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作者:滿種      更新:2022-05-25 11:17      字數:3430
  第六十三章

    齊王陪載向慕去摘梅花, 梅花白□□粉, 嬌嫩清香,乃冬日裏唯一的一抹紅,載向慕望得雙眼直發光,齊王一連給她摘了八/九枝, 湊成一簇花叢,她方才點著小腦瓜心道滿意。

    兩人花了一下午時間在摘梅花, 修剪梅枝,挑選相稱的花瓶上, 全然把轟出齊王府的王玉萱忘到了腦後。

    而被兩位嬤嬤眼不錯地盯著的王玉萱經過一路提心吊膽, 終於回到了自個府中,望著急匆匆迎出來滿麵不解的父親和母親, 她心裏又是惶恐驚懼, 又是委屈憤怒, 竟一下子掙脫兩位嬤嬤的手,撲進母親懷裏就開始嚎啕大哭。

    ……

    了解完事情經過之後, 王大人整個人一下子衰老了好幾歲, 他禁不住拿失望和悲憤的眼神看向自個女兒, 看到她那畏畏縮縮,小家子氣的模樣, 恨不得立馬提起棍子將這個不孝女亂棍打死。

    他王府顯達百年的名聲啊……

    但齊王府的嬤嬤還立在這兒,他隻能忍著要吐血的心情,客客氣氣地將嬤嬤們送走,同時附上諸多“家門不幸”“一定嚴刑管教, 給王爺一個交待”等的話語。

    待嬤嬤們一走,王府頓時緊閉大門,開始清算今日的事。

    一陣哭嚎撕嚷之後,心神俱疲的王大人揮揮手,讓下人將王玉萱帶下去,關到院子裏,沒他允許不準放出來。

    現在,他要好好想想,該怎麽處理這件事。

    王玉萱是這一輩的嫡長女,亦是深受他期待和厚望,下了許多心血的女兒,本來,他對她的期望是嫁給平王,但誰料到,平王那邊走不通。

    他實在不甘心精心培養的嫡長女最後低嫁給世家,遂一番左思右想,想到了齊王身上,他覺得齊王未必像現在表現出來這般弱勢,如果押寶到齊王身上,雖然是一次冒險,但未必不能是一次大滿貫。

    但目前的關鍵是,他還未來得及籌謀,就被這個愚蠢的女兒給毀了。

    王大人神色陰鬱,陰晴不定。

    不行,不能就這麽算了,毀掉一個女兒事小,影響了王府百年的名聲事大,他得想辦法彌補一下。

    遂,當日,王大人重新穿上官袍,進宮麵聖去了。

    來到禦書房後,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當頭跪下來,不顧絲毫形象在聖上跟前痛哭了一通。

    聖上瞠目結舌,愣了好一會方回過神,他站起身,走下去親自將王大人攙扶起來,溫聲問他怎麽了。

    王大人一五一十地將齊王府的事說了,當然,著重點在於女兒對齊王有小女兒心思,就忍不住想去齊王府見他,誰知道,齊王爺如此不解人意,居然派兩名嬤嬤將王玉萱轟了回去。

    說著,他邊落淚唉聲歎氣,邊小心翼翼偷窺聖上的臉色。

    作為簡在帝心的老臣,他清楚地明白,聖上是如何看重這位嫡長子,若不是齊王傳出來身子有毛病,早就把太子的位子給定了,現如今,齊王不能繼承儲位,又占著嫡長的位子,身份十分尷尬,聖上定然急切地想為其尋找一門雄厚有力的嶽家,他這個時候提出來這件事,十有八/九……

    “這個,”聖上尷尬道,“齊王此話,倒也無可厚非,愛卿你著實該好生管教你家那位女公子了。”

    王大人乍然抬頭,滿眼不可置信。

    聖上怎麽會是這個反應?不該啊……

    眉宇微微攢攏,王大人不動聲色試探道:“聖上所言甚是,都是老臣管教不周,隻是,唉,不瞞聖上說,老臣這大女兒是老臣頭一個孩子,亦是老臣的嫡長女,老臣對她有對其他孩子不同的感情與期盼,老臣實在,實在,嗚嗚嗚。”

    一言不合就開始爆哭,實在不符合一位重臣的形象,但看在聖上眼裏,聽在聖上耳中,偏偏多了一分餘外的複雜與感慨。

    王愛卿此話亦是他心中所念,他對齊王何嚐不是這樣,齊王是他的嫡長子,當年他娘親還在的時候,他們一家三口,夫妻恩愛,父慈子孝,沒有俗事與朝堂的紛紛擾擾,多麽美好,可惜……

    一個激靈,聖上從回憶中回過神,垂下眼眸,掩去眼中的悲痛與懷念,他開口了。

    “朕明白愛卿的心情,隻是齊王的性情你也知曉,朕是不願意也無法逼迫於他。”

    哭聲戛然而止,王大人一臉鼻涕泡泡加茫然的抬起眼,好半晌,他嘴角微微抽搐,神色難以掩飾流露出嫌棄之意。

    聽聽,這是堂堂父君及一國之君能說出的話嗎?

    居然就這麽堂而皇之地承認自己奈何不了自己的兒子。

    一直覺得聖上性情溫和謙恭,有利於朝廷命官發揮己長,各抒己意的王大人頭一次體會到了性情軟弱的君王的弊端,這樣的君王很少強勢地下達命令。

    王大人還想再爭取一二,這畢竟是可以三贏的大好局麵,但奈何,聖上今日被勾起了傷心事,身心實在疲憊不堪,無心也無力氣再應酬他了,就揮揮手,讓他退下了。

    王大人隻能咬著牙,滿心不甘地退了下去。

    離開皇宮,立在京城貫穿南北的一條大街上,抬頭仰望青空白日,浩瀚碧空,周遭是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繁華富貴,王大人長長歎出一口氣。

    這個女兒,算是廢了。

    回到家,他第一件事是解除王玉萱的禁足令,就在王玉萱激動忐忑,以為事情還有轉機的時候,晚上母親找到她,抱住她就開始痛哭,然後告訴她,父親打算把她遠嫁。

    遠遠嫁出京城,找一戶家世沒那麽顯達的小官之家,不會計較她在京城丟失體麵的事,下半輩子有家裏撐腰,那戶人家也絕不敢怠慢於她。

    乍一聽是個很好的選擇,但王玉萱的野心從來就沒有拘泥於普通的世家,更何況是外嫁去比世家更為低微的小官之家。

    她整個人一下子傻了,臉色煞白,好一會兒,她抖著聲兒尖銳反駁:不,她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命運。

    可是,王大人下午進宮已經做了最後的努力,沒能成功說服聖上,或者說,聖上也無法為她做主,除了這個選擇她已別無選擇。

    京城的世家絕不會要一個已經丟失體麵的兒媳婦,即便有一些沒落的貴族願意求娶王玉萱為妻,但那種貴族,族裏能有什麽出息的子弟,與那樣的貴族結為兩姓之好,王家勢必會被連累,還不如外嫁給小門小戶,雖說聽起來清苦些,但小門小戶未必沒有含章之才,屆時由家裏拉線,提拔一二,將來的日子未必比嫁給世家差。

    理是這個理,但此時的王玉萱哪裏能聽進去,更何況,這事本就有許多不確定性,即便真能找到含章之才,她不知要熬多少年才能回到未嫁之時的位置。

    都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婦”,同她一塊長大的手帕交都能嫁給同門第或者更高一些的門第,唯有她,被遠遠打發出去,不知落到什麽樣的青磚白瓦,糠皮野菜家裏,那樣的日子,想想就讓人眼前發黑。

    但,不管王玉萱再怎麽痛苦絕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大人已經決定的事,是再也沒有更改的餘地了。

    王玉萱不禁掃榻痛哭失聲,這一刻,她忍不住捫心自問,當初為何豬油蒙了心,一心一意要嫁給齊王?

    是不甘心,不甘心嘉樂郡主能嫁給平王,而她隻能嫁給普通世家。

    還有程素娥的挑撥,對,程素娥那個賤人!如果不是她從中挑撥,她又為何會落到這般境地!

    王玉萱猛然抬頭,猩紅的眼底迸射出陰毒狠辣的光芒。

    她王玉萱這輩子是毀了,但她絕不會讓陷害她的人好過!

    ——

    最近,京城流傳出兩件稀罕事兒,一是王家大小姐被急匆匆外嫁給閔山一戶六品小官之家,二是程家那位原配嫡姑娘不知犯了什麽錯,被打發到京北的姑子廟帶發修行去了。

    後者沒多少人在乎,反正程素娥不管在世家圈還是在京城人士口裏,都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唯一的談資就是她那位惡毒狠心的繼母。

    唯有福舒盈知道這件事後,一個人獨坐在房間裏,沉默了許久。

    無論如何,兩人曾經是好姐妹,她曾真誠為程素娥打算過,要如何脫離惡毒繼母的掌控,嫁給一戶歡喜自己的人家,過上再也不用兢兢戰戰的好日子。

    現如今,落到這樣的境地,她心裏不知是該傷心還是該感慨,她不是傻子,知道程老太太既然沒出手維護自家孫女,定然是程素娥做了什麽讓程老太太無法維護的蠢事。

    隻能說一句,自食其果。

    她歎口氣,將這事放下,隻心裏默默期盼,希望過兩年,風聲下去後,程家還能想起程素娥,給她許一門尚算清朗的人家。

    福舒盈為程素娥哀歎的時候,那邊,嘉樂郡主憑借優渥的家世已經全然了解王玉萱被家族放棄的全程經過。

    她禁不住眯起眼,若有所思。

    良久,撲騰著小心髒歎出一句“幸好”。

    幸好齊王身體有恙,無法再有子嗣,失去了繼承大統的資格,不然,憑借齊王的能力與聖上的偏愛,那還有平王那個庸才什麽事!

    想起平王,她擰起眉,滿眼的嫌惡與唾棄,平平的樣貌,平平的才情,平平的能力,若不是出身好,哪輪得到他……

    她呼哧呼哧粗喘兩口氣,算了,不管心裏再怎麽膈應厭惡,這個皇後的位子,她坐定了。

    隻是,心情逐漸平靜之時,仍舊忍不住暢想,若晉王是皇後長子就好了,晉王那樣的人才,樣貌能力樣樣卓越,豈是平王這顆土坷垃可以相比。

    隻可惜,皇後不能為了小兒子而枉顧大兒子。

  作者有話要說:  接下來沒有大綱了,也好久沒寫,我有點卡文,不說其他,這三個王都是什麽王我都翻了翻筆記才想起來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