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涼州變(續)
作者:有時糊塗      更新:2022-05-14 10:16      字數:3237
  兩萬兵力,秦王不由一怔,下意識的反問道:“要這麽多兵力?”

  隨即秦王明白,犀鋒對局勢的認識與他不一樣,更嚴重,更危險。

  “三千鷹翎衛,絕對不夠,兩萬,其中至少一萬騎兵,我帶兵去涼州,會合方勁所部,從靈渠方向展開反攻,爭取一戰滅敵。”犀鋒神情嚴肅,語氣非常自信。

  “我上那給你找兩萬軍隊,還一萬騎兵。”秦王佯裝冷靜,語氣中卻帶著一絲焦躁。

  “有,現在駐守眉縣的兩千騎兵,駐守北地郡七千騎兵,加起來便有一萬騎兵,再抽調高奴,上郡兩地邊軍六千人,抽調長安郡國兵四千,組成步兵部隊,如此有了兩萬軍隊。”

  犀鋒在剛才看地圖時便計算好了兵力從何而來,他說完之後,又擔憂的補充道:“集結這麽多部隊需要半旬時間,這期間,需要涼州獨自頂住。”

  他的話說完,秦王的眉頭卻皺得緊緊的,這兩萬軍隊調走,特別是北地郡,直接麵對鮮卑,這裏的七千騎兵是防禦鮮卑的主要力量,上郡高奴兩郡,是雍北前線,長安重要的外圍屏障。

  這兩萬人一調走,幾乎抽走了雍北的主要力量,雍北別說進攻了,就算防禦也顯得空虛。

  “雍北不用擔心,隻要並州方向加強進攻,雍北就安然無恙。”犀鋒說道。

  巒玄搖頭,提醒道:“可朝廷要我們協助並州,威懾鮮卑。”

  犀鋒想了下說:“如此隻能上報朝廷,我們無力同時應對吐蕃和鮮卑,隻能先顧一頭,王爺,涼州如果得不到增援,涼北和涼西將大部淪陷,能保住姑臧就是幸運。”

  “你帶三千鷹翎衛立刻趕到陳倉道,守住陳倉道,我會再抽調五千步兵給你,立刻去吧。”

  犀鋒遲疑下問道:“若端木正向我求援,我是否可以增援?”

  “不行,守住陳倉是第一要務,至於是不是出援涼州,必須得到我的明確命令。”

  秦王神情嚴肅,犀鋒點頭接令,巒玄重重的歎口氣,坐在一邊向朝廷起草奏疏。

  鷹翎衛就駐紮在內城,是秦王麾下最強大的軍隊,裝備軍餉和後勤保障,什麽都是最好的,也是最充足的。

  所以,犀鋒壓根不需要作什麽準備,回到軍營便召集各級軍官,宣布了秦王命令後,他立刻點出一千騎兵,當天就出發,剩下的兩千部隊則護著糧食裝備隨後跟進。

  或許意識到自己的疏失,端木正第三封急報在傍晚時送到,這次他將上次漏報的情況補上了。

  吐蕃這次突破落雁關的兵力為三萬人馬,統兵的是吐蕃大將乞力滿,其部多騎兵,目前去向不明。

  秦王接報後,立刻回複端木正,讓其立刻命令黃沙關守軍放棄黃沙關,一部堅守三江口,主力則置於靈渠,千萬不要與吐蕃軍野戰。

  信件送出,秦王站在窗前,象一個雕像一樣,久久沒有移動,巒玄和白樸神情擔憂,朝廷大軍正要出塞作戰,在這個緊要時刻,居然讓吐蕃突入涼州,端木正獲罪勢所必然,可秦王呢?

  秦王奉旨都督雍涼兩州,涼州有失,秦王該當何責?朝廷會如何處置呢?

  白樸想安慰秦王,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巒玄倒是想到了,向秦王建議道:“王爺,現在我們兵力不足,可命各郡擴招郡國兵。”

  “糧餉從何而來?”

  “向各戶募捐。”巒玄提議道。

  秦王緩緩搖頭,白樸見狀說道:“或許可行,王爺此事非同小可,若是吐蕃人打進來了,那些門閥恐怕要首當其衝,他們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他們當然明白,可要他們出錢出力,他們恐怕也沒那麽老實,他們的主意有兩點,一是讓朝廷出錢出兵,去年冬天和今年開春,朝廷向雍州並州運了那麽多銀子和糧食,他們都盯著;

  二呢,可能與朝廷在揚州推行新稅製有關,涼州亂了,朝廷壓力倍增,這新稅製,哎,偏偏在這個時候推出。”

  巒玄微怔,隨即明白,憤怒不平的罵道:“這些蛀蟲,毒瘤,這些家夥都是我大晉的毒瘤!”

  白樸輕輕歎口氣,沉默不語,秦王轉身過來:“沒有證據的話,不要說,還是等著朝廷的處置吧。”

  他看著案幾上的急報,說道:“端木正應該已經向朝廷報了,咱們也寫一個,另外,將咱們作的部署也上報朝廷。”

  巒玄怒罵一番,發泄心中惡氣後,坐下將奏疏寫好,秦王看後,蓋上印章。

  “八百裏急遞!”

  --------------------------------

  “端木正!”

  禦書房裏傳來皇帝的咆哮,程公公歎口氣,提起開水推門進去,禦書房裏,除了張猛蓬柱,還有大病未愈的秋雲和白發蒼蒼的曹晃。

  秋雲猛烈的咳嗽,皇帝胸口不住起伏,黃公公連忙給秋雲端來杯茶,幾人中也隻有秋雲坐著。

  “皇上,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就處理吧。”張猛神情也很嚴肅,他心裏也很緊張,揚州稅製革新剛剛起步,涼州便出了這麽大一件事。

  “皇上,臣舉薦有誤,還請皇上治罪。”秋雲拍著胸口,喘息道:“臣,臣請命,再赴涼州。”

  “秋愛卿,先別急,先把身子養好,”皇帝說道:“這事不怪你,先看看秦王擬定的這個策略,是否合適?”

  秋雲還沒開口,曹晃便答道:“涼州的事並不要緊,秦王擬定的策略很是恰當,朝廷現在當務之急是塞外,這一仗打好,涼州的事也就解決了。”

  “不可,萬萬不可。”秋雲急了,著急下,胸口一陣煩悶,禁不住又猛烈咳嗽,他看了秦王的策略後,禁不住冒出一身冷汗,這不是要保住涼州,而是要犧牲涼州。

  “秋將軍,別著急,慢慢說。”蓬柱也勸道,他的心裏也在評估涼州之事對新稅製的影響。

  “臣還是堅持,吐蕃此番犯邊,實際還是聲東擊西,意在西域,”秋雲喘息道:“雍北其實並不大礙,隻要行動迅速,可以很快擊退吐蕃,收複黃沙關和落雁關。”

  皇帝臉色依舊還有些許潮紅,眉頭皺得很緊,目光看向曹晃。

  “皇上,雍北的部隊不能調,”曹晃說道:“雍北的部隊是威懾中部鮮卑,同時也威懾事後的拓跋部落,否則我們很可能會在戰後對拓跋部落讓步,如此拓跋部落便可能坐大,為今後埋下隱患。”

  張猛沒有開口,眉頭擰得緊緊的,揚州稅製革新這場局,本是他布置的,借塞外危機,強行推進新稅製,可沒想到涼州生變。

  當初,他也判斷吐蕃是聲東擊西,自從柳寒從西域回來後,本被他以各種手段團結起來的各國,漸漸瓦解,這樣一個力量真空期,吐蕃不向西發展,偏偏來跑來進攻強大的大晉?

  這不通啊!

  他拿起端木正和秦王的急報奏疏,秦王的應對處置還是恰當的,可端木正在搞什麽,應對失措,導致涼州戰事崩壞,這與以前的端木正判若兩人。

  這裏麵有什麽問題嗎?

  “端木正舉止失措,深負朕望,傳旨......。”

  張猛連忙打斷他:“皇上且慢。”

  皇帝扭頭看著他,張猛說道:“臨陣斬將,於軍不利。”

  “涼州戰事糜爛,他不該負責?不懲處他,朝廷法製何在?”皇帝厲聲質問。

  “皇上,兵凶戰危,誰敢保證每戰必勝,”張猛說道:“端木正舉止失措,皇上可下旨嚴斥,讓他戴罪立功,現在涼州諸將中,能替代端木正的沒有,從朝廷派人接替他,除了秋將軍外,又沒人比他更熟悉涼州。”

  皇帝沉默下來,深吸兩口氣,他覺著胸口堵得慌,他一再告訴自己,克製克製。

  “張先生說得對,沒有百戰百勝的將軍,先帝時的四大都督也有打敗仗的時候。”曹晃也支持張猛的提議,他思索著說:“皇上,僅憑涼州的力量,已經無法將吐蕃人趕出涼州,必須增加兵力。”

  “雍北的兵力不能動,那就隻有從邙山大營抽調兵力了。”曹晃說道:“邙山大營現在還有五萬部隊,臣建議抽調三萬部隊到涼州。”

  “不行,”蓬柱搖頭說:“五萬部隊倒還好說,可糧食軍餉呢?從那來?帝都現在已經沒法再提供糧食了,三大窯還剩下些,可這些是必須的,一粒米都不能外運。此外還有銀子,度支曹的銀庫也空了,再也拿不出銀子來了。”

  為了塞外的這一戰,朝廷已經將褲腰帶勒得緊緊的,再也弄不到糧食和銀子了。

  提起糧食和銀子,房間裏的眾人頓時沉默了,上那弄糧食和銀子呢?

  “實在不行就隻有挪用長安大庫的了。”蓬柱試探著提議道。

  長安大庫是雍涼兩州最大的軍需倉庫,負責給涼州和雍北兩個戰場提供後勤保障,不過,這次主要是給雍北戰場提供後勤支持,從帝都送去的糧食大部分都在這。

  “不行,雍北戰場是重中之重,吐蕃人就算殺到涼州,對大局的影響也不大。”曹晃堅持道。

  秋雲堅決反對:“不行,若是讓吐蕃人在涼州站穩,後患無窮。”

  “秋將軍,你不是說吐蕃是聲東擊西嗎,他們在涼州待不了多長時間嗎,如何能站穩。”曹晃反駁道。

  秋雲立時語塞,皇帝看著秋雲,神情很是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