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麵君(下)
作者:有時糊塗      更新:2022-05-14 10:14      字數:3287
  “這是張猛張先生。”皇帝看出巒玄的疑惑,含笑介紹道,隨後又重重補充一句:“朕的布衣朋友。”

  巒玄心裏暗驚,他並不知道張猛與皇帝的關係,他入秦王幕下也不過三年多,不知道七八年前,當時的太子,現在的皇帝府內,張猛的排名還在蓬柱之上。

  皇帝稱之先生,巒玄自然不敢輕視,深吸口氣,盡量平靜的反駁道:“張先生此言差矣,首先,雍涼兩州沒有八十萬銀子,其次,朝廷調撥八十萬銀子是不夠的。涼州兵力不足,就算隻調派五千人到黃沙關,還有其他關隘呢,長川關,河口關,這幾個關隘也要增兵,端木將軍計算過,總兵力不得少於三萬人,這有可能擊退吐蕃。”

  “不需要那麽多。”張猛的神情依舊很平靜,他在涼州七八年,妻子孩子都埋在了涼州,現在孑然一身。在這七八年裏,有五年多是在服苦役,服苦役便是在個各關隘勞作,麵對吐蕃的幾個關口都去勞作過。

  “河口關最多用一千五百人,多了沒用。”張猛掰著手指頭說道:“長川關,更不需要多少人,這關口對麵是雪山,大隊人馬難以通過,平時也就小商隊經過。重點是,後麵的紅雲堡,即便長川關被偷襲,守住紅雲堡,便卡住了吐蕃人的路線,我要是德吉布,便不會選這條路線。他一定會走黃沙關。”

  巒玄冷笑兩聲:“張先生對涼州的了解不少,但,張先生想過沒有,端木將軍在涼州十多年,對涼州的情況更加清楚,除了這三關外,還有紅雲堡,落日堡,總管七八個城堡要守衛,況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能將希望寄托在萬一上。”

  “這話不錯,不過,朝廷現在拿不出這麽銀子和糧食,朝廷要關注的是並州。”薛泌鄭重的說道:“秦王當體恤朝廷的難處!”

  “可朝廷也要體恤王爺的難處!”巒玄有些生氣了,聲音略微放大:“這些年,朝廷艱難,給雍涼兩州的撥款都不足,王爺體恤朝廷,所有難處,都自己解決了,旱災,流民,邊患,都解決了,可今年,王爺實在撐不住了,隻能向朝廷求助。”

  這話一出,無論皇帝還還是蓬柱張猛都無言以對,這些年,朝廷府庫空虛,雍州涼州年年遭災,朝廷隻有極少的補助,全靠秦王東挪西移,拆東牆補西牆,四下求告,幾乎將雍州的門閥士族全得罪了,才勉強應付過去,雍州涼州沒有出現叛亂,秦王功莫大焉。

  “是啊,王兄這些年是夠難的。”皇帝歎口氣,望著窗外,好一會,才說:“這樣吧,朕允許秦王在涼州再開榷場,推行鹽稅革新,朝廷調撥,還是八十萬,朕從內庫調撥,嗯,三十萬,總共一百一十萬,糧食,糧食,調一百萬,今年雍州涼州就不用將糧食送帝都了。”

  皇帝此言一出,巒玄知道這是皇帝最後的決定,他想了想說:“如果是這樣,臣有個請求。”

  皇帝點點頭。

  “此次塞外胡族之亂,有部分小部落希望內附,臣以為,可以允許部分部落內附,前提條件便是,他們必須派人加入我大晉軍隊,抵禦吐蕃進攻。”

  皇帝先是微怔,隨即目光一亮,張猛微微點頭。

  塞外苦寒,胡族都原意內附,朝廷對胡族有防範之心,之允許少數胡族部落內附,這些部落無一不是為大晉立下大功,此刻若在涼州允許部分胡族部落內附,讓他們提供士兵,在大晉,胡族士兵是沒有軍餉的,陣亡也沒有撫恤,這樣的免費勞力,這個時候不用,什麽時候用。

  “朕準了。”皇帝沒有與張猛蓬柱商量便直接下了決定。

  “臣,謝恩!”巒玄正要叩頭,皇帝攔住他:“別跪了,這是禦書房,跪來跪去,麻煩。”

  蓬柱在心裏略感詫異,難怪蓬柱和張猛這樣自在,皇上是真的不太在乎禮節。

  “蓬卿,你寫個條子,給尚書台,讓潘鏈批一下,哦,對了,內附的事不要寫在上麵,巒卿,你和潘太師秋將軍他們見麵時,將這事說一下,就說朕已經準了。”

  “巒大人,告訴秦王,”張猛忽然插話道,巒玄眉頭微皺,對這樣隨意打斷皇帝的行徑,還是很不習慣,但他沒作聲,隻是看著張猛。

  “雍州,涼州,有不少豪門士族,占有大量田地,這裏麵可以出一些軍餉。”

  巒玄一驚,皇帝眉頭緊皺,扭頭看著張猛,張猛點點頭,皇帝怒色一閃,天下門閥,沒有不多占土地的,雍南富庶,太祖曾經以此為根據,征伐天下,可今天,雍南的土地九成在門閥士族手中,朝廷稅收因之大減。

  不過,這裏麵有個潛規則,與陳國一模一樣。

  大晉律有規定,上品士族允許占田多少,下品士族允許占田多少,庶族允許占田多少,都有明文規定。

  但幾百年下來,這條規定早就被突破了,曆代燕家皇帝都大罵小收拾,門閥士族占地越來越多,皇帝也就愈發不敢去碰這個馬蜂窩,數來數去,隻有當今皇帝清查陳國土地和十多年前邵陽郡王。

  所以,秦王不敢去碰這個馬蜂窩。

  “回去轉告秦王,朕給他撐腰。”皇帝盯著巒玄,幾乎是一字一句的蹦出來。

  巒玄臉色蒼白,他當然清楚其中利害,可任憑士族擴張土地,在他先祖留下的《周遷》中對此便有詳細的論述,指出周之亡,士族大量兼並土地便是其中重要原因,要想天下長治久安,就必須抑製土地兼並。

  可真讓秦王去捅這馬蜂窩,他又十分猶豫。

  他不知道自己怎麽答應皇帝的,恍恍惚惚的出了宮門,到了宮門外,他才清醒過來,回頭看看宮門。

  良久,一聲長長的歎息。

  “怎麽啦?”犀鋒察覺到他的情緒不對,連忙追問:“怎麽,朝廷一點也給?!!!”

  巒玄歎口氣,轉身朝馬車走去,犀鋒連忙追上去:“你倒底說說,朝廷給沒給?倒底給多少?”

  巒玄依舊沒開口,徑直上車,犀鋒遲疑下沒有跟上去,翻身上馬,跟在馬車旁邊。

  “我看秦王不敢去碰這馬蜂窩。”

  巒玄剛出去,蓬柱便輕蔑的開口說道,皇帝負手而立,麵帶冷笑,可背在身後的手卻已經握成拳頭。

  “現在不動也好,”張猛歎口氣:“涼州麵臨大戰,雍北也動蕩不安,現在去捅這馬蜂窩,造成朝野不安,對前方戰事不利。”

  這話隱隱在批評皇帝,不該在這個時候提土地的事,秦王更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動那些門閥士族。

  “算了,不說這個了,”皇帝沒有絲毫不悅,返身坐在書案後,抬頭看著蓬柱說:“給太原王的旨意擬好沒有?”

  張猛點頭,這道聖旨沒有交給中書監,而是張猛親自草擬,皇帝看過後,也不言聲,吩咐黃公公蓋印,張猛愣了下,連忙勸道:“還是先送到尚書台,讓尚書台先蓋印。”

  聖旨的下放程序一般是,中書監先擬好聖旨,然後交給尚書台蓋印,再送回皇帝蓋印。

  這樣作的原因是,皇帝的聖旨必須加蓋尚書令的印章,才能成為聖旨,若皇帝蓋了玉璽,尚書令拒絕蓋印,這皇上的臉就丟大了。

  “沒事,潘鏈不會封回。”

  蓬柱語氣輕蔑,絲毫不掩飾對潘鏈的蔑視。

  皇帝沒開口,揮手讓黃公公趕緊派人送去,黃公公沒有絲毫表情,拿著聖旨出來,交給外麵等候的小黃門,讓他趕緊送尚書台。

  戰事就要展開,尚書台十分繁忙,連潘冀都到尚書台來了,聖旨到了尚書台,潘鏈仔細看過後,正要蓋印。

  “皇上還是讓太原王領兵?”左辰問道,尚書台對誰領兵分歧甚大,其中秋雲的呼聲最大,但皇帝就是不答應,秋雲也提出,讓段昌領兵,可潘冀認為段昌要坐鎮幽州,這裏同樣十分要緊,潘冀舉薦原方回部將展鵬。

  這展鵬官拜中郎將,是一員宿將,也是一員悍將,在十多年前的那場戰爭中,展鵬先後在段昌齊王方回麾下作戰,在戰後,他調到邙山大營,擔任邙山大營騎兵中郎將,潘冀調整禁軍和邙山大營,將他調到方回麾下,還升了一級,成了四品的振威中郎將。

  將展鵬調到並州,本來就有解決方回後,讓展鵬收拾局麵的意思,可泰定帝忽然又改了主意,將並州邊軍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由宗室領軍。

  但太原王沒有領軍經驗,他雖然參加過對鮮卑的戰爭,可從沒單獨領軍,也沒有出塞作戰的經驗。

  所以,秋雲沒有舉薦他,而是舉薦了展鵬。

  “太原王在並州多年,對塞外也比較熟悉,讓展鵬當他的副手,就算不能大勝,也不至於出什麽意外。”潘冀歎口氣。

  秋雲沒作聲,該說的,在禦書房已經說了。

  “這糧草,民夫,唉,這仗還沒打,銀子就象流水似的出去了。”甘棠苦澀的直搖頭,糧食,民夫,那樣都要銀子,民夫還好,並州有大批流民,就地招募,便可得數萬民夫,民夫雖然便宜,可聚沙成塔,這筆銀子也不少。

  “是啊,這些年,塞外胡族就不安分,先帝一直沒理會,不也是無奈嗎。”潘鏈歎息著說道。

  “還好,今年咱們總算有了點銀子。”左辰倒是有幾分興奮,有這場戰爭的勝利,大晉將再度威臨天下。

  潘鏈拿出中書令,啪,蓋在聖旨上。

  抬頭看著大家,笑道:“現在就看太原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