門員拚命抵抗,他們很有可能遭遇黑色五分鍾。

  而這時的意大利看起來就像暴風雨中的小船,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

  笛卡爾有些坐不住了,畢竟這是他參加的第一次世界大賽,他緊張的情緒直接寫在了臉上,於是他主動跑去向羅卡先生請纓到:“羅卡先生,換我上場吧,我們看起來很危險。”

  羅卡先生望了他一眼,淡淡的說到:“笛卡,放鬆點兒,你要相信你的隊友,也要相信自己。”

  此時的羅卡先生忽然和記憶中曼卡爾德先生的形象重疊在了一起,笛卡爾記得當初他從米蘭失意而歸的時候,曼卡爾德先生也是這樣老神在在的對他說的:“笛卡,你要學會相信自己的隊友。”

  一股暖流從笛卡爾心裏湧出來,他輕輕的點了點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安靜地看起了比賽。

  這個小小的細節也被意大利的解說員們發現了,他們有一部分人感歎到:“場邊的笛卡爾主動向主教練請纓,看起來他有些迫不及待了,意大利的表現正在滑入深淵,我想主教練應該把他們最好的球員換上場,讓他帶領球隊重新回到正軌。”

  另一部分人卻在說到:“球隊頭號球星笛卡爾主動向主教練請求上場,可是主教練拒絕了他,看起來我們賽前的預測沒錯,意大利隊的內部一定發生了什麽問題,笛卡爾已經被主教練棄用了!根據我們前方記者的回報,在這場比賽之前,笛卡爾曾和他的隊友們一起進入了一家秘魯當地酒吧,看起來他很可能是因為違反球隊紀律而受到了主教練的懲罰!”

  這都哪兒跟哪兒啊?

  不得不說,笛卡爾目前在這支意大利的確是最受人矚目的那一個,就連主教練對他的戰術上的安排,也被媒體們臆測成為了兩人之間產生矛盾的征兆。

  流言往往就是這樣製造出來的。

  不得不說,在羅卡先生的調教下,這支意大利國少隊雖然天賦平平,但是他們的精神和鬥誌還是很頑強的,就算巴西隊在比賽的後二十分鍾裏圍著意大利的球門展開了狂轟濫炸,可是一直到中場比賽結束的哨聲響起,他們也沒能擴大戰果,最終隻能帶著1:0的比分回到了更衣室。

  羅卡先生在更衣室裏拚命的為小隊員們打氣,他神色激動的說到:“幹得好夥計們,你們在上半場的表現非常棒,雖然我們落後一球,可是巴西隊的士氣已經被消耗得一幹二淨了,下半場我們需要作出反擊,我們要讓那些看扁我們的人知道,意大利絕不是巴西隊的萬年苦主!”

  “苦主”這個說法來自於南美洲的各大媒體,之後迅速被世界各大媒體所采用,因為意大利和巴西隊5次在世界杯半決賽或者決賽相遇,他們隻贏得了其中的一場,巴西隊簡直就是意大利人的克星。

  所以羅卡先生對這個名詞咬牙切齒,巴西隊又怎麽樣?罰點球我們就一定輸嗎?要知道2000年歐洲杯半決賽,意大利可是讓荷蘭人6個點球隻進了1個呢!

  當然,羅卡先生不會去想的是,荷蘭人在點球上一向都是最命苦的那個主,他們在世界舞台上被點球淘汰的戰例數不勝數,甚至一度讓荷蘭國家隊全體成員都對罰點球產生了恐懼。

  在點球丟掉的重大比賽冠軍中,荷蘭人參與的次數是最多的,博格坎普、克魯伊維特、羅本、斯內德、甚至是範尼,荷蘭人因為點球而丟掉的冠軍獎杯,連起來甚至可能環繞地球一個圈。

  羅卡先生非要拿意大利和荷蘭人比踢點球,他的信心當然會很足了。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這場比賽他就準備這樣強撐到底了,他頓了頓,對球隊前鋒博蒂尼說到:“波德,下半場我要用笛卡換下你,你好好休息一下,準備下一場比賽。”

  由於這個戰術在賽前已經和球員們進行了溝通,所以博蒂尼對被換下是有心理準備的,他遺憾的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很安靜。

  於是下半場,笛卡爾披掛上陣,出現在了球隊的前鋒位置上。這也讓那些製造“意大利隊內不和,笛卡爾違反紀律被禁賽”論調的媒體們狠狠地被煽了一耳光。

  笛卡爾望著眼前躍躍欲試的巴西隊少年們,心中鬥誌昂揚。

  和意大利相反,這支巴西國少隊被稱為本屆世少賽上最大牌的球隊,盡管他們的球員目前隻有少數幾名在歐洲豪門預備隊中踢球,但是他們中的很多隊員已經開始受到了全歐洲各大豪門的關注。

  事實上,當這屆世少賽結束之後,安德森遠赴曼聯,馬塞洛被皇馬收入帳下,西德尼成為了貝西克塔斯的一員,其餘幾名表現優異的球員也紛紛登陸歐羅巴大陸,他們的名頭的確不是白叫的。

  不過笛卡爾要的不正是和這樣的高手們交鋒的感覺嗎?

  想成為國家英雄,光是在意大利國內名頭響亮可是不夠的,隻有戰勝了其他國家的強手們,才能證明自己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笛卡爾捏了一下拳頭,在皮球開出來之後迅速往前場跑去。和上半場比賽不一樣,意大利開球後並沒有立即退防,他們至少有四名球員跟著笛卡爾一起跑過了半場,看起來,他們似乎想在下半場一開始就給巴西隊一個下馬威。

  巴西隊對意大利這樣的突然變化也準備不足,他們的球員還沉浸在上半場圍著意大利球門狂攻的興奮之中,根本沒有對意大利突然變臉做出反應。

  足球很快被層層傳遞交給了笛卡爾,而笛卡爾現在正處在對方左後衛和後腰的夾擊之下。

  不過麵對對方的雙人圍堵,笛卡爾夷然不懼,他做出一個假傳的動作,讓對方的後腰猶豫了一下,然後突然往後一靠,倚在了那名左後衛的身上強行轉身。

  笛卡爾堅決的突破為他帶來了機會,巴西隊的後腰雷蒙並沒能夠到這個球,而他們的後衛則被笛卡爾用身體攔在了身後,他順利的突進了禁區!

  難道下半場一開場就要進球嗎?

  場邊的解說員們隻覺得血液都快要沸騰了!不愧是意大利的頭號球星,他竟然如此輕易的就抹進了巴西隊的禁區,難道下半場剛剛開始不到40秒,意大利就要扳平比分?!

  這也太快了吧?難道笛卡爾真的是那柄寒光四射的寶刀,一旦出鞘就會見血?

  笛卡爾果然做出了射門的姿勢,巴西隊的門將嚴陣以待,盡管這個球還在大禁區邊緣,但是他的身前已經沒有防守隊員了,對笛卡爾這樣的前鋒來說,16.5米絕對不會成為他進球的阻礙。

  皮球如炮彈一樣從笛卡爾的腳下射出,充滿了懾人的氣勢。

  可惜的是皮球飛行的方向並不是對方的球門,而是高高的看台。

  高射炮?

  笛卡爾深深望了一眼對方的左後衛,這個頭發像一團鳥窩一樣的家夥正躺在地上拚命的喘氣,剛才正是他在側後方進行了一次賭博式的滑鏟,讓笛卡爾射出的足球觸碰到他的腳尖飛出了球場。

  英雄的出場果然是充滿了震撼,不過可惜的是最後一劍沒能取了敵人的性命。

  當那名球員從禁區裏爬起來之後,笛卡爾稍微關注了一下他的球衣背後,“Marcelo”幾個大大的字母映入了他的眼簾,憑著直覺,笛卡爾感受到這個後衛並不那麽好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