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六章滿月宴(二)
作者:魚翅      更新:2022-05-10 19:54      字數:3196
  李老爹連連搖頭:“是老頭子我沒顧慮到,忘了給郭老爺發請柬了,還好有春歸丫頭來提了醒兒!”

  郭老爺眼睛一亮:“春歸也在了?”

  “一大早就來了,如意也在裏間,一塊兒逗弄孩子呢!”

  “這丫頭,我要想找個時候好好謝一謝她,無奈家裏小子還不爭氣,手裏生意又實在繁忙,便一拖再拖,可巧就趁了今日老伯家裏這一樁喜事吧!”

  郭老爺自來熟地同李老爹說著話,郭夫人則示意一眾下人將送來的禮盒擺上。

  又上前拿出一個隨身攜帶的小盒子,郭夫人麵目和善地看向李老爹:“老伯容我們這麽突兀地上門來,這給小孫女的禮就先收下吧。”

  “早年間京都裏收下來的一塊玉,一直未加雕刻,趁了今日,雕成了個玉金鐲子,到時給孩子帶上吧。”

  郭夫人將盒子打開,果然是一小串鐲子,小兒手腕大小,雕刻得尤為精致。

  尋常孩子不過一個紅繩小金鈴鐺,像郭夫人這樣大的手筆實屬罕見。

  李老爹雖疼惜曾孫女,可到底心裏有些不安。

  還是郭老爺一把拿下,塞進了他手裏,朗聲笑道:“老伯可別推辭,小丫頭得有好玉傍身,也是咱們的一番心意。”

  當著滿院子人,推來推去也實在難看,李老爹心裏滿滿的感激,終是收下了。

  看在眾人眼裏不免幾聲驚歎,一個小丫頭的滿月宴,能有這樣大的陣仗是頂了天的熱鬧。

  當初李老爹跑去蔡氏宗祠認下這一門親,李家一眾族老是千般萬般地埋怨,對這門親事也是諸多不願,哪成想還有今日的造化!一眾長輩坐在正堂主桌,一側將坐兩位縣令,一側將坐郭家老爺,官商相坐,何等的臉麵!

  郭老爺見是主桌,心裏也頗為感念,坐到自家女婿邊上後笑道:“老伯厚道。”

  朝眾人笑過後又偏頭朝祁佑知行兩人低聲道:

  “官窯那事兒我聽聞了,我多嘴一句,後頭的處置可妥當?若還未妥當,我這兒還有好些得當的家仆也有一身好力氣,身契都握在手上,用起來都方便的。”

  知行心裏一暖:“嶽丈放心,都已妥當。”

  郭老爺聞言也鬆了口氣:“那就好。”隨即又補了一句:“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就開口,不用自個兒撐著,縣令又不必事事萬能的。”

  兩人幾不可聞地應了聲,繼而又同桌上的長輩鄉親們推杯換盞。

  女賓主桌裏一幹李家的婦人也早已坐下,邊上坐著裏正媳婦兒,特意留出兩個位子給還在裏間逗弄孩子的春歸如意留著。眾人知曉這兩位子的主兒,自然也沒人來坐,隻心裏麵上都是再高興不過的模樣。李家村的人不比小涼山,跟春歸幾個又是玩笑又是親近的,隔著村子,有好些隻見過一兩麵的,今日自然興奮。

  郭夫人同裏正媳婦兒也算是老相識了,自然坐在了一道,她一落座,滿桌婦人既興奮又不免拘謹。

  這也在所難免,郭夫人掃了一圈後淡淡笑著,同裏正媳婦兒和蔡大娘不時說著話,也不去同她們搭話,免得給一桌人壓力。

  說是小閨女的滿月宴,也就是滿屋內外的十來桌人一道熱鬧熱鬧,要看要逗弄的早已進裏間看過,這會兒也不願叫孩子受了驚嚇,隻在裏間安安穩穩地睡著。孩子睡著後,春歸跟如意兩個才慢悠悠地出來。

  “嬸子嫂子們見諒,往日裏我跟如意時不時地逗弄,這不一日沒見心裏就想得慌。”春歸邊笑著致歉,邊同郭夫人打了招呼:“伯母也來啦!”

  “這倆丫頭,趕明兒自個兒生一個不得日日都看著玩兒!”裏正媳婦兒將兩個凳子挪開,一邊打趣。

  春歸假意惱道:“嬸子從前做媒婆,這會兒又催生,我劈成兩半兒都不夠的。”

  裏正媳婦兒無奈地點點她額頭:“如意還有些羞意,咱們家春歸這臉皮子可越發厚了!”

  郭夫人瞧了一眼自家閨女含羞的模樣,不免笑道:“都是縣令夫人了,我這閨女嫁出去卻比做女兒家時更加自在。”

  想到自個兒那小兒子,從前那般不爭氣,可不就得這閨女扛起家業嗎,可如今就不一樣了。

  郭夫人含笑地看看春歸,心下一片鬆快。

  男賓主桌那兒的人一掃便知,春歸隨口一問:“展鵬今兒沒來?”

  郭夫人笑著點頭:“昨兒一早就跟著管事采買田地去了。”

  如今他們一家已決定在這兒定居養老,宅子已有,田地卻還未置辦,兒子回來後一聽家裏正商量這事兒,便拍著胸脯攬下了。

  換作以前她哪敢想。

  采買田地不是什麽大事兒,可勝在是兒子自個兒攬下的差事,不論大小,都是他曉事兒的證明。

  說到底還是要謝一謝春歸。

  見郭夫人這滿麵的笑意,春歸哪還能不明白,應聲道::“展鵬如今厲害著呢,郭伯父來年便可退居,安生養老了!”

  這話說到郭夫人心坎裏去了。

  春歸心裏暗笑,郭家二老臨老了才可退居三線,她卻是早早地計劃著,隻將阿榮阿仁往前一推。

  一桌子人熱熱鬧鬧吃到正午後,李老爹請來的整整五個廚子,時刻不停地炒菜上菜,隻把十來桌人吃得肚子渾圓,除卻菜色還有各式點心,足見心意。

  飯後蔡氏也還是抱著熟睡的孩子出來走了一圈,誌存在後頭扶著,小寶誌遠眼巴巴地瞧著,更有李老爹夫婦高坐正堂,眼神也隻放在孩子身上。一家子人如此小心的模樣,眾人也不敢高聲吵醒了孩子,隻看上一眼後便小聲說話。給眾人瞧過後,蔡氏就抱著孩子進了裏間。

  屋子外的一眾人又是一輪高聲慶賀。

  好聽話進了一籮筐,一整日下來李老爹幾個竟也仍舊精神奕奕,輪流抱著睡飽醒轉的孩子逗弄。

  這頓飯一直吃到下午,幾輪下來吃不動了才罷休,這架勢比當日蔡氏成親也不遑多讓了。

  眾人隻感歎蔡氏這好福氣,同春歸交好,再嫁得好人家,又得婆家長輩疼惜,再細看早已不複當年的潑辣模樣。

  吃飽喝足,每人再得一個福氣包,包裏都是點心糖果跟一小袋的米麵,這出手更是闊氣。

  早知道這些年鄉裏哪家辦個滿月酒,給客人包幾塊糕點幾塊飴糖就差不多了,哪有這樣大的陣仗。

  不管李老爹多大方,這一趟鄉親們沒有一個不高興的。

  眾人陸陸續續離開後,郭老爺夫婦又一個細問閨女近況,一個同祁佑知行隨意說了幾句。最後夫婦倆真心實意地同春歸道了謝意。待郭展鵬從外頭采買田地回來,小涼山這一處新開的鋪子還是得多加看顧,等鋪子正式上了章程,也就是郭展鵬曆練結束的時候。

  屆時窯洞處該有一副光景,眾人心知肚明,來日瓷器的護送,商戶間流轉不出意外就落在郭家了,郭老爺退居後,這重擔自然是由郭展鵬擔起。為著日後,郭展鵬也必須早日立起來。

  送走李老爹夫婦後,整個屋子便隻留下他們幾個了,裏裏外外還有好些桌椅板凳還未歸置,可李老爹無心管顧,仍抱著小曾孫女不放手,小心翼翼地哄著。小丫頭已換上了百家衣,花花綠綠的。

  蔡氏見狀也不忍心:“要不我跟誌存就在家住上一月吧,誌存還沒接活兒,誌高又忙著新鋪子,正好幫著打理打理家裏的田地。”

  這話一落,李老爹夫婦倆立刻抬了眼,眼裏一片欣喜。

  “真的?”

  老人家本以為日頭落了,大孫子一家子也得回鎮上了,雖心裏不舍但也沒辦法,隻是抱著孩子不願鬆手,隻想再多看幾眼。忽的聽到蔡氏這一句,兩個老人頓時高興得跟什麽似的!

  蔡氏如此說,想來也在心裏思慮過的,春歸自然也緊著老人家高興,隻也憂心蔡氏身子還未好轉,想把兩個丫頭留下照顧。

  蔡氏卻給拒了:“鋪子正是忙碌的時候,阿榮阿仁又要忙著新鋪子,前頭不就沒人了嗎,這一月過去我也就好全了,到時再上去幫忙,這一月就叫小桃小柳先頂著。”

  春歸也隻好作罷,無奈道:“蔡姐姐這懷了十月的身子,不光擔著懷孩子的累,還要操心鋪子,叫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等蔡氏回嘴,她繼續道:“小寶跟誌遠我就帶走吧,縣試在即,他倆在鎮上,祁佑也方便時時教導。”

  蔡氏自然應允。

  小丫頭要住上一整個月,李老爹夫婦倆心裏舒坦了,也怕一直抱著擾了孩子困意,便抱進了房間睡覺。

  夫婦倆再出來,挑挑揀揀將一幹瓜果蔬菜放到了馬車上,直叫.春歸帶回去吃。

  本來這天色已暗,等到明日再走也方便些,隻是昨晚知行那愁眉苦臉的模樣,想來虞縣的情狀還是有些棘手的,再耽擱,怕他心裏幹著急,於是一行人便打算趁著夜色回鎮上。

  放置瓜果時,春歸過來搭了把手,李老爹看了眼一旁幫著擺放桌椅板凳的祁佑,同春歸道:“天保沒來,禮卻是到了。”

  “我叫誌高回了個福氣包過去,他一句不吭地也收了。”

  說著歎了口氣,似是不明白程天保的意圖

  春歸沉默不語,心裏大抵對這人心裏是如何想的有了一些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