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曲終
作者:有時糊塗      更新:2022-05-14 10:10      字數:3926
  交還是不交?這是個問題。

  很多人徘徊在生死之間,比如那個叫哈姆雷特的,還有更多的人徘徊在男女朋友之間,為了一個選擇輾轉反側,可歸根到底,這是個利益和良心問題。

  選擇利益,違背良心;選擇良心,損失利益。

  柳寒不是那個哈姆雷特,沒有猶豫多久,便果決的說:“留下她。”

  老黃輕笑下點點頭,眼中全是讚賞之色,柳寒解釋下說:“我不是發善心,方家小姐在府裏已經半天了,我們再交出去,恐怕會授人以柄,此外,交出方家小姐,損益對半,一目了然,可留下她,雖然危險,但可規避,咱們這府這麽大,藏個把人應該沒問題,一旦她逃出帝都,回到並州,咱們的收益將遠超現在。”

  老黃聽後忍不住輕輕搖頭,這家夥總不喜歡高尚,即便作了近似這樣的事,也總要把目的弄成低級趣味。

  姑娘還在沉睡,柳寒看了看,輕輕將她手臂拿出來,給她號了號脈,又輸入道內息,發現她的內傷挺重,經脈有些混亂,好在沒有傷及丹田。

  老黃在邊上很安靜,柳寒精通醫術,丹師都通醫術,這也是他斷定柳寒有丹師修為的重要理由,在西域時,商社的夥計受傷,輕傷由大夫負責,重傷都是柳寒親自出手。

  姑娘在查探時被驚醒,睜眼看見柳寒和老黃,稍稍驚訝了會,便要起身下床,柳寒立刻製止了她。

  “不要動!正在給你治傷!”

  姑娘感覺到有股內息進入自己體內,慢慢的梳理自己那混亂的經脈,滋潤已經幹枯的丹田,這股內息初始細弱,慢慢的變得宏大,充滿生機,所到之處,猶若春雨降臨幹裂的大地,春風吹裂了冰凍的長河,枯幹的樹枝上,生長出細細的嫩芽。

  “此人是誰?內息如此宏大端正!”姑娘心中大驚,睜眼看著柳寒,見對方正抓著自己的手,兩根手指搭在自己的脈門上,而內息的起源正是這裏。

  “不要動!抱神守一,順其自然!”

  柳寒的聲音很溫和,姑娘趕緊收斂心神,翻開心扉,任憑內息在體內循環,一步一步梳理自己混亂的經脈。

  幾個循環後,傷勢恢複了小半,柳寒收束內息,將姑娘的手臂放回被內。

  “大恩不言謝,請教恩公尊姓大名,若有機會,方慧芸日後定當回報!”

  柳寒衝她微微一笑,心說這方大小姐有其父風範,直爽中帶著幾分精明。

  方府之事,瞞不過帝都人,自己這個樣子,肯定與方府有關,與其巧言相瞞,倒不如坦然相告,如此更易贏得對方的信任。

  “我叫柳寒,你好生養傷,其他一切都不要想。”

  方慧芸默認了,柳寒起身準備出去,方慧芸低聲問道:“恩公,我父帥.。”

  “不知道,朝廷還沒公布,不過,不管方大將軍能不能逃出來,你都要先將傷養好,而後才說得上其他。”柳寒答道:“哦,對了,不要想偷偷跑出去,外麵正在全城搜索,以你現在的傷勢,京兆府一個衙役便可對付你,所以,你現在最需要作的是,將傷養好,有了你父親的消息,我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告訴你。”

  方慧芸不是那種士族小姐,從小便被父帥當男孩養,騎過烈馬,見過血肉橫飛的戰場,進入魔門後,又曾經在雁門關外的草原上追殺過馬賊,見過生死。此刻聽柳寒這樣說,便沒再開口。

  柳寒見她稍稍激動便沉默下來,心中暗暗稱讚,倒底不愧是方回的女兒,審時度勢,殺伐果斷。

  “方回授首,全府326口,隻有方回的女兒方慧芸在逃,應該躲在城裏的某個地方,現在京兆尹衙役,虎賁衛,內衛,還有九門都督府兵丁,已經全體出動,挨門挨戶搜索,相信要不了多久便能緝拿歸案。”

  雅文閣內,林公公向皇帝報告,穆公公依舊坐在皇帝床前,程公公在外屋,皇帝床前還多了兩個人,太子和潘鏈。

  潘鏈坐在穆公公的下首,而太子則是站著的,站在潘鏈的下首。

  雖然還在初冬,房間裏已經點起了火盆,上品的徐州細碳冒著幽藍的火光,沒有絲毫碳氣,將整個房間熏得暖暖的。

  林公公屈身站了很長時間,皇帝依舊沒有開口,他的額頭冒起一層細汗,忍不住偷眼瞧瞧穆公公,穆公公低著頭,蒼老的身體微彎,根本沒有向他這邊看一眼。

  潘鏈心裏有些緊張,奉召到雅文閣不是一次了,可他從來沒今天這樣緊張。皇帝出乎意料的讓他坐下,而太子卻還站著,還站在他下首,這個信號太明顯了!

  皇帝輕輕咳了兩聲,穆公公連忙拿起毛巾,將皇帝嘴邊的口水擦去,皇帝稍稍示意,穆公公又將皇帝扶起來,將枕頭墊得更高,讓皇帝靠在上麵。

  隨後,穆公公又將參靈湯端來喂了皇帝半碗,皇帝的臉上稍稍有了點血色,然後他輕輕搖頭,穆公公又將碗放在旁邊,又拿起毛巾給他擦了擦。

  這一切他做得很熟練,也很快。

  皇帝輕聲嘀咕了一句,穆公公扭頭看著潘鏈和太子說:“皇上問,並州那邊情況怎麽樣了?”

  潘鏈趕緊躬身答道:“方回死後,並州總督和護匈奴大將軍出缺,臣等商議,由破弩將軍王元接任,並州刺史由原並州刺史別駕隗秀接任。”

  這兩個人選是尚書台商議的結果,有鮮明的士族特征,王元和隗秀都是士族出身,王元出身祁縣王家,祁縣王家乃並州赫赫有名的大門閥,其家族淵源可以上推到前代大夏之時,在天下士族中排名可以進前十,比起什麽河東三大家,秋雲秋家還要靠前。同樣,隗家也不簡單,隗家乃冀州士族,雖然沒有王家那麽顯赫,祖上也出過丞相太尉,在冀州也是名門望族。

  這兩個人選絕對不會遭到士族的非議,相反會得到他們的讚賞。

  不成想,皇帝聽後輕輕嘀咕了句,穆公公平靜的轉述:“皇上不同意,諸位大人,現在邊郡太平,鮮卑已經分裂,對我大晉的威脅早無威脅,匈奴內附,成為我朝屏番,並州不需要再駐守一支龐大的邊軍。”

  太子聞言目光陡然明亮,看著躺在床上的父皇,露出敬佩的目光。

  皇帝雖然病重,可思路依舊敏捷,這個想法看似突兀打破常規,可實際上是最好的處置辦法。

  “皇帝的有意設漠北都護所,安北都護所,雲中都護所,作太原王燕溱遙領漠北都護所都護,著東營公燕騰任安北都護所大都護,持節,兼任中山太守,原中山郡守他調,尚書台自行安排;著常山孝郡王燕衡領雲中都護所都護,兼任雁門郡太守。並州刺史由太原王燕溱兼任。”

  穆公公語氣平淡,可太子潘鏈都知道,這不是商議,而是決定,皇帝這是要以宗室領軍,取代士族門閥和軍中將領。

  曆史上有過這種情況,每當皇帝感到無法掌控時,或者有重大危險時,首先考慮的便是宗室掌握軍權,在前段時間,皇帝已經下詔,宗室藩國兼領地方行政和軍權,再將並州邊軍權力掌控在宗室手中,天下軍權十之八九已經控製在宗室手中。

  而宗室中,對太子威脅最大的齊王已經被逼就國,齊王的軍權已經被皇帝收回。

  現在天下的重兵集團涼州邊軍和幽州邊軍,隻有這兩支軍隊不在宗室手中,但這兩支軍隊駐守在涼州幽州,這兩州乃苦寒之地,軍需糧食全部要自中原運去。

  涼州的軍需糧食由雍州提供,可雍州掌控在秦王手中。

  幽州的軍需糧食控製在冀州手中,而冀州控製在士族手中,皇帝在冀州最富有的魏郡封了個賢郡王,這等於在冀州打入了個楔子,掐住了冀州的咽喉。

  穆公公說完之後,太子和潘鏈同時躬身領命,皇帝又說了幾句,穆公公伏在他耳邊聽了陣,然後抬頭對外麵叫道:“把秋雲的詔書拿來。”

  程公公拿著明黃色的詔書進來交給穆公公,穆公公將詔書打開先看了一遍,然後拿給皇帝看,皇帝看後示意同意,穆公公交給太子。

  “殿下先看看吧,”穆公公又補充道:“看後用璽。”

  太子接過來,這是一封封賞秋雲的詔書,詔書內容無非是秋雲戌邊數十年,勞苦功高,皇上念其你年高,決定調秋雲回朝,出任驃騎大將軍,參錄尚書事。涼州總督,護羌大將軍由端木正接任。

  “兒臣遵旨。”

  這道詔書,太子早就見過,皇帝早就告訴過他對秋雲的安排,現在不過是將以前的安排落實。

  房間裏很安靜,太子親自拿起玉璽在詔書上蓋印,正準備將詔書交給程公公,他又收回來對程公公說:“這道詔書,由本太子親自去宣。”

  程公公先是愣了下隨即明白,一言不發的退到邊上。

  潘鏈心裏有些不安了,秋雲的威望太高,又是上品士族出身,在朝中,無論號召力還是威望都遠遠超過他,有他在尚書台,對他掌控尚書台非常不利。

  而且他隱隱感到,在解決方回後,皇帝對他也有所防範,具體就在秋雲的使用上,驃騎將軍,本朝僅次於大將軍的軍方二號人物,在大將軍缺任的情況下,驃騎大將軍主掌征伐,這就分了太尉潘冀的權力。

  秋雲參錄尚書事,在尚書台牽製他的力量,而且由於他的軍方背景,他說的話分量非常重。

  穆公公隨後又傳達皇帝旨意,這次是調整尚書台。

  “裴舒已經年老了,讓他致仕吧。”

  “太師潘鏈,忠勤為國,兼任尚書令。”

  “太子太保左辰,輔佐太子,功在社稷,著參錄尚書事。”

  皇帝的命令迅速落在明黃的絹帛上,蓋上玉璽,傳達到各處。

  太子親自到城外凝翠莊向秋雲宣讀了聖旨,秋雲跪在冰涼的地上接過聖旨,心中十分平靜,無喜無悲,謙恭的回答著太子的祝賀,他當然清楚這位儲君的意思,可他卻沒有心思回應。

  從涼州到帝都,他就像走在鋼絲上,兩邊都是萬丈深淵,稍有不慎便會落得粉身碎骨,現在他終於走到對岸。

  他安全了,至少,未來五年是安全的。

  數日之後,依舊是在長清渠邊,裴舒向數十位前來送行的大臣告別,船升起風帆,跳板收起來,裴舒站在船舷邊向眾大臣拱手告別。

  船使出水門,進入洛水,北風吹拂,帆漲得鼓鼓的,蘆花早已凋零,沒有了白白的,漫天飛絮,原野上光禿禿的,滿是荒涼。

  遠遠的有馬蹄傳來,一隊騎兵正向北急馳,象是邊塞有警,急赴戰場,可裴舒卻覺著象是在逃亡。

  “走吧,走吧,總算落了個囫圇個。”

  裴舒遠遠的望著帝都高大的城牆,喃喃自語。

  船近偃師,船上拉響了警鈴,裴舒急忙跑出船艙,護衛上來稟告,岸邊有人拚殺。裴舒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岸邊正有數條人影拚殺在一起,看看寬闊的水麵,裴舒稍稍鬆口氣,隻要不是內衛便好。

  然後他下令加快速度,現在他不想參與任何可能引起麻煩的事,隻求安靜的回到故鄉。

  隨著裴舒致仕,段昌返回幽州,因皇帝病重,四大總督回朝,引起的一係列事情終於告一段落。

  泰定十八年初冬,帝崩,太子奉皇帝遺詔,在承先殿登基為帝,年號至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