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合作
作者:魚翅      更新:2022-05-10 19:52      字數:3580
  她又看向蔡氏:“蔡姐姐,勞煩你把孩子們帶進去,廚房裏還有兩盤子番薯,給他們都分了吧。”

  蔡氏連忙點頭,這春歸要談的都是正經事兒,她雖百爪撓心似的好奇,此時也不能礙著事兒,幾個孩子也都乖乖巧巧地跟著進了裏間。

  郭小姐目送著幾個孩子進屋,眼裏俱是歆羨:“越姐姐的幾個弟妹真是懂事。”

  春歸微微一笑:“郭小姐,天色也漸晚了,說正事才是正理兒,再晚些封路不說,你們一行三人也不安全。”

  那姑娘這才真心實意地笑了笑,說了這麽久,這才是真真正正地進了主題。

  “越姐姐要是不介意就叫我如意吧,我家裏排行最大,爹娘就生了我一個女兒。”

  她自報家門,開了這第一個口子。

  繼而是第二個。

  “越姐姐爽快我便說下去了。我家是旱情剛過才來的這兒,因著本家老太爺沒了,我爹娘年紀也大了,便想著在這兒養老。隻我還有一腔生意經沒處發作,前月在齊掌櫃那兒看了姐姐的扇麵兒,當即就走不動道了。”

  “我家原先就是倒賣發的家,說出去也不怕人笑話,早些年家底厚了便做起來時興生意,布莊,瓷器鋪子一路開到了京都,後來文人之風興起,那筆墨紙硯,折扇玉墜都是有的。姐姐出去打聽打聽,便知道我沒有誆騙你,這趟也是正經想來與你談這樁生意。”

  小丫頭說話連珠蹦,幾句便自報家門,誠意十足的姿態。春歸對此倒是欣賞的,郭家能放手一個女兒家自小接觸生意經,想來不是什麽老封建家族。

  開了年是院試之年,後頭的鄉試會試便接踵而至,祁佑知行知平三個孩子的前程哪樣不要花錢。春歸拋下那郭管家的恩怨後細細思索了,當初齊掌櫃給了那一兩銀子後她就對這出手闊綽的郭小姐十分好奇,如今見了麵再看這性子也不是苛刻之人,無論是為著銀錢還是一條新鮮有保障的路子,她確實想試一試。

  “郭小姐想讓我怎麽做?”

  郭如意一聽臉上便露出喜色:“越姐姐實在,我也就直說了。”

  “如今我父親交到我手上練手的鋪子有四家,一家布莊,一家文人店,賣些書生常用的物件,越姐姐那兩套扇麵就用到了那兒,另兩家瓷器鋪子在京都,如今正想著關了或是改賣其他物件。”

  “我想像那齊掌櫃一樣收姐姐的扇麵圖,與齊掌櫃不同的是,我這裏希望姐姐能一月出至少一套扇麵圖,墨色或是上了色的我也都要。”她看了一眼一旁的祁佑,繼續道:“扇麵上的詩詞也可繼續由令弟作下。”

  春歸眉頭挑了挑:“一月一套?”

  郭如意點頭:“一月一套,要是姐姐有多的我當然也是收的。”

  她將兩套成扇放在春歸麵前,兩套共八把上色的扇子,梅蘭竹菊四扇扇骨上刻了花樣兒,扇墜是一塊摸起來光滑的玉,上頭也刻了四花。

  那日上街,她看了齊掌櫃用品相一般的扇墜點綴的成扇也覺得精巧,今日一看,倒是比這幾把差遠了。

  高端消費果然連扇骨都是用了心的。

  春歸再看那四時景物圖,也是相同的精細材質,配上修過的扇麵,這一套想必不會便宜。

  郭如意也不打擾她,讓丫頭又送上一個藏藍色的錢袋子放置桌前。

  等春歸看完兩套成扇後桌上已多了一錠銀子。

  郭如意收了笑意,朝著她鄭重道:“越姐姐,我已向你自報家門,欲行之事也都與你透了底兒,加上這五兩銀子便是我的誠意。”

  春歸想過她出手闊綽,倒是沒預料到這丫頭這麽直接,不知道該說她郭家家大業大還是這丫頭誠心實意了。

  郭如意將五兩銀子推近些:“越姐姐,這趟我來得匆忙,契約書也沒來得及寫,但大致情狀我已與你說了分明。如今快過了年,料想姐姐家裏也忙著,就從年後開始,一月至少一套的扇麵兒,不拘是什麽類別,扇麵加上詩詞整一套我付你二兩銀子,若賣得好,這銀錢隻會往上提。”

  二兩銀子.......春歸細算,一套圖若以四幅起算,加上墨色畫樣兒便是八幅。八幅扇麵加四首詩二兩銀子,這倒是比齊掌櫃的價翻了一番。

  “這五兩銀子姐姐若是收下,便是姐姐的下一月的筆墨錢了,至於扇麵的錢等契約書成我們另算。”郭如意一番誠懇,倒不像是來談生意的,像是求著春歸做事兒。一個富家小姐能做到這份兒上,春歸心裏是舒坦的。

  她靜默片刻,問出口的卻不是那報酬:“郭小姐,我剛剛聽你說起,我家兩個弟弟作的詩詞在京都曾被人傳頌?”

  郭如意一聽這個眼睛一亮:“是了,越姐姐,不瞞您說,君子扇上的詩詞如今被押了韻腳另做的大有人在,這四花的品性照著詩詞便豁然開朗,我那鋪子裏有好些書生來問詢到底是哪家的兒郎作了這詩,隻是我不知曉姐姐您的意思,便也未曾多說。”郭如意說完臉上倒是可惜。

  春歸又是沉默了良久,再開口已接過了那五兩銀子。

  “這樁生意我做了。”

  郭如意麵上大喜,剛想開口,春歸繼續道:“郭小姐,若是再有人問起這扇麵上的詩詞,勞煩你透漏一絲口風。”

  她抬眼看了看正望著她的祁佑,笑了笑:“就說隻知道是一位程姓和一位柳姓的讀書郎所作,來日他們倆便會上京都科舉。”

  祁佑聽到這兒眼神一頓,隨即垂下頭幾不可見地搖搖頭。春姐這是在替他與知行提前造一條路呢。

  能叫這郭小姐親自上門來求扇麵,想必這扇麵賣得十分緊俏,這詩詞也是傳得有幾分像樣。若春姐答應了常年供應這扇麵圖,他和知行的詩詞也會源源不斷地向外麵傳頌。

  他們人雖在千裏之外的鄉下,聲名卻可依托這幾首詩傳到京都。

  郭如意此刻臉上的喜色倒是褪了,換了一絲欽佩。

  這位姐姐不提報酬,卻是一心想著給自家兩個弟弟造勢。一個鄉下姑娘既能作畫又能想得周全,郭如意心裏是全心全意地欽佩了。

  “越姐姐爽快,我明白你的意思。”她看了看祁佑,這家的人女子聰敏男子聰慧,若有造化,往後有更大的天地也未可知。

  她轉頭知會了一聲小月:“那契約書過兩日我會差人送來,我來時也另外給姐姐備了一份禮,還請姐姐收下。”

  小月又小跑進了馬車,沒一會兒送來兩個錦盒放到桌上。

  春歸依著禮節起身,郭如意展開兩個盒子,一大一小,小的盒子裏裝了一把團扇,扇柄是一條串了玉佩的如意結,而扇麵是豔麗的美人圖,用色濃烈。看到這圖時春歸才體會到,怪道這文人風興起的十幾年裏沒有人願意將色彩入到男子用的扇麵裏了。

  這用的顏色濃烈後,聞著都有撲鼻的女兒脂粉香。兩極分化如此嚴重,還是這裏的社會意識形態還未完整形成的緣故。

  另一方錦盒裏是一隻通體白淨的瓷瓶,細細長長的瓶口,一看就不便宜。

  春歸心裏滿是歡喜,可麵上還是推辭:“郭小姐,這團扇我或許能收一收,隻是這瓷瓶太貴重了,你還是拿回去吧。”

  郭如意趕緊反手推回去:“越姐姐,你忘了我剛說的不成?我手裏兩家瓷器鋪子呢,雖然在京都那地方不如你那扇麵帶來的好生意,但勉強收支平了。”

  她這樣說,春歸才應下了。

  郭如意此番確實都如了意,又細說幾句後趁天還沒黑告了辭。臨行前又押著郭管家給祁佑賠了罪才起身。

  這舉動又讓春歸心裏妥帖幾分,她確實想著給家裏貼補家用,但這些孩子早已在日常生活相處的每一刻裏變得更加重要。

  春歸和祁佑起身送人,郭如意重新戴上紗帽,郭管家在前,小月在旁攙著她,如此又是一副富家矜貴的小姐模樣。

  隻沒想到的是,她剛轉身,身後突然出現一個手捧書冊的少年郎。

  知行剛抄完一冊書,壓根不知道外麵來了客人,隻抄著書抄餓了便拿著書來向春歸求吃食。出了裏間一抬頭便看到一個頭戴紗帽的小丫頭。他如今吃得多長得高,雖比郭如意小兩歲,卻早已高出半個頭。

  兩人差點撞個滿懷,連忙各自後退幾步。

  知行呆呆地看了看郭如意,又抬眼一臉疑惑地看向春歸:“......嫂子?”

  春歸連忙上前將人拉過來,朝郭如意致歉:“郭小姐,這是我另一個弟弟,實在對不住,他性子魯莽,差點衝撞了。”

  郭如意卻沒甚在意,紗帽下打量了一眼眼前的透著痞氣的少年郎:“那四時景物圖上的詩也有出自這位小公子手的?”

  春歸看了知行一眼:“有的,秋冬兩景便是他作的。”

  知行一頭霧水,朝著祁佑擠眉弄眼,這模樣倒是都落進了郭如意的眼,她不由得失笑。

  重新告辭後,春歸把她送到院子裏,兩人又說了些話,掃了一圈四周,村口又是三三兩兩圍了些人,想來是被這馬車給引過來了。

  看到從柳家出來的一行人後,細細嗦嗦的聲音又多了些,春歸也沒管。院子裏起了月亮,看天色還沒全黑,想必通往鎮上的路也還沒封。

  等馬車走遠後,那些圍在村口的人上前想打聽一番又沒人開口說第一句。

  春歸朝眾人笑了笑進了屋。

  當初裏正一家都建議她防著柳家人將畫扇麵兒這事兒瞞著,如今郭小姐這麽大的動靜,想來是瞞不住了的,便是能拖一日就是一日吧。

  春歸進了屋,知行正對著祁佑問上問下,卻沒動桌上的物件,都等著春歸來處置。

  祁佑將大致的事兒簡單說了一遍後,知行早已一臉欽佩地看著春歸。

  “嫂子不愧是嫂子!”

  春歸失笑,將那兩套筆墨紙硯遞給了兩人:“這是你們倆的,用去吧。”

  知行歡呼一聲後接過,祁佑也拿過後春歸才拿起桌上那方錦盒,一雙白瓷瓶透亮,春歸拿起來看了看,心裏不免想到現代那些繪了圖樣的瓷器。當初她奔著手工店親手做了一個手繪花瓶,親自描圖樣,燒製,可是花了不少的功夫。看著這幹幹淨淨的瓷瓶,她反倒想著往上麵添點什麽,她撫摸著瓶身,喟歎一聲:“瓷器入畫才好看呢。”