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四處火星冒
作者:有時糊塗      更新:2022-05-14 10:12      字數:3591
  小麥子記錄很詳細,但並不很長,幾個關鍵點都很詳細,其中並沒有他個人的主觀判斷,穆公公很快便看完,然後閉上眼想了會。

  “小林子,你怎麽看?”

  “柳寒一直很低調,”林公公沒有猶豫,立刻答道:“結合其他情報可以判斷,柳寒主要的落腳點還是經商,但也有幾個疑點,比如,他為何要加入禁軍,而且還隻是擔任一個小小的隊正,另外,我很好奇,他年紀輕輕,怎麽就到了宗師上品的境界,對這個人,兒子暫時還看不清,還需觀察。”

  穆公公沉凝下點頭:“嗯,你都看不清,那別人就更是一頭霧水了,如此看來,這人是有點神秘,這也沒什麽,他和薛泌延平郡王交好,恐怕知道前段時間朝廷有議論,打算開始算緡告緡策,他加入禁軍,恐怕是為避禍,這些商人,為了錢,什麽事都幹得出來。”

  林公公有些明白過來,柳寒加入禁軍的時間不早不晚,正好是有人建議朝廷重啟算緡告緡之時,想到這裏,他忍不住笑道:“這些商人啊,什麽招都想得出,朝廷真要推行此策,在禁軍裏當個小小的隊正就能躲開了?!那不成笑話了。”

  “老祖宗,幹爹,”小麥子突然插話道:“兒子有個疑問,他既然與薛泌薛大人,還有延平郡王很熟,幹嘛不謀個更好的職務,薛泌薛大人在中書監,就算中書監不行,可延平郡王新掌度支曹,要安插一個人,應該沒有問題。”

  “這也是咱家不解的地方。”林公公歎道,穆公公微微搖頭:“這個恐怕倒容易理解,這些商人既想交好權貴,又害怕與權貴走得太近,你看去年方回大將軍之事,多少投靠他的商人被抄家滅門。”

  在帝都人看來,方回一案在斬殺方回後便已經結束,可實際上,此案牽連甚廣,方回在並州十多年,並州邊軍和商戶,有多少與他有牽連,這個案子在並州,一直到現在都沒完,並州商家有數十家被查抄,邊軍有數十人被撤職和調離,這其中固然有人借機謀財,但也很難證明他們自己與方回沒有聯係。

  小麥子恍然大悟的點點頭,恰到好處的露出敬佩之色,林公公不動聲色的點頭:“幹爹說的是,幹爹,現在他是鐵鷹內衛,兒子想是不是低了點,要不要升到銅牌?”

  穆公公想了想搖頭說:“就這樣,先看看再說,現在就升,倒有可能助長他的驕矜之氣。等他將漕運徹底掌握在手裏後,再升也不遲。”

  “幹爹說的是。”林公公點頭說是,穆公公看著手裏的紙片:“要支持他收容風雨樓的那些遊兵散卒,這些人散落在帝都內外,總是禍患,碼頭,也要支持他,方震在帝都留下的人都在這裏麵,這次就一並掃了。王家許家,哼,蟄伏十來年了,靜極思動,又要將手伸進帝都來了,苟況與他們勾搭在一起,將來也是個禍患,這次就給他個教訓。”

  “這苟況也有些自不量力,帝都這麽大,豈是他一個三江會可以吞下的,我有些懷疑,這柳寒收容了風雨樓的遊兵散卒後,會不會再度伸手向賭場青樓?”林公公笑著插話道,小麥子低頭站在邊上,這個話題不是他可以插話的。

  “伸就伸吧,”穆公公無所謂的說道,說到這裏,他又停頓下,皺眉想了會,才接著說:“告訴他,宮裏會暗中支持他,對王許田要堅決打擊,要盡量削弱他們的實力,打消他們在近期重返帝都的想法。”

  “是,”林公公猶豫的答應下來,穆公公淡淡的說:“不要擔心他沒這個實力,就算他沒有,延平郡王和薛泌還是有的,他們會支持他的。”

  林公公這才點點頭,隨即有些擔心的問:“這,王家許家,會不會....”

  “不管他們,現在不是他們重返帝都的時候,朝廷已經夠亂的了,他們要進來,會更亂。”穆公公歎口氣,神情疲憊且迷茫。

  林公公愣了下,隨即問道:“是不是揚州或陳國又出事了?”

  穆公公歎口氣:“豈止揚州,涼州並州都出事了,秦王上奏,塞外白山匈奴和上渠匈奴發生內亂,兩部小王引兵互攻,而盧水匈奴大王蒙遜病故,他的幾個兒子爭位,眼見著也要打起來。”

  “涼州刺史和護羌中郎將端木正就沒采取措施?”林公公有些驚訝。

  匈奴人被鮮卑人擊敗後,便南下歸附大晉,大晉將其分成五部,安置在並州涼州秦州,劃出地方安置,這些內附匈奴人被總稱為五部匈奴,五部匈奴豈是也可以稱為三部匈奴,安置在涼州東北部的盧水匈奴,由於距離比較遠,一向比較獨立,而雍州北部的匈奴被稱為上渠,並州是安置匈奴部族最多的地方,這部分匈奴人分為三部,但通常統稱白山匈奴。

  五部匈奴,在最初還有統一的單於,可在大晉朝廷的運作下,統一的五部匈奴在百年前分裂了,各部自有單於,可在四十多年前,並州的三部匈奴人組成了白山匈奴,這三部實際成為一部,稱為白山匈奴,但在朝廷依舊還是稱為五部匈奴。

  在這五部匈奴中,白山匈奴與朝廷的關係最密切,方回反擊鮮卑時,就曾大量征調白山匈奴兵馬,在並州邊軍中,現在依舊還有不少匈奴人擔任中下級軍官。

  “按照朝廷規製,匈奴內部的事由他們自己決定,除非他們要求朝廷出麵,現在上渠匈奴請求朝廷出麵,可白山匈奴卻不希望朝廷出麵,至於盧水匈奴,完全是他們自己內部的事,都不希望朝廷出麵。”

  上渠匈奴的實力要弱些,所以,希望朝廷出麵調停,白山匈奴實力強些,自然不希望朝廷出麵,按照慣例,朝廷應該出麵,可白山匈奴對朝廷一向忠心,在大晉與鮮卑戰爭中,始終站在大晉一邊與鮮卑作戰,所以,朝廷於情於理都不應忽視他們的要求。

  但問題是,朝廷在這兩起紛爭中,隱約看到鮮卑人的影子,特別是盧水匈奴,盧水匈奴單於雖然年過五十,但從未聽說過他身體有恙,卻忽然病故,護羌中郎將端木正密報說是被毒死的,他的五個兒子在吐蕃羌人鮮卑的支持下,爭奪單於位。

  林公公將最近西邊和並州的密報找出來,送到穆公公麵前,穆公公一份一份的看,隻看了一半便將密報扔到一邊。

  “都是些廢物!”穆公公神情陰霾,語中隱隱帶怒,林公公歎口氣,神情中帶著幾分羞愧,這幾年內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藩王和門閥,對邊塞和胡族的滲透較少,以至於現在拿不到確定的情報。

  “朝廷每年花這麽多銀子,養著他們,居然無所事事,傳令,西邊的內衛,全體扣薪一月。”穆公公十分氣惱,斷然下令。

  林公公沒有聲辯,穆公公揉揉太陽穴,林公公小心的問:“那揚州和陳國又出了什麽事?”

  “揚州的事倒是不大,句誕和顧瑋幹得還不錯,隻是皇上不滿意。”穆公公輕歎一聲,剛才在尚書台,皇上雷霆大怒,痛罵句誕和顧瑋,斥責倆人在鹽政上縱容門閥世家,照倆人的改法,朝廷幾乎無所得。

  聽說沒什麽大亂子,林公公稍稍放心,說實話,他真不希望朝廷現在出什麽亂子,朝廷現在經不起折騰。

  “陳國又出什麽事了?”林公公小心的問。

  “陳國的事才真麻煩,”穆公公歎口氣說道:“朝廷動作還算快,可消息已經泄漏出去了,大批流民湧現陳國,蓬柱上疏,彈劾兗州刺史,潁川郡等六郡郡守,說他們縱流民入陳國,現在陳國有流民超過五十萬,陳國已經不堪重負。”

  皇帝拿著蓬柱的奏疏在尚書台大發雷霆,要尚書台罷免兗州刺史,罷免六郡郡守,可潘鏈不知怎麽想的,這次居然很硬,百般勸說,就是不肯草詔。

  薛泌因此與潘鏈急了,就在尚書台與潘鏈吵起來了。

  林公公聞言有些目瞪口呆,五十萬流民湧進陳國,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陳國郡根本無力安置這麽多流民,抄的那些土地要優先安排那些門閥的蔭戶,然後才是那些流民,現在五十萬流民湧進陳國,那些分不到土地的流民,萬一在陳國鋌而走險,事情就不堪收拾了。

  良久,林公公才歎口氣:“尚書台這是在幹什麽?!潘鏈暈頭了?!什麽錢都敢收?!”

  潘鏈的行為與以往大相徑庭,更主要的是,潘鏈是關東士族,陳國郡的士族門閥乃潁汝士族,雙方矛盾甚深,潘鏈在這個時候為他們說話,這裏麵沒鬼才見鬼了。

  “唉,先不管潘鏈,先查西邊,讓涼州方麵盡快查清盧水匈奴內部倒底發生了什麽事?有沒有鮮卑人插手,還有吐蕃,羌人,都是那些部族插手?!讓他們盡快查清,盡快回報!”

  “是。”林公公答應下來,忽然他想起來了:“幹爹,這柳寒的瀚海商社,他的商隊遍布西邊,常年走塞外,對塞外的情況很是熟悉,是不是讓他查一下,說不定有意外之喜。”

  穆公公先是愣了下,隨即皺眉,內衛都查不到的東西,那些商人還能查到?

  “幹爹,有時候,這些商人更敏銳,要知道,盧水匈奴部落若亂,商隊勢必就不會再去,所以,商隊對這些事恐怕更在意。”林公公越是分析越覺著有道理,他忽然覺著收柳寒入內衛,並不僅僅為內衛增加了一個宗師級高手,而且還有可能填補塞外情報這個空白。

  “行,這事就交給你辦吧。”穆公公點頭,反正死馬當作活馬醫,有棗沒棗打一杆子吧,頓了下,他又補充道:“帝都不能亂,告訴他,盡快讓帝都安穩下來。”

  這下林公公又有點意外,聽穆公公這意思是要將帝都地下世界交給柳寒似的,這才一通話的功夫,老祖宗的心思便又變了,可轉念一想,又不覺意外了,柳寒已經是內衛,而且修為精深,再這,這人似乎對地下世界興趣不大,自然權力欲就不大,看他與小麥子討價還價的樣,在劉家老酒,公然聲稱,大晉律法在,要依靠大晉律法與王許田等門閥鬥,說明此人還是有敬畏心。

  以上種種,都說明,此人沒有蕭雨那樣桀驁不馴,容易掌控。

  如此,帝都地下世界,交給他,是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