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秋歌的計劃
作者:有時糊塗      更新:2022-05-14 10:16      字數:3221
  帥帳四周的士兵手持長矛,有些緊張的看著四周,帥帳內寂靜無聲,可士兵都知道,越是這樣,事情越嚴重。

  乞力滿被稱為吐蕃名將,滿吐蕃都知道他的兩大特點,驍勇善戰,脾氣火爆。

  自從突破落雁關後便諸事不順,先是在狐嶺設伏,結果黃沙關守軍居然翻越牧山,乞力滿發現後,追到紮莫哈河,可惜就晚了幾個時辰,馬糞還是溫的。

  終於突破了黃沙關,吐蕃人多年夙願終於得以實現,大家夥正憋著勁想要直撲姑臧,奪占整個涼州。

  可沒想到,黃沙關外的大軍卻沒有進關,而是轉身撤走了,突破黃沙關的軍隊也就剩下他們這支孤軍。

  落雁關一破,晉軍反應很快,大部分軍隊迅速後退,撤到各個城市中,躲在高大厚實的城牆後麵。

  乞力滿重重的噴出股粗氣,他心中很是不滿,好容易破了黃沙關,國相大人卻不肯率軍繼續進攻,反要去什麽西域,西域有大晉富庶嗎?能有多少戰利品?

  晉人撤得挺快,部隊並沒有擄掠到多少財物,也沒有俘獲多少人口,無法抵消這次出征大晉的消耗。

  吐蕃的軍隊是由各部落組成,吐蕃大汗直屬軍隊隻占吐蕃軍隊的三成,每次出征都是臨時征調各部落勇士,征伐中所獲,便是這些勇士的酬勞。

  國相啊國相,這次你恐怕失算了。

  當今吐蕃大汗年幼,權力掌控在國相桑普堅讚手中,桑普堅讚是吐蕃三大部落之一的鬆吉部可汗。

  鬆吉部與吐蕃大汗出身的雪鷹部是盟友,他們之間結盟有上千年曆史,那時吐蕃還隻有一小塊土地,兩家便結盟對敵,經過數十年的征戰,打下了這塊遼闊的土地。

  國相一職,要麽是鬆吉部出任,要麽是三大部落的另一個桑果部中人出任,不過,這十多年裏,都是鬆吉部中人擔任國相。

  乞力滿更是桑普堅讚親信,也是他一手提拔起來。

  “這秋歌小蠻子倒底去了哪?”乞力滿大聲問道。

  黑豹聲名顯赫,統帥秋歌更是名震涼州,攻無不取,戰無不勝,吐蕃邊軍提起他的名字便害怕,乞力滿早就想和他較量較量,這次入關後,其他的,他都可以放過,但秋歌和黑豹,一定要消滅。

  可讓他失望的是,秋歌和黑豹在渡過紮莫哈河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派出數支斥候小隊渡河搜尋,結果隻有一支斥候小隊回來,其他全部消失。

  從地圖上看,秋歌在渡過紮莫哈河後,有幾條路,最大的可能便是到三江口,三江口這個關隘是文宗時名將秦攜所築,這個關隘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黃沙關的後勤支持,另一個則是在黃沙關被破後,守軍可撤退到此,威脅進攻姑臧之敵的側後。

  從地理位置上說,三江口是個絕佳的戰略要害,如果說有什麽問題的話,就是後勤補給。

  三江口,紮莫哈河與巴曲河在此相匯,而後迤儷出兩百裏再匯入涼水,三江口便因這兩條河得名。

  三江口倚兩河而建,形同孤島,從外麵進攻,隻能從一麵強攻,另外兩邊都是河流,後勤補給可以通過兩條河進行,可問題便在這。

  涼州的河的特點是要麽很小,要麽很激,紮莫哈河與巴曲河便屬於後者,河水激且深,但不夠寬,弓箭可以射穿兩岸,所以,要封鎖三江口也很容易,隻要在岸邊設上五百弓箭手,便可封鎖河道。

  在攻擊涼州的計劃中,占領三江口是計劃之一,如此可讓大晉認為,吐蕃軍的目的是在攻擊姑臧,可實際上,姑臧壓根不是這次進攻的目標。

  “大帥,這秋歌是不是躲到望川縣去了。”

  終於有人開口了,但乞力滿輕蔑的哼了聲:“他若躲到望川去了,我倒清閑了。不,他不會跟你一樣蠢!他絕不會躲到望川去!他一定就在我們附近!我感覺得到!”

  帥帳內一片安靜,就聽見乞力滿的咆哮,人人噤若寒蟬。

  乞力滿咆哮一會後,氣呼呼的端起奶茶猛灌兩口,將奶茶重重撂在帥案上,正要繼續斥罵,忽然有所感,他扭頭看著邊上穿著僧袍的喇嘛。

  “活佛,您的看法呢?”乞力滿神情恭謹,與之前有天壤之別。

  吐蕃與大晉不一樣,大晉以道典為聖書,治國治學治家,都以道典為標準,而吐蕃則是推崇佛教,從大汗到普通百姓都崇信佛教,境內佛寺廣布,寺廟的主持均稱為活佛。

  活佛沒有睜眼,手縮在僧袍內,不住撥動佛珠,好一會才緩緩點頭:“閃電都躲在烏雲裏,將軍小心為妙。”

  乞力滿合什,然後沉聲道:“再派斥候,加派十組,每個方向都放,偵察範圍從五十裏增加到一百裏。”

  ----------------------------------------

  乞力滿在為找不到秋歌發火時,秋歌卻悠閑的坐在樹下,這裏是距離三江口八十裏左右的山穀,三千黑豹全都在這裏。

  “少將軍,”一個軍官跑來:“斥候回來了,乞力滿沒有向姑臧進攻,他停在野草崗。”

  “多少兵力?”

  “我們斥候不敢過於靠近,他的軍營外有高手在巡邏,崗哨放到十裏外。”

  “十裏!”秋歌麵無表情,語氣中帶著絲輕蔑。

  “黃沙關呢?”

  “沒有動靜。”

  “沒有動靜?”秋歌眉頭稍稍擰起,吐蕃軍沒有繼續向姑臧進攻,這本在他預料之中,可乞力滿進關後便沒有任何舉動,就停在野草崗,這出乎他意料。

  從黃沙關到野草崗不過一百五十多裏,距離比較短,秋歌希望乞力滿再深入點,後勤線變得更長。

  “少將軍,這吐蕃人是不是在搞什麽鬼,”旁邊一個軍官說道,這軍官膚色黝黑,身材看上去並不是很強壯,但卻偏偏給人英武的感覺。

  秋歌輕輕嗯了聲,那軍官又說:“這乞力滿是吐蕃名將,前些年,咱們交手不少,這人行動一向迅速,這次為何如此遲緩?”

  秋歌平時比較冷傲,可一到戰場上,就變得十分謹慎,並不象傳說那樣獨斷獨行。

  “戰前要慎重,多聽老兵的意見,多派斥候偵察。”

  這是秋雲一生征戰的經驗總結。

  秋歌想了想,決斷道:“咱們在這再等兩天,另外,多派斥候,各部一定要隱蔽好,不準升火,一律吃幹糧。”

  躲在這不動,是十分危險的,黑豹驍勇善戰,可畢竟隻有三千人馬,若吐蕃人重兵圍剿,即便能殺出血路,也必受重創,進而喪失了威懾力。

  黑豹軍紀嚴明,秋歌的命令得到迅速徹底的執行,士兵們全都吃幹糧喝溪水,無人抱怨也無人違反。

  傍晚,秋歌巡視部隊後,便回到他的窩棚,繼續研究地圖,天色漸漸黑下來。

  “少將軍,穀口發現吐蕃斥候。”

  秋歌騰地站起來:“多少人?”

  “一隊,十人,已經全部殺了,沒有跑掉一個。”

  秋歌鬆口氣,但心裏卻明白,這裏不能待了,部隊必須轉移。

  黎民時分,山間升起淡淡的薄霧,秋歌代領部隊悄然出發,全軍三千人馬,沒有發出一絲聲響,悄無聲息的穿過薄霧中的山嶺。

  這支部隊是秋歌的部隊,全軍上下,每個士兵每個軍官都崇拜他,願意跟隨他赴湯蹈火。

  兩個時辰後,霧氣散去,陽光明媚,是個罕見的好天氣,部隊加快了行軍速度,一路上,秋歌依舊小心翼翼避開大道,專走山間小道。

  快午時時,秋歌才下令休息,依舊不準升火,所有士兵都吃幹糧。

  “少將軍,咱們這是上那?”

  秋歌埋頭盯著地圖,他指著地圖上的一個點:“我想去這裏。”

  軍官細看是黃沙關西南的一個小樹林,他不由皺眉:“少將軍,這裏離黃沙關是不是太近了。”

  秋歌點頭:“黃沙關現在是乞力滿的輜重大營,關外來的輜重全在這,乞力滿有至少三萬人,人吃馬嚼,每天得消耗多少糧草,就算吐蕃人吃羊,可馬呢?馬總要吃草料吧。”

  中原民族與塞外遊牧民族之間的戰爭,最大的差別便是後勤,中原民族作戰對後勤依賴很深,糧食草料都要從中原運過去,遊牧民族則不然,趕著一群羊便可以了,但有一點是一樣的,草料!

  戰馬需要草料,地上的青草無法滿足戰馬的需要,戰馬需要的是精飼料,這些隻能通過後方運來。

  而吐蕃與北邊的鮮卑人匈奴人又不太一樣,他們雖然也吃羊,但也需要青稞。

  “我們等了五天了,黃沙關沒有向乞力滿送過輜重,我估計,最多兩天時間,黃沙關就必須向乞力滿送輜重。”

  “吐蕃人肯定在四下找我們,在找不到我們的情況下,他們必然派重兵押送,這時,黃沙關就空了,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秋歌語氣平靜,目光卻閃爍著興奮,軍官們卻激動起來,唯獨剛才發問的軍官還保持平靜。

  “可我們守不住黃沙關,他們還可以再送。”

  “可我們就調動了乞力滿,他不得不分兵,保護黃沙關,保護輜重通道,我們就可以再找機會,燒了他大營的糧草。”

  那軍官想了想,對這個計劃很是心動,但沒等他點頭,秋歌已經站起來下令,部隊立刻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