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君議定策(上)
作者:有時糊塗      更新:2022-05-14 10:13      字數:3311
  大晉朝廷數十年裏,朝廷的體製變了數次,大晉的官製嚴格的說分內朝和外朝,內朝分中書監和尚書台,外朝則為丞相府,中書監和尚書台的角色很微妙,有時中書監的權力大,有時尚書台的權力大,當今的權力結構是中書監幾乎就是個起草詔書的機構,尚書台才是權力最大的決策機構,而代表外朝的丞相府,則負責處理這政務,權力受到極大削弱。

  尚書台位高權重,秋雲乃泰定帝的托孤重臣,潘鏈就算不滿,一時半會拿他也沒辦法。

  秋雲不讚成的原因是因為他覺著此事透著蹊蹺,他與齊王世子並不熟,數年之前回朝述職,曾經見過齊王世子,不過那時世子還隻有十一二歲,但世子無論在齊地還是在帝都,風評都很好,可為何發生這樣的事?秋雲覺著這是齊王避禍之舉。

  既然如此,秋雲覺著可以幫他一把,削爵就太重了,減少藩地,可以削弱他的實力,也就可以減輕皇帝的懷疑。

  秋雲對朝局有自己的判斷,皇上登基後,頻頻作出重大決策,明麵上看,是因為朝廷府庫空虛,可實際上是皇帝要對朝廷上下進行變革,這種變革在皇帝還是太子時便嚐試去作過,但遭到門閥士族的強烈反對,因而被泰定帝強行打斷。

  對皇帝的舉措,秋雲感到左右為難,清理度支曹,他是讚成的,但清查土地和鹽政革新,他覺著有點操之過急,特別是清查土地,觸動了整個士族階層,他本能的感覺到,陳國的事還沒結束。

  “皇上請諸位大人到禦書房。”

  門口傳來小黃門的聲音,三人跟著小黃門出來,三人都沒開口,在這個場合沒有向小黃門打探消息的,三人沉默的跟著,領路的小黃門很識趣,走得並不快,潘鏈和左辰都還跟得上。

  尚書台是皇帝的決策機構,從尚書台到禦書房並不遠,沒多一會便到了,小黃門站在門口,三人走進禦書房內才看到太尉潘冀已經到了。

  見過禮後,潘冀便偷瞧下潘冀,潘冀眉頭微皺,似乎有什麽事很為難,再看皇帝的神情,同樣眉頭緊皺,還隱隱帶著怒色。

  “皇上,這是....”潘鏈試探著問道。

  皇帝稍稍遲疑,便輕輕歎口氣,看著房間裏的四人緩緩說道:“你們都是父皇留給朕的輔政大臣,自登基以來,國事艱難,全賴諸卿鼎力相助,才勉強維持,可朕沒想到,太尉今天向朕求去,朕不知道在那有失德之處。”

  潘鏈聞言不由大驚,連忙上前:“皇上言重,皇上登基以來,宵衣旰食,勤政愛民,萬民皆知,豈有失德之處,皇上,臣不知太尉為何請辭,但臣可以保證,太尉對皇上忠心不二。”

  皇上神情依舊冷峻,秋雲沒有說話,心裏歎息,他看了潘冀一眼,潘冀也不分辯低頭站在那。

  左辰皺眉,潘冀請辭也出乎他的意料,他看著潘冀沉聲問道:“太尉大人,你這是為何?”

  潘冀抬頭,看看左辰又看看秋雲,輕輕歎口氣:“臣本駑馬,先帝用臣,本就權宜之計,皇上登基之後,信臣用臣,臣深感皇上的恩德,可駑馬是拉不了大車的,太尉,位高職重,臣,德才皆不配,實在難擔此重任。”

  皇帝輕輕歎口氣,正要開口說話,潘冀撩袍跪下叩首,抬頭看著皇帝說:“皇上,當年臣向先帝言道,我潘家已經富貴之極,女為太後,兄為太師,掌尚書台,臣又掌太尉,此不合體製,皇上,先帝當初用臣,是為穩妥,今天下安寧,臣再掌太尉府,實為不當。”

  說道這裏,潘冀重重歎口氣,眼中含淚:“皇上,此乃臣肺腑之言,還請皇上準臣所請。”

  秋雲聞言大為佩服,就憑這眼光,潘冀就比潘鏈強多了。

  左辰也沒剛才的激動,微微歎口氣,一時不知該說什麽。

  潘鏈心裏大為憤怒,他一直指望潘冀的支持,潘冀是輔政大臣,參讚尚書台,他早已將其視為自己最大的支持,可沒想到居然在這個時候打退堂鼓。

  可該說什麽呢?潘冀居然把什麽都說了,潘鏈一時不知該說什麽。

  皇帝神情稍緩,但眉頭卻皺起來,略微沉思便說:“你起來吧,潘愛卿,你不要憂讒畏譏,先帝信任你,朕也信任你,太尉府,你還是給朕好好掌控著。”

  “皇上!”潘冀抬起頭來,淚流滿麵。

  “起來吧。”皇帝說著過去將潘冀扶起來,安慰了一下,然後轉身拿起一本奏疏問道:“禦史彈劾齊王,潘愛卿,尚書台的意見不合,咱們就議議,看該如何處置?”

  皇帝的話太快,無論潘鏈還是秋雲左辰都沒作好準備,皇帝看看三人,又拿起兩張紙片:“太師和左老師的意見是削爵,秋愛卿的意見是削地,太尉,愛卿的意見是什麽?”

  潘冀擦幹淚水,接過兩張紙片,看後想了想說:“臣讚同秋將軍的意見,此不過風雅之事,若非齊王在居喪期間,也沒什麽不妥。”

  皇上點點頭,扭頭看著潘鏈問道:“太師和老師的意思卻是削爵,太師,說說你的理由。”

  “我大晉以孝治天下,齊王在居喪期間,作出此等有傷風化之事,不重處如何向天下臣民交代,臣以為必須削爵重處!”潘鏈肅然說道。

  皇帝看看左辰,左辰也大聲叫道:“皇上,當今天下,門閥世家,士林學子,荒淫奢靡之風盛行,重處齊王,意在糾正此風氣,起到撥亂反正之效。”

  皇帝心裏明白,左辰對當今士林崇尚的那種空談荒唐之風,極其不滿,每每提及,都要嚴詞批判,現在有這麽個機會,當然不會放過。

  “秋愛卿還是那個意見?”

  秋雲點點頭:“皇上,齊王此舉並沒有違例,在女人身上作畫,以前也曾聽說過,他並沒有違反守喪之律,而削藩,這個處罰已經很重了,齊國的藩地已經縮減到郡國的範圍,此舉可以向天下表明皇上的仁厚。”

  皇帝沒有說話,呆呆的看著窗外,說實話,他很想徹底解決齊王問題,可秋雲和潘冀都反對,特別是秋雲最後一句話,向天下人宣示自己的寬仁,這話很有吸引力。

  皇帝很清楚,陳國清查土地和度支曹查賬,已經震動門閥世家,這些門閥世家人心浮動,暗地裏,不知在策劃什麽,他心裏不由冷笑一下,既然如此,那咱們就較量較量。

  半響,皇帝拿定主意,轉身看著秋雲微微搖頭:“秋卿說的是,齊王此舉是很不妥,不過荒唐之舉,朕看也不必重處,下旨嚴詞斥責,另,罰俸半年。”

  “皇上!”潘鏈不解的叫道,左辰也不滿的叫道:“皇上,如此輕縱,貽害無窮,還請皇上三思!”

  “皇上仁德!”秋雲沉穩的躬身施禮,左辰再度不滿的叫道:“秋將軍!”

  “左大人,”秋雲平靜的答道:“皇上如此處置是妥當的,齊王並沒有真正近女色,隻是在女人身上畫畫,這與近女色是兩回事。”

  “臣也如此認為,”潘冀也讚同道:“皇上,如此處置甚好,...”

  皇帝打斷他,揮手笑道:“好了,此事就這樣吧,潘太尉,秋大人建議派兩萬人出塞,你怎麽看?”

  “兩萬人?”潘冀不解的看著秋雲,於是秋雲將自己的設想解釋了一遍,最後說:“這個方案的缺陷是,方達統兵可以,可要調解草原上各部落矛盾,就不行了,朝廷需要另外派一個大員去。”

  潘冀想了下,緩緩的說:“皇上,臣以為,秋將軍此策可行,不過,軍隊不用派兩萬,臣的建議是一萬,另外,一萬在邊境集結,同時下令,並州方麵也在邊境也要集結,另外,雍州和並州都要大舉向邊境集結兵力。”

  “等等,等等,”潘鏈打斷他的話:“我們那來這麽多兵力?朝廷也沒有這麽多錢糧。”

  “所以,我們要施詐,”潘冀說道:“朝廷沒有錢糧支持出塞作戰,而且,不管一萬還是兩萬,兵力都不足,那倒不如施之以詐,我們不斷向邊境增兵,但這並不是真的增兵,而是假增兵,白天增兵,晚上撤兵,營盤越建越大,糧草越集越多,如此造成一種聲勢,雍州要出兵十萬,並州出兵十萬,造成一種聲勢,逼胡族就範。”

  皇帝越聽神色越凝重,這個策略十分冒險,比秋雲之策更加冒險,萬一被胡族識破,那一萬兵力和朝廷重臣都會處於危險之中。

  “另外,臣舉薦秦王或太原王為使,秦王長居雍州,太原王統帥並州邊軍,對大漠有威懾力。”

  潘冀又補充一點,秋雲同樣神色凝重,但他想的與皇帝不同,他覺著此策可行,隻要小心操作,有七成的把握騙過胡族,但就是讓秦王和太原王為使,這....

  沒等他想好,皇帝已經看著他:“秋愛卿,你覺著太尉此策如何?”

  秋雲已經來不及細想,思索著答道:“臣,以為,可行,不過,這人選還需斟酌。”

  “秋愛卿可另有人選?”皇帝問道,秋雲搖搖頭:“臣,沒有更好的人選,不過,皇上,秦王身份尊貴,長期鎮守雍州,他若去了大漠,雍州怎麽辦?還有,太尉此策,也需要有人來實施,皇上要委托何人?”

  皇帝本來很高興,這時,也沉默了,本來他屬意秦王,可秋雲這樣一問,頓時感躊躇,想了想,還是拿不定主意,目光一轉,看見穆公公,便問道。

  “穆公公,你是怎麽想的?秦王出使,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