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新鋪子開張(一)
作者:魚翅      更新:2022-05-10 19:54      字數:3151
  兩縣動工一事都是祁佑在忙活,隻因知行被一眾老人絆住了腳。

  得了這樣的好事,知行再回訪,這群老人家幾乎個個老淚縱橫,還特特備好了瓜果硬是要讓他帶回家去。

  雖無奈,卻也知曉了老人家們對這慈安堂是懷著憧憬的,那這地方便是建得好!

  石碑一事暫時未叫人知曉,兩人的意思都是在建成之日將石碑一同立上去,也叫這幫富戶們好好長一長臉麵。

  這些日子,一日當做三日地用,待能暫時歇下腳,阿榮幾個建在小涼山窯洞附近的新鋪子已到了開張之日。

  幾個小子也知道家裏最近忙著正事,慈安堂與私塾這兩樁就是隔壁幾個縣裏都傳遍了,春歸跟如意體諒知行祁佑辛苦,窯洞那邊便時常叫人盯著進度,給了套圖正等著頭一批手繪瓷器送過來。如此忙碌之際,阿榮一麵不願去打擾,一麵又有些忍不住。

  頭一回做成了一樁大事,從建造鋪子到跟鄉裏人定下采買,裏裏外外都是他們親自過的手,半分都沒依靠家裏。

  若是沒人來看一看成果,到底要有些失落。

  如此這兩日幾個小子麵上都是一副猶猶豫豫的模樣,等春歸跟如意盯完了進度,又送去第二批套圖,終於閑下來能坐齊了一桌子一同吃飯時,終於注意到幾人的麵色了。

  飯桌上幾個小子時不時看幾個哥哥姐姐一眼,又立刻垂了頭。郭展鵬性子急當時就想開口邀一邀,立刻就被耿榮幾句咳嗽給打了回去。

  郭如意瞧著自家弟弟這別扭樣,夾了一筷子菜過去:“吃個飯還不安生。”

  郭展鵬無奈,隻能悶頭吃菜。

  還是知行隨口提了一句:“看你們這幾日比往常空了些,鋪子那邊忙完了?”

  不等幾個小子回話,春歸立刻恍然,失笑道:“瞧我,竟差點給忘了。”

  “這鋪子是快開張了吧!前些時候我還叫你們祁佑哥空出一日來,專門給你們撐一撐場子,轉頭就給忘了,怪我怪我!”

  耿榮連忙擺手:“不要緊不要緊,家裏這麽忙,不過一次開張,春姐不來也沒事兒。”

  幾人頓時麵紅,又高興又連連應道:“就是,等家裏忙完了再過來也不遲。”

  春歸放下筷子,看著這一幫懂事的弟弟笑道:“再忙咱們也得過來,頭一回做成了這樣大的事兒,咱們都記著呢!”

  得了個保證,耿榮幾個早已不複剛剛的別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裏直高興。

  春歸又想了想:“等瞧過鋪子,正好也將蔡姐姐接回來,再過半月就是縣試,是咱們小寶跟誌遠顯身手的時候。你們兩個哥哥那會兒是沒了空閑的,咱們就一個不落地過去候著!”

  聽到點了自個兒的名字,兩個孩子臉色都有些紅潤,有些羞意地笑笑。

  還未見這鋪子,但每日聽著他們報來的進程,春歸心中多少也有了數,從選址到定價,到同周邊鄉裏定下采買蔬菜瓜果,都是他們自個兒考察後細細思慮過的,看賬目也並未有浪費破財之舉,她也樂得誇一誇這群小子。

  既是在飯桌上提起了這一茬,憋了許久的幾人都有些忍不住了,你一句我一句地將這些時日的各項定奪同眾人一一細說。

  如今這鋪子,展鵬頂了個掌櫃的名頭,阿仁承包了鋪子起建時的各項花費計算,阿榮帶著誌高陳家兩兄弟把後續采買蔬菜瓜果的事兒給包攬了下來,至今為止是做得有模有樣,待開了張也是不慌不亂的。

  聽到這兒知行插了一嘴:“這鋪子你們就預備著親自上手,一個夥計都沒雇?”

  “當然!夥計到時忙不過來再請也不遲,如今有咱們自個兒忙活著。”郭展鵬立刻應道:“再說請個夥計一月也得幾錢銀子,多請幾個一月少不得要整兩整兩地花出去。”

  就連鋪子裏的廚子都是他叫管事從家裏店鋪裏撥過來的,隻為省一筆銀子。他心裏又算了一筆,連忙搖了頭。

  這副模樣,好似請了個夥計便本錢不保似的,引得眾人一陣發笑。

  “沒想到如今展鵬成了勤儉持家的。”

  郭展鵬被打趣麵上也無半分不好意思,努著嘴道:“本來就是,春姐給了二百兩銀子而已,刨去建鋪子花去的五十兩銀子,零零碎碎花去十多兩,剩下的可也要備著采買食材,從前也不知道這銀子竟如此不經用啊!我娘雖說給了幾百兩,可也不能仗著這筆銀子亂花亂用的!”

  他一派精打細算的模樣,一分一厘都很眾人講明,神情分外認真。

  一桌子人憋著笑,任由他細細說著。

  這開年拿著包袱可憐巴巴過來的模樣還曆曆在目,敲定番薯契約不成萎靡不振的情形也恍如昨日,如今已既能勤儉算計,又拿回了采買瓜果的紙約。

  這些時日若說變化,這小子堪當頭一位。

  郭如意滿目欣慰,偷偷擦了擦眼角。

  一桌人邊吃邊聽著他說道,也定下了兩日後一同到這新鋪子裏瞧上一瞧。

  ……

  兩日後是個宜開張的好日子,當初郭展鵬托了家裏管事查了好一番年曆才得來的。查得管事都忍不住跟主家打趣:“上回這麽查日子還是為著小姐出嫁。”

  如此得了一個好日子,又在飯桌上跟春歸幾個通了氣兒。

  旁人日子尋常般地過著,隻他們幾個這兩天又是焦急又是不安,就連一向溫吞的阿仁也有些神不守舍的。

  眾人看在眼裏,心裏也明白,開天辟地頭一遭,不免心生慌意。

  過了兩天難耐的日子,終於到了開張這一日。

  幾人前一日就在鋪子裏歇息,第二日一早,鞭炮便掛在了上頭,阿榮跟郭展鵬兩個閑不住,擦了又擦,轉了又轉。

  兩人心裏都隱隱有些感知,好似這鋪子是一樁考驗,都想著給家裏人一個滿意的答複。

  廚子是前一晚就開始忙活起來的,待到日出時候,小集市前後紛紛有了來往的人,這味道便從鋪子裏傳出來了。

  當日春歸給的幾道點心,串串,月餅,涼皮都是味道足,抗餓又便宜的東西。浸串串的湯香味更是又濃又烈鼻子,隻要開了鍋,能鋪天蓋地地湧出來,幾扇門都隔不住。

  這大清早忽的被這麽一激,來往的人都驚了一下。待聞著味道一路尋過去,才知是阿榮幾個開的這家小鋪子。

  有人受不住這味兒,想進去吃上一份,又被告知這鋪子不做早點生意,正午才真正地開業。

  這可把這幫人急的。

  無奈早一批過來的大多是到窯洞裏忙活的工人跟手藝人,個個都趕著時間,隻好跟往日一樣隨意到攤頭裏吃了點。

  人來人往,可這味道卻是不散的,這一早上可把邊上擺攤兒的給難受的。

  直到臨近正午,這大紅鞭炮高高懸起,鋪子門大開!

  為著去瞧一瞧新鋪子,春歸還特特關停了鎮上的鋪子,裏邊幫工的柳家旺夫婦倆,家裏幾個小廝管事通通開了假,也跟著一道過去了。就是幾個孩子照例去往私塾備考,知敏是姑娘家,如今稍大了些便不帶她出門了。

  少了幾個孩子,這一行也坐了兩駕馬車,當初她開鋪子那會兒也沒這麽興師動眾的。

  若說當初春歸到這鎮上開鋪子也算熱鬧,幾道新鮮點心加上鋪子新奇的裝飾勾足了往來的人,可也比不過小涼山這一處的鋪子。

  先是這鋪子的位置優越,來往各鄉的交叉口,又在新集市的當口,引來的人不論是相熟的還是圖個熱鬧的都有。裏正媳婦兒一幹做了這采買瓜果生意的定然來捧場,鄉裏各處聞著新鮮趕來的一茬又一茬。加上被一早上的串串香味兒勾住的人,人顯然是越聚越多。

  郭家爹娘更是起了大早,管家管事小廝丫頭一大堆愣是放出來去捧今兒這生意。

  這些還不夠,更有兩縣富戶也插了一腳,竟是結著伴兒地從鎮上趕來,同滿路的莊稼漢子青年一塊兒擠著道兒!

  等春歸一家兩駕馬車到了,這小小的一條集市街道已圍滿了人。

  除了祁佑知行,剩下的確也是頭一回見識這集市。

  四鄉八村的交叉口,沿著大道一路下來圍了個水泄不通,自成一條三曲四彎的長街。從前邊上的雜草除了,推平成開闊的地兒,大路往下就是山路口,山路再往上就是落成的窯洞。此刻有好些人從上頭下來,應是正午休息時候了。

  這條自成的長街裏除了就地擺下的攤子,還有用木架子搭起來的茶水攤,遠遠望去,這新鋪子倒是頭一座正正經經的店麵。隻門口圍滿了人,現下一瞧有些瞧不真切。

  兩駕馬車上下來了人,聞著傳過來的香味兒,春歸不免笑道:“這湯底怕是熬了好一上午了,學聰明了,用這味兒吊著人呢!”

  郭如意又是欣慰又是無奈:“何止,還使喚了我爹娘各處傳消息去了,求親告友的,放了話說是怎麽也得來捧一捧這場麵。”

  “連兩個縣太爺都托來了,今日這生意不好也得好。”

  “咱們趕緊過去吧,這門口都快擠滿了,再不過去就怕沒位子給咱們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