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初起微瀾
作者:有時糊塗      更新:2022-05-14 10:15      字數:3176
  莫齊,三十多歲的中年人,身材微胖,原是丞相府屬官金曹掾做事,這次到揚州是甘棠舉薦。

  丞相府屬官眾多,全都是甘棠自己挑選舉薦,整個丞相府有屬官便有四百多人,莫齊在四百多人中並不是最突出的,所以這次被甘棠舉薦到揚州,頗令他納悶。

  他出身兗州士族,但家中並非門閥,反倒比較清貧,屬於家道中落,年青時發奮讀書,在秋品中獲得比較好的品鑒,被舉薦給甘棠,成了丞相府屬官。

  到揚州這一年多,莫齊的心情經曆了大起大落,鹽稅革新基本成功,這幾個月的鹽稅收入比革新前增加了兩倍,這個數字讓所有人都很振奮。

  可朝廷在鹽稅革新成功後,卻進一步提出全麵稅製革新的計劃,而且是當前最重要的國策,可這個國策受到士族階層的堅決抵製,揚州官府也同樣不配合,到現在,稅製革新舉步維艱。

  作為欽差行營計掾屬,莫齊深知行營內幕,這次稅製革新,明麵上是句誕主持,實際上是顧瑋在掌控,這讓他有些迷惑不解。

  (前文有誤,欽差行營主薄是晁攸,莫齊是晁攸下官員。)

  最大的迷惑便是,句誕怎麽會接受這種狀況,大權旁落的句誕幾乎沒有什麽意見,甚至還主動配合,毫不掩飾,以至於行營上下,連負責飯菜的夥房廚子都知道,欽差行營的真正主人是顧瑋。

  莫齊不明白,所以給他視為伯樂的丞相甘棠去信,在信中隱約提到這事,甘棠的回信也很簡單,隻有一句話,句誕此舉乃避禍之策。

  揚州士族門閥和官員的表現,讓他恍然大悟,可這下他就為難了,如果改製失敗,他們這些參與改製的人,勢必受到門閥士族的追殺,顧瑋能保住性命就是幸運。

  相通這點,莫齊差點就上疏辭職,但甘棠一封信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甘棠辭相前給他來了封信,讓他一定要守住,絕不能在這個時候退卻,那怕要辭職也要在揚州事了之後再走。

  這讓他有些迷惑不解,甘棠在信裏沒有說稅製革新的事,隻說風險和機會並存,此事當然有風險,可機會呢?如果成功,今後自己的宦途就一遍光明嗎?

  正猶豫不決時,顧瑋將揚州郡交給他,這讓他大為振奮,莫家已經很多年沒出過郡守以上的官員,特別是揚州這富庶的郡,如果稅製革新成功,回到帝都,說不定便會外放郡守,這讓他極為興奮。

  稅製革新的第一刀,肯定落在揚州郡,莫齊心知肚明,所以“接任”揚州後,他立刻抓緊時間熟悉揚州的政務,同時理清揚州人口和土地。

  顧瑋的請帖送出去後,莫齊立刻感到,事情要開始了,今後一年到兩年,揚州將是天下焦點。

  為了保證稅製第一箭不出意外,他請顧瑋下令,讓揚州郡下屬五個縣的縣令和縣丞全部到揚州,顧瑋沒問原因便答應了。

  顧瑋給了各個門閥和揚州官員五天時間,莫齊隻給下屬各縣三天時間,三天之內必須趕到揚州城。

  但莫齊沒想到,命令剛下,第二天便收到功曹韓章,主薄陸奇,督郵虞蔥的辭書。

  莫齊很是生氣,強壓憤怒將三人請到公事房,希望說服他們收回辭書。

  “朝廷要在揚州推行稅製革新,正值關鍵時刻,諸君在這個時候辭職,是為何意?”莫齊語氣很冷,神情更是陰沉。

  三人中功曹韓章的官位最高,但卻是以陸奇為核心,陸奇隻有二十六七歲,麵容瘦削,身材碩長,很是風流瀟灑。

  “下官當然清楚,下官不讚同朝廷之策,士族乃天下之根,是朝廷的柱石,朝廷此舉乃自毀根基,下官難以苟同,可朝廷要推行,下官隻能求去。”

  陸奇沒有隱瞞自己的觀點,神情十分堅決,韓章歎口氣,拱手道:“下官也不同意朝廷此策,本來早就該走了,可朝廷遲遲沒有任命新郡守,下官不得不勉強留任,可朝廷現在擺明要強行推行此策,下官隻能求去。”

  虞蔥一直在玩弄手中折扇,他的神情倨傲,虞家子弟用不著對一個下品士族家庭出身的官員客氣。

  “咱們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什麽稅製革新,我看是與民爭利,朝廷諸公在禍國殃民,在挖大晉祖宗的根呢。”

  莫齊略微沉凝,沉聲道:“三位大人,你們的辭呈下官可以轉呈顧大人,至於顧大人是不是同意,下官不敢保證,不過,在此之前,各位還是揚州府的官員,當恪盡職守,不可懈怠,否則,朝廷自有製度在。”

  虞蔥冷笑下,沒有多說,起身便走,還沒到門口,莫齊叫道:“韓大人,請留步。”

  虞蔥頭也不回的出去了,陸奇扭頭看了眼韓章,韓章平靜的站住,莫齊看著韓章,待陸奇出去後,莫齊才緩緩開口說道:“韓大人,你是揚州府老人了,當知道現在是什麽時候,稅製革新就要開始,還有兩天,顧大人就要召開揚州各門閥和官員大會,這個會後,稅製革新就要全麵展開,大人在這個時候辭職,朝廷將如何作想,還請大人慎重。”

  之所以留下韓章,莫齊知道無論陸奇還是虞蔥,他都不可能勸動,陸奇是陸家人,虞蔥是虞家人,陸虞乃揚州的千年世家,一等士族,勸說他們,壓根不可能。

  但韓章不同,韓章不是揚州人,是涼州韓家人,自然也是士族出身,在帝都求學時認識沙昊,獲得沙昊的賞識,沙昊出任揚州郡守時,便征辟他為揚州功曹。

  涼州士族能在江南為官,實屬罕見,在大晉所有士族中,涼州本就處於地域鄙視鏈的下端,不是最低,最低是交州士族,交州士族在鄙視鏈的最底層。

  更要命的是,韓家在涼州士族中也算不上上品,隻是中下品,祖上最大的官是隨太祖征戰時獲得過關內侯的封爵,這關內侯是封爵中最低檔的,比參與獎稍高。

  韓章能在揚州為官,實屬不易,而且韓家也不是什麽上品士族,莫齊沒有把握勸說陸奇和虞蔥,但有幾分把握勸動韓章。

  韓章苦笑下,歎口氣:“大人不用勸了,實話說吧,沙大人在時我便想辭職,我是涼州人,涼州現在戰火紛飛,胡人入侵在即,老父早有書信,讓我回涼州,為家鄉父老效力。”

  莫齊微怔,眉頭稍皺,心中壓根不信,他輕輕歎口氣:“胡人入侵在即,朝廷卻拿不出軍餉,迫不得已在揚州推行稅改,韓大人,揚州稅改成功,能為涼州提供更多的支持,這比在前線殺敵不是更要緊。”

  韓章在心裏苦笑,衝莫齊抱拳:“大人,其實,我也認為朝廷此時推行稅製革新,時機不對,更何況,此舉或動搖國本,導致天下大亂。”

  “聖人言,雖千萬人吾往矣!讀書人讀書,修心,修身,效法先賢,敢為天下先。稅製革新,方案相信慕賢兄已經看過,此方案不增加小民之稅賦,對士族也隻是稍有限製,但就是這稍微限製,朝廷的困境將極大改善,朝廷可以出兵塞外,可以平定吐蕃,可以安置流民,先賢曾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現在有個為萬世開太平的機會,慕賢兄,為何不願參與!”

  莫齊的話裏沒有咄咄逼人,以法理情相勸,奈何韓章已經打定主意,他苦笑下:“大人,不用多說了,聖人之言不能曲解,下官主意已定,還請大人原諒,還請大人在顧大人麵前多多美言。”

  莫齊十分失望,看著韓章離去的背影,心情非常複雜,莫齊的話有幾分打動他,但他不能留下。

  韓章三人回去等候顧瑋的命令,莫齊也來不及作其他什麽事了,拿起三份辭書就趕往欽差行營。

  在行營門口遇見晁攸,晁攸同樣是行色匆匆,神情很是嚴肅。

  與晁攸行禮,晁攸看著他的樣,忍不住苦笑。

  在欽差行營中,晁攸是他的直接上司,欽差行營主薄,顧瑋給他派的工作自然更重要,負責居中奔走,聯絡各方。

  欽差行營除了護著警衛的虎賁衛外,其他文官並不多,也就十來人,以晁攸和莫齊為首。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唉,我這也是一堆麻煩事,走吧,一起去見顧大人。”

  晁攸一看到莫齊便知道出事了,他甚至懶得去想出了什麽事,要出事,這幾天也該出事了。

  到了公事房外,晁攸正要求見,裏麵的書辦出來,告訴他們,顧瑋和句誕柳寒正在後花園喝茶。

  晁攸聞言不由有些驚訝,柳寒居然也在,朝廷任命的這位虎賁衛校尉,自從任命後,除了第一天外,其他時候都沒在行轅露麵。

  虎賁衛,皇帝親軍中的親軍,虎賁衛的校尉不是一般,別說普通州郡了,就算邊軍中那些一刀一槍拚殺出來的,都比不上。

  晁攸也見過不少武將,有秋雲那樣的儒雅的,也有方回這樣強橫囂張的,就沒見過柳寒這樣市儈的,簡直就是懶,一天到晚不知在作什麽。

  倆人趕到後花園,遠遠的看到涼亭裏,坐著三個人,三人似乎言談甚歡,爆發出一陣陣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