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兩策
作者:有時糊塗      更新:2022-05-14 10:16      字數:3524
  將熊霸送走後,燕溱略微沉凝便問袁先生,侍衛告訴他袁先生與傅大人一塊出去了。

  燕溱隨即上馬,帶了三個侍從到小山丘,絲毫不顧忌其他人的目光。

  “不用多禮,都坐,都坐下。”

  燕溱見望與傅聞要起身行禮,跳下馬,隨意的吩咐,然後也盤膝坐下。

  望與傅聞也坐下,傅聞含笑問道:“王爺,這荼利是什麽意思?”

  “熊霸說他負傷了,這裏的一切事都由熊霸負責。”太原王說著將荼利的信遞給了望。

  望很快看了信,略微沉凝說:“王爺,您的意思是?”

  “我就是拿不定主意,”太原王說道:“朝廷的意思很明確,這場戰事不能拖長,要速戰速決;其次,要將那些敢冒頭的胡蠻子打下去,要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保證並州邊疆十年安全。”

  “朝廷這是坐著說話不腰疼,”傅聞苦笑著歎息道:“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望放下信,思索著說:“這事不好辦,就看王爺的意思,屬下有兩策供王爺選擇。”

  燕溱頗為意外,荼利的消息才剛有,這袁先生居然就有兩策可供選擇,他含笑說道:“還請先生明示。”

  “先說第一策吧。”望說道:“這荼利現駐紮百雁原,”說著他拿出地圖,攤在小茶幾上:“在這,王爺請看,距離咱們有八百到一千裏,這一策是,王爺可揀精騎萬餘,以十五日為期,突襲荼利。

  王爺在落水原大會草原諸部,調停草原糾紛,荼利的戒備必定降低,不會想到我軍會輕騎奔襲,所以,此舉有六成把握。”

  “第二策,王爺主持調停,以朝廷的名義,責罰荼利,下令將荼利下屬部落,劃出一萬戶給熊霸,另外再劃出一萬畝草場給熊霸,兩千畝草場給恒鋒分配。”

  “這兩策各有優缺點,”望又補充道:“輕兵遠襲,最大的要害是保密,首先要瞞住這裏的鮮卑人,朝廷大軍不能抽調太多,抽調太多必定要引起注意,所以,我建議王爺隻是在大軍抽調三千精銳。

  剩下的,從匈奴中抽調五千人馬,讓恒鋒出三千人馬,獨孤部落出兩千人馬。

  行軍路線也必須慎重,不能直接去百雁原,要這樣....。”

  望在地圖上畫了道弧線,從西麵直撲百雁原,而不是直線過去。

  太原王和傅聞都沉默的盯著地圖,想著這兩條策略,細細琢磨,倆人都琢磨出味道來了。

  好毒!

  第一策就不說了,荼利沒來,朝廷對他展開攻擊,道理上說得過去,即便中部鮮卑的熊霸也說不過去。

  關鍵是第二策,這一策看上去平緩,不出糧不出兵,可實際上絲毫不比第一策差。

  人口和草場,草原遊牧部落的命根子,有了人口才有軍隊,有了草場才能養活人口。

  讓荼利劃出一萬戶人口給熊霸,還要加上一萬畝草場,這不是要荼利的命嗎!

  熊霸和恒鋒獨孤,有了朝廷的命令,可以名正言順的向荼利要草場要人口,荼利肯定不給,於是在倆人間便埋下嫌隙的種子,荼利以後便不得不顧忌熊霸,猜忌熊霸,到某一天,這粒種子便會發芽。

  同樣,將中部鮮卑的草場劃給南部鮮卑,便給南部鮮卑和中部鮮卑中打下契子,兩大部落將為此爭鬥不休,草原將不再安寧。

  “這第一策是速效,朝廷會很滿意,但危險在奔襲,這一路上的保密,至關重要,大軍到時,犁庭掃穴,依據奏效。

  與第一策相比,第二策要緩和得多,其中的變數也比較多,能否成功,關鍵在熊霸,如果熊霸不中計,恒鋒便沒有辦法,以南部鮮卑之力,還不足以對抗中部鮮卑。”

  望說完了,端起茶杯喝茶,太原王燕溱看著地圖斟酌著。

  老實說這第一策非常有吸引力,秘密行軍千裏,突襲,各種冒險因素都有,可一旦失敗,後果也十分嚴重。

  而第二策呢,看上去緩,可實際上更狠毒,不過,能不能成功的確看熊霸,而且要命的是,朝廷會不會滿意呢?

  這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燕溱自己清楚,自己接掌並州邊軍朝廷非議頗多,如果這一仗打不好,朝廷恐怕會立刻讓自己回太原養老,再不會讓自己統兵,而後自己會在太原的夕陽下老去,再沒機會了。

  “王爺,你隻有一晚時間作決定。”

  望看出燕溱的猶豫,便提醒道,燕溱默默點頭,傅聞一直沒有開口,隻是默默的聽,心中對望佩服不已,難怪王爺如此看重,能在這麽短時間裏便擬出這兩條可行性極高的策略。

  太原王沒有立刻作出決定,這是正確的,並不是對望不信任,而是作為主帥的慎重。

  當晚,太原王燕溱在帥帳秘密召開心腹將領開會,將兩個策略都拿出來詢問諸將的意見。

  如果采取第一個策略,太原王是不可能率軍出擊的,他必須留在落水原迷惑鮮卑人,所以,這率軍出擊的主將便至關重要。

  但出乎燕溱意料的是,帳下主要將領卻意見分歧,以主薄楊亮為首的文職官員傾向第二個策略;以前軍校尉柏萁為首的武將則主張第一個策略,千裏奇襲。

  最後還是得由他來決定。

  在偏帳中,傅聞好奇的問袁望:“如果是先生,先生打算怎麽作呢?”

  袁望淡淡一笑,悠然答道:“怎麽做,得取決於王爺心裏所想,想要什麽,就用什麽。”

  “王爺想要什麽?”傅聞下意識的問道。

  “王爺要什麽,隻有王爺知道。”袁望慢悠悠的答道,神情十分自然。

  -----------------------

  同樣在一個破舊的帳篷裏,火塘在帳篷中心,將帳篷照得通亮,也將整個帳篷烤的熱熱的,正北的供桌上供奉著一尊黑色的神像,這尊神像黑色的臉,有六條手臂,穿著黑色的鎧甲,六條手臂拿著刀劍等不同的東西。

  供桌上沒有香爐,自然也就沒有香,桌前有個蒲團,一個穿著舊羊皮襖的老人跪坐在上麵。

  老人的年歲看得出比較大,須發皆白,長髯垂到胸前,臉上滿是褶子,裸露的皮膚鬆弛。

  老人恭敬的對著神像三拜九叩,嘴裏念念有詞,最後伏在地上,額頭碰地,虔誠之極。

  帳篷外,一條大漢非常恭敬的站在三丈外,大漢虎背熊腰,膚色黝黑,臉上有道刀疤,這道刀疤如此恐怖,從左額向右腮,鼻梁都被劃,讓他看上去異常恐怖。

  老人終於出現在帳篷門口,大漢這才快步上前,到老人麵前躬身問道:“國師,巫神可有指示?”

  老人輕輕歎口氣,兩眼望著天空飄浮的白雲,半響才持杖前行,大漢恭敬的跟在身後。

  “巫神的指示晦暗不明。”老人平靜的說道:“禿發大王之後,巫神對我們鮮卑人很失望,唉,什麽時候,巫神才會再為我們挑選一個神選者,帶領我們鮮卑人征戰天下!”

  大漢沒有說話,神情顯然變得有些失望,老人踏過青草,木杖重重的敲擊在地上,這木杖很長,超過了老人一個頭,木杖頂端鑲嵌著一個銅製的骷髏頭。

  “巫神的指示雖然晦暗不明,可也有一線希望,”老人說道,大漢聞言抬頭,露出喜色,老人思索著剛才的神諭:“神諭雖然晦暗,可也有一絲光明,隻是這卦象卻沒指明,光明在那。”

  大漢不由苦笑,伺候老人這麽多年,見過不知道多少次老人向神求諭,聆聽巫神的指示,鮮卑國按照神諭行事,則無往不利,一旦不尊神諭,則無不敗。

  巫神,鮮卑人的最高神!

  “神諭不明,那這次荼利怎麽辦?”大漢問道,這才中部鮮卑和南部鮮卑的草原之爭,正是在老人的巧妙調度下,才演變到今天這個局麵。

  老人的身份尊貴,曾經是鮮卑國中最受尊崇的人,隻是這十多年裏,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隱居,在草原流浪。

  “荼利不過是個蠢貨,”老人的話變得世俗起來,也因而變得更銳利:“關鍵在熊霸,可熊霸是神諭之人嗎?”

  大漢小心的說道:“熊霸恐怕不是那個人吧,如果他是,這些年,神諭早就明示了。”

  老人遲疑下點頭,他沒有再繼續討論這個話題:“熊霸已經到了落水原了?”

  “到了五天了,傳來的消息,因為荼利沒到,太原王燕溱有些生氣,已經上報大晉朝廷,宇文贇也傳來消息,說燕溱準備嚴懲荼利,要從荼利的部眾中劃出一萬戶人口和一萬畝草場給熊霸,另外給南部鮮卑恒鋒,幾千畝草場。”

  提到恒鋒時,大漢的語氣頓了下,顯然對這個名字很是仇恨。

  “哦,這想得到,可熊霸會要嗎?”老人露出一道嘲諷的笑。

  大漢沒有笑,隻是點頭,老人提起木杖,木杖落在地麵上,竟然有金屬之音,不知這木頭是什麽材質,竟然能如此沉重。

  老人忽然站住了,皺眉思索片刻:“回信給熊霸,告訴他,接受,但恒鋒那部分,不給。”

  大漢微怔,就這短短瞬間,老人居然改變了主意,但他沒問為什麽,這麽多年了,他從未質疑過老人的決定。

  但老人象是在自言自語,又象在解釋:“荼利是個笨蛋,狂妄自大,非神選之人,不足為鮮卑之主,既然如此,那不如現在就削弱他。”

  大漢鬆口氣:“師傅說的是。”

  頓了下,大漢又問:“這次宇文贇也出兵了,他這邊該怎麽辦?”

  “能怎麽辦,就這樣吧。”老人的語氣也有些無奈,草原不再是以前的草原了,禿發大王統一下的強大鮮卑,已經沒有了。

  大晉國實在太卑鄙了,一個完整的鮮卑國被分為四部,四部各不統屬,而且又在每部內部挑動不合,分而治之,以胡製胡,這為他的大計製造了極大障礙。

  神諭上看,新的神選之人不在草原,而在南方?

  老人的目光望向南方,他越過了南部鮮卑,背叛鮮卑之人,巫神不會選擇他們的,再往南便是大晉了,難不成此人在大晉?

  怎麽會是大晉!

  神怎麽會選一個大晉人來繼承禿發大王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