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告老歸鄉(上)
作者:有時糊塗      更新:2022-05-14 10:16      字數:3118
  “你先下去吧,這本奏疏,你拿去批。”皇帝的語氣很平和,卻讓潘鏈有點無地自容。

  潘鏈顫顫巍巍的向皇帝行禮,倒退著出去,半道上,趔趄下,差點摔倒在地。

  林公公麵不改色,好像沒有看見,柏公公臉上滑過一絲笑意,隨即正色。

  待潘鏈退出去後,皇帝才抬起頭,示意倆人過去。

  “太後說,今年夏天想去寒山避暑,朕想也是,這段時間,大家夥都辛苦了,寒山的房子夠多,大家一塊去,柏公公,你先去打個前站,打掃下。”

  “老奴遵旨。”柏公公順從的答道,林公公皺眉:“皇上,不知道什麽時候啟程,虎賁衛現在主力在外,橋真人外出了,靈藍真人也不在宮裏,皇上....”

  林公公的意思很明顯,不讚成這個時候上寒山避暑,兩大宗師都不在宮裏,橋真人是去某個隱世仙門拜訪,靈藍真人則去什麽荒野之處找什麽靈藥,宮中警衛缺乏。

  “不是還有禁軍嗎,再說了,朕不相信缺了他們,朕的安全就有問題,”皇帝很大氣,也不以為然:“再說了,這要走,怎麽也得再過上一個多月。”

  林公公心中苦笑,橋真人和靈藍真人這才出去沒多久,按照以往的經驗,倆人要出去了,一時半刻是回不來的。

  “糧庫一案該結案了,這柳寒幹得不錯,這個人,林公公,你舉薦得好。”皇帝心情很舒暢,塞外的勝利,揚州新稅製的順利,讓他感到重擔卸下多半。

  “還是陛下的洪福。”林公公答道:“隻是這個人來曆還是有點問題,皇上若是....”

  “張愛卿,你說說。”皇帝笑嗬嗬的,扭頭對張猛說道。

  “來曆不清是個問題,可問題是,我大晉有多少子民流散在外,草原,西域,吐蕃,聽說海外還有,貧寒之人,為謀一食,不得不鋌而走險,但這不能說他們不心向大晉,皇上胸懷天地,隻要是人才,有為朝廷效力的心,皇上就會量才而用。”

  張猛緩緩說著,林公公沉默半響,躬身施禮:“是奴才小心了。”

  “你小心沒有錯,”皇帝豪爽的揮手:“說來這個人才還是你發現舉薦給朕的,這要記你一功,傳書給柳寒,讓他盡快將查抄的銀子送到京裏,將財物盡快變現。”

  “是,”林公公答道,遲疑下,他又開口說道:“陛下,柳寒還建議了兩件事,隻是這兩件事,奴才以為在他職權範圍之外,虎賁衛不能幹預朝政,奴才便沒有上報。”

  皇帝心情很好,笑著對張猛說道:“看看,這老東西,憂讒畏譏的樣,將來這滿宮太監怎麽交給你管。”

  林公公正色道:“陛下,內衛不得幹政,這祖訓,太祖也有內侍不得幹政的訓導,奴才必須小心自律,否則有汙陛下的聖明。”

  “聖明不聖明,倒無所謂,不過,這自律倒是很好,柏公公,你可要記住。”皇帝讚賞的點頭,目視柏公公說道,這是皇帝第一次明確表示,要將內衛交給柏公公。

  盡管早在猜測之中,可林公公心裏依舊有些黯然。

  林公公不動聲色拿出柳寒的一封奏報交給皇帝,皇帝先是皺眉,隨後神情慢慢變得明亮,看完之後他沒有照慣例立刻遞給張猛,而是重新讀了一遍,又凝神想了想,才遞給張猛。

  “張卿,你看看,可行否?”

  張猛自然早就等著,沒有絲毫意外的過來接過奏報。

  奏報與奏疏不一樣,遣詞用字隨意性很大,奏疏則有嚴格的格式,用詞有嚴格的規範,絕不能錯半點。

  “在吳郡設市舶司,對出口進口的商品征稅,這倒是符合他的思路。”張猛看後笑嗬嗬的對皇帝點頭:“我看這個法子行,吳郡一地,每年的進出口額居然有數百萬兩,就算十稅一,每年也能收到數十萬兩,有這筆銀子,花上幾年時間,便可以建成一個海洋水師,這筆生意,劃算。”

  皇帝點頭:“這柳寒是個人才,這到江南才多久,就能提出這樣的建議,盛懷在江南十年,卻一點沒有發現,真真屍位素餐!除了撈銀子,什麽都沒幹。”

  說到後麵,皇帝的恨意難以阻擋的溢出來。

  林公公麵色沉靜,柏公公卻躍躍欲試,他正要開口,林公公輕輕咳了兩聲,皇帝扭頭看著他:“身子骨還沒好?讓禦醫看過沒有?”

  “已經看過了,謝陛下關心。”林公公說道,他這一打岔後,柏公公悚然而驚,立刻沉默了。

  “這事讓吳郡太守上個疏,尚書台議議。”皇帝說道。

  “皇上,老奴求見。”門外傳來蒼老的聲音,皇帝微怔,隨即點頭,林公公立刻轉身,穆公公已經在黃公公的攙扶下進來。

  “你怎麽來了,不是讓你回去休息嗎。”皇帝對柏公公說:“拿張凳子,給穆公公坐下。”

  “不敢,老奴不敢。”穆公公顫顫巍巍的說道,黃公公在邊上扶著他,穆公公拿出一份奏疏,林公公連忙接過來,送到皇帝案上。

  “你也上疏。”皇帝沒有看,放在邊上,很顯然他心裏有些不高興。

  穆公公歎口氣:“陛下,老奴年級大了,精力實在不濟,老奴請求告老回鄉。”

  林公公大吃一驚,不由看了黃公公一眼,後者顯然也大為驚訝。

  “幹爹,您老...,您老在說什麽啊!”黃公公很是著急:“您老不過患病,太醫看過了,說沒啥大礙的。”

  皇帝也十分震驚,穆公公不但是宮裏上萬太監的總管,還掌控著內衛和虎賁衛,還兼任管著禁軍,宮裏的安全等,全是他一手在抓,泰定帝病重那幾年,他的權柄甚至超過了尚書令。

  滿宮的太監和宮女,從來沒人想過穆公公會離開,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一枚定海神針,有他在,這宮裏的上萬宮女和太監便覺著安心。

  林公公看著穆公公,眼中滿是悲戚,卻沒有開口,柏公公上前兩步,同樣不解的問道:“祖宗,您這是怎麽啦”

  穆公公搖搖頭,衝皇帝跪下:“陛下,老奴自八歲入宮,到現在已經六十年了,前後伺候了三位主子,戰戰兢兢到現在,老奴老了,做事經常出差錯,無法再伺候主子,還望主子讓老奴回鄉。”

  皇帝沉默半響,眉頭微皺:“你也算三朝元老了,要養老,難不成宮裏還不行?”

  “皇上隆恩,讓奴才在宮裏養老,奴才該感激,可奴才想回家了,家裏雖然沒什麽人了,可奴才還是想回家看看,還請皇上看在老奴這幾十年辛苦上恩準。”穆公公說道。

  皇帝看著他,目光中帶著深深的疑惑,似乎要看穿穆公公的真實想法,穆公公神情坦然,他的頭發梳得一絲不亂,臉上的皺紋卻更多了,幾顆明顯的老人斑貼在脖子和額頭。

  蒼老,難以掩飾的蒼老。

  以往睿智的目光,現在滿是疲憊。

  “父皇臨終前,對你還念念不忘,特意叮囑朕,對你要優渥,是不是朕那做得不好,你這就非要走?”

  穆公公推開黃公公,整整衣衫,慢慢跪下,對皇帝叩首,再抬頭已經是涕淚滿麵。

  “先帝和陛下的洪恩,老奴這輩子都報答不了,可老奴正是想到先帝,想到陛下,老奴這才非走不可。”穆公公泣聲道:“說句冒犯的話,先帝待老奴如弟,老奴能有今日,多虧先帝教導,可老奴老了,這段時間犯了不少錯,老奴想,與其將來因犯錯,被陛下責罰治罪,倒不如現在告老歸鄉,還能落個善始善終,全了這段主奴之情。”

  穆公公跪在地上,皇帝眉頭稍展:“你先起來,黃公公,扶你幹爹起來。”

  黃公公將穆公公扶起來,皇帝沉默半響,房間裏空氣十分凝重,連張猛都沒敢開口打破沉默。

  穆公公,他的威權可不僅僅在宮裏,他若離開,甚至可能影響朝局。

  穆公公站起來,黃公公現在也平靜下來,小心的攙著穆公公。

  良久,皇帝終於開口,有點象喃喃自語,又有點象是在說服他人:“善始善終,是啊,這宮裏,有幾個人能善始善終的。”

  抬頭看著穆公公,溫言道:“穆公公,你先回去吧,你要走,還得太後點頭。”

  “多謝陛下。”穆公公又要磕頭,皇帝擺手道:“免了,免了,黃公公,扶你幹爹出去吧。”

  “是。”黃公公攙著穆公公出去。

  林公公和柏公公目送倆人,林公公無聲歎息,心中滿是淒涼。

  “你們也回去吧,柏公公,你擬個條陳上來,要帶多少人到寒山,擬清楚。”

  “是,陛下。”柏公公答道,興致顯然沒有剛才高了。

  “告訴柳寒,盡快將查抄的銀子送京裏,唉,太原王該班師回朝了。”皇帝的興致也同樣不高,語氣間難掩蕭瑟。

  倆人離開後,皇帝看著張猛,遲疑下問道:“你怎麽看?”

  張猛略微想了下:“這是陛下家事,還是陛下決定吧,臣不敢多言。”

  皇帝眉頭再度皺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