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涼州變
作者:有時糊塗      更新:2022-05-14 10:16      字數:3802
  麵對柳寒堅決的神情,顧瑋輕輕歎口氣:“子民,不是我要強人所難,我打算兩天後下去巡查,莫齊要坐鎮郡守府,晁攸要與我一塊走,句大人身體欠安,現在我就隻能指望你了。”

  柳寒怔了下,顧瑋說的倒是實情,他是新稅製的具體執行人,自然不能坐在揚州府內,要到下麵去看看,掌握具體情況。

  “你什麽時候決定的,”他皺眉問道,有些不高興:“你要下去,安全方麵怎麽作,這些都要提前安排!”

  柳寒越說越不高興,顧瑋連忙說:“這不是與你商量嗎,這不是還有兩天嗎。”

  “你打算要多少人?”柳寒問道,顧瑋略微思考便答道:“讓南都尉帶一百人就夠了。”

  “一百人?”柳寒念道,微微搖頭:“不夠,你身邊不管什麽時候都要有五十人,這江南的高手雖然比不上帝都,可依舊不少,僅陸虞張三家,網絡的宗師高手便有七八個,三家的私兵就有五千多,暗地裏還藏著多少力量,誰也不清楚,你這次下去,帶上三百人。”

  “三百人?”顧瑋微微皺眉:“那城裏就剩下兩百人了。”

  “不少了,這城裏還有郡國兵,老實說,要不是有大牢要管,兩百人我都嫌多,不過,南都尉的修為不過武師八品還是九品,對付宗師高手,恐怕還是,要不,大人,還是我陪你走一遭,如何?”

  “這倒不用,”顧瑋很是自信:“殺我顧瑋一人,豈能阻擋朝廷推行新稅製的決心。”

  隨後又補充說:“你還要主持招賢,來的士子還要培訓,子民,你的任務不輕。”

  柳寒想了會,無奈歎息:“成,就這樣吧,不過,我先說明啊,我挑的人,你不一定滿意。”

  “無妨,”顧瑋鬆口氣,似乎對柳寒的態度很滿意:“除了招賢外,句大人那,你還要多注意,他身體不好....”

  “放心吧,沒人會傷害句大人的。”柳寒大有深意的笑起來。

  顧瑋微微點頭:“還有,句大人身體不好,小事就不要煩他,另外,朝廷有什麽旨令,還請子民盡快轉達給我。”

  “那是自然。”柳寒滿口答應,心裏卻有點不舒服,便笑道:“大人怎麽婆婆媽媽的,放心吧,我既然答應了你,就一定盡力。”

  “好,那就拜托了。”顧瑋聞言不由一笑,衝柳寒抱拳,柳寒衝他搖搖頭,轉身走了。

  莫齊這才醒悟過來,想明白發生了什麽,皺眉看著柳寒的背影,不解的問道:“招賢之事非常重要,他,能行嗎?”

  “放心吧,子民的能耐我們想象的更大。”顧瑋笑了笑說。

  莫齊滿肚子疑問,可看著顧瑋很有信心的樣子,也不好再問什麽,隻好將疑問藏在肚子裏。

  --------------------------------------------

  長安,秦王府內。

  秦王看著塞北和涼州傳來的軍報,眉頭擰成一團,開春以來,從帝都送來的糧食和銀子比往年多了三倍,可依舊無法滿足戰事的需要。

  雍北的戰事暫時平息,中部鮮卑在西部拓跋部的壓迫下,向東邊轉移,拓跋部落占領了大片中部鮮卑的草場,暫時停止追擊,轉而向大晉示好。

  與中部鮮卑的木碟和鹿部落相比,拓跋部落與大晉的關係要好很多,可秦王依舊無法相信他們,拓跋部現在的大王是拓跋平,老王拓跋風行事較穩,雖然也在擴張勢力,但還顧忌大晉的反應,可這拓跋平上位後,沒有老王拓跋風的穩重,更加冒進,對大晉也少了三分忌憚。

  秦王最擔心的是這些鮮卑人若突然講和,轉而進攻大晉,與正在進攻涼州的吐蕃相呼應,那大晉就有大麻煩了。

  以雍涼兩州的力量,對付一邊還行,若是兩者聯手,雍涼兩州便難以抵擋。

  犀鋒快步走到門口,向裏麵報告,秦王從沉思中驚醒,吩咐他進去,犀鋒將一封軍報送上,軍報上貼了五根羽毛。

  八百裏急報,十萬火急!

  秦王急忙撕開封口,是涼州來的急報,他隻看了兩行便吩咐:“去請白先生和巒先生過來。”

  犀鋒應諾,轉身出去,沒一會,白樸和巒玄過來,這段時間,他們都沒回去,就在王府內住宿辦公,接到消息便很快過來了。

  “黃池口破了!”

  秦王第一句話便讓倆人一驚,倆人連忙拿起秦王遞來的急報,一目十行很快看過。

  急報是端木正送來的,黃池口是涼州西南的一個小關口,平時駐防三百人的州軍,為何隻有三百人呢?原因就在這黃池口的地形。

  黃池口非常奇特,關外的左邊是沼澤,右邊是草原,有條稱為白水的河流從關前流過,草原過去十多裏,是高聳神秘的巴彥博格山,當地牧民傳說山上住著神仙,從山腰到山頂,終年積雪,別說人了,就算鳥都飛不過來。

  所以,這黃池口從來不是防禦重點,平時這個關隘隻有一百多人,端木正在吐蕃犯邊後,還增加了兩百人。

  可沒想到,就是這個看上去萬無一失的關隘,丟了。

  端木正在急報中沒有說清楚吐蕃兵力倒底多少,想來他也不沒弄清楚,隻說有三千到五千吐蕃軍隊翻越巴彥博格山,在黎民時偷襲黃池口,黃池口守軍大部分陣亡,逃回來的隻有七人。

  端木正在報告中還說,對吐蕃軍隊的後續進攻目標還在判斷中,他已經抽調馬競的部隊前去堵截,提防吐蕃軍隊插到落雁關後麵。

  “犀鋒!”

  秦王看著地圖,頭也不抬的大聲叫道,犀鋒快步進來。

  “王爺!”

  “你來看看,這吐蕃人下一步會怎麽作?”

  犀鋒過去,看著地圖,涼州地廣人稀,從黃池口出來大約五十裏便是西蔥峽穀,穿過西蔥峽穀,吐蕃人可北上,便威脅落雁關側後,若南下便可以直逼姑臧,若東進便可占領靈渠縣,如此可掐斷黃沙關的後勤運輸線,進而威脅涼北重鎮定羌郡。

  “如果換臣選的話,臣會選落雁關,”犀鋒的手指在地圖上移動,語氣堅定的說道:“吐蕃人雖然攻克了黃池口,但能翻越巴彥博達山的,兵力一定不多,三千五千,恐怕都多了,臣估計大約在一千人上下。

  巴彥博達山,山勢雄峻,要翻越這座山,能攜帶的糧草絕對不多,最多也就是隨身攜帶,他們必須盡快與落雁關外的吐蕃主力匯合,否則要不幾天,這支部隊便會被涼州軍消滅。”

  秦王看著地圖點頭:“不錯,吐蕃人不可能太多,端木正有些慌了,他應該冷靜點。”

  “端木正的確錯了,他不該抽調馬競的部隊,馬競的部隊總共才五千人,要圍剿這支一千到兩千的吐蕃軍,十分困難,他現在應該命令馬競堅守落雁關,守住姑臧和靈渠縣,然後抽調秋歌的黑豹,追殺這股吐蕃軍。”

  “抽調黑豹?黑豹可是在黃沙關,有幾百裏。”巒玄不解的問道。

  “對,這股吐蕃軍人數雖然不是很多,但絕對是挑選的精銳之士,馬競率領的郡國兵,隻有五千人,他恐怕要留兩到三千人馬在落雁關,剩下的兩千左右的部隊,與這一千左右置之死地的敵人對陣,能不能勝利,臣覺著困難,更要命的是,如果馬競戰敗,落雁關很可能崩潰,吐蕃就打開了一個缺口。”

  秦王聞言,頓時起身,急道:“立刻給端木正去信,落雁關馬競部隊絕不能動,立刻抽調秋歌黑豹,星夜返回,追剿這股吐蕃人。”

  “恐怕來不及了。”犀鋒歎口氣,說著抱拳:“王爺,臣願率軍到涼州去。”

  “你要走了雍北怎麽辦?長安不就空了!”巒玄說道。

  “無妨!”犀鋒神情堅毅:“我可以秘密率軍前去,以一月為期,擊退吐蕃人就回來,長安雖空,可鮮卑人暫時還打不到長安,王爺,臣請命,臣就率三千鷹翎衛出戰。”

  秦王沉凝半響,正要開口,外麵傳來一聲長長的叫聲:

  “報.........!”

  屋裏四人臉色陡變,巒玄的臉色蒼白,白樸輕輕歎口氣。

  犀鋒快步出去,沒一會便回來,向秦王呈上一封軍報,軍報上貼著五根羽毛。

  “落雁關丟了。”秦王臉色鐵青:“端木正這笨蛋!”

  巒玄拿起軍報,果然如犀鋒所料,馬競戰敗了,兩千人馬損失了一千多,最後隨他逃到姑臧的隻有三百人,落雁關守軍聽聞後,軍心動搖,迅速戰敗,餘部不足千人逃到姑臧,姑臧現在四門緊閉,端木正已經下令讓方勁所部即刻回援。

  犀鋒盯著地圖,似乎沒聽見,巒玄也看著地圖,可他看不明白,秦王沒有催促,神情凝重之極的看著牆上掛的橫幅,上麵隻有兩個字:“三思”

  思前,思後,思側;

  思進,思退,思危;

  三思而後行。

  “王爺,涼州的事複雜了,”犀鋒抬頭說道:“三千鷹翎衛恐怕不夠,端木正亂了陣腳,吐蕃人倒底多少,領兵的是誰,行動方向,什麽都不清楚,這仗怎麽打的!”

  “別抱怨了,說說你的判斷和對策。”秦王看著牆上的三思,平靜的說道。

  犀鋒是秦王鷹翎衛校尉,同時也是他的重要軍事幕僚,在作戰上,秦王很是看重他的意見。

  犀鋒,巒玄,秦王麾下最倚重的文武官員。

  “不好判斷,”犀鋒歎口氣:“我最希望的是他們進攻姑臧,最不希望的是,他們繞道渡過巴曲河,攻擊黃沙關,如此就打開了關隘,獲得後勤保障;其次,便是東進攻擊靈渠縣,然後繼續東進,攻擊定羌郡。”

  “姑臧空虛,為何還最希望?”巒玄眉頭緊皺,很是不解。

  “姑臧兵力雖少,但城裏各門閥的私兵,加上民眾,就算臨時湊也能湊出七八千人來,姑臧險峻,易守難攻,如果吐蕃人攻擊姑臧,那怕五六萬人,端木正也能守上兩三個月。”

  “民眾也行?吐蕃可是虎狼之兵,驍勇善戰。”巒玄還是很擔心。

  “行。”犀鋒的語氣十分肯定。

  “涼州民風彪悍,十來歲大的孩子都能提刀上陣。”秦王替犀鋒解釋道:“姑臧城有十來萬人,城外還有門閥的莊園私兵,聚集七八千兵力,沒有問題。”

  巒玄這才明白,這雍涼兩州與內地完全不一樣,民風著實彪悍善戰。

  “王爺,現在要作的是,放棄黃沙關,命令黃沙關守軍撤退到三江口,依托三江口的地形,堅守待援。”

  “可若吐蕃人不攻三江口呢?”

  “如果吐蕃不攻三江口,那麽三江口就是卡在他喉嚨的刺,守軍可隨時出擊,截斷其糧道,如此,吐蕃大軍的後勤供應就隻能走落雁關,而落雁關的路要遠上百裏,關外的路也不平整,這將加重吐蕃大軍的後勤困難。”

  犀鋒一路解釋下來,同時也勾畫了對吐蕃一戰的整個戰略。

  “王爺,我要兩萬大軍,最多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