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閑話
作者:魚翅      更新:2022-05-10 19:52      字數:3804
  從蔡族長家出來時早已過了正午,春歸一看天色,這私塾下午的課都開了。小寶想來沒心思回去了,也沒來得及跟周晗知平留句話,這幾人在家裏還不知道多著急呢。

  這驢車來時李家一家子老小加上祁佑坐過來的,回去加上春歸知行和蔡氏三人就擠得滿滿的了,蔡氏她娘留下了那雞鴨鵝,七兩銀錢卻一分沒動,硬是塞回給了李老爹。

  “老叔,這錢我們不能要的,尋常人家的聘禮不過就是雞鴨果子,我們家收這些也就夠了。”她抹了抹眼角,緊緊握著蔡氏的手:“我這閨女雖嫁過人,這些年性子又出了名的潑辣,可她心是善的,也是肯好好過日子的主兒,一定會孝順您跟老嬸子!”

  蔡大娘又是說好話又是保證,天知道,這閨女的婚事愁了她足足八九年,今日又發生了這茬子事兒,她險些以為閨女要被絞頭發做姑子,沒成想能收回一樁好姻緣,此刻她看著李家一家人,心裏滿是感激。

  兩家人在驢車前說了好一些話,直到被蔡大娘偷偷叫去回家拿東西的兒子兒媳跑來,她才止了話頭。

  眾人一看,蔡齊夫婦倆喘著氣兒,手裏拎了滿滿的紅糖,年前做好的臘鴨,蔡大娘全接過,全數放在了驢車上頭。

  這回是真把這輛驢車擠得滿滿當當的了。

  “春歸那孩子吃過我做的臘鴨,最是好吃不過的了,熏得油汪汪的,家裏誌遠那孩子保管愛吃!還有那紅糖,老叔老嬸每日喝上一碗,都是好的!”

  她真真恨不得把家裏好的都給放上,春歸看了她這番模樣,又是無奈又是好笑:“行啦大娘,你把這臘鴨的手藝交給蔡姐姐,還怕誌遠他們吃不著嗎!”

  蔡大娘這才不好意思地拍了拍掌:“瞧我這樣兒,這都過了正午了,你們怕都是吃著飯趕來的,我不說了不說了,你們趕緊回去。”

  又拉過蔡氏,看了看一旁摸著腦袋傻笑的準女婿:“這麽多人呢,你倆顧著點爺爺奶奶,別讓磕著碰著了!”

  兩人連忙應聲。

  已有一家和美的模樣了。

  春歸好笑地看著這幾人,借著祁佑和知行的手上了驢車。

  這一路過去,蔡家村家家戶戶門口都站了人,見這車過來了,個個交頭接耳地說著話,偶有一兩人真心道了句恭喜。

  事兒算是傳出去了。

  李老爹總算有了抽煙的時候,看了這村子裏人的反應,有別扭的,也有高興的,敲了敲煙槍對著蔡氏道:

  “你這孩子,誌存說是怕我知道你倆的事兒氣出好歹,所以你才不讓他跟家裏說?”

  蔡氏不好意思地笑笑,若當初不攔住那憨大個兒,也就沒今日這檔子事兒了。

  她以為今日總要受點苦,沒想到李老爹會用提親來幫她解難,雖定然是春歸的主意,可李老爹能不嫌棄她,剛剛還這麽維護,她心中早已是百般滋味。

  回到家時早過了正午時分,村口果然也是圍了一圈人,這消息傳得有多快,隻一個正午的時候這四鄉八村的就都知曉了。

  見那驢車上安安穩穩坐著的兩家人,眾人不時竊竊私語著。

  “還真是,這李老爹老糊塗了不成?給大孫子娶個寡婦進門,還白撿一個曾孫子,真是奇了。

  在旁的人趕忙扯了她衣角:“別亂說話,人還在呢,聽到了又是一場口角。”

  “你看著吧,我在說,旁人也說,這事兒新鮮著呢。”

  ......

  柳家的和蔡氏一道先下的驢車,李老爹硬塞過去兩隻臘鴨和幾包紅糖,春歸想著地裏那一季的番薯也快長成了,蔡氏那兒紅糖又快吃完了,紅薯糖水少不離要搬到攤子上,那臘鴨的味道前不久知平也念叨過,也就收了。

  李老爹又朝蔡氏說了一句:“這事兒徹底過去後,咱們兩家一道吃個飯,你帶著小寶來家裏認認門,這孩子在私塾裏就跟誌遠要好。今日就不必了,這孩子估摸著也嚇著了。”

  最要緊的是,這村子裏風言風語總要飄一陣。旁的不相幹的也隨他們說了。

  蔡氏連忙應下。

  下車時,李誌存忙過來扶了一把,兩人又不由得對望一眼,春歸忙地打趣:“行了行了,都定下了,有你們看煩的時候!”

  蔡氏這才紅著臉進了門,春歸感歎著,有了對象這是連性子都要變了。

  她也正要下車呢,另一邊一雙手立刻挽住了她。轉頭一看,祁佑正小心翼翼地幫她看著腳下的路,手裏的溫熱隔著衣裳傳過來,春歸一瞬間有些怔愣。。

  祁佑卻毫無察覺,挽住她後自己先跳下車,低聲道:“來,小心點。”

  春歸不自知地搭上了他另一隻手,就著他的力道跳下來。

  跳下來的瞬間手一下緊握,她明顯感受到手下力道微微停頓,又放鬆下來隨意讓她握著。

  春歸看著他已徹底長開的俊朗棱角,慢慢地斂了笑,自年後和祁佑的相處情形猛地湧進腦海裏,一幕幕地來回翻閱。眼皮一陣一陣地跳動,她不緊不慢地收回握在祁佑胳膊的雙手,抿了抿唇朝前走去。

  驢車繼續往前頭走,他們小涼山跟剛剛的甜水村差不多,都是站滿了人,看今日這新鮮事兒。李老爹搖了搖頭,朝自個兒老伴說道:“之後幾日想必有好些人來打聽,事兒已經成了,甭管是看笑話還是怎的,都別理。”

  他一口一口地抽著煙,麵色有些凝重。

  旁人都這副模樣,他們李家本家的那些人想是更有話說,此刻家裏頭怕是熱鬧著呢……

  驢車一路行到村尾,李誌存的笑就沒下去過,一路上分外惹眼。

  好容易到了家,果真如李老爹想的一樣,李家那些上了年紀的過來了兩三個,就在門口等著呢。誌遠也沒去學堂,搬了凳子給幾個爺爺坐,可惜幾個老人有些氣惱,壓根坐不住。

  李老爹半點都不訝異,這消息傳得這麽快,又事關他們李家的,這些老夥計總要來打探打探情況。

  李家的小輩李蘭跑去說人家私通不成,李老爹又要讓大孫子娶那蔡珍回來,這兩樁事一件離譜過一件,那李蘭蠢鈍如豬不說,這李老爹怕是年紀大了糊塗了。

  李老爹下了驢車便道:“這事兒已經了了,我這聘禮也送出去了,你們回去吧,不必再說了。”

  那打頭的老爺子背過手走幾步過來,怒道:“老哥哥,你老糊塗不成?誌存可是你大孫子,娶寡婦那也就算了,蔡珍可帶著個孩子呢!”

  “叔爺爺,我……我跟阿珍……”李誌存忙不迭地過來分辯,被那老人一個打斷。

  “行了行了,你別說了,鬧出這麽大個麻煩,你叔爺爺祠堂都不夠開的!”

  這一個個的,今年他們這兒是要開幾個祠堂才算完事兒!

  李老爹無奈道:“難得誌存這孩子有個看中的,品性又不是差的,我還能強求什麽?帶個孩子怎麽了,小寶都是在你我眼皮子底下長大的,跟誌遠又處得來,學堂裏每日被齊秀才誇讚,這樣的好孩子帶進來也是我們李家的福分。你我年紀都大了,又是從大旱裏死裏逃生過來的,也該看開些!”

  那三個老人搖搖頭:“你這一路過來,路上哪個人不說這事兒,日後真成了親,你是要讓咱們李家都在那風口浪尖上過活嗎。”

  “你說以後兩人有了孩子,長大了人人都知曉有個當過寡婦的親娘,這叫他日後怎麽過日子?”

  “咱們又不是說阿珍那孩子不好,隻是這身份著實不合適。”

  說來說去就是在這小村子裏過日子,人言可畏。

  李老爹歎了口氣:“我知曉你們的意思,但這事兒是我親口應下的,沒有再駁回去的理兒。”

  見他態度也強硬,三個老人也是氣惱,沒說幾句也就走了。

  院子裏隻剩了自家人後,李誌存也跟開了竅似的,跑到李老爹跟前求了又求:“爺爺,我就認準阿珍啊,小寶我也當成自個兒孩子看待,您可千萬別賴了!”

  李老爹沒好氣道:“瞎說八道,我能賴了什麽,雞鴨鵝都交付出去了。”

  “那就好那就好。”李誌存是個直腸子的,自家爺爺做了保證,就把前頭幾個老人的話拋諸腦後,隻李老爹愁了一陣,族裏既然來人了,這讓自家孫子滿意了,也不好叫族裏的親眷太下麵子,隻是這親是一定要成的,這往後那小兩口的日子怎麽過才不會生出閑話呢……

  李老爹暗自生愁,那頭柳家分外和諧。

  小寶瞧見全須全尾的蔡氏,這回一聲沒哭,隻死死抱著。知平跟著周晗倒是乖巧,兩孩子果真沒去上下午的課。

  蔡氏早已心疼不已,剛剛這孩子被嚇著的模樣她怕是這輩子都忘不了了。

  周晗摸著腦袋不好意思道:“這我來得不是時候,竟撞見這樣的事兒,蔡嫂子,您沒事兒吧?”怪道祁佑這般性子,這樣的村子,汙糟起來怕是跟京都裏也不遑多讓了。

  蔡氏得了樁姻緣,怎麽都好說,隻擔憂懷裏的小寶,她把孩子抱起來,也不知怎麽同這孩子開口。

  小寶卻先問出了聲:“娘要和李叔叔成親了嗎?”

  這消息傳得快,竟傳到了一個小孩子這兒,眼看著小寶一臉平靜的模樣,蔡氏也摸不準這孩子是什麽態度。

  桌上的菜一點也沒動過,卻還是冒著熱氣,裏正媳婦兒正從廚房裏端出一碗湯來,見人都齊了,這顆心才放下來:“趕緊吧,我熱了飯,先把肚子填了,去了這許久怕是餓得慌。”

  春歸連忙接過連聲道謝:“謝過嬸子,空著肚子在這兒等了這麽久。”

  裏正媳婦兒擺擺手,又將不知道怎麽答孩子的蔡氏拉過來:“這幫人,平日裏手腳勤快有限,嘴皮子竟如此利索,一刻鍾前,你們在那頭的消息就全須全尾地傳過來了。”

  “那三姑六婆的在村子口就說開,也沒避著孩子,檔口上就把你跟誌存那孩子要結親的事兒說了個遍,這不,小寶也知道了。”

  一個寡婦跟未婚配過的青年要成親,想也知道這幫多事的人會怎麽說道,傳到小寶這耳朵裏,總能聽出幾分嘲笑。

  蔡氏這下心裏更沒底了,這孩子雖自小心思重沉默寡言,但卻十分有主意,她就怕孩子以為她真是那不檢點的,心裏生了厭惡,連忙求助似的看向春歸。

  然而春歸還沒開口,小寶突然攥住了蔡氏的手,垂頭想了一會兒,他抬眼認真道:“李叔叔很好,我喜歡他,他還教我雕小鳥,娘嫁給他後我們就能住一起了嗎?”

  在座誰也沒想到小寶會是這樣的反應。

  這樣的貼心懂事,蔡氏原以為的危機一個一個消散,沒來得及忍住,連忙用另一隻手捂住嘴,連連點頭,哽咽道:“以後讓李叔叔教你雕花雕鳥,他什麽都教!”

  裏正媳婦兒一臉的欣慰,卻也嗔怪道:“你們這兩人,瞞了我這麽久,敢情我白做你們嬸子了?”

  春歸又連連賠不是,哄得裏正媳婦兒露出笑模樣才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