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作者:魚翅      更新:2022-05-10 19:53      字數:3215
  裏正夫婦倆都是極警惕的人,一聽到這兩個名字立刻就有了反應。

  裏正忙道:“可又是這兩個犯的事?!”

  “錯不了了,這村子裏除了李蘭還有誰見不得春歸半點的好,全村人除了他們家誰不是家裏有個一塊兩塊的番薯地,毀了全村的菜地,春歸這兒也不免出了錯漏,如今看自個兒落了這麽個下場,心裏必是恨得牙癢癢,這是既不叫鄉親們好過,也不讓春歸好過!”

  裏正媳婦兒倒是一口咬定了李蘭。

  春歸一聽神色一頓:“下場?她怎麽了?”

  裏正媳婦兒看看裏正,又轉回來歎了氣:“……前些日子本也要上來同你說一說,隻忙著收番薯,又是農忙季,一時之間也忘了,總也覺著不是什麽要緊大事。”

  “就那日你回去後,那程天保掄起棍子打了李蘭,幸好那肚子沒事,如今兩人就不止分床,連房間都隔開了,飯都是各吃各的,你說阿珍懷了孩子幾家人歡天喜地的,李蘭這兒卻是這副模樣,這肚子裏的孩子想來定不是程天保的。”

  不然成親三五年沒個孩子,一朝有了不得敲鑼打鼓地慶賀。

  隻若不是程天保的,他又何苦替她遮掩。

  裏正媳婦兒想想都覺著唏噓。

  春歸沉默著不吭聲,這兩人成了如今這情狀,按著李蘭的性子,憑著心裏的一點落差也得恨毒了她,撒鹽這種事兒她不是做不出來,隻如今她們夫妻倆連門都不敢光明正大地出來,這鹽從哪兒來,難不成連夜摸黑地買鹽撒鹽嗎?

  她抬眼又看向裏正:“叔兒,您若是得空,幫我打聽打聽那賣油鹽醬醋的貨郎那兒近日有誰買了好幾回的鹽,我去鎮上的雜貨鋪也打聽打聽。這十來戶人家這麽多塊菜地,少說也得好幾公斤的鹽,平白無故地買了許多定是有問題!”

  她也不說是不是跟李蘭夫婦有關係,從這鹽查起總不會錯。

  裏正抽了一口煙,點頭。

  這事兒不論怎麽說都是件大事兒,村裏好不容易有個脫貧的法子,他們這幫老的怎麽也不會叫人害了去!

  “嬸子,這幾日勞你將這事兒到處抖落出去,叫家家戶戶都防備著些。”

  還真是慶幸鄉親們的勤快,想到種菜,這才早早地發現了菜地裏的問題,不然等到下一季播種,番薯長久地長不出來,那京都裏才是真有麻煩了。

  裏正媳婦兒擺擺手:“這事兒也不用我抖落了,你瞧著吧,不出今日,隔壁幾個村子也得明明白白地聽著了!”

  確實如同裏正媳婦兒說的那樣,春歸前腳剛回了鎮上,後腳村裏幾個老一輩的長輩們得了消息通通從家裏出來,個個黑著臉挨家挨戶地查看了菜地,前不久才見了收番薯的盛景,這會兒菜地竟被人給毀了,這哪是小恩小怨,這是要跟他們小涼山過不去啊!

  長輩們動了怒氣,小輩們跟有了倚仗似的,訴苦掉眼淚一茬接著一茬,護了這個村子幾十年的長輩們看在眼裏更是氣憤。

  裏正他爹年紀大了後除了探親外再沒出過門,可一聽了這事兒,第二日披著厚重的露水就往隔壁幾家村子走去,更有其他長輩各分了路線,跑了幾個村子的村長裏正和自家的族長那兒。

  他們都是有閱曆見識遠大的人,直言這不光是小涼山的事兒,更是咱們周邊所有村子的大事兒。

  當初春歸那兒得了保證,若是小涼山這番薯種上一年半載可行,京都裏若也還缺,那這脫貧致富的法子也會分到其他村子這兒來,不出幾年,不愁鄉親們手裏沒個積蓄!

  可今兒竟出了毀地的醃臢動作,當頭一棒就將第一步路給斷了,這便是跟周圍幾個村子都過不去!

  這樣的話放出來,可想而知幾個村子的人得有多重視,誰不眼饞小涼山的這樁生意?誰不想一個菜地一兩銀子地收著?如今斷了小涼山的路子跟斷了他們的後路有什麽分別?

  於是這日後不用裏正夫婦倆查驗,幾家村子便各自找起了內賊。

  頭一件事就是奔到各村的貨郎那兒問是誰買了這許多鹽。

  第二日春歸雇來的人手一到,已有好些人結著伴到山上挑了黃泥土回來。

  有自家村的,也有隔壁幾個村子的青壯年,一擔子一擔子地挑下來,替換下菜地裏的泥土。幾個村子的人一道團結起來的景象不多見,多是一方受了難得時候。

  因是這樣的下作手段,耿榮說什麽也要跟著一道過來,祁佑走前千叮萬囑過,要他護好這一家子,護好春歸,今日他就雇了一輛馬車,守在春歸邊上同她一起分析著。

  春歸的意思是,昨日已問過鎮上的雜貨鋪,沒有人一袋子一袋子地買過鹽,那這人隻能在村子裏的貨郎那兒買,定是村子裏的人,這麽十來戶的人家少說也要幾十袋,就是分開時日分批次地買,一次也要買上不少。貨郎不該沒有印象。

  而最有作惡嫌疑的李蘭夫婦倆如今貌合神離,又整日地不出門,沒有作惡的時間,或許是另外幾個村子的人看不慣小涼山這樁生意才下的手。

  她自覺猜測得當,而耿榮的一句話,便讓春歸愣了神。

  他道:“既然嬸子們都猜測李蘭的孩子不是程天保的,那姘頭又是誰?李蘭不用出門,那男人不是能到處晃蕩嗎。”

  春歸沉默片刻:“……也不無可能。”

  想了這麽久,倒是把這事兒給忘了。能跟李蘭搭在一塊兒的哪會是什麽品性良善的人。

  村口十來戶人家遭了殃,挖土填土也是一項大工程,春歸雇的人手替換上去後,下來休息的鄉親個個累得汗如雨下,卻還不忘招呼春歸一聲:“前頭各家的人都去問貨郎了,想是很快就有消息了!”

  “那殺千刀的混賬玩意兒,揪出來看我不一拳頭揍過去!”

  春歸淡笑道:“叔兒消消氣,知道是誰就好,不論是送宗祠或是縣衙都夠他受了。”

  幾人擦了汗擺手:“如今倒不是咱們能做主的了,你不知道,昨日你走後,你們那些叔公,爺爺,舅公,這些上了歲數的都出來說話了,那人若是揪出來送縣衙前就得脫層皮。”

  春歸心裏也有了數,點了點頭:“有長輩們做主也好的。”

  如此她倒是隻等著就好。

  帶著耿榮在自家屋裏坐了會兒,給幾個填菜地的人送了些水,村裏說得上話的都在自發地找人,春歸想起耿榮剛剛說的那話,有心上程家一趟,卻被耿榮攔了下來。

  當初祁佑走時,頭一個叫他防著的就是那對兄嫂,他哪敢讓春歸一個人過去。

  “春姐,你且等一等,待叔兒嬸子們查出誰買了這許多鹽也就知道了,不差這一會兒的功夫。你說得也有理,萬一真另有他人,你這會兒過去也是無用的,還白白受他們夫婦倆的氣。”

  春歸也隻好歇了心思,隻誰也沒想到,她不去找這兩人,程天保反而自個兒上了門。

  耿榮才起身要去燒水,就見門口過來了一個長相同祁佑有幾分相似的漢子,隻臉色差得發白,大有病過一場的架勢。

  光是同祁佑長得像這一點就叫耿榮心裏直打鼓了,他連忙回了身,叫了春歸。

  春歸回頭一瞧,那站在門口滿臉的無力狀的男人不正是那程天保嗎!

  她趕忙起身,因這人幾次三番虧待過祁佑,她心裏幾次三番恨不得將人套麻袋痛揍一頓,可今日見他卻一副失了生機的模樣。

  想到裏正媳婦兒口中他與李蘭突然起來的矛盾,又有幾次痛打李蘭的事況,春歸麵上一冷,總歸是防備著他的。

  待耿榮反應過來,早就擋在春歸前頭護著了。

  那頭程天保卻不再前進一步,嗤笑一聲:“我來是跟你說一聲,李蘭那婆娘早前就同我說過要在菜地裏下鹽巴,不過我沒同意,還是出了這事兒我就不知道了,你們要抓就去抓李蘭吧!反正她肯定知道!”

  這話說得兩人齊齊愣住,程天保卻有些不耐煩:“我騙你們做什麽!假不假的你們把人抓走問一問不就成了!”

  春歸緩過神平靜地看著他:“她不是你媳婦兒嗎?”

  程天保好似聽了天大的笑話:“媳婦兒?!老子昏了頭了娶了這麽個不要臉皮的婆娘!要早知道她是這麽個玩意兒,我活該成親那日活活掐死她!”

  話裏的狠戾讓春歸不由得心裏發寒,耿榮連忙又擋在前頭,瞪著他。

  程天保繼續道:“這爛心爛肺的婆娘,陰招兒不斷的,你們可趕緊的!”

  他說完晃晃蕩蕩地朝自家走去,還是從前的窩囊潑皮樣兒沒變,同李蘭之間卻翻了天。

  耿榮搓了搓手臂,一陣惡寒:“看來他媳婦兒是真給他戴了頂綠帽子,竟然跑來告發她了!”

  “可他前些時候怎麽還替李蘭遮掩,說孩子就是他的?早些時候給揭發出來,李蘭就該進祠堂了,哪來的念頭給菜地撒鹽。”

  春歸搖搖頭,不知怎的,突然想起那日她坐上馬車將走時,這對夫妻吵架,李蘭脫口而出程天保這斷子絕孫的命有個孩子給他送終就該慶幸了。

  難不成程天保……

  春歸連忙回神,不敢再想。

  耿榮剛要出門將這事兒報給裏正,就見山路另一頭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壓著一個青年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